三年級數學上冊全冊導學案(蘇教版)
5.完成思考題。
(1)觀察圖形,和同桌指一指這個圖形的周長指是哪幾條邊?
(2)圍成這個圖形的幾條邊的長度你能找出來嗎?
(3)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厘米?
(4)你還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求出這個圖形的周長嗎?
三、課后作業:課本45頁“動手做”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中你學會哪些知識?
第6課時 周長是多少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6~47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我處的認識和對圖形周長含義的理解,進一步掌握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2.在操作實踐、交流討論和解決總量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意識,發展數學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養學生喜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掛圖、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課前你們每個小組都分得一個學具簍,請大家看一看這個學具簍里都有些什么物體,能告訴老師嗎?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運用這些學具進一步探索一些平面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出示課題:周長是多少
二、操作實踐,解決問題
1.拼一拼
(1)請同學們取出6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動手拼一拼,看看可以拼哪些形狀的圖形?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學生互動交流。
想一想你拼成圖形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操作,匯報交流。
2.比一比
(1)談話:同學們都自己動手求出了不同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老師這里有兩個圖形(多媒體出示課本上的后兩個圖形)
同學們見過這樣的圖形嗎?先估計下:哪一個圖形的周長長一些?請同學們驗證下自己的猜測。
學生嘗試測量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算法。
指名匯報,教師板書。
(2)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它的周長是多少?它的周長和剛才兩個圖形的周長相等嗎?比較一下三個圖形,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3.畫一畫
談話: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0厘米?你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厘米嗎?在小組交流下,看看有幾種情況?你能畫出這些長方形嗎?
如果正方形的周長是20厘米?你畫出這個正方形嗎?
4.量一量
出示課本上兩幅圖。這兩幅圖是什么?你能指出它們的周長嗎?和你的同桌交流下。(第二幅圖注意讓學生明確周長就是圓的周長,和里面的圖案無關。)
你能估計出這兩幅圖形的周長嗎?你能驗證下嗎?你打算如何驗證?同桌合作測量出兩幅圖形的周長。(第二幅圖讓學生通過軟線來測量,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測量的方法。)
三、全課小結。
通過剛才的四個活動,你對周長又有哪些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