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及反思
二、初讀課文: 1、讀準生字的讀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把課文讀準確,讀流利。 3、思考:那個美麗的小村莊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學活動3 三、匯報交流: 1、認讀詞語: (出示生字卡片 齊讀) 2、指名回答剛才的兩個問題。(說出大意即可) 教學活動4 四、深入文本,探究原因 1、好,就讓我們細細讀課文,找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村莊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造成小村莊變化原因的句子,用橫線劃下來。 2、學生交流:(課件出示) a、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1)、請同學們自由讀句子,你讀了后有什么想法? (2)、補充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 ),誰家想( )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引導學生從“誰家、誰家”感受人們砍樹非常隨意。 (3)、引導學生抓住“拎”這個詞與“拿、帶”作比較,思考作者這樣用詞的目的:突出人們沒把砍樹當成一回事情,非常隨心所欲。 (4)、引導學生從“一棵一棵”體會肆意的砍伐,給森林造成的破壞。 (5)、指導朗讀。 b、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1)、你能說說讀了這句話以后的感受嗎? (2)、你能把省略號省略的文字說出來嗎? (3)、指導朗讀:是啊,人們只知道向森林貪婪地索取,對森林的破壞在無止境地繼續,你覺得用怎樣的語氣朗讀這句話比較恰當? c、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了。 (1)、“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不直接寫“還有大量的樹木被人們當成柴火燒掉了”?引導學生感受這是多么大的浪費,這是多么低效的利用,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愚蠢舉動啊! (2)、這句話該怎么讀?讓學生通過思考體會到,雖然樹木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同時對森林造成的破壞和存在的隱患是令人擔憂的。 d、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1)、這句話中“大雨沒喘氣兒”你能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理解嗎? (2)、學到這兒,你能告訴我小村子最終消失的原因了嗎? 是呀,正如文章結尾所說的那樣——(出示句子)在這場災難過后,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引——一棟棟的房子、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家具等等都沒有了,包括那些曾經給人們帶來好處可最終害了人們自己的鋒利的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