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三年級英語下冊全冊教案:Unit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教學內容與目標: story time
(1)本故事表現的是zip, zoom斗智的故事。
(2)要求學生理解故事大意,能聽懂,
教學重點、難點:讓學生理解i want to be a teacher./ can you read this?/ sure./ oh, no!這幾個難句。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頭飾。
教學過程:
1.story time部分
(1)放錄音,學生看書上的插圖,理解故事。特別是幾個難句。
(2)再聽錄音,及觀察教師的表演,并鼓勵學生模仿故事人物的語氣。
(3)鼓勵學生分角色表演故事。允許對故事進行改編。
2.課堂評價(assessment)
(1)引導學生對剛才的表演進行評價。
(2)做活動手冊上相應的內容。
3.課外活動(add-activities)
講故事給父母聽,能用英語的地方盡量用英語。
課后記:
一、學生分析
本課圍繞學生感興趣的主題my family引出句子who’s that/boy/girl/woman/man?及其回答she’s/he’s…, 同時教會學生woman man father mother這四個單詞。這些新詞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講比較容易掌握。但其回答she’s , he’s有些學生分得不是很清楚。
二、教材分析
這課的內容是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介紹家庭成員的內容,本課是功能型的交際型的交際訓練課,我借助“任務型”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聽、說、玩、演、唱溶于一體,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愿望,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體驗榮譽感和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際的能力。
三、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特點及新課標對三年級學生能力的要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知識目標】聽、說、認讀單詞woman man father mother, 句子who’s that boy/girl/ woman/ man? she’s/ he’s…并能在情景中運用。
【能力目標】能通過詢問知道一些人物是誰,能根據主題my family展開對話,并嘗試模仿情景自編對話。
【情感目標】通過創設情景,增長課外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自己家庭成員的美好情感。
【學習策略】注重觀察、模仿、理解、想象。
四、教學策略
為了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以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英語為宗旨,設計了熱身、預習、新授、練習、任務這五個井然有序的環節。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為了不使教學變得枯燥無味,我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如比較形象明星圖片,家庭相片等啟發、引導學生思維,培養不同層次的學生大膽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讓學生真正進入實際情景中去交流。
五、教學過程
1 熱身(warm-up)
播放第一單元let’s do,讓學生做trp活動。接著同學生做free talk的談話,讓學生進入到英語課堂中。
2 預習(preview)
張貼學生最愛的卡通人物喜洋洋,懶洋洋,美洋洋,灰太狼的背面,讓學生用who’s that?來猜,同時把學生分為喜洋洋,懶洋洋,美洋洋,灰太狼這四個組。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還為下面學習who’s that?的句子打下基礎。
3 新課呈現
(1)在猜完喜洋洋,懶洋洋,美洋洋,灰太狼這四個學生最愛的卡通人物之后,接著出示四川地震小英雄林浩的圖片用who’s that boy?來問學生,引導他們用he’s…來回答。同時也指著班上的男同學不斷地用who’s that boy?來問全班同學。然后又把boy換成girl,引導學生用she’s…來回答,為了加強學生對he’s , she’s 的區別,可以指著男同學,又指女同學,又指男同學,讓學生用he’s , she’s大聲說出來,教師先由慢到快,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在愉快的氛圍中分清這兩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