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 第一單元:除法(精選16篇)

第一單元:除法

發布時間:2022-12-24

第一單元:除法(精選16篇)

第一單元:除法 篇1

  第一單元:除法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1、使學生能運用所學的方法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運用已有的知識、方法、經驗探索算法;讓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具學具準備:電腦、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 口算24+52 8÷2 9÷3 6÷3 20×4 50×2 80÷2 90÷3 60÷3 200×4 500×2 800×3 900+3÷3 800÷4二、 新授 導入:800÷4是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雖然我們以前沒有學過,但小朋友們都很聰明,很快就算出了答案。那像這樣的題目怎么算呢?今天開始,我們就來探討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和筆算的方法。1、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出示例題 (1)提問:通過看圖,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層有多少只”怎么列式計算?(根據學生回答列式) 600÷3= 這是整百數除以一位數,你能馬上口算出答案嗎?你是怎么想的?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三種思考方法)(3)小結:對于整百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我們可以與整百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一樣,想10以內的除法或乘法口算就可以了。 (4)“想想做做”第一題口算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商三位數)(1)出示例題 這些雞2天共產雞蛋986個,平均每天產多少個?(1)學生說出計算的算式,教師板書。 986÷2= (2)你能估算一下平均每天大約產蛋多少個嗎?(3)你能用豎式算一算嗎? 學生先在書上試筆算后,老師在在黑板上板書豎式筆算的過程。提問:4為什么寫在百位上? (4)“想想做做”第二題1、2小題 (5)“想想做做”第三題 428÷2 605÷5二人板書,其余做作業本上。老師講解。(注意格式書寫)三、 練習 (1)“想想做做”第二題3、4小題 (2)“想想做做”第三題其余6題(左作業本上) (3)“想想做做”第四、五題四、數學家作 練習冊p3五、聰明題 學校運動會在200米的環形跑道上舉行1000千米長跑比賽,跑了一段時間后看到每位運動員的前面有7位運動員,后面也有7位運動員。請問參加1000千米 賽跑的運動員共有多少名?板書:

  教學心得:

  第二課時一、 準備練習(1)口算 14+4 11+7 12+5 15+4 27+4 87-24 64÷2 92÷4 95-37 84÷6 75-36 51÷3150+5 800÷4 400÷4 600÷3 200+5 90-37 (2)列豎式計算98÷9 852÷4 497÷7 二、 嘗試練習(1) 出示例題 學生根據圖示找出條件和問題,并列出算式。 312÷4= 請你估算一下,商大概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2)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列出豎式 7 4 3 1 2 2 8 --------- 7為什么寫在十位上?你能接著算下去嗎?學生列豎式算在本子上,一人板演。(3)“想想做做” 1 完成在書上,后兩題請2人板演。(4)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156÷2 460÷7一人板演,老師重點講解驗算。(5)小結三、鞏固練習(1)“想想做做” 2 另2題 268÷4 502÷8(2)“想想做做” 4、5、6 四、回家作業(1)書p9 3 (2)練習冊p4 (3)聰明題 一塊蛋糕切成8小塊,最少要切幾刀?

  板書: 教學心得:

  課題: 練習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1、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計算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培養學生檢查的習慣,掌握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估算。2、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融合在一起,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 口算 57÷3 80÷8 23×3 36÷3 23+488×310 83-32 400+240 55+28 700×3900÷3 484÷4 255÷5 55-5×5二、 練習1、書p10 1 做本子上,一人板演(585÷5)2、書上2 先估計商是幾百多還是幾時多,再計算提問:你是怎么估計的? 計算完以后,將計算結果與練習前估計的商進行比較。3、書上 3 這道題應怎樣思考?4、口算 填在書上 比較,每一組題有什么聯系和區別?(讓學生初步感知到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除以這兩個數的積。5、書上 5 做在本子上三、 回家作業1、 練習冊p32、 聰明題 用4根一樣長的小木棍,問最多可以搭出幾個直角? 第二課時一、 計算1、 書上p9 3 先說說商是幾位數,再計算。2、書上 6 用豎式計算在本子上,要求驗算在草稿紙上。(對于乘法的驗算,可以用再乘一遍的方法來檢查,也可以用得到的積除以一個乘數,看是不是等于另一個乘數。)二、實際應用1、書上 7、8、9 完成以后交流方法(鼓勵一題多解)2、動腦筋 書上三、回家作業1、練習冊p42、聰明題 有3只貓3 天能抓住3只老鼠,要想50天抓住50只老鼠,需要幾只貓?

  板書: 教學心得: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體會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過程,掌握算法。 2、讓學生自主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的算法,使學生在計算知識的學習中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3、讓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 教學例1 1、 出示例1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幾個蘑菇? 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幾個桃? 2、根據學生回答,列式: 6/3= 0/3= 6/3得幾? 0/3呢?你是怎么想的?(樹上一個桃也沒有,平均每只猴采桃的個數是0,所以0/3=03、計算 0/2 0/4 0/7 0/5 0/34 …… 你能得出什么結論?(0除以任何數都得0)二、教學例2 (商中間有0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1、 出示例2 平均每天產雞蛋多少千克? 2、 題目中告訴了我們那些條件?要求問題怎么列式? 板書 210/7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30的。誰會列? 3 0 7 2 1 0 2 1 ———— 0講解豎式的一般寫法,強調末尾的0只要對齊數位直接寫上去,這樣簡便。三、 商中間有0的除法1、 書p13 試一試先估計商比100小還是比100大,再計算。 306/3(1)估計完后,先獨立完成在作業本上,然后再在小組里討論,交流豎式的寫法,一人板演。(2)全班交流(3)獨立完成另一題  312/3  一人板演四、鞏固練習1、 書13頁 2 完成在書上。2、 書13頁  3  先找出錯在那里,再改正。3、 書13頁 4、4、 書13頁  5 (叢8時到12時經過4小時)        6(余下的布不足3米,就不夠再做一套校                       服,所以求最多能做多少套校服,要用去          尾法求近似值。)四、 回家作業  1、 練習冊 p7  2、聰明題 

  板書: 教學心得:

  課題: 練習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通過練習,區分和鞏固商中間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一、 聽算80/2 21/7 39/3 100/4 81/9二、 先說出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書p15 1 做除法計算時,先說出商是幾位數后再計算,可以幫助我們不至于把商中間或末尾的0漏掉。三、 書p15 2先筆算在作業本上。比較:把答案填在書上,請你上下兩題比較一下,每組題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第一組題:末尾有0和中間有0第二組題:末尾有0和末尾不是0。(或被除數大的商大,被除數小的商小 )第三組題:中間有0和中間末尾都不是0。(同上)四、口算 書p15 3 第一組題: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然后再在商的末尾添上0。第二組題:被除數不變,除數發生變化,商也跟著發生變化。四、 解決實際問題第4題,學生獨立解決,然后再說說自己的思考。第5題,題目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根據學生的回答一一羅列出來),要求什么?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正方形蛋糕 36元 4盒 每盒3塊圓形蛋糕 30元 3盒 每盒2塊三角形蛋糕 32元 2盒 每盒4塊獨立完成。五、思考題

  板書: 教學心得:

  課題: 復習(三位數除以一位數)

  教學內容:書p16-17(兩課時)

  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幫助學生復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完成書上p16 1—4題。著重復習商中間有0和末尾有0的筆算除法的豎式。 第二課時完成書上16頁至17頁 5—9,聰明題。一、 第5題(1)審題,從圖上你得到了那些條件?“一律按半價出售”是什么意思?(2)先自己獨立思考問題“200元能買到那些玩具?”,然后在小組里討論。(3)全班交流 半價大型積木 132元 66元 ○1軌道火車 308元 154元 ○2大型拼圖 116元 58元 ○3小轎車 214元 107元 ○4坦克 150元 75元 ○5方案一:○1○3 方案六:○4○5方案二:○1○5 方案七:○1○4方案三:○1○3○5方案四:○3○4方案五:○3○5二、 第6題學生獨立填表,然后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發現挖的天數和每天挖的米數之間的變化。)三、 第7題、第8題 獨立完成(注意兩小題的聯系和區別)四、 第9題學生獨立審題,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五、思考題

  板書: 教學心得:

第一單元:除法 篇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和豎式計算方法,會用乘法對除法進行驗算。

  2、在解決問題、探索算法的過程中,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除法的驗算。

  教學難點:探索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對策:通過驗算問題的提問,產生驗算的需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對有關數量關系的理解,探索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設計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同學們,你們參加過生日聚會嗎?明明和芳芳快過生日了。這天,他倆一起來到食品店選購蛋糕。(出示例題中的情景圖)你們能幫助他倆解決一些在買蛋糕過程中遇到的數學問題嗎?

  二、自主探索,探究方法。

  1、探究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電腦出示情景圖)

  (1)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說。

  (2)出示問題一:36元可以買多少塊巧克力?

  (3)生列式,指名一人板演。

  36÷3 =

  先用口算算出結果。

  30÷3 = 10 6÷3 = 2 10 + 2 = 12

  (4)再用豎式計算。

  (5)出示問題:他算得對不對?有什么辦法驗證?

  引導學生進行回顧和反思,進而自覺地探索驗算方法。先自己思考,然后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一下自己的辦法。指名回答,并將用乘法驗算的方法板書于黑板。

  1 2 ×3 = 3 6(豎式略)

  (6)觀察并交流: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法驗算除法?

  (7)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2、探究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65元可以買多少塊蛋糕,還剩多少元?

  (2)討論列式計算。

  6 5 ÷3 = 21(塊)……2(元)

  (3)驗算。

  第一個問題我們是怎樣驗算的?

  還用這個方法驗算行不行?

  a、口算驗算。

  每塊3元,21塊是63元,再加上剩下的2元,正好是65元。

  b、豎式驗算。

  21 ×3 + 2 = 6 5(豎式略)

  c、說出驗算中每一步的運算結果的實際意義。

  (4)觀察并交流: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方法驗算有余數的除法?

  (5)得出結論:我們可以用商和除數相乘的積再加上余數,看結果是否等于被除數。

  三、提升經驗,歸納方法。

  1、提問:通過剛才的學習活動,你能說說除法的驗算方法嗎?

  2、學生可以嘗試根據板書自己說說除法的驗算方法。

  3、同學之間一起交流、總結方法。

  四、實踐運用,加深理解。

  1、口算下面各題。“想想做做”第3題。兩人輪流回答,并說說兩道題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想想做做”第1題。看看每組中的兩道題有什么聯系。

  3、“想想做做”第5題。

  看圖解決第一個問題。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合理的,全班一起解答和驗算。

  五、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第2、4題。

  板書設計:

  除法的驗算

  3 6÷ 3 = 1 2 (塊) 6 5 ÷ 3 = 21(塊)……2(塊)

  3×1 2 1 2 3 )6 5 2 1

  × 3 × 3

  3 6 6 3

  + 2

  6 5

  課前思考:

  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從解決實際問題引出驗算的需要,并啟發學生自己探索驗算的方法,在具體的情境總共,體會驗算過程和結果的實際意義,從而真正理解并掌握驗算的方法。

  由于除法計算的結果可能有余數,也可能沒有余數,所以除法的驗算相應地也有良種情況。本課教材分兩段:第一段教學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第二段教學有余數除法的驗算。結合具體的實際問題學習除法的驗算,有利于學生體會驗算過程和結果的實際意義,真正理解并掌握除法的驗算。

  課后反思1:

  以“過生日買蛋糕"的話題導入新課,將一節課的數學學習置于解決現實問題的情景中,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在教授除法驗算這一環節,由”檢查小朋友的計算對 不對“的話題引起學生探究驗算方法的欲望。驗算的方法,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啟發學生結合所進行過的學習活動,依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及獲得的經驗,通過同學間的交流,提升經驗,歸納出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后反思2:

  當一提到“他算得對不對?有什么辦法驗證?”這一問題時,學生都能很快地想到用商乘除數這一方法進行驗算,看來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遷移能力,能將新舊知識相聯系。有余數的除法驗算,學生能進行口頭檢驗,但用豎式進行驗算很不夠理解,對驗算的意義和方法還不明確,總忘了加上余數,雖然商乘除數的結果非常明顯與被除數不一致,但他們也認為自己進行了驗算,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任務型的進行除法的驗算。最后,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已經先初步小結了兩種情況的驗算方法,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及活動獲得的經驗,通過回憶、同學間的交流,將知識提升、歸納。但是,學生缺乏對問題的概括能力,出現會這樣算,但不會用概括性的語言進行概括總結。

  課后反思3:

  本節課先口算除法練習并結合教學的主題圖,引導學生根據圖中的數學信息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問題意識。

  學生自由猜想圖中小朋友帶了多少錢,進而變化例題中的數據,先解決“63元可以買多少個蛋糕”再解決“63元可以買多少個面包”并比較有余數的除法和沒有余數除法的驗算,使學生明確驗算方法,隨機讓學生用驗證的方法判斷數學問題計算的正確性。

第一單元:除法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補充不同類型的題目,能對除法這一單元的內容有進一步的、深層次的認識,能解答各種不同除法題目。

  2、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中,激發學生解題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喜愛數學,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能根據不同類型題目的特點,正確的解答。

  教學難點:對于類似題目,進行必要的比較,學會思考并選擇正確的方法進行解答。

  對策:通過對題目的分析,滲透分析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這一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重要的知識?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數學樂園,在這里有好多問題需要我們解決,你們想去嗎?

  二、基本練習,掌握技能。

  1、連一連。

  46÷2 92÷4 39÷3 93÷3

  52÷4 62÷2 69÷3 26÷2

  13 23 31

  2、估一估,算一算,比一比。

  84÷2 84÷3 84÷5 84÷6 84÷8

  請你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再算一算。(學生完成在作業紙上,指名板演)

  說說這些題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觀察題目,從中你發現了什么?

  三、拓展練習,深化知識。

  1、第6題。

  (1)算一算,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秘密?

  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于這個數除以這兩個數的乘積。

  (2)你能用這樣的規律也出道題嗎?(師可以先給出范例)

  (3)用這樣的規律,你能解答這道題嗎?

  80÷16

  2、第7題。

  (1)先指名說出已知條件和問題。

  (2)思路訓練。想:要求一共分成多少組,

  只要把(總人數 )除以(每組的人數),

  (每組的人數)已經知道,(總人數)還不知道,

  所以關鍵先要求出(總人數)。

  (3)列式計算:38 + 34 = 72 (人)

  72÷6 = 12 (組)

  3、你用這樣分析問題的方法自己來解決第8題嗎?

  學生獨立解決,指名板書,集體講評。

  4、解決問題。

  (1)三(1)班有47人,每兩人一套桌椅,這個班要多少套桌椅?

  余下的1人也要坐一套桌椅,因此,要用商加1。

  (2)每本筆記本4元,小明帶了50元,最多能買幾本?

  解答過程中,余下2元不夠買一本,不用考慮。

  比較這兩題的不同點,尤其是在解答過程中,明確一定要符合實際生活。

  5、第9題。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在書上,同桌可以進行討論,交流,師板書:

  (1)全部坐小船: 42÷3 = 14(條) 14×5 = 70(元)

  (2)全部坐大船:

  42÷4 =10(條)……2(人) 11×6 = 66(元)

  (3)10條大船和1條小船: 10×6+ 5 =65(元)

  (4)9條大船和2條小船:9×6 + 2×5 = 64(元)

  比較哪種租船的方法最合理?

  6、機動題。

  (1)一本故事書98頁,小明打算一周內看完,小明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頁才能按時看完?

  注意題目中的隱含條件,一周即7天。

  (2)學校體育室有80只籃球。其中塑料籃球72只,牛皮籃球8只,塑料籃球的只數是牛皮籃球的幾倍?

  要明確80只籃球是多余條件,要有不是所有的條件都需要的意識。

  7、思考題。

  學生獨立解決,交流時,說說你是怎么填的?你是根據哪個數來推想的?

  四、全課總結,反思內化。

  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第一單元除法的知識,通過復習,你認為哪些地方你學得不錯?還有哪些地方你需要向其他同學學習的?

  板書設計: 數 學 樂 園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復習

  想:要求一共分成多少組,

  只要把(總人數 )除以(每組的人數),

  (每組的人數)已經知道,(總人數)還不知道,

  所以關鍵先要求出(總人數)。

  (1)全部坐小船: 42÷3 = 14(條) 14×5 = 70(元)

  (2)全部坐大船:

  42÷4 =10(條)……2(人) 11×6 = 66(元)

  (3)10條大船和1條小船: 10×6+ 5 =65(元)

  (4)9條大船和2條小船:9×6 + 2×5 = 64(元)

  課前思考:

  復習第2課時完成6~9題。第6題可以先讓學生觀察每組中的兩道算式,說說它們有什么聯系,再讓學生逐組進行計算。第7、8題都可以先讓學生看圖說說已知條件有哪些,要求什么問題,再讓學生各自列式解答。第9題可以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租船方案,再通過不同租船方案的交流和比較,從中選出較為合理的方案。思考題學生獨立思考,再進行適當的點撥。這樣的練習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除法筆算方法的理解,也有利于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體會解決問題的一些有效策略。

  課后反思1:

  學生能從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一些與除法計算有關的實際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著眼于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的聯系,初步學會分析數量關系并確定解題思路。第9題是開放題,學生在課堂上各抒已見,自行設計出租船的方案,只要學生給出的租船方案相對合理就可以了,在與同學的交流中,開拓了自己的思路。思考題關鍵是要引導學生從關鍵地方入手,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探索算法。通過第1小題的探索后,學生形成了一定的思路,能夠自己思考完成第2小題。

  課后反思3:

  本節內容是復習課的第二部分內容,所以在相比第一部分會更深入,更靈活,從而提高學生觀察思維能力。其中在教學第6題時,首先出示了三個兩位數連續除以兩個一位數,幫助學生解答,再出示下面三個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使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初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性質;第9題創設的情景比較復雜,提出的問題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需要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各抒己見,還涉及到了多種運算,解決這樣的問題也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后反思4:

  今天聽了袁老師的公開課,講的內容是對一單元的復習,先回顧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首位不能整除)還有商末尾是0的除法 和除法的驗算,這些都是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今天前兩題就是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如:連一連、估一估、算一算、比一比等,讓學生靈活運用,接下來的三題是讓學生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提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關鍵是讀題目,用“要求什么,先要求什么”來分析題目,思路清晰,學生易懂。

第一單元:除法 篇4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頁練習二(3—8)

  教學目標:

  1、在加強筆算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正確的試商的方法,增強計算能力。

  2、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加以應用使得計算由正確向熟練推進。

  2、在對自己和他人計算分析的過程中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3、在計算的過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熟練、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并板書課題。

  二、口算練習。

  1、第7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校對。

  2.口算比賽。

  24×3 72÷3 90×5 24÷4

  240×3 720÷3 450÷90 240÷40

  12×3 270×3 54÷2 960÷4

  13×4 150×4 75÷5 450÷3

  3、估算:第7頁第4題

  先獨立連線,再交流是怎樣想的?

  三、筆算練習。

  1.復習筆算方法。

  提問:昨天學習除數是幾位數的除法?我們把除數看作什么數來試商?

  2.第7頁第5題:

  先說出下面每題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計算。

  比較上下兩題除數的區別,認識用四舍或者五入試商的區別。

  3、第7頁第6題:

  說出各題的商是幾位數,你是怎樣想的?

  4、第7頁第7題:

  讀題分析:怎樣求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是除以14,而不是除以2?如果除以2表示什么意思?

  集體計算,得出平均每天生產水泥11噸。

  再獨立完成第2小題,將結果填寫在表中。

  提問:觀察上表,你有什么發現呢?

  得到:要生產水泥的噸數越多,需要的天數也就越多。

  四、補充實際問題:

  1、甲乙兩港之間的水路長是384千米。小明上午7:00從甲地上船,晚上7:00到達乙地。這艘客船平均每小時航行多少千米?

  2、一個修路隊要修路726米。已經修了285米,剩下的如果每天修63米,還要用多少天?

  四、作業。

  第7頁第6、8題

  課前思考:

  通過練習,進一步讓學生熟練而正確地掌握試商的方法和能正確計算出結果,為解決實際問題而打下基礎。

  說出每題把除數看作幾十來試商,再計算以及比較上下兩題除數的區別,認識用四舍或者五入試商的區別。這些大量的練習都是為以下的試商調商作準備。

  練習中要注意學生的表述,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并對自己和他人的計算分析的過程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教后反思:

  今天的練習主要是鞏固除數不是整十數的兩位數除法.從學生的練習中感到基本的計算方法學生都會了,但在計算時學生還是有許多問題.比如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能力差,退位減的方法還掌握的不牢固.今天我主要從這些方面來讓學生練習,幫助學生提高正確率.

  授后小結1:

  本節課是四舍五入法試商的練習課,正如小宋老師所說,從練習的情況來看學生的試商方法基本掌握,但是計算中的錯誤很多,尤其商是兩位數,學生要經過兩次試商才能完成.另外學生計算的速度也沒有我料想的那樣快.

  授后小結2:

  本節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兩位數看成整十數來試商,試商的方法比較單一,學生掌握教快。但是,學生計算時不關你上課如何強調,還是有一部分同學用商去乘整十數,同樣也有商是兩位數的,不知道十位的商與除數相乘末尾與商的哪位對齊。總之作業的速度和正確率不夠理想。

第一單元:除法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非整十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末位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這種筆算方法。

  2、培養學生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進行解決,讓學生體會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逐步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不夠商1寫0。

  教學難點:商的個位上為什么寫0。

  教學對策:給出具體情景,觀察畫面和實際操作相結合,聯系生活,為豎式計算的思維過程提高形象的支撐。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96 ÷8 = 84÷ 3 = 74 ÷2 = 62 ÷2 =

  二 、新授。

  1、教學例題。

  (1) 出示例題:有6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3個班,每班能分到多少個?

  (2) 列式計算:62 ÷3 = ( ) …… ( )

  (3) 出示實物圖,討論算理。

  想::6筒羽毛球每個班只能分到2筒,是20個,還剩2個,不能再分了。

  (4) 用豎式計算:

  2 0

  3) 6 2 商的個位上為什么要寫0?

  6 0 把你的想法在小組里說一說。

  2?

  (5) 驗算: 20 ÷3 = 60 60 + 2 = 62

  (6) 小結: 個位上商不夠1,必須寫0。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

  83 ÷4 = 63 ÷6 = 92 ÷3 = 61 ÷2 =

  2、改錯::p 10 第3題。

  3、p 10 第5題。

  四、課堂作業。

  p 10 第4、6題。

  板書設計:

  62 ÷3 = ( )…… ( )

  2 0

  3 )6 2

  6

  2

  商末位有0的除法

  課前思考:

  本課教學商末尾有0且有余數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學生在計算此類題目的過程中比較容易出錯,加上“除到被除數的某一位時,不夠商1要商0”也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因此教材上單獨的一道例題處理時要細膩。

  在教學時,要使學生認識到:如果商的個位上不寫0,就容易使人誤解計算的結果。還要提醒學生通過驗算進一步確認上述算法。

  課后反思1:

  在教學新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經過嘗試,自主發現在列62÷3 豎式時,出現了與已學知識不同的疑問,于是師生共同探索,找到了末位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初步理解算理,但要加強與前兩天學習的知識的比較。在鞏固練習中按照“想想做做”題目的設計意圖,用恰當的方式組織練習,并巧妙地提問、點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在作業中,發現部分學生今天的知識與前兩天的知識仍有混淆之處,教師需要多引導,幫助他們理解除法中各類豎式的算理。

  課后反思2:

  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我先出示了教材提供的情景圖,部分學生就在下面說這張圖跟上節課的那張是一樣的,過后又有學生發現說不一樣,借此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學生自主認識并發現其中的不同點,并根據圖闡述分配過程,再要求學生列式解答,經過巡視發現大多學生都能解出答案,但問到怎么想時,好多同學都沒明白算理,就此引導學生理解商末尾為什么要寫0。經過相關的練習使學生明白在什么情況下商的末尾要商0。

  但這部分內容仍有學生和前兩節內容的計算有混淆,所以還需要相關練習及教師的輔導。

  課后反思3:

  根據分羽毛球的具體情境,讓學生交流分法,在分的過程中,就建立了與豎式的關系,并將“商1不夠,就商0”這一重點語句的引出,將它置于這一情景中,讓學生有一定的形象思維,體會到一個也沒分到,就是0個,即滲透了這一位上應該商0,并結合剛才的分法進行講解,學生很清晰,這時總結了“商1不夠,就商0”。這樣,學生在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學習新知,掌握很扎實,從改錯題中可以看出,學生能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尋找別人出錯的地方,而且思路很清晰,哪怕是幾種類型的除法放在一起,他們也能很快地辨別。但是在練習中出現了幾種題型,有混淆,經輔導后有進步。

第一單元:除法 篇6

  教材分析:

  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與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相比,計算方法的最大區別是要先除被除數百位上的數,即先算幾百除以一位數。所以本單元的第一道例題教學口算整百數除以一位數。教材從現實情境中引出600÷3,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思考算法并相互交流。表面上看,學生的算法各不相同,實質上各種算法是相通的。所以,通過交流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從6÷3=2類推出600÷3=200。教材在“想想做做”第1題里及時引導學生應用這種思考,并在表內除法、整十數除以一位數、整百數除以一位數之間建立一種結構性聯系。

  第二道例題教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要先把被除數百位上的數除以除數。教材沒有把算法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讓學生聯系實際問題估計986÷2的商是4百多,為應該先算900除以2作鋪墊。教學時,要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估計時的思考,引導他們清楚地看到,“4百多”是9個百除以2得出來的。這樣,他們在筆算時就能自覺地先除被除數百位上的數。然后在學生嘗試進行筆算時,通過“4為什么寫在百位上”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思考。

  練習一除了進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練習,還注意加強估算。在學生已能判斷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位數的基礎上,估計商是幾百多還是幾十多。這樣的估算既鞏固除法的法則,又培養試商的能力。學生第一次進行這樣的估算,教材通過小卡通估算228÷3的商是七十多作了示范。教學時要讓學生說說這個卡通是怎樣想的,“七十多”是怎樣得到的,從而得到啟示。除了教學第2題要讓學生估算外,在以后的筆算前,也可以先讓學生估算,培養估算的習慣。第3題是利用估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讓學生體會到估計的現實作用,增強估算意識。這道題首先要幫助學生弄懂題意,“誰跳得快一些”是什么意思,使他們明白只要比較兩個人每分鐘跳繩的下數。其次要讓學生清楚題目的要求是估算。在得到結論后,還要引導學生體會一下,解決這個問題選用估算省力、方便。

  例題教學“0除以一個數商0”,編排上有四個特點: 一是在現實的情境中由6÷3引出0÷3,使學生感到“0除以一個數”是可能遇到的問題;二是讓學生聯系實際問題自己得出0÷3的商是0,不是由教材或教師告訴他們應該商0;三是從0÷3=0很自然地遷移到0÷4、0÷9……發展學生類比推理的能力;四是初步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這個規律。教材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注意了方法和結論的科學性。關于除數是“任何不是0的數”在教學時要把握住兩點: 一是不能含糊,即除數必須是不為0的數;二是暫時不要求學生研究為什么除數不能是0,也不要對他們講這是為什么,因為三年級學生還不具備理解這一規定的條件。更不要出現類似3÷0、0÷0這樣的式子讓學生說它們都是無意義的。

  第一課時:(總1)

  上課時間:2月18日。

  教學內容:p1~2

  教學目標:

  1、能運用以前所學的方法探索出整百數除以一位數(商是整百數)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對比觀察中發現簡單規律,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筆算出發的過程,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

  2、培養估算的意識和驗算的意識,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培養獨立探索、大膽嘗試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成功體驗,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筆算除法的過程,掌握正確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經歷探索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三位數筆算除法的過程,掌握正確的筆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探索口算方法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你們參觀過養雞場嗎?(出示主題圖和題目),從題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怎樣列出算式?

  2、探索口算方法

  問:600÷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⑴學生獨立思考。

  ⑵學生交流算法。

  學生可能有的方法:①因為3 個200相加是600,所以600÷3=200

  ②6個百除以3等于2個百,2個百是200。

  ③因為6÷3=2,所以600÷3=200

  學生在介紹完一種方法后,教師引導大家想想他的說法有沒有道理,你是否同意他的想法。

  ⑶談話:大家的想法都很有道理,自己選一種喜歡的方法,把600÷3是怎么算的再說一遍給同桌聽。

  3、觀察對比,探索發現。

  出示p2想想做做1,提出要求:請大家口算下面各題,在書上直接寫得數,然后觀察這幾組題,你能從中發現什么嗎?

  ⑴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得數。

  ⑵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

  學生可能的發現:

  ①每組三個算式中被除數的第一個數字是相同的,除數是相同的,商的第一個數字也是相同的。

  ②每組的第二個算式的被除數比第一個算式的被除數末尾多了一0,除數相同,商的末尾也多了一個0。每組的第三個算式的被除數比第一個算式的被除數末尾多了兩個0,除數相同,商的末尾也多了兩個0。

  ③口算第二、三個算式時,只要和第一個算式一樣算,然后再看被除數末尾有幾個0,在商的第一位的后邊添上幾個0就可以了。

  ⑶教師小結:大家發現得真好,而且觀察很有順序,能注意豎著對比每組三個算式之間的聯系,橫著對比三組算式之間的關系。

  二、探索筆算方法

  1、提出問題。

  養雞場的雞還都是產蛋高手呢。這些雞2天共產蛋986個,平均每天產蛋多少個?算式怎樣列?

  2、問:誰能估計一下平均每天產蛋幾百多?

  指名估算并交流方法。

  3、談話:到底是多少個呢?大家能不能用筆算的方法算一算呢?

  ⑴請一位學生示范寫出豎式。

  ⑵問:你能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試著計算這道題嗎?學生嘗試。

  ⑶交流算法。

  ①4為什么寫在商的百位上?引導學生明確:9百除以2得4百多,4表示4個百,所以要寫在商的百位上。

  ②百位余下的1為什么要和被除數十位上的8合起來再除以2?引導學生明確:9個百除以2商4,分掉了8個百,還剩1個百沒分,所以要和十位上的8個十合起來成18個十再除以2,也就是說除的過程中余下的數要與下一位數合并起來繼續除。

  ③問:你覺得今天學習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和以前學習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有什么聯系?揭示課題。

  ⑷談話:怎樣檢查結果對不對?你會驗算嗎?指名學生到黑板上驗算,其他同學同時驗算。

  三、鞏固練習,深化感知

  1、模仿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想想做做2的前兩題,教師巡視指導,再組織學生交流,解決個別問題。

  2、獨立練習

  學生獨立計算想想做做2的后兩題,再同桌互相交流算法,互相批改。

  四、實際運用,解決問題

  1、想想做做4,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檢查。

  2、想想做做5,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式計算,然后組織交流。

  可以用乘法思考:130個盒子可以裝130×4=520(節)電池,再用可以裝的520節電池和要裝的540節電池比較,說明準備130個盒子不夠。

  可以用除法思考:裝540節電池需要540÷4=135(個)盒子,說明準備的 130個盒子不夠。

  五、總結鼓勵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通過同學們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的收獲,下面請大家談談你這一節課的收獲和體會是什么?也可以說說你在學習中還有哪些疑惑?

  六、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3

第一單元:除法 篇7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2

  課次

  5

  授課課題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

  教學基本內容

  通過前面的學習,進行首位不能整除的計算。 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操作,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時有余數的除法筆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理解首位除時有余的處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筆算。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突出數的組成和平均分,使學生理解算理。

  學法指導

  注重演算過程中的算理說明和習慣養成。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一、導入 

  出示情景圖。

  提出問題:把5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2個班,每個班能分得多少個?根據問題列出算式。

  在草稿本上試算,說說與前面學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用小棒擺一擺,分一分。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突出“先分給每個班2筒后,還剩下1筒和2個羽毛球,該怎么辦?”

  借借助學具或畫圖,體會先要分整筒的,分給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單個的合起來再分。也就是余下12個,每班再分6個。每班共分到26個。 

  說明,52÷2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二、新授

  1、教學52÷2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書好十位上的2和2乘2的4。注意想:5里面最多有幾個2。

  接下去該怎么算?打開書本p7先互相說一說,再試著把題做完。

  交流。

  提問:十位除后余下1怎么辦?

  合上書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驗算一下,看看算得對不對。 

  說說今天學的除法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3、小結 

  先獨立試做前兩小題。指名板演。

  三、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集體訂正。

  說說計算方法。

  獨立做后兩小題。 

  作    業

  課堂作業:p8(2)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周    次

  2

  課次

  6

  授課課題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    學

  基本內容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理解不夠商1要用0占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目的

  和要求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理解不夠商1要用0占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

  理解不夠商1用0占位。

  教學方法

  及手段

  注重講解驗算的過程及意義

  學法指導

  說思路練習和筆算相結合。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練習題校對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復習 

  96÷6  99÷6

  筆算,指名板演。

  集體集體訂正。

  二、新授

  1、教學62÷3 

  先擺小棒6捆帶2根,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

  口答算式,并計算。

  再擺小棒6捆帶2根,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先擺一擺,再同桌交流。

  指名擺一擺,說說想法。突出剩下的2根。

  口答算式,并寫出結果。 

  說明62÷3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2、教學62÷3的筆算豎式 

  先在草稿本上試算,再交流。

  說說遇到什么問題。

  討論個位上的2除以3不夠怎么辦。

  討論后明白個位上2除以3,不夠商1,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再說說,為什么個位上要寫0,能不能省略?

  怎樣驗算算得對不對?指名板演。 

  先試做“想想做做“第1題。

  3、練習

  再做后三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三、課堂小結

  作    業

  課堂作業:p10(4)

  板書設計

  商末尾有0的除法

  96÷6  99÷6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2

  課次

  7 授課課題

  除法練習課

  教學基本內容

  本課是以練習的形式對學生前面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教學目的和要求鞏固除法筆算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練習,提高正確率和計算速度。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進一步鞏固除法筆算中的重難點,打好基礎。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解與練習相結合。

  學法指導

  注重演算過程中的算理說明和習慣養成。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一、基礎題練習

  1、做p10(3) 

  先出示題目后,讓學生觀察,并指出錯在哪里。

  再在書上改正三道題,指名板演。 

  出示題目后,先估計第一題的商是幾十多。并指名說說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2、做p8(6)1、練習口算 

  做p5(1)。

  出示題目后,先估計第一題的商是幾十多。并指名說說估計的方法。

  再在書上寫出各題的商是幾十多。

  二、綜合題練習

  1、做p8(4) 

  2、做p8(5) 

  3、做p10(5) 

  先看圖,自己讀題。

  說說你會解答嗎? 

  先獨立思考,再指名提問題。

  其他學生口答算式。 

  先看圖,讀題。

  解答第一問。說明解答格式。

  思考第二問:怎樣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幫助解答: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二、綜合題練習

  1、做p8(4) 

  2、做p8(5) 

  3、做p10(5) 

  方法1 方法2

  4

  10

  10

  10

  10

  20 

  方法3

  10

  10

  10

  10

  10

  14 

  4、做p10(6) 

  三、課堂小結

  先看圖,讀題。

  自己在草稿本上試算。

  交流。

  四、提問:為什么10頂帳篷還得加上1頂?

  作    業

  書本上剩下的題目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周    次

  3

  課次

  8

  授課課題

  練習二

  教    學基本內容

  進一步鞏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教學目的和要求

  進一步鞏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同時繼續培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收集、整理信息,并靈活組合信息。再進行有條理、合邏輯的思考

  教學方法及手段

  靈活運用,逐步增強算法.

  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細心計算,及時驗算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導入 

  二、基本題練習

  1、做p11(1) 

  先看懂要求。

  獨立完成。 集體訂正。

  2、做p11(2) 

  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寫一寫。

  選擇幾題,指名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再用豎式算出結果,做第一組。 根據估計檢驗筆算結果是否合理;根據筆算判斷估計的

  3、做p11(3) 

  先看懂題目,獨立完成填表。

  再觀察表格,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交流自己的發現,使同學們體會到錢的總數不變,能買的本數和單價之間的變化規律。  三、講解思考題 

  先看懂題。

  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提問:為什么男孩會多付8角錢? 這8角錢是幾本本子的價錢? 四、布置作業

  作    業

  課堂作業:p11(2剩下三組)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3

  課次

  9 授課課題

  復習(1)

  教學基本內容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方法的掌握

  教學目的和要求 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溝通知識間的聯系,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及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的口算、筆算方法以及驗算的方法;在計算時對各種情況進行比較,弄清聯系和區別,加深理解,組建良好的知識結構。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突出數的組成和平均分,使學生理解算理。

  學法指導

  注重演算過程中的算理說明和習慣養成。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導入 

  二、練習

  1、做p12(1) 

  直接寫出結果。

  集體訂正。

  2、做p12(2) 

  直接寫出結果。

  集體訂正。

  選擇幾道題要求說說口算方法。 

  做第一組。

  強調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先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做完后集體訂正。比一比,說說上下兩題在計算方法上的區別和聯系。

  3、做p12(3)

  做兩題。

  做完后說說驗算方法。 

  看懂題意。說說單價的意思。

  直接填在書上。

  集體訂正。 

  4、做p12(4) 

  先看圖,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

  小組交流,試著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并進行解答。

  5、做p12(5) 

  三、布置作業

  作    業

  p12(2)后兩組,p12(3)剩下兩題。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周    次

  3

  課次

  10

  授課課題

  復習(2)

  教    學

  基本內容

  同上

  教學目的

  和要求

  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

  在練習的同時不僅僅會做題目,還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及手段

  注重計算能力培養

  學法指導

  說思路練習和筆算相結合。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練習題校對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做p12(6) 

  出示題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規律。

  出示54÷18,讓同學們根據剛才得出的規律進行試算。 

  二、做p13(7) 

  看圖理解題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說說是怎樣解決的。

  三、做p13(8)

  先獨立完成,再說說是怎樣解決的。

  四、做p13(9) 

  看圖理解題意。

  小組先討論準備怎樣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討論租金的計算方法。

  五、布置作業

  作    業

  課堂作業:p13(9)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3

  課次

  11 授課課題

  農村新貌

  教學基本內容

  通過生活中的實際與數學聯系。 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對整幅圖的觀察,在場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在活動中產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及難點

  學會有序地觀察,在觀察中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交流前先獨立思考。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解與學生討論。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導入課題 

  二、觀察場景圖 

  1、對整幅圖先進行有序的觀察。 

  2、分場景說一說從圖中知道些什么。

  三、提出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提出問題。

  并把所提出的問題整理出來,寫在紙上。 

  四、組織交流 

  分場景交流問題,出示所交流的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作    業

  選擇你所感興趣的問題做在作業本上。

  板書設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周    次

  4

  課次

  12

  授課課題

  認識整千數

  教    學

  基本內容

  引導學生進行除法計算的驗算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使學生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展。 2.初步認識計數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位順序。

  3.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

  教學重點及難點

  學生對整千數和一萬的實際含義的理解。

  教學方法及手段

  卡片、計數器,

  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細心計算,及時驗算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完成練習一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  復習 1.說出下面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并讀一讀。 86                           501  209  900  327  478  701 2.說一說已經知道的數位順序。 二、學習新知 1.  想一想:一千一千地數,一千下面是幾千?五千下面是幾千?九千下面是多少? 2.  一萬是幾個千組成的? 3.  在計數器的千位上撥3,它表示什么呢?如果在千位上撥5,又表示什么呢? 4.  在計數器的萬位上撥1,你知道它表示多少嗎? 5.  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其他學生思考:這些數分別表示多少?(學生進行撥數) 6.  填空:3個千是(     )6個千是(   )5個千是(    )  1個萬是(     ) 7.  認識數位順序表

  數位順序表

  ……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 想一想:從右邊起,第(  )位是萬位。 8.  你覺得萬這個單位怎樣?我們學校大約有1000人,要幾個我們這樣的學校的人數,大約就是1萬呢? 三、練習 1.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再請學生進行交流。 2.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題。    同桌相互讀給對方聽,再請部分學生來讀一讀。并思考:你從這些數據中知道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然后組織交流。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只要是合理的都行。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題。    先讓學生討論:他們兩家可能相距多少米?再組織交流。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都學到了什么? 五、作業

  作    業

  “想想做做”第4、5題

  板書設計

  認識整千數

  ……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4

  課次

  13 授課課題

  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1)

  教學基本內容 1.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和聯系實際的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數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數的組成。

  2.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熟練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會口算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目的和要求基本掌握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教學重點及難點

  中間連續有兩個0的讀法。

  教學方法

  及手段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復習 1.  想一想:我們昨天學習了哪個新的計數單位? 2.  算一算:8000-=     10000-7000= +1000=   +5000=   6000+= 二、學習新知 1.  師拿出計數器,在個位上撥“2”,想一想“2”表示什么? 2.  繼續在十位上撥“5”,它又表示什么?它和個位上的“2”合在一起,表示什么? 3.  繼續在百位上撥“6”,表示什么?與個位、十位上的數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 4.  在千位上撥“3”,表示什么?與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又表示什么?誰能完整地來說一說? 5.  師出示“2個千、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多少?”的題目,請一位同學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其他同學思考:這個數是多少?怎么讀? 6.  請學生來報一個數,請另一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要求說出這個數的組成及讀法。 7.  再出示“3個千、5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多少?”請學生試著寫一寫、讀一讀。 8.  想一想“三千零二是由幾個千和幾個一組成的? 9.  誰能來讀一讀“3002”這個數?學生先進行試讀,在請學生來讀。能不能讀成“三千零零二”,在什么情況下兩個“0”,只要讀一個零? 10.              讀一讀:3004   3040  3400(體會:如果0出現在數的末尾是不用讀出來的。) 三、練習 1.  做“試一試” 先說出數的組成,再寫一寫,讀一讀。 學生先獨立完成,做完后進行交流,比較。 2.  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 先在書上寫一寫,再讀一讀。 3.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說出各數的組成,再讀一讀。 3745 5160 6030 8002 4.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題。 寫出下面商品的價錢。 三千五百五十元   九千零二十元 二千八百零八元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進行交流。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明白了什么?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題。 四.小結。

  作    業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題。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周    次

  4

  課次

  14

  授課課題

  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2)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熟練地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熟練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重點

  及難點

  0的讀法

  教學方法

  及手段

  注重講解驗算的過程及意義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1.算一算:+=   4000+1000= 3000+4000=   10000-=   +3000= 2.讀一讀:2176  3098  9001  2030  2300 3.  6782里面有(  )個千、(  )個百、(  )個十和(  )個一。 3004里面有3個(   )和4個(  )。 5個千和4個百組成的數是(  )。 5個千和4個十組成的數是(  )。 5個千和4個一組成的數是(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二、練習 1.                讀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大約是8848米。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約是4028米。 2.                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世界第一斜拉索橋——上海楊浦大橋全長八千三百五十四米。 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尼亞加拉瀑布寬一千二百四十米。 3.                做“想想做做”的第7題。 學生先在書上完成,再組織交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體會每組3道題之間的聯系。 4.                找規律: 讓學生先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8題, 然后同桌兩人合作進行找規律,看哪個組先找到規律。 5.                組數活動: 老師提供3、7、0、0這四個數字,請學生進行組數活動。看誰組成的數最多? 6.                連一連: 書上的第11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7.                課外小知識: 學生自學“你知道嗎?”的課外讀物。自 學后請同學來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三、小結四、作業

  作    業

  想想做做剩下的內容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4

  課次

  15 授課課題

  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基本內容

  。 教學目的和要求 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和聯系實際的活動,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會進行簡單的估計,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能正確地對萬以內的數進行大小比較。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解與練習相結合。

  學法指導

  注重演算過程中的算理說明和習慣養成。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  比較下面數的大小,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   324(  )432    324(  )342 2.  一件衣服87元,一條褲子218元,褲子和衣服哪個更貴?你怎么知道的?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一臺電視機的價格是2530元,一臺空調機的價格是3680元,想一想:電視機和空調機比,哪一臺的價格低一些? 2.小組進行討論。 3.進行交流。(方法可能有兩種,一是2530不到3000,3680已超過3000。所以,2530比3680小。二是千位上2比3小,2530就比3680小) 4.你會比電視機(2530元)和冰箱(2350元)的價格嗎?自己先把你的方法與同桌說一說,再組織班級交流。(電視機和冰箱價格的千位上都是2,該怎樣比呢?) 5.任意選擇兩種商品,比一比它們的價格,再在小組里說說你是怎樣比的。 6.  練習:比大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380(  )3280  2380(  )2360 2380(  )8230  2380(  )3820 三、練習 1.  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進行交流。 2.  做“想想做做”的第2題。 火箭每秒能飛行4500米,人造衛星每秒能飛行8000米。誰飛行得快? 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3.  城關小學有學生1036名,林莊小學有學生 890名,哪個學校的學生多? 指名學生說比較的方法,然后完成在書上。4。做“想想做做”的第5題。下面的數各接近幾千? 5870                  4012  4900  7104 5003                  2895  6044  8002 學生先相互說給對方聽,再在班級里進行交流。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作    業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題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除法 篇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頁練習三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訓練,讓學生進一步正確而熟練地進行試商調商的方法,并能正確進行激素那。

  2、在計算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餓學習習慣,提高在激素那過程中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3、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進一步體會,感受計算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地解答。

  教學設計:

  一、口算:完成口算簿上一條口算。

  二、筆算

  1、練習三第1題對比練習。

  第一組:除數不變,被除數變了。

  (1)學生獨立完成在自己的練習本上。要求邊做邊分析對比,有什么感受。

  (2)同桌互相說說在計算過程中的發現。

  (3)全般交流,教師板書過程。并在板書過程中對學生追問。為什么都把24看成20去除,一個要調商,一個不要?

  (4)在對比中學生會發現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計算的時候,被除數很重要,要能通過口算迅速判斷商是小了還是大了,然后馬上調商)

  第二組:被除數不變,除數變了。

  (1)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提高計算的速度。

  (2)學生對所做的題獨立分析,有什么發現,有什么想法?

  (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化了,試商的除數發生了變化,所以也發生了變化。在這過程中要注意口算的速度和正確性才能提高計算的速度,可以用演算來保證計算的正確。

  2、練習三第3題。

  ⑴指名讀題。

  ⑵同桌之間活動:一位同學估計商是幾位數,再估計一下商可以是多少,另一位同學通過筆算來驗證,然后兩位同學交換,同桌比一比,看哪一位同學估計的最準。

  ⑶指名匯報。

  ⑷說說估商準確率高的方法是什么。

  3、練習三第4題。

  ⑴指名讀題。

  ⑵估計一下這些算式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幾,商可能是多少?同桌討論。

  ⑶學生練習。

  ⑷全班交流、訂正。

  三、解決問題

  ⒈練習三第5題。

  ⑴指名學生讀題。

  ⑵質疑:要求養雞只數是鴨九倍,應先求什么?

  四、作業:第2題、第5題

  課前思考:

  除數是兩位數的計算基本學完,但學生是否正真掌握?把所有的可能放在一起學生是否要混淆?計算的速度如何?需要大量的練習、比較來鞏固。

  練習三第一題就是算一算,比一比。要求邊做邊分析對比,有什么感受,同桌可以互相說說在計算過程中的發現。為什么都把24看成20去除,一個要調商,一個不要?最后 小結時明白被除數也很重要,要能通過口算迅速判斷商是小了還是大了,然后馬上調商;發現被除數不變,除數變化了,試商的除數發生了變化,所以商也發生了變化。在這過程中要注意口算的速度和正確性才能提高計算的速度,可以用驗算來保證計算的正確。

  第三題:可以同桌互動,來提高估商的能力,不光會估,還要看誰根正確。另一位用筆算來驗證。

  教后反思:

  今天這節練習課,內容較為簡單。我主要總體復習了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如何來試商,如何來調商。從學生上黑板做的情況,感到對于簡單的除數是兩位數除法,學生掌握的都還可以。

  授后小記:

  今天所練的內容比較簡單。我重要是通過估一估,比一比;來練習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運算;讓學生能夠明白,什么時候不用調商,什么時候需要調商;什么時候需要調大,什么時候需要調小?從學生的板演中可以看出商是一位的除法計算,學生掌握不錯。

  授后小結:

  本課練習書本上練習的設計大都是對比練習,通過一系列的被除數相同,除數不同和除數相同,被除數不同的除法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了為什么要調商的原因.也進一步訓練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在學生計算的過程中,還應避免學生"急功近利"的情緒,隨著練習題量的增加,在試商過程中學生似乎失去了前兩節課的耐心和細心,總想走捷徑,省略調賞的過程,余數比除數大或余數等于除數等錯誤屢屢發生.

第一單元:除法 篇9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2

  課次

  5授課課題

  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不能整除的)

  教學基本內容

  通過前面的學習,進行首位不能整除的計算。教學目的和要求 通過操作,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系,基本掌握首位除時有余數的除法筆算。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理解首位除時有余的處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筆算。

  教學方法

  及手段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突出數的組成和平均分,使學生理解算理。

  學法指導

  注重演算過程中的算理說明和習慣養成。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預習

  一、導入 

  出示情景圖。

  提出問題:把52個羽毛球平均分給2個班,每個班能分得多少個?根據問題列出算式。

  在草稿本上試算,說說與前面學的除法有什么不同。

  用小棒擺一擺,分一分。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突出“先分給每個班2筒后,還剩下1筒和2個羽毛球,該怎么辦?”

  借借助學具或畫圖,體會先要分整筒的,分給每班2筒,余下的一筒要和單個的合起來再分。也就是余下12個,每班再分6個。每班共分到26個。 

  說明,52÷2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二、新授

  1、教學52÷2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指名回答第一步,板書好十位上的2和2乘2的4。注意想:5里面最多有幾個2。

  接下去該怎么算?打開書本p7先互相說一說,再試著把題做完。

  交流。

  提問:十位除后余下1怎么辦?

  合上書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驗算一下,看看算得對不對。 

  說說今天學的除法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一樣? 

  3、小結 

  先獨立試做前兩小題。指名板演。

  三、練習

  1、做想想做做第1題集體訂正。

  說說計算方法。

  獨立做后兩小題。 

  作    業

  課堂作業:p8(2)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周    次

  2

  課次

  6

  授課課題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    學

  基本內容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理解不夠商1要用0占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目的

  和要求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理解不夠商1要用0占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 理解不夠商1用0占位。

  教學方法

  及手段注重講解驗算的過程及意義

  學法指導

  說思路練習和筆算相結合。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練習題校對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復習 

  96÷6  99÷6

  筆算,指名板演。

  集體集體訂正。

  二、新授

  1、教學62÷3 

  先擺小棒6捆帶2根,平均分成2份,怎么分?

  口答算式,并計算。

  再擺小棒6捆帶2根,平均分成3份,怎么分?先擺一擺,再同桌交流。

  指名擺一擺,說說想法。突出剩下的2根。

  口答算式,并寫出結果。 

  說明62÷3還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2、教學62÷3的筆算豎式 

  先在草稿本上試算,再交流。

  說說遇到什么問題。

  討論個位上的2除以3不夠怎么辦。

  討論后明白個位上2除以3,不夠商1,要在商的個位上寫0。再說說,為什么個位上要寫0,能不能省略?

  怎樣驗算算得對不對?指名板演。 

  先試做“想想做做“第1題。

  3、練習

  再做后三題。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三、課堂小結

  作    業

  課堂作業:p10(4)

  板書設計

  商末尾有0的除法

  96÷6  99÷6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2

  課次

  7授課課題

  除法練習課

  教學基本內容

  本課是以練習的形式對學生前面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鞏固,檢查學生掌握情況。教學目的和要求鞏固除法筆算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練習,提高正確率和計算速度。并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

  進一步鞏固除法筆算中的重難點,打好基礎。

  教學方法

  及手段講解與練習相結合。

  學法指導

  注重演算過程中的算理說明和習慣養成。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預習

  一、基礎題練習

  1、做p10(3) 

  先出示題目后,讓學生觀察,并指出錯在哪里。

  再在書上改正三道題,指名板演。 

  出示題目后,先估計第一題的商是幾十多。并指名說說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2、做p8(6)1、練習口算 

  做p5(1)。

  出示題目后,先估計第一題的商是幾十多。并指名說說估計的方法。

  再在書上寫出各題的商是幾十多。

  二、綜合題練習

  1、做p8(4) 

  2、做p8(5) 

  3、做p10(5) 

  先看圖,自己讀題。

  說說你會解答嗎? 

  先獨立思考,再指名提問題。

  其他學生口答算式。 

  先看圖,讀題。

  解答第一問。說明解答格式。

  思考第二問:怎樣安排?

  在黑板上列表幫助解答: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二、綜合題練習

  1、做p8(4) 

  2、做p8(5) 

  3、做p10(5) 

  方法1

  1

  2

  3

  4

  5

  49 

  方法2

  4

  10

  10

  10

  10

  20 

  方法3

  10

  10

  10

  10

  10

  14 

  4、做p10(6) 

  三、課堂小結

  先看圖,讀題。

  自己在草稿本上試算。

  交流。

  四、提問:為什么10頂帳篷還得加上1頂?

  作    業書本上剩下的題目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周    次

  3

  課次

  8

  授課課題

  練習二

  教    學

  基本內容 進一步鞏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教學目的

  和要求

  進一步鞏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同時繼續培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  收集、整理信息,并靈活組合信息。再進行有條理、合邏輯的思考

  教學方法

  及手段靈活運用,逐步增強算法.

  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細心計算,及時驗算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導入 

  二、基本題練習

  1、做p11(1) 

  先看懂要求。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做p11(2) 

  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寫一寫。

  選擇幾題,指名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再用豎式算出結果,做第一組。根據估計檢驗筆算結果是否合理;根據筆算判斷估計的

  3、做p11(3) 

  先看懂題目,獨立完成填表。

  再觀察表格,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交流自己的發現,使同學們體會到錢的總數不變,能買的本數和單價之間的變化規律。 三、講解思考題 

  先看懂題。

  再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提問:為什么男孩會多付8角錢?這8角錢是幾本本子的價錢?四、布置作業

  作    業

  課堂作業:p11(2剩下三組)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3

  課次

  9授課課題

  復習(1)

  教學基本內容

  通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教學目的和要求 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溝通知識間的聯系,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及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的口算、筆算方法以及驗算的方法;在計算時對各種情況進行比較,弄清聯系和區別,加深理解,組建良好的知識結構。

  教學方法

  及手段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突出數的組成和平均分,使學生理解算理。

  學法指導

  注重演算過程中的算理說明和習慣養成。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預習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導入 

  二、練習

  1、做p12(1) 

  直接寫出結果。

  集體訂正。

  2、做p12(2) 

  直接寫出結果。

  集體訂正。

  選擇幾道題要求說說口算方法。 

  做第一組。

  強調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

  先用豎式計算,指名板演。

  做完后集體訂正。比一比,說說上下兩題在計算方法上的區別和聯系。

  3、做p12(3)

  做兩題。

  做完后說說驗算方法。 

  看懂題意。說說單價的意思。

  直接填在書上。

  集體訂正。 

  4、做p12(4) 

  先看圖,說說從圖中看到些什么。

  小組交流,試著提出各種不同的問題并進行解答。

  5、做p12(5) 

  三、布置作業

  作    業

  p12(2)后兩組,p12(3)剩下兩題。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周    次

  3

  課次

  10

  授課課題

  復習(2)

  教    學

  基本內容同上

  教學目的

  和要求

  進一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及難點在練習的同時不僅僅會做題目,還要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及手段注重計算能力培養

  學法指導

  說思路練習和筆算相結合。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練習題校對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做p12(6) 

  出示題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規律。

  出示54÷18,讓同學們根據剛才得出的規律進行試算。 

  二、做p13(7) 

  看圖理解題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說說是怎樣解決的。

  三、做p13(8)

  先獨立完成,再說說是怎樣解決的。

  四、做p13(9) 

  看圖理解題意。

  小組先討論準備怎樣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討論租金的計算方法。

  五、布置作業

  作    業

  課堂作業:p13(9)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周次

  3

  課次

  11授課課題

  農村新貌

  教學基本內容

  通過生活中的實際與數學聯系。教學目的和要求通過對整幅圖的觀察,在場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所提出的問題。在活動中產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及難點

  學會有序地觀察,在觀察中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交流前先獨立思考。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解與學生討論。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預習

  教

  學

  環

  節

  設

  計

  一、導入課題 

  二、觀察場景圖 

  1、對整幅圖先進行有序的觀察。 

  2、分場景說一說從圖中知道些什么。

  三、提出問題 

  以小組為單位,提出問題。

  并把所提出的問題整理出來,寫在紙上。 

  四、組織交流 

  分場景交流問題,出示所交流的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 

  作    業選擇你所感興趣的問題做在作業本上。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年級 

  周    次

  4

  課次

  12

  授課課題

  認識整千數

  教    學

  基本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除法計算的驗算

  教學目的

  和要求   1.使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展。2.初步認識計數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位順序。

  3.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

  教學重點及難點

  學生對整千數和一萬的實際含義的理解。

  教學方法

  及手段

  卡片、計數器,

  學法指導

  培養學生細心計算,及時驗算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完成練習一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  復習1.說出下面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并讀一讀。86                           501  209  900  327  478  7012.說一說已經知道的數位順序。二、學習新知1.  想一想:一千一千地數,一千下面是幾千?五千下面是幾千?九千下面是多少?2.  一萬是幾個千組成的?3.  在計數器的千位上撥3,它表示什么呢?如果在千位上撥5,又表示什么呢?4.  在計數器的萬位上撥1,你知道它表示多少嗎?5.  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其他學生思考:這些數分別表示多少?(學生進行撥數)6.  填空:3個千是(     )6個千是(   )5個千是(    )  1個萬是(     )7.  認識數位順序表

  數位順序表

  ……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想一想:從右邊起,第(  )位是萬位。8.  你覺得萬這個單位怎樣?我們學校大約有1000人,要幾個我們這樣的學校的人數,大約就是1萬呢?三、練習1.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再請學生進行交流。2.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題。   同桌相互讀給對方聽,再請部分學生來讀一讀。并思考:你從這些數據中知道了什么?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然后組織交流。   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只要是合理的都行。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7題。   先讓學生討論:他們兩家可能相距多少米?再組織交流。四、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都學到了什么?五、作業

  作    業

  “想想做做”第4、5題

  板書設計

  認識整千數

  ……

  (  )位

  (  )位

  (  )位

  (  )位

  (  )位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周次

  4

  課次

  13授課課題

  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1)

  教學基本內容1.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和聯系實際的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數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數的組成。

  2.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熟練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會口算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目的和要求基本掌握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筆算。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借助實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過討論和比較,明確算理。

  教學重點及難點

  中間連續有兩個0的讀法。

  教學方法

  及手段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計一、復習1.  想一想:我們昨天學習了哪個新的計數單位?2.  算一算:8000-=     10000-7000=+1000=   +5000=   6000+=二、學習新知1.  師拿出計數器,在個位上撥“2”,想一想“2”表示什么?2.  繼續在十位上撥“5”,它又表示什么?它和個位上的“2”合在一起,表示什么?3.  繼續在百位上撥“6”,表示什么?與個位、十位上的數合在一起,又表示什么?4.  在千位上撥“3”,表示什么?與百位、十位、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又表示什么?誰能完整地來說一說?5.  師出示“2個千、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多少?”的題目,請一位同學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其他同學思考:這個數是多少?怎么讀?6.  請學生來報一個數,請另一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要求說出這個數的組成及讀法。7.  再出示“3個千、5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多少?”請學生試著寫一寫、讀一讀。8.  想一想“三千零二是由幾個千和幾個一組成的?9.  誰能來讀一讀“3002”這個數?學生先進行試讀,在請學生來讀。能不能讀成“三千零零二”,在什么情況下兩個“0”,只要讀一個零?10.              讀一讀:3004   3040  3400(體會:如果0出現在數的末尾是不用讀出來的。)三、練習1.  做“試一試”先說出數的組成,再寫一寫,讀一讀。學生先獨立完成,做完后進行交流,比較。2.  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先在書上寫一寫,再讀一讀。3.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先說出各數的組成,再讀一讀。37455160603080024.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題。寫出下面商品的價錢。三千五百五十元   九千零二十元二千八百零八元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進行交流。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明白了什么?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題。四.小結。

  作    業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6題。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  課程教案

  年級  三      

  周    次

  4

  課次

  14

  授課課題

  認識幾千幾百幾十幾(2)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學目的

  和要求

  通過練習使學生能熟練地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熟練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0的讀法

  教學方法

  及手段

  注重講解驗算的過程及意義

  學法指導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預習

  1.算一算:+=   4000+1000=3000+4000=   10000-=   +3000=2.讀一讀:2176  3098  9001  2030  2300XX3.  6782里面有(  )個千、(  )個百、(  )個十和(  )個一。3004里面有3個(   )和4個(  )。5個千和4個百組成的數是(  )。5個千和4個十組成的數是(  )。5個千和4個一組成的數是(  )。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二、練習1.                讀出下面橫線上的數。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大約是8848米。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的平均深度大約是4028米。2.                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世界第一斜拉索橋——上海楊浦大橋全長八千三百五十四米。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尼亞加拉瀑布寬一千二百四十米。3.                做“想想做做”的第7題。學生先在書上完成,再組織交流。引導學生進行對比,體會每組3道題之間的聯系。4.                找規律:讓學生先獨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8題,然后同桌兩人合作進行找規律,看哪個組先找到規律。5.                組數活動:老師提供3、7、0、0這四個數字,請學生進行組數活動。看誰組成的數最多?6.                連一連:書上的第11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7.                課外小知識:學生自學“你知道嗎?”的課外讀物。自學后請同學來說一說:你知道了些什么?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三、小結四、作業

  作    業

  想想做做剩下的內容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教案

  年級  三      主備人 周曉煒  備課時間  

  周次

  4

  課次

  15授課課題

  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基本內容

  。教學目的和要求使學生通過操作實踐和聯系實際的活動,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會進行簡單的估計,發展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及難點能正確地對萬以內的數進行大小比較。

  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解與練習相結合。

  學法指導

  注重演算過程中的算理說明和習慣養成。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預習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1.  比較下面數的大小,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  324(  )432    324(  )3422.  一件衣服87元,一條褲子218元,褲子和衣服哪個更貴?你怎么知道的?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二、學習新知1.出示一臺電視機的價格是2530元,一臺空調機的價格是3680元,想一想:電視機和空調機比,哪一臺的價格低一些?2.小組進行討論。3.進行交流。(方法可能有兩種,一是2530不到3000,3680已超過3000。所以,2530比3680小。二是千位上2比3小,2530就比3680小)4.你會比電視機(2530元)和冰箱(2350元)的價格嗎?自己先把你的方法與同桌說一說,再組織班級交流。(電視機和冰箱價格的千位上都是2,該怎樣比呢?)5.任意選擇兩種商品,比一比它們的價格,再在小組里說說你是怎樣比的。6.  練習:比大小(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2380(  )3280  2380(  )23602380(  )8230  2380(  )3820三、練習1.  做“想想做做”的第1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再進行交流。2.  做“想想做做”的第2題。火箭每秒能飛行4500米,人造衛星每秒能飛行8000米。誰飛行得快?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3.  城關小學有學生1036名,林莊小學有學生890名,哪個學校的學生多?指名學生說比較的方法,然后完成在書上。4。做“想想做做”的第5題。下面的數各接近幾千?5870                  4012  4900  71045003                  2895  6044  8002學生先相互說給對方聽,再在班級里進行交流。四、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作    業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題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除法 篇10

  復習1

  教學內容:p12.1——5

  教學目標:

  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溝通知識間的聯系,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發展數學思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p12.1

  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組織反饋。

  同時選擇幾道不同運算的題要求說說口算方法。

  2、p12.2

  獨立完成,組織反饋。

  評講:引導學生比一比,說說上下兩題在計算方法沙鍋的區別和聯系。

  3、p12.4

  先讓學生說說“總價”、“單價”、“數量”的含義。

  再組織學生獨立完成表格,反饋交流。

  最后讓學生說說“單價”是怎樣求得的。

  二、發展練習

  1、 小明今年8歲,小芳今年6歲,奶奶今年72歲。奶奶今年的年齡是小芳的幾倍?你還能提什么數學問題?

  2、 同學們要種93棵數樹,已經種了18棵,剩下的樹苗平均分給5個小組,每個小組還要種多少棵?

  3、 一套少兒百科全書共有5本。如果成套買,每套的價錢是80元;如果不成套買,每本的價錢是18元。怎樣買合算?成套買比不成套買每本能便宜多少元?

  4、p12.5

  出示圖,引導看圖。

  了解從圖看懂的信息,再提出數學問題進行解答。

  一、全課總結

  二、作業:p12.3

  教學后記:

第一單元:除法 篇1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12頁6-9題

  教學目標:

  (1)在練習中能熟練而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計算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在計算過程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3)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進一步體會、感受計算的餓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而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完成口算本上口算一條。

  2、第11頁第6題(口算1分半鐘)

  學生做完,交互校對,查看錯誤情況,幫助糾錯。

  一、筆算(有時間和正確性的要求)

  1、練習三第7題。

  (1)先指名說出各題的商是幾位數,最高位可能是幾?

  (2)讓學生獨立計算,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3)集體訂正,看過程和結果。

  把錯誤的題目寫到黑板上進行評價,分析錯誤的原因。

  2、練習三第8題。

  (1)出示第一行的三題:

  612÷18 608÷32 224÷56

  (2)請同學們先在小組里估計一下每題的商大約是多少。

  (3)出示第二行的三題:請同學們快速先在小組里估計一下每題的商大約是多少。

  三、指導練習。

  練習三的第9題

  (1)學生讀題,自己分析,列式解答。

  (1)提問:有哪幾種交通工具?速度分別是多少?要求“用上面的交通工具從甲地到乙地各需要多少要時間”就是求什么?

  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練習,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板書:路程 ÷ 速度=時間。

  (2)可以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公共汽車的速度是自行車的幾倍?

  小汽車的速度是公共汽車的幾倍?

  四、課堂作業:

  第11頁第8題。能當堂完成就及時反饋學習情況。

  課前思考:

  這是練習三第二教時:

  1.第六小題是一組口算練習,利用每組題的內在聯系,用一道乘法口算兩道除法,學會兩位數除以兩位數的口算思考方法,為靈活試商作準備。

  2.第八題可以先估計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幾,并比較每題的估計,體驗靈活試商的方法,提高除法試商和估商的能力。

  3.第九題可以根據不同的交通工具之間存在的倍數關系,提出一些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同時明確數量關系:路程除以速度=時間

  授后小記:

  通過大量的板演練習,發現大多數的學生的試商問題不大,但是計算的正確率不高,原因是乘法口訣有遺忘,問題最大的是學生的退位減法,錯的非常厲害。好象有很多同學須要補上一課。不知其他老師有同感。

  教后反思:

  通過教學感覺與邵老師相同,學生的錯誤率還是很高。也并不是方法不會,而是對于一些過去學習的知識有一些遺忘,或者過去學習時就沒有好好的掌握。確實有補上一課的必要。

第一單元:除法 篇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2頁10-14題。

  教學目標:

  1、在練習中能用較快的速度正確而熟練地進行計算。

  2、在計算的過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在計算中克服困難的意志力。

  3、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進一步體會、感受激素那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用較快的速度正確而熟練地解答。

  教學過程:

  一、口算

  1、完成口算本上口算一條。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第12頁第10題。一分半鐘完成,校對后了解口算的正確情況。

  二、筆算

  練習三第11前四題。

  ⑴先指名說出各題的商是幾位數。

  ⑵讓學生獨立計算。

  ⑶集體訂正。

  三、解決實際問題練習。

  1、第12頁第12題說說題中的信息。

  提問: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和長,怎樣求長方形的寬?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長方形的寬=面積÷長方形的長。

  讓學生獨立完成。

  2、堆一個正方體用了64塊小方木。現在有302塊小方木,可以對成幾個這樣的正方體?還剩幾塊小方木?

  3、工人把同樣的680半書打包,每92本一包,最多能打幾包?再添上同樣的書幾本,就可以再打一包了?

  學生獨立分析解答,全班交流。

  2、第12頁第13題,說說題中的信息。

  3、第12頁第14題。

  讀題,說兩題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再說說每步求出的各是什么問題。可以有幾種方法來解答。

  4、思考題。

  ( )÷ 72=( )

  ( ) ÷ 27=26……18 被除數是不變的。

  四、布置作業。

  第12頁第11題后四題和第13、14題。

  課前思考:

  本課時是練習的第三課時,在練習計算的基礎上,想進行應用題的思維訓練。

  第12--14題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交流解決問題時是怎樣想的,或者交流每步求出的各是什么數量,幫助學生明確解決問題時的思路和方法。第14題還要注意通過比較,體會兩類問題不同的數量關系和解題方法。

  思考題可以先提示學生根據算式( )/27=26……18求出被除數是720,再根據720/72求出正確的計算結果是10,從而解決問題。

  教后反思:

  本課主要練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從課堂上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列式沒有問題,但對于計算卻問題很大,有些學生不喜歡去列豎式,導致結果錯誤,特別是余數錯誤。需要多練習,并且強調用豎式來計算結果。

  課后反思:

  本課的重點除了繼續訓練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外,著重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書本上12—14題都是三年級時學生學過的連乘、連除等兩步計算的問題,在分析此類問題的時候學生明顯有兩種表現,一類是能熟練解答,一類是一籌莫展的。怎樣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解題能力是我所面對的難題。因為他們一步計算應用題數量之間的關系仍是一個盲點。

第一單元:除法 篇1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具備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初步培養驗算的習慣,在練習中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驗算的習慣。

  教學對策:在對比練習中,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以此來豐富這方面的知識。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設計:

  一、基本訓練。

  1、口算下面各題。

  80÷4= 60÷2= 46÷2= 82÷2=

  先讓學生直接寫出結果,指名說出口算思路。

  完成第1題剩余部分的題目。

  集體核對。

  2、算一算,比一比。

  (1)64÷2 = (相同點:首位能整除

  63÷2 = 不同點:有否余數)

  (2)52÷4 = (相同點:首位不能整除

  54÷4 = 不同點:有否余數)

  (3)30÷3 = (相同點:首位能整除

  32÷3 = 不同點:有否余數)

  二、教學第4題。

  1、先讓學生算出每種書的單價。

  先指名說說方法,然后自己獨立完成。

  2、再讓學生說說:你知道些什么?

  三、教學第5題。

  1、說出已知條件:1枝圓珠筆5元,1本筆記本4元。小明拿出50元。

  2、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1)能買幾枝圓珠筆? 50÷5= 10(枝)

  (2)最多能買幾本筆記本?

  能買幾本筆記本?還剩幾元?

  (3)兩種物品都買,并且錢全部化完。

  2枝圓珠筆和10本筆記本。

  6枝圓珠筆和5本筆記本。

  四、課堂作業。

  第3題、補充題。

  板書設計:

  復習 (一)

  口算:46 ÷2== 23

  想: 40÷2 = 20 6÷2 = 3 20 + 3 = 23

  圓珠筆 5元 筆記本 4元

  50元 ?

  課前思考:

  復習分2課時。第一課時完成1~5題。第1題在讓學生進行口算之前,可以先引導他們簡單回顧本單元所學的除法中有哪些題目自己能夠口算,然后讓學生各自寫出得數。第2題可以要求學生逐組進行計算。第3題要注意了解學生在計算和驗算中可能出現的一些錯誤,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指導。第4題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單價的含義,以及可以怎樣求出單價,然后再讓學生計算并填表。第5題根據圖中的已知條件,除了可以求“用50元能買多少枝鋼筆”和“用50遠最多能買多少本筆記本”之外,也可以求“用50遠買1枝鋼筆,剩下的錢最多能買幾本筆記本”以及“用50遠買若干枝鋼筆應該找回多少元”等問題,還可以從學生提的問題中選出一些要求他們列式解答。

  課后反思1:

  復習第2題學生計算后,能夠說出每組中兩道題的計算過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相機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幾種常見的情況,以及計算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學生通過本課的練習,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計算方法,計算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師還要注意知識間的聯系,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以便形成必要的技能。

  課后反思2:

  本教時內容分五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熟練程度,第1和第3題幫助學生靈活口算、驗算,訓練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第2題幫助學生通過計算、觀察發現不同點及相同點,并且在此基礎上分析理解第4、5題意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發散學生思維,靈活運用除法運算。

  課后反思3:

  本節復習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筆算以及驗算的方法并具備一定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教學目標在這節課中已經達到。學生能比較正確的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三種不同類型,并且讓我意想不到的是學生能自己獨立比較兩種題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語言表達能力也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學生解決問題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練習第5題時,很多學生提出了不同類型的問題,尤其是在解決問題“50元能買幾支鋼筆和幾本筆記本,盡量全花完”,很多學生都開動腦筋,提出了不同的購買方案,并從中選出最優化的方案,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很好的訓練,提高了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單元:除法 篇14

  教學目標:

  1、根據課本情境解決現有問題、并能解決在具體情境中所提出的問題。

  2、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有序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場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所提出的問題。

  教學難點:學生根據情景,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學對策: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相互激發。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談話:小朋友,你喜歡農村的美麗景色嗎?今天,我們就去參觀新農村,好嗎?但老師有一個很簡單的要求,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出現的數學問題,你們能做到嗎?

  二、創設情境,進行實踐活動。

  1、整體感知。

  課件演示農村新貌全景,整體感知畫面內容。

  提問:在農村,你看到了什么?(突出住宅樓、街景、玩具廠、果園)

  仔細看看每個地方,閱讀圖中人物說的話,把你看到的、讀到的說一說。

  2、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1)小組合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談話:同學們,請大家邊參觀,邊根據所給信息提出問題,看看哪組提的問題多而且好。

  學生分組活動,說一說發現了什么,能提哪些問題,并進行整理。

  (2)全班交流,選出共同感興趣的問題。

  根據各組的匯報,把共同的問題,師進行出示。看看哪組提出的問題和老師出示的問題相同的多。

  3、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1)談話:經過大家的仔細觀察、開動腦筋,提出了很多問題。現在還需要我們自己解決。請你選出你喜歡的問題進行解答,好嗎?

  (2)生獨立解答問題,師進行巡視并給予適當的幫助。

  (3)解答后先在小組里交流,并相互評價。再在班里組織交流,說出解題的思路和過程,師即使給予評價。

  三、應用拓展,積累經驗。

  1、談話:今天,我們不僅參觀了你喜歡的農村風貌,而且還用你學到的知識解答很多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你能說說你有什么收獲或想法嗎?

  2、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請你回家后注意觀察,找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在小組里交流、整理。

  板書設計:

  農村新貌

  有順序地進行觀察。

  問題略。

  課前思考:

  這是一個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實際的數學實踐活動。教材設計了一副展示農村新貌的場景圖,想學生提供了關于住宅、街景、玩具廠、果園等方面的素材,并通過對話的形式提供了某些具體信息,讓學生利用這些信息提出問題,并進行解答。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閱讀,收集信息,安排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合作學習中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后反思1:

  本課的教學充分體現數學學習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互動是課堂教學系統中有待進一步開發的寶貴資源,是教學活動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過主體之間的互動學習,擺脫束縛學生發展的羈絆,使學生在親身參與“做”數學中,釋放鮮艷的生命活力。通過創設濃郁的研究氛圍,開創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并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中共同感受獲取知識的過程,共同分享獲得知識后成功的喜悅。在本堂課中,安排了多次小組交流活動,讓學生及時反饋獲得的數學信息,表述自己獨到的見解。交流是信息共享的過程,也是嘗試的過程,它超越了“掌握知識”而升華為“學會生存”。

  在解決學生所提的問題時,有個別學生乘、除計算的問題有些混淆,通過講解,學生能根據教師的提示進行分析、解答。

  課后反思2:

  主動學習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兩大方法。本課我極力想體現“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湖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的教學理念。看圖提出問題表現出學生很好思維能力,學生中差異很大,有的學生思維活躍看圖可以編出多個問題,有的解決別人編出的問題都有些困難。看來還要多進行這方面的訓練,多給學生提供一個表現自己的平臺,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也從同伴那里取得一些收獲。

  課后反思3:

  本節課是在學生能充分靈活運用除法運算方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給他們足夠的機會表現自己,發表自己的觀點,并把他們收集的信息板演出示,在這其中有部分同學提供的問題價值不大,問題太難或太簡單了,對于這些學生的問題進行分層次的解決,簡單的要求學生口答,較難的要求學生合作交流并發表自己的見解,進行書面的獨立解題,從兩個班的整體情況上看學生對提出的問題可以解決,但是部分同學在提問題上犯了難,說明這些學生的解題思維、分析能力有所欠缺,今后需加大這方面的練習。

第一單元:除法 篇15

  評價目標:

  1、通過單元評價,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第一單元的掌握情況,便于教師及時地了解信息,從而調整教學策略。

  2、學生通過單元評價也能準確地知道自己在這個單元中那些是掌握的比較好的,哪些方面還存在問題還需加強的。

  評價內容:

  一、口算

  64÷2= 84÷4= 35+6= 21×3=

  80÷2= 73-7= 69÷3= 40×3=

  96÷3= 26÷2= 55÷5= 42÷2=

  二、用豎式計算,并驗算

  86÷2 57÷3 68÷4

  91÷7 64÷5 61÷2

  三、先找出錯在哪里,再改正過來

  42 1 0

  2)95 5)8 0

  8 5

  5 3

  4 1

  42 1 0

  2)95 5)8 0

  8 5

  5 3

  4 1

  42 1 0

  2)95 5)8 0

  8 5

  5 3

  4 1四、填空

  46 51 60

  78 ÷ 2 = 63 ÷ 3 = 76 ÷ 4 =

  94 84 92

  五、解決問題

  1、48個同學去采集昆蟲標本,每3人分一組,可以分成多少組?

  2、一本故事書有98頁,小強準備一個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頁?

  3、小明去買面包,每袋面包4元,50元最多能買多少袋面包,還剩幾元?

  4、36位學生去乘坐木馬,木馬每次坐6人,每人玩一次,一共要分幾組?

  5、一輛大客車可載客60人,3輛面包車可載客42人。一輛面包車的載客量比一輛大客車少多少人?

  6、小明去商店買了1個籃球和4個足球,每個籃球30元,一共用了126元。一個足球多少錢?

  7、同學們去劃船,女同學有20人,男同學有23人。每條船最多坐4人,至少需要租多少條船?

  單元評價反思:

  一、分析本次練習的總體的情況:

  三(1)優秀47人次,良好6人次,及格1人次;

  三(2)優秀46人次,良好6人次,及格1人次。

  二、本次練習的成績與不足及原因:

  成績:1、本章的重點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掌握不錯,計算正確率較高。

  2、學生有一定的估算能力。

  3、能根據一定的條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4、通過評價,對自己一階段的學習活動有初步的反思和評價。

  5、學生經過獨立思考,獲得成功的體驗,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數學。

  不足:1、看題不夠仔細,包括審題不清。如:有個別學生出現數字抄錯現象,有小部分學生在解決問題第5題出現了審題不清,不會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

  2、做題馬虎,有點丟三落四。主要體現在計算后,總忘了寫橫式上的答案,或者寫了商忘寫余數。

  3、有幾位學生未養成答完整答句的良好習慣,還有一小部分學生出現不列豎式,自己進行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導致很多計算錯誤。

  三、原因及改進措施:

  1、平時還未養成細心、嚴謹的學習習慣。以后應加強這方面的力度。

  2、沒有意識到驗算的重要作用,因此,不懂得自己檢查或不知道如何檢查。以后要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3、在平時的學習中更多地注重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逐漸培養學生解決比較復雜問題的能力。

  四、分析練習題。

  1、本次練習中,錯誤比較明顯的是解決問題的第5小題。題目如下:一輛大客車可載客60人,3輛面包車可載客42人。一輛面包車的載客量比一輛大客車少多少人?

  很多學生不看請題目的意思,直接用60—42,或者先用60÷3,再用42—20,出現這種解答方法的學生較多。

  2、解決問題第6小題,出現計算錯誤比較多,不管是減法,還是除法,都有一小部分學生計算錯誤。

  單元評價反思:

  一、總體情況:

  三(5)優秀47人次,良好6人次,及格1人次;

  三(6)優秀51人次,良好3人次

  二、成績與不足

  成績:1、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正確進行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口算。

  2、能夠理解并掌握相關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筆算并用乘法進行驗算。

  3、大部分學生能著眼于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的聯系,合理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并且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

  4、根據題目的要求進行合理估算。

  不足:1、學生閱讀能力不夠,審題不仔細。個別學生看錯數字,看錯題意。

  2、學生由于年齡小,常常有丟三落四的習慣。列豎式時忘記在橫式寫答案,商忘了寫余數。解決問題時,忘記答。

  3、個別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跟不上,在解決問題時不能理解題意,特別是兩步計算的問題。

  三、原因及改進措施

  1、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盡快適應三年級的生活。

  2、學生仍未養成及時檢查的好習慣,部分學生答完試卷后就無所事事。以后仍然要加強學生這方面的意識。

  3、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還不夠,對老師的依賴很強。教師要培養學生獨立讀題,自主思考的能力。

  四、分析練習題

  本次的練習卷總體來說很簡單,錯誤率集中在解決問題第5、6題,第5題題目:一輛大客車可載客60人,3輛面包車可載客42人。一輛面包車的載客量比一輛大客車少多少人?部分學生直接用60減去42,或者用60除以3。第6題題目:小明去商店買了1個籃球和4個足球,每個籃球30元,一共用了126元。一個足球多少錢?部分學生不能理解題意義,也有個別學生計算出現錯誤。

  單元評價反思:

  一、 總體情況:

  三(3)優秀41人次,良11人次,不及格1人次;

  三(4)優秀43人次,良11人次

  二、 成績與不足:

  成績:1、學生能正確口算整十數除以一位數以及一些簡單非整十的兩位數除以一位數。

  2、能正確筆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并能用乘法進行驗算,能應用除法與加法或減法兩步計算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能著眼于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的聯系,合理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

  4、能根據題目的要求合理進行估算。

  不足:1、學生審題不清,個別同學看錯題目中的數據,還有同學漏看題目條件。

  2、學生做題馬虎,經常丟三落四。主要是在筆算題中,好多同學不是漏寫橫式,就是忘寫余數,還有同學把豎式上的答案都抄錯了。

  3、學生對一些稍復雜的應用題不能仔細分析題目,有同學不會從題目中尋找有用的已知條件。

  三、原因及改進措施:

  1、平時還未養成細心、嚴謹的學習習慣,做題略顯浮躁。以后應加強這方面的力度。

  2、沒有養成做完后仔細檢查的習慣,部分同學甚至不知道怎么檢查,從何入手。以后應加強這方面的指導,傳授學生檢查方法。

  3、學生在解決稍有難度的應用題時,看到數據就用沒有仔細考慮清楚,分析問題所要的條件,要多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他們學會解決類似題目的思考方向。

  4、在本次練習中還出現了不及格,仔細檢查她的試卷后才發現,整張試卷的前半部分的帶豎式計算的題目都是完全正確的,而后半部分的應用題計算出現了錯誤,幾乎每題都有錯的,后讓該生全部用豎式計算卻完全正確。說明她在練習時比較匆忙,而且她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口算這類題目。今后應加大她除法的練習。

  四、分析練習題

  本次的練習卷總體來說很簡單,錯誤率集中在解決問題第5、6題,第5題題目:一輛大客車可載客60人,3輛面包車可載客42人。一輛面包車的載客量比一輛大客車少多少人?部分學生直接用60減去42,或者用60除以3。第6題題目:小明去商店買了1個籃球和4個足球,每個籃球30元,一共用了126元。一個足球多少錢?部分學生不能理解題意義 ,個別學生的計算產生了錯誤。

第一單元:除法 篇1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10頁

  教學目標:

  1、在計算的過程中,學生探索在“五入”法試商的基礎上,學會調商的方法。并能運用這種方法進行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一位數的計算。

  2、讓學生在不斷調商的過程中,養成主動探索、互動合作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克服困難的意志。

  3、在對自己和他人計算的過程中增強辨析、歸納的能力。

  4、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進一步體會、感受計算的餓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能學會用五入法的方法試商后進行調商。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指名板演192÷32272÷34,其他學生同時計算。

  讓板演的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教師相機板書:初商太大,需要調小。

  2、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三位數除以兩位數。(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呈現情境圖,提問:怎樣求四2班平均每人借書的本數?

  2、學生口答算式,教師板書。

  3、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如果有困難,可以和同桌商量。

  4、讓學生在黑板上邊寫邊說說你在試商過程中碰到了什么問題?你是怎樣解決的?

  教師相機強調:余數等于除數,說明了初商太小了。原因是在被除數不變的情況下,除數用五入法看大了,商就小了。所以需要把商調大。(板書:初商太小,需要調大)

  5、比較:今天學習的例題和復習的題目,在試商過程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你對試商這個詞有什么新的認識?

  教師說明:試商,顧名思義是用試驗的方法找商,我們采用的是把除數看作整十數的辦法找商,這樣找到的商有時正好,一次試驗成功,有時不合適(太大或太小),就需要對找到的商進行調整,一般一次可以完成,有時還需要調整兩次。像這種試驗、調整的辦法也是人們解決復雜問題常采用的辦法。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2、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先獨立找出錯誤的地方,再交流,然后訂正,校對。

  3、筆算并且演算

  198÷28 540÷67

  四、課堂總結

  計算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一般怎樣試商?試商后會出現哪些情況?你怎樣解決?

  三、作業

  第10頁想想做做第3后四題、第4題。

  課前思考:

  1.學生因為有了前一節課的試商和調商的經驗,所以這節課中的例題我準備在探索和表達的過程中能夠放手,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當然針對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給予更多的提醒。

  2.在試賞一次不成功時,讓學生討論商是過小了,為什么?怎樣調更快?

  3.練習時一定讓學生說出你是如何看出商小了?在板演中盡量發現同學的問題,共同探討,及時糾正。讓學生盡量多的積累試商、調商的經驗。

  教后反思:

  本節課是在昨天的基礎上,繼續學習除法的調商(五入調商).由于有昨天的基礎,今天學生學習起來較為輕松.我讓學生通過比較與昨天四舍調商的區別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什么是除法的調商.從作業中可以看出學生本部分內容掌握的基本到

  授后小結1:

  本節課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基礎,今天的嘗試練習,困難不大,大多數學生明白商小了要調大,學習起來較為順利,通過前后的比較學生能明白,為什么需要調商,什么時候調大?什么時候調小?從作業里看出計算的正確率有所進步。

  授后小結2:

  用"五入法調商"解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正如兩位老師所說,有了前面的"四舍法調商"為基礎,學生都能基本掌握調商的方法,教學效果很好.

第一單元:除法(精選16篇) 相關內容:
  • 整數的乘法和除法(精選3篇)

    一、 教學要求: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意義,掌握乘除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并能應用這些關系求未知數x,初步學會用x表示要求的數,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解答一步...

  • 聽《除法的驗算》有感(精選13篇)

    三年級下冊《除法的驗算》是在學習了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讓學生經歷除法驗算方法的探索過程,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而且通過情景的創設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培養學生養成...

  • 第一單元 除法 第11課時除法(精選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頁1—6題教學目標:1、通過復習,學生能對本單元的知識有系統的了解。2、在復習過程中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3、在復習過程中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打好基礎。教學重點、難點:熟練進行計算。...

  • 乘除法(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材1-7頁。具體內容: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能夠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以及兩位數乘以一位數。...

  • 除法口算練習(精選2篇)

    20÷4= 12÷6= 8÷2= 30÷6=9÷3= 15÷5= 10÷5= 12÷4=48÷6= 24÷4= 56÷7= 12÷6=28÷7= 15÷5= 36÷9= 18÷6=56÷8= 64÷8= 54÷6= 30÷6=10÷5= 35÷7= 64÷8= 14÷2=20÷4= 14÷2= 49÷7= 54÷9=24÷4= 36÷4= 24÷8=...

  •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設計(通用3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第16頁例2及做一做練習三第3、4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會學習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數是一位數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 除法的估算(通用13篇)

    教學內容:第67—68頁例15、16。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簡易估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估算。2.進一步了解估算的用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精選3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乘除法的意義及關系(精選3篇)

    浙江省青田縣城東小學 吳麗春教學目標:1、理解乘除法的意義,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2、掌握乘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會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

  • 乘除法的對比練習教學反思(精選2篇)

    一、教學過程 (一)乘除法的對比教學: 1、教師邊說邊擺草莓實物圖,學生觀察是怎么擺的: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個一份,擺了3份 師:能解決什么問題? 生:一共有幾個。...

  • 《除法的含義》教學反思(精選2篇)

    《除法的含義》是除法學習的起始課,這節課的內容是理解除法的含義:把一個數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以及認識除號,會寫、會讀除法算式。除法是一種新的運算,理解了除法的含義,還要為學生建構起除法的模型。...

  •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精選3篇)

    商中間、末尾有0的除法(1)揚州市花園小學 韓亞芹教學內容:小學數學第六冊6--8頁。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三位數除以一位數商中間有0、末尾有0的除法筆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等于0,并能規范書寫、正...

  •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除法(通用2篇)

    課題一:用一位數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的口算教學內容:13-15頁圖示和例1教學目標: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除法(被除數各個數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的)口算方法。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 第一單元、除法第10課時:復習6-9題(通用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幫助學生復習驗算和估算的方法。2、通過練習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除法的意義,進一步掌握用除法的計算方法,并運用這些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 除法的驗算(精選12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5~46頁上的例6、例7.教學目的1.通過觀察、計算、驗證,使學生明確“商和除數相乘等于被除數”,理解除法驗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驗算的方法.2.通過新舊知識的類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提高遷移類推的能力.3...

  • 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躁躁天天添久久久 | 天天干少妇| 女攻女尊调教总裁女总攻 | 97精品尹人久久大香线蕉 | 网站一级片 |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按摩精油 | 无码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 黄瓜视频入口永久免费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精品 | 国产午夜激无码Av片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2019天天干天天色 | av片在线免费看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夜夜摸夜夜添夜夜添破 | 超碰在线超碰在线 | 99视频热 | 2020日日夜夜噜噜噜com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 国产乱子一区二区 | 96精品在线观看 | 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 私人影院免费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 AAA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日本熟妇无码色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区91 | 桔子影院午夜免费观看 | 一起草视频在线播放 | 男女精品国产乱淫高潮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爽夜夜揉 |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