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活動5 五、總結全文。 1、學完課文,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什么? 2、師:同學們,就是這把鋒利的斧頭使這美麗的小村莊消失了,這斧頭不僅僅是斧頭,它代表了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為。希望同學們牢牢記住這樣一句話,人類不給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會給人類留后路。同在藍天下,我們應該共享大自然,保護大自然,讓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師板書: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關愛地球) 教學反思: 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山谷中那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人們靠著手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終于在一場連續(xù)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能對孩子說些什么呢?“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盡管樹木利用低效,但“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我們無法批判小村莊居民對樹木森林的無情的,殘酷的破壞,短視的利用,甚至可以說是無知。我想,即使小村莊的居民能自覺愛護環(huán)境,保護樹木,今天這個小村莊也將不復存在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離開了山,離開了水,人將怎么生存呢?有誰來過問呢?草原上的牧民只能放牧,不能強求他們?nèi)フJ識幾代以后草原沙漠化的危害;平原的農(nóng)民只能種田,不能強求他們?nèi)ミ^問幾代后土壤的肥力不足。所以,不必說小村莊的居民短視,不必說小村莊居民的可憐,因為今天還有很多的人,不僅讀了小村莊的故事,還學會了和小村莊居民一樣“不錯的生活”。還有多少視聽麻木,情感淡漠,缺乏生態(tài)倫理的現(xiàn)代人卻無動于衷,因為我們根本不解大自然的語言,不懂動物與植物相依為命的關系,只見樹木的價值,不顧樹的生存權利和作用,表現(xiàn)為急功近利,巧取豪奪,自以為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報復,只是暫時還未來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