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教學設計
年 級
三 主備人 張玲 所在學校 梅嶺小學 單 元 第八單元 課 題 24、孫中山破陋習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知道纏足陋習曾對婦女造成的嚴重傷害,體會孫中凡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體會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準備 一組有關舊社會婦女小腳的圖片。《鏡花緣》中描寫纏足的片斷。 學生課前向周圍人了解中國的一些陋習。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通用設計 設計意圖 解讀、修改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理清脈絡,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出示孫中山像(書后插圖),介紹孫中山生平,相機了解辛亥革命。 2、揭題:24、孫中山破陋習(板書課題)(正音 sūn,齊讀課題) 理解“陋習” :指不好的、不文明的、不合理的習俗。 二、 初讀課文 (一) 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 挑柴、痛苦、受罪、祖宗、不該 總統、廢除、婦女、既然 (1)指名讀生字詞,相機正音。(“罪、祖、宗”是平舌音,“柴”是翹舌音,這是揚州人發音的一個難點,要多多關注,多加練習。) (2)去拼音讀詞。 (3)齊讀生字詞。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思考討論:課文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用那幾個自然段寫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