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教學設計
一、揭題1、師述: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24課,(指屏幕)我們一起跟老師寫一遍題目。
2、齊讀課題。
二、檢查復習。
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
1、你們知道什么叫“陋習”,課文中的陋習指什么?(陋習是指壞的、不好的不文明的習慣。課文指纏足。
2、還了解到孫中山的姐姐原先是個怎樣的女孩子?
填空:孫中山的姐姐原先是( )。
(又勤勞又活潑 既愛勞動又愛唱歌 又活潑又能干)
3、小結:看來,大家上節(jié)課學得不錯。希望今天能超過前天。
二、精讀課文,質疑問難(第七自然段)
過渡:大家已經(jīng)知道孫中山有個又活潑又能干的姐姐,真讓人羨慕,但好景往往不長,讀讀課文這一部分,看看情況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自由輕讀第七自然段。
交流,強調兩個“再也沒有”
讀了這一自然段,你迫切地想知道什么呢?
2、學生質疑,老師篩選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并出示:
⑴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臉,聽不到姐姐的歌聲?
⑵這件事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孫中山幼小的心靈?
3、同學們能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真不錯。要想解開你心中迷團,就得細讀課文的第二~第六自然段。
三、整體感知(第二~第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二~第六自然段。
先思考:問題1,孫中山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臉, 聽不到姐姐的歌聲?
2、學生交流。(媽媽要姐姐纏足。)
板書:姐姐纏足
四、精讀課文2--6節(jié)
1、師生齊讀:媽媽要姐姐纏足,這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我們再來細細地來看看課文的第三節(jié),“媽媽……姐姐……
4、同學們讀完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5、學生交流。
姐姐痛苦極了。眼淚直往下流
6、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姐姐的痛苦?
(1) 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練讀句子,體會姐姐的痛苦。
(2) 談話促讀,你回去從家人那了解到纏足是怎么回事嗎?抽講,老師補充(用4到5米長的布條,緊緊地纏在女孩子的腳上,把5個腳指頭捆綁在一起,連同半個腳背向腳底心壓,好長時間都不能拿下來,讓本來直得的骨頭慢慢長彎,很痛很痛的。被纏著痛得累如雨下,甚至鮮血淋漓。走起路來就及不方便。) 自讀體會,學生齊讀。
(3)再讀第二節(jié)。 難怪姐姐會如此的痛苦,讓我們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讀好課文。
7、同學們讀到這里,你們想不想看一看當時封建社會皇宮里的女人穿的小鞋呢?(課件出示)
8、啟發(fā)想象:看到這么小的鞋,你想到了什么?
9、學生交流。(不好走路,不能干活,走路搖搖晃晃)(相傳纏足是從南唐李后主開始,他命令宮里的女官用絲綢帶纏足,使腳小得像月牙,這是以婦女的痛苦去換取男子玩弄的殘忍做法。)
10、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于是他同媽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說到爭論,各自一定有爭論的理由。那么,讓我們同桌兩個一起讀讀課文的3--6節(jié),讀完后,同桌兩個討論一下,并把孫中山生氣的理由和媽媽堅持要為姐姐纏足的理由畫出來。
媽媽的理由-------孫中山的理由~~~~~~~
12、學生交流。
(1) 孫中山生氣的理由:生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