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課異構《好漢查理》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為載體,引導學生細細品析語言。教學這篇課文,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以前學到的閱讀方法自讀自悟,讀懂課文。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寫的是自稱好漢的調皮孩子查理,在幫助一個殘疾女孩的同時,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兩個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幫助中,查理也改變了自身弱點的故事。
查理是一個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沒有人喜歡他。但他的本質并不壞,只是缺少理解和尊重。但別有意味的是,引導查理的是一個殘疾小女孩杰西,她對查理沒有成見,向他伸出了友愛之手。而查理非常珍視這份友誼,在陪伴杰西的同時,他再也不搞惡作劇,成為了一個好孩子。
課文中,查理和杰西兩個人物形象真實。查理既調度又善良,喜歡幫助人,舉止言行很有“好漢”的做派;作為殘疾人的杰西心態非常健康,她沒有自艾自怨,真誠又熱情、對生活充滿希望,在她的理解、尊重中,查理改正了缺點。
【學情分析】
課文的故事情節簡單,與學生的生活很接近,而且三年級的課文放在四年級教學,大部分學生應該已經學習過,因此,在生字等教學上初讀課文上我預備加快教學環節。據此,先引導學生根據連接語中的要求,默讀課文,了解文中的查理的人物形象。小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多想象,在閱讀中見文生義,見義生情,借助生活經歷中類似的感情經驗去感受,讀出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2、讀懂課文,懂得朋友之間的幫助和信任也是愛的表現。
3、初步培養獨立閱讀能力,能和同學交流對課文中人物的看法,說說自己的讀后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課文,懂得朋友之間的幫助和信任也是愛的表現。
難點:和同學交流對課文中查理、杰西等人的看法,說說自己的讀后感,
【課前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揭題
1、板書:好漢
(1)齊讀,理解好漢:勇敢堅強的男子,他能為別人著想,幫助有困難的人…
(2)再讀,讀出好漢的氣勢來。
(3)自古以來,有很多人對于好漢有很多理解。(出示諺語)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不磨不煉,不成好漢。
好漢責已,懦(nuò)夫怨(yuàn)人。
好漢憑(píng)志氣,好馬憑力氣。
自由讀,齊讀。
大致理解:
這是一位能團結合作的好漢;好漢是要歷經磨練,才能成其為好漢;好漢在做錯事時會先責怪自己,而不是埋怨他人;好漢做事要有志氣;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好漢。板書:查理,齊讀課題。
3、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隨機板上米字號),我們知道略讀課文前面有一段導語,我們常常根據課文前面的導語的提示去學習這類課文,這是一種好的讀書方法。接下來我們就采用這種方法去學習,請同學們打開課文127頁讀讀課文前面的導語,想想這導語告訴我們什么學習任務?(生自由讀)
指名生交流。
師:是呀,這導語就告訴我們學什么?怎么學?課件出示:
學什么?
想想課文中的小男孩發生了哪些變化?
怎么學?
和同學交流對課文中人物的看法,說說自己讀后的感想。
二、初讀課文,感知形象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句子;邊讀邊想,文中的小男孩發生了什么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