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家的小老師》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師談話導入
1師:今天,周老師給大作家(板書)介紹一個朋友,請看老師寫他的名字——蕭伯納(寫在大作家的下方)。
2師:認識嗎?指名讀 齊讀
3同學們了解蕭伯納嗎?
(預設答案: 1:蕭伯納是英國有名的大作家,他寫過52部戲劇和5部小說。其中有一篇比較著名的作品叫《華倫夫人的職業》。
2:蕭伯納在1925年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
3:我還知道蕭伯納到各地訪問過,他曾經來過中國,與魯迅、蔡元培等人見過面。) 過渡:啊,同學們知道的真不少!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關于蕭伯納的一個小故事。(板書完課題:大作家的小老師)
二、質疑引入課文
1師:看到這個題目時,同學們,你的腦海里會產生哪些疑問呢?(預設答案:1:小老師是誰呢?(師相機表揚,并在“小老師”下畫問號)
2:小老師長得什么樣子?(師相機表揚,并在“小老師”下畫一個問號)
3:大作家為什么要拜小老師呢?(師在“大作家”和“小老師”中間畫問號))
2師:古人說‘學貴有疑!’有了問題,怎么樣去解決這些問題呢?
(引導學生走進課文)
3過渡: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去讀讀書吧!,注意碰到不認識的字,看一看書后的生字表,或者問老師、同學,爭取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講這個要求時,語速要慢而有力)。
4生自讀文,師巡視指導并了解學情,以便于下一環節的教學
三、交流解疑:
1師:這三個小問號,你解決了哪一個?請告訴大家。(預設答案:
1:我解決了“小老師是誰”這個問題。小老師是蘇聯小姑娘娜塔莎。
2:我知道小老師長得很可愛: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對大眼睛很有神,頭上扎著大紅蝴蝶結,真是可愛極了。
(師相機出示圖)請看,這個小姑娘的確很可愛!我們來一起讀一讀這句話!(出示這句話,生齊讀)
3過渡: 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就能解決了!(擦去黑板上所畫問號中的兩個)現在,黑板上只剩下一個大問好了: ‘大作家為什么拜小老師?’這個問題讀一遍課文是就解決不好的。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預設兩種方案:如果班級學生習慣于合作學習,用“合作學習”;不然,就讓學生自瀆,師巡視指導并了解學情,以便于下一環節的教學) [這里擬小組合作學習]下面就請以小組為單位,再次讀課文,讀后認真想一想,大作家蕭伯納為什么把小姑娘作為自己的老師的?然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小組讀課文,討論交流,師巡視引導)
教師指導讀好課文,體會感情:(預設過程:哪一小組,先匯報一下學習的結果?(學生發言時要強調代表的是一個組)
生:我知道了,是因為小姑娘學著蕭伯納的口吻說話,使蕭伯納明白了一個道理,從而蕭伯納才會把小姑娘作為自己的老師的。(師不急于肯定,要征求其他學生對這一說法的意見)
師:那么,讀完了課文,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生:我覺得小姑娘不光可愛,還很聰明!
師:嗯,從哪里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