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通用11篇)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發布時間:2022-12-05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通用11篇)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表達估算的思路。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每個小組每人準備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看哪一組開得又對又快。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教學掛圖,呈現農貿市場的情境圖

  師:上一節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課我們繼續為李叔叔他們三人解決困難,好嗎?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呈現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

  師:你們看,李叔叔他們三人想怎么把蔬菜運走呀?

  (用三輛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完。)

  課件演示:小精靈聰聰出現了: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同桌交流、討論。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么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師引導: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決它呢?

  生討論后反饋結果。

  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別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還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還剩下一箱,每個人大約運了41箱。

  師板書: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結:

  師:剛才你們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幫李叔叔解決難題的?(估算)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生發言)在生活中你還認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們遇到數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四)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題

  1、學生說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這道題目。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道題。之后進行全班性講評。

  (五)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游戲:神算子

  游戲的規則:

  1、要求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牙簽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簽后放到一邊,先數出根數。接著再快速地算出該平均分給組內每個成員多少根牙簽。

  3、每人一次機會。看誰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評選出組內的神算子。

  板書設計: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7、68頁的例15、例16,練習十五第1—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估算的用處,初步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簡單估算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復習教科書第67頁復習(1)、(2)、(3)。在復習完了乘法估算之后,讓學生說一說乘法估算的方法;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用什么方法求出被乘數的近似數。

  二、新授。

  1、教學例15。

  教師讀題,根據題意列出算式:432÷4

  提問:

  (1)要求“小麗每星期大約看了多少頁?”是求精確的商還是求近似的商?

  (2)被除數最高位4夠不夠除?

  教師指出:百位上的4除以4,夠商1,求432的近似數要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數,約等于400。

  (3)400除以4得多少?這個商在算式中用什么符號來連接上算式?為什么?

  板書:432÷4≈100(頁)

  答:小麗每星期大約看了100頁書。

  (4)如果把問題改為小麗平均每星期看了多少頁,又應該怎么算呢?

  432÷4=108(頁)

  (5)比較估算結果和實際除得的結果,看是不是很接近。

  432÷4≈100(頁)

  432÷4=108(頁)

  (6)集體試算“做一做”中的題目。

  915÷3≈               792÷4≈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估算過程,第一步求什么,怎樣省略被除數的尾數,第二步算什么。

  2、教學例16。

  (1)怎樣看出題中只要求進行估算?

  (2)在黑板上列式3486÷7≈

  (3)被除數的最高位不夠除,應看前幾位?

  教師指出:被除數3486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不夠除,就用它的前兩位上的數除以7,這樣才夠除。求3486的近似數要省略被除數百位后面的尾數,大約等于3500。

  (4)應把3486看作多少?(看作3500)

  3486÷7≈500(千克)

  (5)引導學生看估算結果和實際除的結果是不是接近?

  (6)試算“做一做”中的題目:

  5632÷7≈            4780÷6≈

  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在求被除數的近似數時,兩道題當中有什么不同之處。

  3、小結。

  (1)讓學生比較一下例15和例16的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歸納出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69頁上的結語。

  4、課堂練習。

  做練習十五第1、2題。教師行間巡視,觀察學生是否都掌握了估算方法,發現有問題的學生要及時地加以指導和糾正。

  5、課外作業 。練習十五第3、4題。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9頁的例17、例18和練習十五的第5—8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用“四舍五入”進行方法。

  2、使學生了解估算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及良好的學習、作業 習慣。

  教學過程 :

  一、復習。

  1、口算下面各題。

  16×5          30×6         130×2          40×5

  80÷5          420÷7        510÷3          240÷6

  2、估算下面各題。

  479÷6         531÷5        2449÷8         1790÷3

  (1)逐題由學生估算,并說出估算的過程,即第一步求什么?怎么省略被除數的尾數?第二步算什么?應該注意什么?

  (2)說出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二、新授。

  1.引言。我們已經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能夠根據不同情況估算出它們的近似商。今天我們通過的繼續學習,了解它在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教學例17。

  (1)出示題目:5530除以6大約等于多少?

  (2)讀題并理解題意。

  (3)列式:5530÷6

  (4)這道題目對結果有什么要求?(只要求進行估算)怎么看出題目中只要求進行估算?

  (5)進行估算。由學生說出估算方法:把被除數5530的百位后面的尾數省略后約等于5500。再把5500÷6約等于900。

  提醒學生橫式上要寫“≈”號。

  (6)由學生筆算出準確數。

  得:5530÷6=921……4

  (7)引導學生將估算的結果與實際除的結果進行比較。

  得出:估算的結果和實際除得的結果是接近的。

  3、鞏固練習。練習十五第6題的第一行3道題。

  (1)讀題,學生進行估算,三人板演。

  教師行間巡視,注意學生被除數是根據哪一位進行“四舍五入”的,橫式上是否寫“≈”號。

  (2)訂正后,再請學生算出各題的準確數。

  (3)通過討論,說出每道題的估算結果比除得的準確數大一些還是小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4、教學例18。

  (1)出示題目:用估算檢查下題商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

  3976÷8=497

  (2)讀題,理用題意。

  (3)進行估算。3976÷8≈500

  (4)引導學生對實際的結果與估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①實際結果497的近似數是500。

  ②估算的結果也是500,說明商的最高位沒有錯。

  5、鞏固練習。練習十五第7題第一行的兩道題。

  三、課堂小結。

  師生議論,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估算有什么作用?

  教師總結出: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估算方法,知道了它在實際計算中的作用、今后我們要能夠自覺地運用它來檢查計算結果是不是與實際結果接近或除法筆算商的最高位有沒有錯誤,養成良好的作業 檢查、檢驗的習慣。

  四、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五的第5題,第6、7題的第二行以及第8題。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4

  一、教學設想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要求通過學習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并且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根據估算這一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是這樣設計這節課的: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這堂課以三年級學生參加“春游”活動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貫穿整堂課的始終,通過解決“春游”中出現的一系列數學問題來完成教學,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既結合生活實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層層遞進,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整堂課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是基本題的教學,通過例題及嘗試練習的學習總結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然后教師通過一組對比練習,滲透了估算力求簡便的數學思想,估算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千數,還是整百數,要遵循計算簡便的原則。最后,設計了“租船”這個拓展練習,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加強對新舊知識的整合。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完整的學習了加、減、乘、除的估算,因此在課的最后設計了整合與提高的教學環節,力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將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升華。

  二、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下個星期我們要去春游了,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出發前,我們先來解決一些春游中出現的數學問題。

  出示:江橋中心校三年級學生去春游,每班去39人,7個班大約去多少人?

  師:誰能很快計算出結果?

  生:7個班大約去280人。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397≈280(人)

  師: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生:因為題目問“7個班大約去多少人?”我們可以估算。

  師過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情況不需要精確計算,只要大概估計就可以。像這里,我們把39看成40,估算非常簡便。

  (二)結合實際,學習新知。

  師:接下去我們繼續解決春游中出現的數學問題。

  1、出示:江橋中心校三年級學生去春游,3個班級購買飲料302瓶,平均每班大約購買飲料多少瓶?

  師:自己輕聲讀題。

  師:同桌兩人說說數量關系。

  師:你會算嗎?(完成練習紙第1題)

  生匯報:302除以3約等于100瓶。把302看作300,300除以3等于100,所以302除以3約等于100。

  師板書:     302÷3≈100(瓶)

  300÷3=100              答:略。

  師:學剛才那位同學的樣子說一說。

  2、出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3、嘗試練習。

  師:我們就用學會的方法繼續來研究。

  出示:江橋中心校學生去春游,5個班級共交費9970元,平均每班大約交費多少元?

  師:仔細審題后獨立完成。

  生匯報:9970除以5約等于2000元。把9970看作10000,10000除以5等于2000,所以9970除以5約等于2000。

  師板書:9970÷5≈2000(元)

  10000÷5=2000

  3、師:誰來總結一下“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生答略)

  (三)鞏固練習。

  1、出示:估算下列各題。

  2817÷7≈        9890÷5≈

  2817÷6≈                9890÷9≈

  師:2817除以7約等于幾?

  生:2817÷7≈40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817看作2800,2800÷7=400,所以2817÷7≈400

  師:2817除以6約等于幾?

  生:2817÷6≈500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把2817看作3000,3000÷6=500,所以2817÷6≈500

  師:為什么2817有時看作2800,有時卻看作3000呢?

  生:除以7時看作2800正好除完,除以6時看作2800有余數,看作3000正好除盡。

  師小結:我們在估算時,應根據數的特點,考慮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百數,還是接近的整千數,怎么看計算簡便就怎么看。

  用剛才的方法完成第2組。

  2、判斷題。(手勢表示)

  (1)105÷5≈21                              (      )

  (2)5628÷7≈800                            (      )

  (3)3950÷4≈1000                           (      )

  (4)3袋糖共重1230克,平均每袋重400克。    (      )

  3、選擇題。

  (1)2190看成接近的整千數是(   ),看成接近的整百數是(   )。

  (1)、2200     (2)、2000    (3)、2100

  (2)小明3分鐘行了274米,平均每分鐘約行(    )米。

  (1)、100     (2)、92       (3)、90

  師:在計算都很簡便時,看成270更接近準確數。

  (3)有1815棵樹苗,平均分給6個植樹隊,每個植樹隊大約分到(   )棵。

  (1)、300      (2)、333……2

  師:我們在估算是,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被除數是看成接近的整百數,還是整千樹,計算越簡便越好。

  4、游戲。搶答。

  201÷5≈      399÷8≈          805÷2≈          592÷2≈

  1988÷2≈     6409÷8≈         6009÷5≈         4890÷7≈

  5、拓展練習。

  師:在春游中還有好多數學問題請同學們幫助一起來解決。

  出示:江橋中心校有243個同學去劃船,每條船乘8人,

  (1)大約需要租多少條船?

  師:大家想一想,如果我們租30條船,每個小朋友能不能都乘到呢?

  生:不能。3個人乘不到。

  師:怎么辦?

  生:30+1=31(條)

  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估算。

  (2)如果租1條船需要6元,大約需要多少元?

  (四)整合與提高。

  師:在春游中還有許多的數學問題,老師收集 了一些資料,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組長負責,選擇合適的條件,提出問題,編成一道估算應用題,并列式計算。比一比哪組同學編得多,算得快。

  小組活動。選擇合適的條件,提出問題,編成一道估算應用題,并列式計算。

  (1)男生有153人                  (5)女生有119人

  (2)每班參加41人                 (6)一共有7個班

  (3)每人用去9元錢                (7)分乘6輛車

  (4)每輛車乘53人                 (8)三年級共有學生272人

  小組活動后匯報。

  (五)總結。(略)

  三、實踐反思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通過創設實際生活情景,解決了數學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

  在教學之前,我就反復思考這個問題:書本上的例題用不用?由于書本上的例題完全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最后我決定不用。在刪除原有例題的基礎上,我補充大量與學生實際相聯系的素材——春游,貫穿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解決一件件“春游”中發現的數學問題,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一節課下來,我覺得我的決定是對的。

  2、在對比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我覺得這節課最精彩的地方在于2817÷7≈和2817÷6≈這組對比練習的設計。在我剛問出“為什么有時把2817看成2800,有時卻把2817看成3000?”時,同學們已經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討論起來。通過這一環節的精心設計,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智慧得以升華,自然而然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難點。

  3、存在的問題

  在鞏固練習后,教師設計了拓展練習,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問題(2)的設計應改成:如果租1條船需要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這本是學生就能口算的題目,再讓學生估算有些畫蛇添足。,

  總之,我們培養學生的不應僅僅是計算的能力、解題的能力,我們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在數學教學中滲透一定的生活實際問題,教會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技能目標: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課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2 李思家4個月用電143度,平均每個月用電多少度?

  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列式:124÷3≈       153÷4≈

  2、 請學生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 學習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與比較:兩種方法都正確,雖有細微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2)學生獨立估算:143÷4≈

  生1:143≈160     160÷4=40     143÷4≈40

  生2: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聯系實際進行估算。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買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買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買66本。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間。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間。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

  五、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貓的想法都對嗎?為什么?

  2、做一做第2題:估算 學生獨立完成。

  課后反思:

  1、學生接受有困難,只有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掌握了。

  2、學生估多估少的意識有待提高。很多學生不知道什么情況下該估多,什么情況下該估少。

  3、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有了初步認識,能夠解決較簡單的問題。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6

  一、簡析教材

  《除法估算》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二單元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用一位數除多位數除法的估算,與用一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估算的編排思想相同,修訂后的教材不再強調固定的除法估算方法的訓練,也不再用除法估算來檢驗商的最高位是否正確,而是將估算作為一種數學思想方法,著重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在實際進行估算的時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以及個體的計算思維習慣,采取不同的估算策略。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方法。

  2、進一步增強估算意識。

  教學難點:根據具體情境合理地進行估算。

  二、說教法

  這節課我總的設計思路是為了加強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宗旨,采取學生自主學習,協助學習為主要教學方法。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伙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三、說學法

  這節課我先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了生活中的估算,培養他們調查和收集資料的能力;然后讓小組合作討論如何估算,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始終做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創設充分學習的空間、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主動探究的能力。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比較估算和計算出準確結果的不同。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課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2 李思家4個月用電143度,平均每個月用電多少度?

  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列式:124÷3≈ 153÷4≈

  2、 請學生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 學習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分析與比較: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2)學生獨立估算:143÷4≈

  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聯系實際進行估算。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

  五、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貓的想法都對嗎?為什么?

  2、做一做第2題:估算 學生獨立完成。

  六、全課小結,學生談體會。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7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通過情景的創設,解決了數學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參與交往,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索、去體驗,學生在課堂交往中將學習活動看作是自己主動參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促進。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導學生帶著尊重和欣賞去傾聽別人的發言,要學會合理的評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優點,并要從中受到啟發,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讓交流的過程成為大家共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 ]數學交流的能力,我還做到關注學困生,讓學困生上臺“多唱戲”。在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后,我請了一位知識接受比較慢的學生,鼓勵她完整的表述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陽光灑到每一個角落。相信這個學生通過訓練,發言的欲望會不斷增強,交流的能力也會提高。

  總之,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必須因勢利導,講求策略,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利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反思2

  提到反思,我既沒有高深的理論,更沒有高屋建瓴的見解。只想把講授《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這節課中出現的讓自己最有感受的兩個小插曲再現給大家。

  插曲一:導入帶來的心慌。

  除數是一位的口算除法是學生能夠正確、快速估算的基礎。在復習帶新課這一環,我出示了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卡片,以開火車形式讓學生口算說得數,然后想通過出示124÷3這個算式,讓學生意識到這個題比較麻煩,不能馬上說出結果,引發學生解決問題的需要,進而進入新課的學習。這個自讓我認為水到渠成的設計,卻出現了小差錯。在學生兩輪開火車時,有幾個孩子答的不是很順暢,可當我出示那個較麻煩題124÷3時,一個孩子卻快速地說出了得數:“老師,這道題商41余3。缺乏教學機智的我,真有些茫然不之所措,心慌了,按套路很牽強的導入到例題的學習中。還記得課下,那個擾亂我思路的孩子興沖沖的來到了我的身邊問:“老師,我表現的好嗎?”我勉強的笑了笑:“好!”看著那天真的孩子,我不禁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再思考。我認為自己的教學機智短少是其一,更主要是自己在課的設計上還是有所欠缺。只是單線的考慮到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與估算的關系,而未考慮學生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當學生遇到124÷3還是在努力快速的尋求答案,并未產生絲毫的估算意識。而我去想借此,讓學生去理解估算的現實意義,多牽強的想法。這是導致這一環節不盡人意的原因所在。還記得楊主任在以前導課的時候曾經說過:“好的課的開頭,要使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所設計的環節能巧妙的溶為新知。”怎么來體現這一點讓學生樂于接受呢,為此,我又對本課的開頭做了新的設計:(1)同學們,看我們班又多了老師同我們一起上課高興嗎?誰能說說教室里大約有多少人呢?(2)老師知道我們每個孩子都是讀書小博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第一頁,注意老師給你們30秒的時間,你能估算出這頁有多少個字嗎?想想用什么辦法。

  插曲二:爭辯帶來的興奮。

  孩子們真的是很容易滿足,也很容易進入情景。結合估算與生活聯系緊密這一特點,我設計了這一環節:同學們想到老師家作客嗎?老師有200元錢,為了招待大家,老師想給大家準備三元一聽的飲料,老師最多能買多少聽?學生馬上變的興奮起來。學生在這之前已經掌握了估算的多種方法。有的學生說,把200看成210÷3=70。還有的學生說200看成180,180÷3=60,見學生并沒有太留意題中的要求,出現了錯誤,我補問了一句:“兩種方法都可以嗎?”馬上引起了學生們的注意。有了爭議的聲音。粱彪說:“老師你不是說,估算有很多方法,我們欣賞哪種就用哪種嗎?”其他學生馬上隨聲附和。細心的楊紅彪馬上說:“不對,題目上說的是最多能買多少聽?所以我們就應該把數估的大一些。”這時大多孩子馬上頓悟:估算要結合不同的情景,要合理選用估算方法,有時要估大些,有時要估小些。看著學生興奮的小臉,這時我仿佛悟出了課堂教學的真諦:惟有真正的尊重,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唯書,不唯師,敢于交流爭辯,讓學生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時的課堂才是學生學習的樂園。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8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反思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通過情景的創設,解決了數學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活躍。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如果按照一期教材進行處理,學生雖然也能掌握知識,但是新課程數學教學內容最大的轉變是生活化和綜合化,而老教材在這一方面是比較欠缺的。根據估算這一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實際上,在教學之前,我就反復思考這個問題:書本上的例題用不用?由于書本上的例題完全脫離學生生活實際,最后我決定不用。在刪除原有例題的基礎上,我以當前比較敏感的話題——中國臺灣貫穿整堂課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解決有關“中國臺灣”的一系列數學問題來完成教學,把數學學科與思品學科有機整合,既掌握了數學知識,又結合了生活實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節課下來,我覺得我的決定是對的。因為數學教學的目標由過去的發展“雙基”的基礎上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演變為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教學中,通過一些有關中國臺灣的信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國情,從而加強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憂患,增強責任感,進而堅定學習信念。

  2、機智處理教學中出現的情況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在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

  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些教案預設以外的新情況,若不及時進行調整,會令人遺憾。我覺得這節課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當學生解決364300÷9≈時,我發現有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我靈機一動,補充了一道3547÷5≈來加強估算合理性的訓練。有的學生把3547估成3500,有的學生把3547估成4000,這時我引導學生思考怎樣估最合理,同學們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討論起來。沒想到這一不露痕跡的小小變化,能產生這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智慧得以升華,自然而然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難點。這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機智,根據課學的實際情況,隨機應變,靈活處理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情況。

  3、注重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

  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參與交往,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索、去體驗,學生在課堂交往中將學習活動看作是自己主動參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促進。教學中,我還特別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只有傾聽,才有交流,因此我指導學生帶著尊重和欣賞去傾聽別人的發言,要學會合理的評價別人的觀點和想法,要學會接受別人的優點,并要從中受到啟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讓交流的過程成為大家共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我還做到關注學困生,讓學困生上臺“多唱戲”。在學習了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后,我請了一位知識接受比較慢的學生,鼓勵她完整的表述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做到把陽光灑到每一個角落。相信這個學生通過訓練,發言的欲望會不斷增強,交流的能力也會提高。

  4、存在的問題

  由于要對教材進行整改,在選擇信息時,還要注意數據的合理性,例如在開

  放型練習中,以這樣一道題:臺灣省終年不冷不熱,長夏無冬,每年4-11月是中國臺灣的夏季,8個月的總溫度只有176攝氏度,估計一下,中國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約為多少攝氏度?176÷8≈,如果把176估成200,中國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約為25攝氏度,而實際情況中國臺灣夏季的平均氣溫是22攝氏度,因此教案設計時一定要嚴謹。

  總之,數學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必須因勢利導,講求策略,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利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除法估算,表達估算的思路。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每個小組每人準備3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鞏固技能:

  1、師出示口算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學生開火車直接說得數。看哪一組開得又對又快。

  2、同桌一人說算式一人回答,答對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發興趣:

  1、出示教學掛圖,呈現農貿市場的情境圖

  師:上一節課我們共同為趙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決了難題,這節課我們繼續為李叔叔他們三人解決困難,好嗎?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呈現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圖:

  師:你們看,李叔叔他們三人想怎么把蔬菜運走呀?

  (用三輛車一次把這124箱蔬菜全部運完。)

  課件演示:小精靈聰聰出現了:你們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同桌交流、討論。

  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板書:

  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師:這道題該怎么解決呢?(讓學生討論)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師引導:你能大概猜一下他們每一個人運了多少箱嗎?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決它呢?

  生討論后反饋結果。

  請一學生敘述估算的過程。

  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   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別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還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還剩下一箱,每個人大約運了41箱。

  師板書: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三)小結:

  師:剛才你們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幫李叔叔解決難題的?(估算)這節課讓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學生發言)在生活中你還認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方法,當我們遇到數字較大的題目,比如分東西,而你又不能準確地算出該平均分多少物品給每個人時,我們就可以用估算來計算。

  (四)鞏固練習,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題

  1、學生說說題意,并說一說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這道題目。

  2、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本道題。之后進行全班性講評。

  (五)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游戲:神算子

  游戲的規則:

  1、要求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牙簽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簽后放到一邊,先數出根數。接著再快速地算出該平均分給組內每個成員多少根牙簽。

  3、每人一次機會。看誰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評選出組內的神算子。

  板書設計:

  124÷3≈40(箱)

  或者  124 = 120 + 4

  120÷3=40(箱)  4÷3=1(箱)……1(箱)

  124÷3≈41(箱)

  教學反思: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10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1、課本例2:李叔叔他們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2 李思家4個月用電143度,平均每個月用電多少度?

  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列式:124÷3≈       153÷4≈

  2、 請學生說一說算式的意思。

  3 學習估算方法。

  (1)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與比較:兩種方法都正確,雖有細微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2)學生獨立估算:143÷4≈

  生1:143≈160     160÷4=40     143÷4≈40

  生2:143≈120     120÷4=30     143÷4≈30

  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聯系實際進行估算。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買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買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買66本。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間。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間。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

  五、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1題。讓學生思考:小白兔和小花貓的想法都對嗎?為什么?

  2、做一做第2題:估算 學生獨立完成。

  六、全課小結,學生談體會。

  教學設計說明: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是《數學課程標準》為學生提出的關于估算的學習目標。要落實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廣泛應用,認識估算對學生數感的培養具有的重要意義。在本課的設計中,我先創設情境,引出問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許多問題的解答要用到除法估算來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工具。然后讓學生根據已有的估算經驗,自己嘗試著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對除法估算有一個建構的過程.緊接著讓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面對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通過對買“筆記本”和、“解決住宿問題”這兩個問題的分析,培養學生的靈活解題能力.教學中,我還設計了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應用除法進行估算的例子,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篇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情境合理進行估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學的能力重難點:了解除數是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口算除法  

  60÷6   240÷8   320÷4    450÷9    630÷7    

  360÷6  120÷3   160÷4    280÷4    250÷7  

  方法小結:想乘法  把被除數看成幾個十  

  求近似值  

  148≈     193≈    87≈    93≈  

  ≈是什么意思?    

  二、探究新知  

  出示情境 提出問題  

  李叔叔三人平均每人大約運多少箱?  

  這個問題和以前提出的有什么不同?關鍵字是什么?  

  生:大約  

  當我們不需要知道準確結果或是不方便很快的計算出結果的時候,可以估算。估算的結果用≈表示  

  列式:124÷3≈  

  2、嘗試估算方   

  124÷3≈   如何估算?   

  生1:124≈120      120÷3=40     124÷3≈40  

  生2:124=120+4   120÷3=40     4÷3≈1      40+1=41  

  分析與比較:兩種方法都正確,雖有細微差異,但都接近準確值,不影響對問題的合理解決。  

  鞏固練習  

  書p16做一做  

  獨立完成 思考準確答案的范圍是什么?為什么?  

  獨立估算,說說你怎樣想的?  

  4、小結:引導學生歸納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把被除數看成整百(整十)或幾百幾十(幾千幾百)的數,除數不變,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進行計算。  

  三、拓展提高  

  1、每本筆記本3元,200元最多能買多少本?  

  2、185人的旅游團要在“陽光飯店”住宿,每4人一間,最少需要多少間?  

  第1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200÷3≈_____。  

  生1:200≈210     210÷3=70     200÷3≈70 最多能買70本。  

  生2:200≈180     180÷3=60     200÷3≈60 最多能買60本。  

  生3:200=180+20 180÷3=60     20÷3≈6   60+6=66 最多能買66本。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200元能估成21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只有200元,估算時不能將200估大,只能估小。  

  第2題:   

  (1)學生獨立列式估算。 185÷4≈   

  生1:185≈200     200÷4=50     185÷4≈50 最少需要50間。  

  生2:185≈160     160÷4=40     185÷4≈40 最少需要40間。  

  (2)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哪個答案合適?185能估成160元嗎?為什么?  

  (3)組織學生交流:已知有185人需要住宿,在考慮所需房間數時,應將185看成200,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房間。  

  四、課后反思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課的設計中,我首先復習了口算除法,求近似值的內容,為后面的教學作鋪墊。然后根據教材情境引出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估算的方法,并在多樣化的方法中進行優化。經過鞏固練習,掌握估算方法后,小結。最后進入拓展環節,引入實際生活中需要用估算的知識解決的問題。體會估算的必要性和實用性。  

  本節課中,學生對估算的方法掌握比較好。也能從多樣化的方法中優化出他們最方便最準確的答案。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思考。  

  1、舊知和新知的聯系  

  開課時復習口算除法是為了本節課的估算做鋪墊。如果在學生把124估成120時能馬上引導學生溝通和上節課的聯系,把124看成120就是把不方便口算的被除數估成方便口算的數,這樣就能馬上得出近似值。這樣也體現數學的轉化思想,讓知識融會貫通。  

  2、注意特別關注基礎薄弱,理解較慢的學生。  

  在學生找到估算的方法并進行選擇后,可以帶領學生回到課本,再說一說書上男孩女孩的估算方法是否和我們做的一樣,有什么區別,他們是怎么想的。事實上是把知識進行了回顧,讓理解較慢的學生能再次體會估算的過程。同時也是訓練學生用規范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的能力。  

  3、練習中出現的問題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很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78÷4 把78看成80,所以88÷4≈20。這樣的回答是錯誤的。我雖然找到了問題,但是并沒有詳細的進行對比板書講解。所以學生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比較模糊  

  4、估算的必要性  

  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很少用到估算。平時在自己的計算過程中,會出現很離譜的錯誤答案。其實,如果用到了估算的知識,自己在檢查的時候應該很容易知道自己算錯了。除了題目要求,或是看到了特別的提示,他們一般都不會用估算來解決問題。本節課,我也想將估算的必要性體現出來,可是找不到合適的切入點。  

  5、關于拓展的題目  

  很遺憾課上沒有時間把這兩道題講完。我覺得這兩題才是本節課的亮點,將估算合理的運用于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課堂上,如果部分問題處理得緊湊些,應該是可以完成的。 我會再利用練習課的時間來完成它。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通用11篇) 相關內容:
  • 乘除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反思(通用2篇)

    有理數的乘除法按計劃用了7個課時1、第一課時教授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2、第二課時在運用有理數乘法法則的基礎上進行多個有理數相乘的運算幾個不等于0的數相乘,積的符號...

  • 整數的乘法和除法(精選3篇)

    一、 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義,掌握乘除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并能應用這些關系求未知數x,初步學會用x表示要求的數,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解答一步...

  •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精選13篇)

    三年級下冊《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經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而且通過情景的創設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培養學生養成...

  • 第一單元 除法 第11課時除法(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1—6題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的知識有系統的了解。2、在復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3、在復習過程中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打好基礎。教學重點、難點:熟練進行計算。...

  • 乘除法(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材1-7頁。具體內容: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以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

  • 除法口算練習(精選2篇)

    20÷4= 12÷6= 8÷2= 30÷6=9÷3= 15÷5= 10÷5= 12÷4=48÷6= 24÷4= 56÷7= 12÷6=28÷7= 15÷5= 36÷9= 18÷6=56÷8= 64÷8= 54÷6= 30÷6=10÷5= 35÷7= 64÷8= 14÷2=20÷4= 14÷2= 49÷7= 54÷9=24÷4= 36÷4= 24÷8=...

  •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通用3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 除法的估算(通用13篇)

    教學內容:第67—68頁例15、16。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簡易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估算。2.進一步了解估算的用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精選3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乘除法的意義及關系(精選3篇)

    浙江省青田縣城東小學 吳麗春教學目標:1、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2、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教學反思(精選2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第一單元:除法(通用13篇)

    第一單元:除法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1、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 《除法的含義》教學反思(精選2篇)

    《除法的含義》是除法學習的起始課,這節課的內容是理解除法的含義:把一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以及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除法是一種新的運算,理解了除法的含義,還要為學生建構起除法的模型。...

  •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精選3篇)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1)揚州市花園小學 韓亞芹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六冊6--8頁。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于0,并能規范書寫、正...

  •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除法(通用2篇)

    課題一:用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口算教學內容:13-15頁圖示和例1教學目標: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除法(被除數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的)口算方法。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入口福利 | 欧美人牲口杂交在线播放免费 | 成全免费高清观看 | 一本大道大臿蕉香蕉网站 | 国产一区视频免费 | 亚洲第一综合色 | 嫩草影院 | 欧美色婷 | 国产传媒视频 | 国产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免看黄大片AA | 久久九九这里只有精品 | 手机在线看黄色 | 一区二精品 | 永久免费看毛片 |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 德国一级毛片 | 色网站免费在线 | 国产性毛片| 美国av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 | 男男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 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 91视频播放器 |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 | 91天堂在线视频 | 国产在线观看91 | 孩交精品乱子片 | 在线观看日韩中文字幕 | 性一乱一交一片中文字幕 | 国产aⅴ无码片毛片一级网站 | 国产精品视频不卡 |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观看 | 私人黄色影院 | 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哪里 | 噜妇插内射精品 |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 大胆av | 777米奇影视第四色 麻豆性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