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破陋習教學設計
(四)理清脈絡:試從事前、事中、事后這三方面把課文分成三部分。 三、精讀課文 (一)圍繞“纏足”的性質閱讀思考 1、“陋習”是指什么樣的習慣、習俗呢?通過初讀課文,你知道孫中山破了什么陋習?(板書:纏足)2、把“纏足”放到課題中去,應該放哪?齊讀:孫中山破纏足陋習 2、“纏足”是個什么性質的“陋習”呢?書中給它下了個定義,請同學們打開書找一找。 3、出示:殘害中國婦女上千年 (1)指名讀。讀這句話,你明白了什么?(上千年——時間久、殘害——程度深,“殘害”可不是一般的傷害,它已經使人落下了殘疾。) (2)被“纏足”陋習傷害致殘的小腳什么樣?(出示——小腳圖片) (3)看到這樣殘疾的腳,畸形的腳,你的心情怎樣?你又對纏足陋習產生了怎樣的感受?讀出你的感受。 (二)“纏足”前后的對比 1、被纏足的女孩子還能快樂、開心嗎? 出示:以后的幾個月,孫中山再也沒有看到姐姐的笑臉,再也沒有聽到姐姐的歌聲。(齊讀) 2、幾個月之前,姐姐又是什么樣的?(自由讀第1自然段,總結出活潑、能干的特征) 3、與以前能干、活潑的姐姐相比,再讀這段話,你覺得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來讀?(難受 同情)(指名讀) 四、 學習生字 1、 出示生字 2、 學生借助已有識字方法分析記憶生字,教師相機點撥。(關注“痛、祖、廢、該”這幾個易錯字) 3、 教師范寫 五、作業 1、學生描紅、練寫生字。 2、反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纏足陋習曾對婦女造成的嚴重傷害,體會孫中凡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4課《孫中山破陋習》。 二、精讀課文 (一)“纏足”的過程 1、這一天,孫中山從外面回來,家中發生了一件什么事?看看課文的第三節(出示第2自然段) (1)同學們讀完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交流。(板書:痛苦 流淚) (3)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姐姐的痛苦?(抓住長長的、一道又一道地、練讀句子,體會姐姐的痛苦) (4)補充閱讀《鏡花緣》中描寫纏足的片斷,看到這么小的鞋,了解到纏足的過程,你想到了什么?(不好走路,不能干活,走路搖搖晃晃) (5)難怪姐姐會如此的痛苦,讓我們在讀中體會,在體會中讀好課文。(感情朗讀第2節) 2、面對此情此景,孫中山又是生氣又是心疼。于是他同媽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