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精選15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2,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懂得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一)學習第一段.
課件出示早先小村莊的圖片:看到畫面,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將學生反饋的有助于下文教學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自由地將這篇文章讀一讀,找出文中描寫這場面的語句.
3,請多生匯報.
4,顯示語句:"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的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
5,齊讀.
6,你感覺到:這是一個_______________的小村莊.
7,左,右,齊分別讀這一段.
8,老師當記者,生演居民,進行采訪:在這樣美麗的小村莊里住著,你感覺如何
9,交流.
(二)學習最后兩段.
1,一年年,一代代,日子就這么如行云流水般消逝了,現在讓我們再跟著作者一起,將鏡頭切入到幾十年后的這個小村莊,(出示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課文中也用了幾個這樣的句子來寫這幾個場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出示課文最后兩段中的句子.a,(男生,女生分開來)"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b,(齊)"什么都沒有了."
4,多美的小村莊啊,就這樣被喘氣的大雨,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看到這番場面,孩子們,你們的心情如何
5,多生體會讀.(邊讀邊指點讀)
6,帶上你們的心理感受,一起來讀.
(三)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和你們一樣沉重.為什么這樣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會什么都沒有了呢 我們到哪里找原因
2,(課文中)是的,到課文中去找尋我們的答案,這也是一種閱讀方法.現在請同學自由地,放聲地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你認為哪句最能說明問題,請用"——"劃記起來,反復地讀一讀,待會我們一起再來交流.
2,交流.
3,出示句子.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a,請三個同學,分別把句子中的"誰"換成 "我",讀:
"我家想蓋房,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我家想造犁,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我家想____,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b,聽出了什么
c,是啊,正是這樣,任何人都可以拎起斧頭去砍一棵棵的樹,所以山坡上出現了——(生接)裸露的土地.這一次就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代替大家的心情吧.
d,齊讀.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a,找到了這個句子的同學一起來讀.
b,請自由地將這個句子讀一讀,同桌間討論討論,來完成屏幕上的這個句子.(出示)
"因為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還因為_________________,所以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最后整個村子也消失在洪水之中了."
(3)分組朗讀這句話.
(出示課文最后一段及相關圖片)是啊,由于人們不加節制地濫砍濫伐,才導致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房子沒有了-——(學生說)(課件出示最后一句話"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學生心情沉重地讀.
三,拓展延伸.
此時此刻,看到被洪水沖走的這一切,你又想對人們說些什么呢
運用"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句式訓練.
板書設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美麗 洪水卷走了
隨意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夠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課的重點.
2.培養學小愛護環境的意識是難點
教具: 一次性筷子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拿出一次性筷子)
師:這是什么? (點突出“一次性”,用過了就扔掉)這些一次性筷子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樹木)有誰知道一棵樹長到成材需要多少年?(介紹樹木成材的時間,十年。)
過度:是啊,俗話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告訴我們樹木要的成材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樹木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課件出示美麗的小村莊的圖片,師口頭敘述。
在很久很久以前,行…個美麗的小村莊,那里綠樹成蔭,樹木成林,村莊前有條小河,小河的水唱著歌向遠方流去,不遠處有所小學校,從校園里傳出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村里的人們都在用自勤勞的雙手建造著自己的家園。整個小村莊充滿了祥和的氣氛和勃勃的生機。
過度:你們喜歡這樣的小村莊嗎?為什么?那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現在的小村莊是怎樣的嗎?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懂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上做上記號。(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讀書讀得很投入,說明這篇課文深深地打動了你,那老師要檢查一下,看誰的字音讀的最準。(課件出示字詞)
師:同學們,你們不但讀書很認真,字音也讀得準。那剛才讀書的時候(沒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學生質疑:小村莊為什么會被洪水沖走了呢?)同學們對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沖走,是什么原因造的都非常關心。請同學們分小組共同學習,找出原因來。
(學生分小組討論)
從學生的自由回答中引出斧頭 。板書:畫一把大斧頭。
師:看,就是這把鋒利的斧頭,曾經是小村莊家家戶戶都有的勞動工具,砍倒了一棵棵樹木,(畫樹)讓小村莊的人們失去了家園。課文有哪些句子與斧頭有關,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2.找句子,自由匯報。
找一找與斧頭有關的句子
(1)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
(2)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3)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產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的還都不錯。
(4)什么都沒有了一一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選擇你們自己感興趣的句子來研讀,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的你的學習伙伴或者同桌討論,待會匯報你們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思考)
師:同學們討論的多投入啊,現在來說一說,你們感興趣的是哪一句,讀懂了什么?
(1)家家都一兩把鋒利的斧頭。(家家都有,說明斧頭在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
(2)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上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人們想蓋房和造犁都砍樹,一點都不考慮后果。人們用樹木蓋房子,造犁)板書:房子,犁。
師畫樹樁,邊畫邊敘述:人們用鋒利的斧頭將一棵棵的樹木砍下來蓋房和造犁,山坡上剩下一個一個的樹樁。樹木減少了,大地荒涼了,鳥兒也不唱歌了,小動物們的家園也越來越小,出現了什么樣的土地?師板:土地,生板:裸露。
(3)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產戶都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的還都不錯。(怎樣的不錯是日子呢?漂亮的房子,各種各樣的家具,工具。)
(4)什么都投有了一一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同學們不僅句子找得準,而且體會得非常深刻,但是還有一個句子,沒有直接寫斧頭,但與斧頭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家再仔細地讀課文,看誰能找出這個句子來。(學生找句子)
(出示句子:樹木變成了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空中。師:對,這是你的發現,了不起的發現。老師想問問你(你是怎知知道這句話和斧頭有關系的?誰還想讀這句話,找了個學生)那你能告訴我讀這句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可惜)(惋惜)。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板書:家具,工具,燒柴
小村莊的人們不僅用這些樹木使自己過上了好日子,更為可恨的是他們還將大量的樹木當柴燒了,出示課件。大家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再看看這紅紅的火苗和滾滾的濃煙,你此時的心情怎樣? (心疼)誰能試著讀出這種感情來。(學生讀句子)陳惠敏讀得很好,老師高評價。
師:鋒利的斧頭砍下了一棵棵的樹,做成了這些(指板書),剩下一個一個的樹樁,就這樣——
課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學生讀句子,師一邊在黑板上添畫樹樁)你從這句話中感情到了什么? (重點讀句子,抓住五年年,說明什么? (時間長)那你讀給老師聽聽,讀出時間長來。一代代,說明什么? (砍樹的人多)指名再讀,再談感受,全班齊讀。)
師:是啊,小村莊的人們就這樣一年年,一代代的砍樹,以為這樣不錯的生活會永遠的延續下去,他們還在繼續對大自然貪婪的掠奪和侵占,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他們絕對沒有想到一場滅頂之災即將來臨。大家請看,師傳述: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材莊,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課件出示句子:什么都沒有了了一一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音樂)
師:什么都沒有了!邊說邊貼曾經靠這把斧頭得到的一切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都沒有了。此時此刻,我的心難以平靜,好像也被咆哮的洪水沖擊著,就像洪水中飄搖的小村莊。你們的心情怎樣? (悲傷)那么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 (談談自己觀看錄像后的感受,抓住學生情緒,讀課文)。
小結:同學們,小村莊的人們就是用這把斧頭,將一棵棵的樹砍下來,做成了這些,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這樣無節制的砍伐,終究逃不過大自然的懲罰。如果我們也像小村莊里的人們一樣不愛護環境,那么我們也將什么都沒有。板書:感嘆號!
三、聯系實際拓展課文內容。
師: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完了,我們的心情是那么的學生。讓我們再讀讀課文(老師讀第一自然段,三個學生分讀后三個一自然段,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老師聽出了你們對小村莊的惋惜,聽出了你們學生的心情。你們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必須愛護樹木,不亂砍伐樹木,保護環境。)親愛的同學們,你們說得多好啊,如果你們自己說的能夠做到就更好了。
四、重建美好家園。
是啊,小村莊的人們,他們受到了這樣的教訓后,也痛定思痛,決心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園。讓我們來看看現在的小村莊是什么樣的吧!(課件出示美麗的圖片)
我們大家都來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看,大自然回報我們多么美麗的景色啊!
五、作業
1.收集有關環保的資料,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文字。
2.根據你周圍的環境,寫一份環保小建議。(以上兩題任選一題)
兩個作業,你們任選 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完成,下節課我們再來展示。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等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4、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學習重點: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學習難點:學習難點是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板書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多媒體出示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
a、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
b、這個小村莊有著怎樣的一個故事?
一、學習課文
(一)體會小村莊的美麗
1、帶著問題讀課文。
2、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找出相關的部分讀一讀。
3、畫一畫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想一想這個小村莊還有哪些美麗的景物。
4、請幾位小畫家上來講臺合作著畫一畫這個美麗的小村莊。
5、師生共同欣賞這幅美麗的圖畫。
6、教師隨手擦掉一些學生認為美麗的景物。大聲問道“如果有一天,你的這些美麗的景物沒有了,你的心情會怎樣?”
7、生表達自己的心情。
過渡:可是有一天,這個美麗的小村莊卻消失了,這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來讀一讀課文并找一找,這個小村莊的結局怎樣。
(二)品讀結局,引起思考
指名讀一讀
師多媒體出示相關句子:
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墒牵〈迩f,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什么也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師啟發: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小村莊一夜之間無影無蹤呢?(稍停),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課文最后特意提到了鋒利的斧頭,這鋒利的斧頭在這件事情中又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尋找答案。
。ㄈ┨綄ぴ
1、生回答,師引導:“從哪里你體會到是人們濫砍濫伐樹木造成小村莊的毀滅?”生自讀課文,思考問題,在書中批劃。
2、小組討論,交流看法。
3、全班匯報,交流。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ㄟ@是小村莊消失的直接原因)。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ㄒ龑В鹤x到這里,你想對小村莊里的人們說些什么?)
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師引導: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引導學生總結:現在大家說一說,小村莊毀滅的原因是什么,罪魁禍首是誰?
。ㄋ模┰僮x結局,升華感情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讀上面的的句子,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二、觀看資料,了解目前形勢。
師補充一些目前人們砍伐樹木的資料,包括一次性筷子,人們為了牟取暴利,砍伐稀有樹種、目前我國森林資源和世界平均人均數量。以及黨中央號召植樹造林的圖片及數字資料。
四、激qing總結
師:看了圖片,你有什么想法?
生暢所欲言。
師:為了這個小村莊的故事不再重演,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生發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4
廣東深圳寶安公明街道玉律小學 楊愛忠
本篇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二單元第十課,這篇精讀課文語言樸實、含義深刻,篇幅短小,以一把斧頭為線索貫穿全文,就是這把斧頭,砍掉了原來美麗的小村莊的一切。寓意深刻,讀后耐人尋味,課文把小村莊的人們在山上砍樹建房,制造工具和家具,用樹木當柴燒等行為一一列舉出來,表面上看小村莊的人們好像是得益不少,但正因為他們的這些行為,造成了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由此可以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本次教學分三個教學環節:
1、課前引入談話,創設情景(一組與課文有關的畫面),學生邊看邊想,引入課題,由課題入手,教師相機引導,如:你想象一下小村莊是什么樣的?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激活了學生思維,讓學生大膽去想,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巧妙的利用課件,把原來美麗的小村莊的畫面展示過渡到很多年后風沙滿天,裸露的土地,讓學生看后自由說,尊重學生,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的對話,學生的回答充分展現一種民主氛圍。
2、問題入手,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這個美麗的小村莊被毀滅了。學生自由讀課文,帶著問題去讀,邊讀邊想,挖掘文章的內涵,"這個美麗的小村莊被什么毀滅了"?學生的說法不一,有的說是村民、有的說是洪水、有的說是斧頭,學生的思維處于興奮狀態,體現了民主的氛圍,學生自由說,使學生個性得到發展,于是讓學生的自由選擇,分為村民組,洪水組,斧頭組三個學習小組,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
3、師生合作,自主探究,師生合作是本堂課的中心環節。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啟發誘導,體現了一種和諧的探究過程,在學生找出所要說明是誰毀掉村莊的理由時,達到訓練學生自主的思維能力,如:你想各種各樣的家具指的是什么?"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白煙消失在天空上"你看了這句話想說什么?如果你是那棵樹,你會說些什么?……等。讓學生站在被說話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品味,換位思考,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這一教學環節,教師善于引導學生以語言材料為載體,樂學善思,明理悟情,談體會說見解,不人云亦云,從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問題,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從過去的重視教學結果轉變到重視教學的過程。在課堂練習的設計中,讓學生說說斧頭、洪水、村民,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課文的延伸:你想對哪些亂砍亂伐的人說些什么?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多角度的思維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更可貴的是,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從而激發學生創新的欲望,解放了學生的頭腦,讓學生敢想;解放了學生的嘴,讓他們能說;解放了學生的眼,使他們更能感悟事物的本質。
課后總評:
整個教學過程 ,充分體現了民主,和諧的合作氛圍,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強化了自主意識,發揮了主體作用,教師從教課文中跳了出來,樹立了為學生而教的新觀念,學生的學習熱情高,參與率高,課堂氣氛活躍,從過去的"要我學"過渡了"我要學"。通過探究,活化知識,不僅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甚至能知其必然,初步掌握了探究語言文字的門徑。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5
課前談話:我們昨天已經是朋友了,你們這個班是個充滿自信的班級,你看他們的眼睛大大的,腰板挺得直直的。(生眼睛睜大,腰挺直)
師:準備好了嗎?
生:好了。
師:上課。
師:小朋友們好!
生:老師好!
師:我不太喜歡這種稱呼。小朋友們好!
生:大朋友好。
師:好,孩子們,咱們今天學習一個新的課文,齊讀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生齊讀)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村莊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放錄像:小村莊原來的面貌。
師:這就是村前的那條小河,小河的水唱著歌向遠方流去,一棵大樹伸展著茂密的枝葉,濃濃的綠蔭之中,就是這美麗的小村莊。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就在課文里呢!請打開書,自讀課文,讀準字音,開始吧!
生自由讀。
師:講了什么故事呢?生字都認識了嗎?
生:認識。
師:我們把生字都勾劃出來,和同桌讀。借助拼音把它們讀準,讀給同桌聽,趕快行動。
生讀。
師:不少孩子都劃好了,別忘了讀給你的同桌聽啊。都讀好了嗎?回答我的問題時聲音要大一點。剛才,我發現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誰來讀一讀本課的詞語。
出示詞語:斧頭
指名讀。
師:請大家跟著他讀。下一個——
生:蓋房
師:會讀的一起讀這個詞。這個詞可不好讀,讀什么?
生讀:造犁
師:我不喜歡你們齊讀,誰來讀一讀?
指名讀。
師:非常好,平翹舌都讀得很準。咱們城市的孩子沒見過犁,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詞,一起讀。
生讀:造犁
師:下面這個詞又不好念。
生讀:裸露。
師:是這樣讀嗎?你來讀。誰來教他讀。
生教讀。
師:大家一起讀這個詞。
生讀。
師:下面一個詞誰愿意讀。
生:柴煙。
開小火車讀。
不斷減少擴大家具隨著冒出柴煙
師:真不愧是火車頭,讀了兩個詞都讀對了。剛才有個生字,大家可要注意,睜大眼睛看清楚了,出示:冒出
師:誰來提醒大家寫這個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生:千萬不要把上面的日字寫成目字。
師:是日字嗎?
生:不是。
生:上面那個日字下邊不用封口。
師:日字是扁的嗎?
生:不是。
師:這個字寫時注意什么?
生:下邊的目字要寫得窄窄的。
師:再仔細看,第三筆和第四筆寫時注意什么。我在黑板上寫,你們在本子上寫。你寫一個不滿意就再寫一個。
指導書寫。
投影出示學生寫的生字。
師:好了,咱們繼續往下讀。你會讀你要搶著讀。
搶讀:洪水何處包括……
師:真不簡單,全都讀對了,這么多生字都認識了,了不起!這回再讀課文我們就不怕了。讀課文,待會兒選擇你最熟的段落,讀給每個老師聽。
師:誰來讀讀。
生讀。
師:來,我們男女生賽讀。
女生讀。
師:咱們女孩子讀得真好。來,男孩子讀。
男生讀。
師:咱們男女同學都讀得很好,我們一起讀第五自然段。
生齊讀。
師:我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聽第六自然段了。來,我們一起來讀第六自然段。
生齊讀。
師板書:什么都沒有
師:指的是哪些東西呀,愛讀書的孩子,細心的孩子趕快在書中找答案。
生:指那個小村莊,外面下著雨,下了五天五夜,把小村莊沒了,
師:他說小村莊沒了,誰來補充,所以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是哪些?
生:這些房子和樹木都被樹木沖走了
師:你是說用斧頭砍下的樹變成了房子
生:就是砍下的樹家具都被沖走了。
師:應有具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那些靠斧頭得到的東西,包括這個小村莊都沒有了,那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小村莊啊,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你的腦子里有什么問題嗎?
生:小村莊為什么被洪水沖走?
師:你善于提問題,是聰明的小朋友。
生:樹木減少會造成如此惡劣的環境嗎?
師:你很會提問題,說明你認真讀書了。我覺得剛才那個孩子提得問題非常有意思,為什么小村莊被洪水沖走了,這個問題我們仔細讀課文就可以知道,大家仔細讀課文,把和這個問題有關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開始!
生讀。
師:好,不少孩子已經找到答案。下面小組交流討論一下。
小組交流。
師:因為什么呀!
生:他們把樹都砍掉了,所以得到了懲罰。
生:他們把樹砍掉了,變成一片草地所以得到了處罰。
師:說得真好,把書中的語句讀一讀。
生讀相關句子。
師:一棵棵?是嗎?看看。
生:不是,二三棵,五六棵。
師:家家都這樣砍行嗎?
生:不行
師:村子的人們砍樹砍得特別多。是數量多(板書:數量多)太不像話了,砍那么多樹,行嗎?一年年一代代,可見他們砍樹的時間怎么樣?
生:很長。
師:這樣不停的吹下去,土地就怎樣——
生:裸露
師:一起看看這。
出示: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板書:裸露)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土地在悄悄地變化。
師:樹砍了,土地變化了,小村莊就沒了嗎?你說。
生:因為蓋房。
師:還有嗎?
生:把樹全砍了。如果有樹,小村莊就不會被沖走了。
師:第幾自然段寫的是小村莊被沖走了。
生:第五自然段。
師:一起讀,讓我們一起感受那洪水中的小村莊。
生齊讀。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
放錄像:不幸降臨到那曾經美麗的小村莊。滾滾洪水(課件臨時有點問題,沒能放完。)
師:遺憾的是我們沒有看到那洪水中飄搖的小村莊,我們只能到課文中去看看。
生讀。
師:聽老師讀一遍。
師讀。
師:再一起讀。
生齊讀。
師:多美的小村莊啊,就這樣被洪水卷走,什么都沒有了。一起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生齊讀。
生:小村莊就這樣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此時此刻你們的心情怎么樣?你來說。
生:我覺得小村莊這樣做對環境很不好。
師:你的心情怎么樣?
生:我心里不好受。
師:讀出你的心里感受,讀吧。
生讀。
師:請坐,想讀的一起讀,讀出你們各自的感受。
生齊讀。
師:親愛的小朋友,先前那個小村莊的故事結果是那么令人遺憾,引人痛惜,但給人們留下的是更深的思考,我們下節課再思考,好嗎?下節課老師要檢查你們課外搜集的環保的資料。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6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教材分析:這個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莊里的人們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所引發的嚴重的后果——不愛護大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學目標:
a、知識有技能:
1、會認識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課文蘊涵的道理。
b、過程與方法:
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思考、交流。鼓勵學生采用富有創意、多樣的形式,培養和提高學習中的自主探究意識。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重點: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教學難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文本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具準備:兩張小村莊圖片(一張變化前圖片,一張變化后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境激趣,讓學生走進文本。
1、出示小村莊變化前的圖片,讓學生描述小村莊的美景。
師:你們想不想住在這個小村莊里呀?
生:想
師:可是,這個小村莊過了不久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它變成什么樣子了呢?請看下一個圖片。
2、出示小村莊變化后的圖片,讓學生觀看。(看后學生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
生1:是誰使它變成這個樣子的?真討厭。
生2:這么美的小村莊變成這個樣子,真可惜!
生3:我想知道這個小村莊變化的原因。
……
3、師講述《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板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點評:教師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用兩幅不同的畫,激活了課堂教學氣氛;放飛了學生的思維;愛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積極地融入角色,走進文本。
二、自主閱讀,讓學生感悟文本。
師:你們想自己讀這個故事嗎?打開書本,自己讀一讀吧!試一試,怎樣才能把文章讀正確,讀通順。
(學生邊讀邊畫出生字,先讀生字,在讀課文)
師:會讀了嗎?
生:會了!
師:請你讀一讀吧!(找一個學生讀)
師:(讀完后)他讀的怎樣?有讀錯的地方沒有?請小組討論后,評一評。
生1:“澈、湛”是翹舌音,他讀的音不準。
師:你讀一讀給大家聽。
生讀后,師指導讀著兩個字的音。
生2:“裸”讀成“guǒ”
……
師:想把文章讀正確、通順,應先認識生字。下面大家想辦法掃清生字障礙,好不好?
生:好
師:(約2分鐘后)認識了嗎?
生:認識了。
師:這些攔路虎是怎樣除掉的?
生1:我用拼音的方法認識的。
生2:郁、犁、裸、擴、棟、咆、用熟字加偏旁的辦法記住的。
生3:“澈”與水有關,所以將“轍”去掉“車”換成“氵”。
師:你聯系字義來識記字,真棒!
。▽W生匯報自己識記“湛”、“哮”的方法)
師:(出示生字)咱們一起來讀一讀。(師生合讀生字)
師:生字認識了,課文一定會讀得更流利。
。▽W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感悟課文內容)
點評:引導學生在讀中領悟學習方法,變“你應該怎樣讀”為“我會怎樣讀”,引導學生在讀中自主認記漢字,總結識字的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三、反復品讀,體驗文本。
師:同學們,自由誦讀課文,再一次感受一下小村莊變化的原因,好不好?
生:好!
師:(讀完后)讀了這篇課文,給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
生1: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小村莊消失的原因,人們過度地砍伐樹木,使環境遭到極大地破壞。
生2:美麗的小村莊消失的原因,就是人們沒有環保意識,貪圖眼前利益,致使村莊最后消失。
生3:“誰家想蓋房,水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边@里的兩個“誰”表明這里人們沒有任何的約束和限制,上山砍樹非常隨便。因此,森林被破壞也就順理成章了。還有這個“拎”字表達了人們一種非常隨意的心態,“一棵一棵”表示不確定數目,突出了人們沒有將砍樹當作一回事,從這句話,我體會到了小村莊消失的原因。
師:你真會學習,抓住字、詞來理解,體會的很深刻。
生4:我從“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柴煙消失在天空了。”這句話體會到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非常嚴重。
……
師:同學們,你們體會得太好了,老師仿佛也看見了那些畫面,請你們提出如何保住小村莊的建議。(小組討論,代表匯報。)
生1;我建議小村莊的人們多植樹造樹,保護環境。
生2;我建議小村莊的人們愛護森林,增強環境意識。
生3:我建議他們不要亂砍亂伐,要愛護樹木,要珍惜熱愛大自然。
……
師:建議提的真好,你們還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生1:如果我們不珍惜熱愛自然,自然會對人類進行殘酷的懲罰。
生2:我們人人都要保護環境,熱愛自然,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生3:無知的人們。∈悄銈儦Я诉@美好的一切,今后請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點評:“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反復品讀,讓學生更入情入景,學生在讀中領悟到文本字、詞、句的含義,理解文本蘊涵的深刻道理。通過美讀淋漓盡致地揮灑自己的情感,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學生對文本的感悟理解、表達便悄然匯成了樂學、會學的課堂氛圍,課堂便呈現出勃勃生機,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三、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師:結合周邊的環境狀況,說說今后怎樣做保護環境的小主人?
。ㄐ〗M討論、交流,提高認識。)
點評: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引導他們從多角度,多側面去想、去說、去聽,更好的滲透了德育教育,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愛護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的重要性。
總評:
1、《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節課教學較好地體現了這一理念。
2、本節課整個教學過程,以讀為本,引導學生在讀中領悟、揣摩、探究、品味、把握、理解、掌握。自己找正確的讀課文的方法,自己自主識字,掌握識字方法;自己領悟、理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本節課的教學不僅注重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學習過程,也注重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過程。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語言樸實,含義深刻。課文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訴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篇課文寓意深刻,讀后耐人尋味。
學生分析:學生已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已經認識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往往關心的是小村莊的人們是怎么逃生的,他們最后又到了哪里,偏離課文蘊含的道理。
設計理念:閱讀自悟、討論交流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艘即將遠航的船,那么教師就是把握航向的船長,而學生是實實在在的水手,他們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掌握本課的17個生字及帶有生字的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前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圖片,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鋒利的斧頭”在課文中多次出現,請找出這幾處來,出聲讀一讀。
(1)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
。2)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3)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2、“鋒利的斧頭”和這座小村莊的消亡有什么關系呢?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畫出村里的人家靠著鋒利的斧頭做了什么?
。ㄕl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2、造成的結果呢?
。ň瓦@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畫出村里的人家靠著鋒利的斧頭做了什么?
(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2、出示句子:造成的結果呢?
(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甭撓瞪舷挛恼f說這句話的意思。
。ù謇锏娜思胰我饪撤淠荆鳛椴窕。大量的樹木就是這樣消失的。)
3、造成的結果呢?
。ㄉ狡律系臉洳粩鄿p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抓住“減少”、“擴大”兩個詞,請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體會。指導讀出語氣。
四、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五、六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2、“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甭撓瞪舷挛恼f說意思。
。ㄈ祟愅ㄟ^用鋒利的斧頭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所獲得的一切都將失去,甚至連人類自己也將滅亡。)
五、總結。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對任何自然資源的濫用,都是一種毀滅。人類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為理念,我們要保護綠色家園。)
2、交流查找的有關綠色家園的資料或圖片。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洪水卷走
鋒利的斧頭 不斷擴大
裸露的土地區性 出現
教學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頭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就是這把斧頭,砍掉了原本“美麗的小村莊”的一切。我從“鋒利的斧頭”入手,娓娓道來小村莊面貌改變的過程及小村莊最后的命運。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小村莊的人們肆意破壞環境的行為和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沖毀的慘狀,并通過讀把一些含義深刻的詞句表現出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8
課型
綜合課型
課時
第1課時
主備人
潘娟
審核人
復備人
本周行為訓練重點
逐步學會自查
學習薄弱環節
班級
三(3)班
小組
姓名
學習
目標
1、我能夠自主靈活地學會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重、難點預測
在字詞的預設目標中,能正確聽寫詞語是重點。
用多種形式展示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是本課的難點。
知識鏈接
時間預設
板書課題3分鐘、導學2分鐘、自學15分鐘、互學15分鐘、評學4分鐘、整理1分鐘
學習過程
師生筆記
預習要求:1、借助工具書認讀本課的生字。2、熟讀課文。
一、 激趣,板書課題
板書課題,從課題中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出示本課導學目標
1、我能夠自主靈活地學會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齊讀學法指導:
1、 先自查生字,找出不認識的、難寫的和易錯的,用鉛筆圈出來
2、 對學互相幫助對方解決生字問題,互相提醒易錯的地方。
3、 小組內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共同探討展示方案。
三、 小組自學,互助合作。
小組內依據學法指導開始自學,師依次巡視掌握小組學習狀況。
易錯的生字有--------,我是通過------------解決的。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的事。
提示:小組展示時可用三字經
有一個、小村莊、山茂密、水清澈……
可用線路圖
美麗的小村莊——人們砍樹造房——
四、 互學展示,小組互評。
五、 評學測試,評比小組
1、 聽寫詞語
山谷、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鋒利、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工具、應有盡有、家具、喘氣兒、黎明、洪水
2、 多音字組詞
露、盡
六、 整理學案
襄陽市前進路小學語文(三)年級《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導學案
課型
綜合課型
課時
第二課時
主備人
潘娟
審核人
復備人
本周行為訓練重點
逐步學會自查
學習薄弱環節
班級
三(3)班
小組
姓名
學習
目標
1、我能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我能通過自學、討論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3、我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重、難點預測
我能通過自學、討論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是本課的重點
我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是難點。
知識鏈接
時間預設
導學2分鐘、自學18分鐘、互學15分鐘、評學4分鐘、整理1分鐘
學習過程
師生筆記
預習要求:1、熟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一、 課前檢測
以小組為單位聽寫本課容易錯的生字
------------------------------------------------------------
二、 出示本課導學目標
1、我能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我能通過自學、討論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3、我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齊讀學法指導
1、 先自己默讀課文,了解小村莊前后的變化和原因,用鉛筆標注。
2、 對學交流答案,解決難點困惑。
3、 小組討論用什么方式展示學習結果。
三、 自學
1、 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通過------------些詞語可以看出小村莊原來的美麗。
2、 對學、小組合作學習2—4自然段。
小村莊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當中,“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的是--------------,因為--------------------,才造成了今天悲劇的后果。從中我明白了--------------------。
小組展示提示:可讀一讀,把小村莊的以前和后來對比讀,再喊出保護環境的口號。
可演一演,重點突出小村莊被毀后,人們的痛心后悔自省。
可寫一寫,續寫后來的人們會怎樣做呢?
四、 互學展示,小組互評
五、 評學測試,評比小組
1、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在山谷中,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后來,人們利用鋒利的斧頭砍下了樹木。樹木變成了----------------,變成了什么--------------------,變成了---------------,還變成了--------------------。
2、學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
六、 整理 學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9
讀短文后作答。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村子里住著幾十戶人家。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選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不錯。
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
傍晚( ) 增加( )
2. 結合課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應有盡有:
奇多: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兩層,請寫出每層的意思。
4.寫出“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都還過得不錯”這句話的意思。
5 村子里的人們當時在砍樹時會怎么想?假如有洪水過后的幸存者,他又會怎么想?
6.讀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7.大雨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莊時,小村莊會是一片什么情景,請用一、二百字寫出你的想象。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10
【課時目標】
1、鞏固9個生字,會寫3個字。
2、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精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3、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4、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5、從小村莊的前后變化中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課時目標】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還記得那個小村莊嗎?再一次回到這個小村莊以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些故事里的詞語。
1、出示詞語: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
誰能帶著自己的體會來讀讀這些詞語?
2、自由讀、齊讀。
3、教師出示句子提示:
師:誰能用上面的詞語來說說下面的句子呢?自己先試一試。
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 。,村前河水( ),天空( ),空氣( 。。(自由讀、指名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們仿佛已經回到了那個美麗的小村莊。村里住著幾十戶人家,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家家有了鋒利的斧頭。
二、研讀文本,讀中釋疑
1、選擇問題,自讀課文:
⑴ 出示閱讀提示:
師: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課文2~5自然段。請你想一想
村民們靠著鋒利的斧頭得到了什么?
你可以在書本上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一劃,反復朗讀體會。
、啤W生自讀課文,劃詞句或寫批注,教師巡回指導。
2、交流反饋,精讀課文:
⑴ 師:村民們靠著鋒利的斧頭得到了什么?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佟∽杂勺x,問:你讀懂了什么?
② 讀懂了“砍掉了許多樹”或者“多”,從哪里看出來?
③ “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大量” 點紅詞語,指名讀
、堋∵@“各式各樣”的工具和“應有盡有”的家具都是些什么呢?(桌子、椅子、斧頭、犁)
、荨∵@么多的東西,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蕖淠咀兂闪朔孔、工具、家具和柴煙,還會變成什么呢?(變成了……變成了……)
(學生可能回答:變成了木橋、小船、等等)(如學生說出“( )的( 。,則引導:你已經會用書本上的句式了,真了不起。
讓我們最后來讀讀這個句子吧!齊讀
、摺煟汉⒆觽,你現在就是小村莊里的小村民,你看到了村里造起了一棟棟房子,家里多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和應有盡有的家具,你們覺得這是一把什么樣的斧頭?
板書“( )的”
。▽W生可能回答:有用的,值錢的,帶來幸福的等等)
教師隨機板書。如學生出現“害人的”等回答,則引導說出想法后,留待下文解決。
師:孩子們,你們中間出現了不同的答案,那么,這到底是一把什么樣的斧頭呢,讓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
⑵ 師: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而一場洪水卻讓你們失去了一切,這是為什么呢?請你再讀一讀課文的 2~5自然段,找一找小村莊被洪水卷走的原因。(課件出示)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佟∽杂勺x句,問:你讀懂了什么?(生可能答讀懂了人們想砍樹就去砍了,很隨便。)
② 問:你從哪兒看出來的?
a、“拎”:
如學生直接講明原因,則:你抓住了這個“拎”字,體會得多么細膩!
如學生未能講到“拎”:則教師引導:你能給它換個詞嗎?(“拿、抓、撿”等等)
這么多詞都可以,為什么偏偏作者要用一個“拎”呢?
“拎”起斧頭更能說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
指名讀。
b、“誰……誰”:你能給這些“誰”取取名字嗎?
c、“一棵一棵”:指名讀(你這“一棵一棵”仿佛砍在老師的心上。
、恰熞x:不管是誰,不管什么原因,村民們都能隨隨便便地砍樹,想砍多少就砍多少。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① 你覺得他什么地方讀得最好?(可能為“一年年一代代”、“不斷”、“裸露”等)
從兩個“不斷”中你體會到什么?
“樹木隨著時間不停地減少”、“裸露的土地不停地擴大”。
指名讀。
、凇煟阂荒昴,一代代,小村莊里的變化就只有這些么嗎?(不是)從哪看出來?(省略號)它省略了什么呢?孩子們,從這六個小點兒里我們望過去,再望過去,你看到了什么?
。ǹ諝獠粩啾晃廴,河水不斷變黑……)
③ 師:在人們不斷揮舞手中的斧頭的時候,一切的一切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山坡上的土地不再有綠色的樹木做衣裳,裸露的土地無情地吞噬曾經茂密的森林。(邊說邊出示樹木被破壞的組圖)
、取煟壕瓦@樣,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那個雨水奇多的八月讓村民們永生難忘!
出示:“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焙⒆觽,讓我們來看看這句話。
① 問:“大雨沒喘氣兒”是什么意思?從哪兒可以看出大雨沒喘氣?你能把“沒喘氣的大雨”讀出來嗎?
大雨接連不斷地下,一刻也沒停。 “……下了五天五夜……”
、凇∽x了這些詞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又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
。ǹ赡芑卮穑喝藗兒艟鹊,嬰兒啼哭的,洪水沖擊的咆哮聲……)
、邸≌n件播放課件(洪水咆哮)
、堋∽屛覀円积R來經歷那個八月,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齊讀。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一場洪水過后,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
1、讀第5自然段。
2、師:“什么都沒有了”,沒有了什么呢?(出示:__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沒有了,__________沒有了……的句式,指名說)(從課內的到課外的)
3、師:各式各樣的工具(沒有了),應有盡有的家具(沒有了),優美的環境(沒有了),眼前不錯的生活(沒有了),人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家園(沒有了),就連許多鮮活的生命也(沒有了),什么都_____(沒有了)。
4、師:孩子們,再讓我們回頭來看一看早先的小村莊吧。山上的森林是那么_____,村前的河水是那么_____,天空是那么_____,空氣是那么____!
而此時此刻,卻什么都沒有了。
5、出示后半句: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6、指名讀。齊讀。(讓我們來感受一下這什么都沒有的心情吧。
7、師:現在你再來看看,這到底是一把什么樣的斧頭?
。ㄉ赡艽穑骸颁h利的、害人的、破壞環境的、瘋狂的……”教師隨機板書)
。ㄒ龑W生說出自己的想法。學生可能否認前面的幾種說法,教師隨機擦去。)
如學生沒有否認,則教師引導,“現在,它還是一把致富的斧頭嗎?”教師擦去先前的板書。)
小結:師:正是這把曾經給村民們帶來幸福和財富的斧頭,如今卻毀掉了這一切。
正是這把斧頭把原本美麗的小村莊,變得“什么都沒有了”。ń處煱鍟懊利悺焙汀笆裁炊紱]有了”)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6、學生觀察板書,思考討論:
師:孩子們,請你看看這把斧頭,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⑴ 四人小組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⑵ 全班交流:
可能出現的情況有:
如果這把斧頭(人們)不是亂砍濫伐,原本可以為村民們帶來財富和幸福的生活。
(老師覺得你真了不起,你還知道,只有過度的砍伐才會造成災難。
我覺得我們不應該怪斧頭,錯就錯在村民們不該用斧頭砍那么多樹!
。阏鎱柡Γ軌蚩吹奖砻姹澈蟮脑颍。
早知道這樣,村民就不該亂砍亂伐。
。ㄎ衣牫隽四銓λ麄儽硎就锵У耐瑫r也對他們進行了譴責。)
應該邊砍邊種,砍得少種得多,就不會被洪水沖走了。
(多有遠見呀!多好的建議啊!請你一定要把這個建議告訴幸存下來的村民!
如果村民們吸取教訓,一定能讓美麗的小村莊再次回來!
。ㄎ蚁嘈沤涍^你們一年年一代代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再見到那個美麗的小村莊。
(世界上多幾個你這樣的環保專家,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麗。
……
四、布置作業
老師想給大家布置一項作業,請你想一想后來小村莊又會發生什么故事,接著課文來寫一寫《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下節課我們再來交流。
【板書設計】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什么都沒有了
( 。┑母^?( 。┑母^
【教學反思】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非常慶幸能有這樣一個機會,能和這么多的老師和前輩們一起在這里學習交流。下面我想說一說自己對這堂課的理解和設計時一些的思路和構想。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文章語言樸實,寓意深刻,讀后耐人尋味。
當我接觸到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既震撼于故事的那令人痛心的結尾,同時又深深地為它那精練而發人深省的語言文字所吸引。我覺得,這并不是一般的閱讀教學,還得讓孩子更深一層地體會到文章包含的韻味;但同時,這更不同于思想品德課,不能把所謂的環保意識強加給孩子,而只能在語言文字的閱讀中去體會和思考。所以,我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就期望使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起來,創設朗讀和感悟的情境,把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起來,把語言訓練與學生心靈的感悟融為一體,使嚴謹而扎實的語文學習的同時也具有審美性和趣味性。正是這樣的思考使我在教學設計中突出了以下幾點:
一、以“斧頭”主線,引發矛盾沖突
在這篇課文中,作者反復出現了“斧頭”兩個字,可以說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雖然課文中在斧頭的前面加上的只是“鋒利”這一個詞,但這斧頭包含著許多深意,卻不是孩子們粗讀課文所能夠體會的。當人們擁有一棟棟房子、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所有他們想要的一切的時候,對于村民們來說,這也許是一把致富的斧頭、帶來幸福的斧頭,而當村民們用亂砍濫伐,導致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小村莊的時候,這又是一把罪惡的、殘忍的、悲劇性的斧頭。這樣強烈的矛盾沖突,使得孩子不得不思考這樣的問題:難道一切都是斧頭的罪過嗎?怎樣才能避免這樣悲慘的結局呢?從而使孩子們除了懂得環境保護的道理外,還能夠在自己體悟的基礎上站到更高的層面上來客觀地看待村民砍樹的這一行為,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而不是僅僅去遺憾或是去痛恨。人們可以利用自然資源,只是不可以過度地、無節制地濫用自然資源。讓“斧頭”引出“斧頭”背后的東西,這比起單純地說教,要孩子保護自然環境和資源,效果會好得多。
二、以“留白”為契機,挖掘文本含義
這篇課文中有許多隱性的語言文字,作為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夠好好地利用它們,孩子們對于語言文字的理解將更加透徹和深刻。在交流、理解的五個重點句的教學中,我都比較注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產生聯系,也比較注意抓住文本內部隱藏的信息和“留白”,使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展開思維,理解文本詞句深層次的含義。比如“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中的省略號,孩子們可以讀到很多標點里所隱含的東西;比如“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中的“什么”究竟指什么,讓孩子自己來填補書本中的空白,看到文字里的,聯想到文字外的;我還適時地穿插圖片和視頻,使孩子對留白的理解適時地和畫面達成共鳴,進而促進對文字的理解和意義的把握。
三、以“朗讀”代解說,體驗語言文字
首先,我采用復習詞語并運用詞語說句子的方法復習前面的第一個自然段,既作為對第一課時學習的檢測,這樣的復習方式也更符合一篇“故事”的特點。而這種方式由于觸動了學生的興奮點,學生的思路也更加活躍,之后的學習和理解也更加多元。
在教學幾個重點句時,我在語言文字的訓練后都不忘讓孩子讀一讀有所體會的句子,每一次的朗讀以文字的解讀為基礎,同時也把對文字的理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朗讀中體會兩個“不斷”,在朗讀中理解三個“變成”,在朗讀中目睹那“沒喘氣的大雨”,在朗讀中經歷漫長的“一年年一代代”和“多少年多少代”
……
四、以語言實踐為途徑,提升文本價值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試圖讓孩子不但關注語言文字,同時也挖掘文字背后的隱藏含義,使學生的心靈和受到語言文字的雙重震撼。我們可以看到,在最后的部分,學生的發言是多元而到位的:“不是斧頭的過錯,而是操縱者的村民!薄叭绻沂切〈迕瘢視⻊袼麄兩倏扯喾N!钡鹊,真正地體現了文本的價值含義。
接觸新課程已經有兩年半了,可以說新課程給我們的孩子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給我們教師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新課程下的我有很多疑惑和彷徨,怎樣聯結傳統和創新,怎樣處理預設和生成,怎樣和諧工具和人文……我想,只要我們不斷地思考和探索,這些疑問會在我們的課堂中慢慢地得到解答。而我此刻最想得到的,是在座各位前輩和專家們能夠不吝賜教,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再次謝謝大家!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5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涵著的道理。
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前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圖片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低聲速讀,可以高聲朗讀,可以雙人讀,個人。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讀讀議議,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講述課文主要內容,同時播放多媒體課件。
二.品讀句子,體悟自得
1.自讀體悟。
。1)再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或生活現實體會,感悟。
。2)小組交流,每個人都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生匯報小組交流情況,教師隨機點撥與引導
。4)多媒體出示學生找到的句子:
1“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裸露的土地指什么?
2“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引導:指的是大量樹木被劈柴后燒掉了。
3“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引導:指的是小村莊的人們仍舊在不斷地砍伐樹木,靠自然的給予過著安逸的生活。
4“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引導:破壞大自然,必將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2.悟情感,明主旨。
(1)看到樹木不斷的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的擴大,你是什么心情?(惋惜,難過)把你們的心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學生練讀,教師指導,指名讀,齊讀。
(3)如果時光能倒流,在悲劇沒發生之前你想對村子里的人說些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對村民的勸告表述出來
三.回顧全文,課外延伸
1.聯系實際,說說生活中我們人類還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學生舉例說明
2.那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珍惜,保護環境?
。1)不亂丟垃圾
(2)愛護花草樹木
。3)保護益蟲益鳥
。4)同破壞環境的行為做斗爭
(5)宣傳環保知識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設身處地想想,如果你是地球,你有什么話想對地球上的人類說說?
。1)小組展開討論,綜合小組的意見,寫出一句忠告的話語。
(2)小組匯報自己的話。
(3)教師進行適當的評價。
四.總結全文。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能從中得到一個信息,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大自然,如果破壞了大自然,那我們最終還是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1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的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教學一開始,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郁郁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后的圖,一邊說: “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后這么美麗的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蓖ㄟ^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沖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多元解讀文本,進行心靈對話。
閱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本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 ——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后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么,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边@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干什么?”學生們說出了 “蓋新房”“做家具”“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說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么?學生都說體會到村里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說:“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說“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边@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后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后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边@句話是什么意思?帶著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并通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文的過程中,也借助了課件的手段,讓學生認識了“犁”,體會了“裸露”,更通過一段真實的影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了課文內容,并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后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系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后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后,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嘆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首先讓學生觀看展示小村莊原來的美麗景象和洪水來臨后的變化課件。在學生觀看完后問道:“你看到了什么?”學生紛紛發言:“我看到了村前的那條小河,小河的水唱著歌向遠方流去。”“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樹伸展著茂密的枝葉,郁郁蔥蔥!蔽铱吹搅烁鞣N各樣的野花野草“我看到下雨了,雨越下越大,發洪水了,小村莊里的房子、大樹都被洪水沖走了!薄拔疫發現就連斧頭也被洪水沖走了,洪水退去的時候,小村莊不見了!
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同學們,看到這兩種不同的景象你現在心里怎么想?”學生踴躍回答:“太可惜了,那么美的一個村莊竟然會在一場暴風雨中消失,小村莊的人們為什么要這么做了!薄拔腋械胶茈y過,又感到很奇怪,好好的村莊怎么那么經不住洪水的侵襲呢?”趁學生心有疑問之時,我趁熱打鐵:“同學們,那就帶著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去細讀課文,看看從中你能發現什么,讀懂了什么?”我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把課文讀上幾遍。學生置身于自我思索、不斷發現的情境之中,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自然也就憑著自己的能力迎刃而解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想主要以這種方式進行講授,先聽課文或看課文視頻——再說說你聽懂或看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然后自瀆課文,自己解決一些問題 ——再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在指導學生閱讀《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第三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把這段意思畫出來(樹林減少,裸露土地擴大,樹樁遍地皆是,樹林成了房子,家具、工具柴煙)不出所料,學生們興趣盎然,不一會兒,便出了一幅幅生動的簡筆畫很好的體現了人們無知地肆意砍伐,破壞生態環境和無節制地浪費自然資源。我讓學生互相交流,談談自己的創作的意圖和感受。
師:同學們,你們畫得十分生動,講得十分精神,但你們認為為這段該怎么讀呢?
康詩琪:“老師,應該讀出那種十分氣憤的語氣。”
師:為什么這么氣憤?
康:你想,那么多的綠樹被這些人天天砍,月月破,做成各種各樣的家具、工具和房子,太氣憤了!
師:那你就用氣憤的語氣讀讀吧!
康面帶憤怒地朗讀。
胡平:老師,我給她提個建議,好嗎?
師:喔,想不到你還有更好的建議,說吧。
胡:我認為應該把“一間間”、“一棟棟”、“應有盡有”、“各種各樣”等詞讀得特別重些,而且我認為也可以讀出惋惜的語氣。
師:為什么?
胡:你想,這些人破樹修房子、做家具不說,他們還修得那么多,家具是要有盡有,工具是多種多樣,這得要破多少樹呀!還住的、用的就行了,干嗎還要破這么多的樹,真是太浪費太可惜!
師生一片掌聲。
師:你就讀一讀。
胡滿臉惋惜之色,邊讀邊搖著頭。
剛讀完:“咚“的一下,一只手高高舉起,這不是“批判大王”馮欽渝么?(平時他最愛雞蛋里挑骨頭,批評別人的觀點,所以落了個“批判大王”的名號。)
我微笑著說:“又有什么更高明的東西嗎?”
馮:老師:我認為讀這段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
頓時,我和全班同學吃了一驚,“又在出風頭!”不知從哪個角落冒出這么一句。
馮(臉色并沒紅):你想山坡上那么多樹苗,如果只是擋風擋沙,防什么山洪,豈不是浪費,F在人們把它們修成了一棟棟漂亮的房子,做成了各種各樣的美觀適當的家具,人們的生活不是理幸福了嗎?那心情當然應該高興呀!
一席妙語,令大家暗自心服。不覺為他叫好。
“馮欽渝,人們靠樹雖然獲得了美滿的生活,但后來為什么全村都被洪水淹沒、沖走了呢?”只見一個嬌小的姑娘站了起來,原來是譚夢竹。
師:喔,確實。
譚又說道:我認為破是可以用的,但不能破多了,可以邊破邊栽樹嗎。
師:馮欽渝同學是站在村民們的角度去理解的,認為他們因幸福生活而高興,這是合情合理的,譚夢竹提的建議更是高明,又利用了樹木,又保護了資源,真是兩全其美。既然你們有自己的獨特見解,而且是那么富有創意,就按自己的理解、體會去讀吧!
話音剛落,教室一下子沸騰了,有的面帶怒容,語氣充滿了憤恨;有的語調低沉,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有的洋洋自得,為樹林換來的幸福生活而陶醉……
新課程理念強調:尊重學在閱讀過程中的個性張揚,珍視他們在閱讀實踐中的“多元化”和“獨特體驗”。而這些需要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上和諧地進行,正是教師放心、放手、放權,充分信賴每位學生,才能讓他們主動脈積極地去發現和探究,去用心感悟和品味。教師“甘做平等中的首席”,不失時機地點撥和啟發,激勵和喚醒他們沉睡已久的潛能和智慧,去實現文本、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對話,去實現朗讀的多元化,以讀促悟,以悟助讀。因此,在平等、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朗讀素養就顯得水到渠成、輕松自然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13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預案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會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理解小村莊變化的過程和原因。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難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設計理念:
本文語言淺顯樸實,用娓娓道來方式向學生講述了一個小村莊從美麗的到毀滅的過程,但文中也有含義很深的句子,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些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此,一方面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積極參與學習。另一方面老師在探究中有意地點悟,讓其走進課文,明白道理。
五.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片等。
六.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
1.同學們,我們學習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大家已經知道了這個小村莊是什么的?是怎樣的一個美麗的小村莊,誰來說說。板書美麗的
2.現在的小村莊怎樣啦?誰來說說。板書什么都沒有了
。ǘ、繼續研讀課文。
1.自讀自悟要求:小村莊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呢?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答案(詞句)用“————”畫下來。準備交流。
2.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巡回輔導。
3.交流平臺:找到答案了嗎?誰來說說。
預測,學生會找到: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1)、根據問題你讀懂了什么?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預測,學生會找到:兩個“誰”、“拎”
。2)、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什么?理解詞語:裸露
。3)、小結:這里的人們沒有任何的限制,上山隨意砍樹。板書:隨意砍樹
。4)、指導朗讀。
(過渡)人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后,他們有沒有停止砍樹呢?
4.研讀第三自然段。
。1)、提出學習目標。
(2)、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巡回輔導。
。3)、交流平臺。(學生會找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4)、(讀讀議議)你讀懂了什么?板書:不斷砍樹
(5)、小結:人們還在不斷的砍樹,對森林的破壞還在繼續,環境在進一步惡化。
(6)、朗讀:兩個“不斷”語重些。
。7)、人們把這些樹木砍下后作什么用啦?
認識排比句:三個“變成了”,這句是排比句。語氣表達一個比一個強烈。
(8)、讀讀這個句子。
還有不懂的嗎?(估計“柴煙”)
。9)、在我們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把樹木用來燒飯啦?
5.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習句子: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這里的“還”能去掉嗎?
。2)、讀讀。“不管、還、”音稍重。
(3)、引述:終于,小村莊失去了樹木的保護之后,在一個、(接讀)
讀了這段話你體會到了什么?(看插圖)你能用文中的話來說嗎?
。4)、“大雨沒喘氣兒”的意思,你能不能用句中的話來說?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學們,課文使我們很受啟發,你有什么啟發?四人小組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我們要愛護家園,保護環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和大自然和諧生活。(板書:保護環境)
。3)、那么,此時此刻,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
。ㄍ烙懻摚
。4)、說說。
師結:我想,你們的句句良言,小村莊的人們一定會聽到的。
。ㄋ模┱n外作業
回家向大人了解家鄉動物、植物有無增減。如:蛇、青蛙、樹木、它們對環境有無影響。
附板書:
隨意砍樹
美麗的 什么都沒有了
不斷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能復述課文內容。
3、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4、能懂得故事里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1套。
教學過程 :
一、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完后想一想,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試著把故事內容復述一下。先自已復述一遍,然后復述給同桌聽。
二、品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仔細品讀課文,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認真寫好批注,等一會我們交流。
三、講述故事。
請同學們在復述課文的基礎上,再加進自己合理的想象,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先自己講一遍,然后講給同桌聽?梢砸粋人單獨講,也可以幾個人合作講。
四、拓展閱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它向人類敲響了警鐘:如果再不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那我們將自食其果,自我毀滅。
21世紀,人類面臨許多環境問題。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下面這則材料,讀后說說你的感受。
五、環保行動。
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面對如此怵目驚心的環保問題,我們小學生能做什么呢?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案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1、認識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表中的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2、熟讀基礎上,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重點:1、正確讀寫生字詞語,了解小村莊發生變化的原因。
2、領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一、故事導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小故事:在一個山谷里,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那里森林郁郁蔥蔥,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可是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那個美麗的小村莊已經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最終走向毀滅呢?我們來學習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出示自學提示:
。1)第一遍讀文要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識生字,要把字音讀準。
。2)第二遍讀文要輕聲朗讀,邊讀邊畫詞語。
。3)第三遍讀文要默讀課文,然后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借助字典理解詞語。
2、學生按自學提示進行自學。
3、匯報自學成果:
。1)出示生字卡認讀,重點強調“裸”字的讀音。
。2)出示詞語卡認讀、開火車讀。
。3)質疑:在生字詞中有哪個字你還不認識,或記不住,或不理解意思,都可提出來,集體交流。
。4)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裸”“蔥”“黎”,學生練寫。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指名接讀課文。
2、思考:第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2、用自己的話說說二三自然段寫了什么?
3、最后兩段又寫了什么?
4、思考:是什么原因讓這個美麗的小村莊走向了滅亡呢?
生:人們亂砍樹木
四、積累好詞佳句
把課文中你喜歡的詞語抄在積累本上。
第二課時
一、掛圖導入:
老師要送給大家一幅美圖:(課文插圖1),仔細觀察圖,你能給它起了名字嗎?
生: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生:一個漂亮的小村莊
生:一個風景優美的小村莊
好,那我們到課文中找一找,哪段是描寫這幅圖的?
生:第一自然段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誰能帶著美麗的心情讀一下第一自然段?其它同學畫出描寫小村莊美麗的詞語。
2、出示(課文插圖2):同學們看圖,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
生:一個暴風雨中的小村莊
生:一個被洪水吞沒的小村莊
生:一個走向滅亡的小村莊
在課文中找一找相關段落。
3、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幅圖時,心情怎樣?
生:難過
生:傷心
生:沉重
師:那誰能懷著沉重的心情讀一下這段課文?
指導朗讀。
4、那么是什么原因讓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最終走向了滅亡呢?在文中找出相關段落,默讀。
。1)填空:在人們鋒利的斧頭下,樹木變成了,變成了,變成了,還有 。
(2)這是個排比句式,誰能用這個句式說一句話?
生練習說話。
。3)“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人們把樹木當柴禾燒了。
(4)是啊,有的甚至把樹木當做柴禾燒了,這是多么低效的一種利用方式!就這樣一年年、一代代,樹木在人們鋒利的斧頭下,一棵一棵地被砍掉了,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樹樁。樹木可是吸收大量的水分,穩固土壤,對大地起著保護的作用,可小村莊的人們卻只顧眼前的利益,亂砍濫伐,致使裸露的土地越來越多,大地失去了這件綠色的外衣做保護,于是悲劇發生了。發生了什么?
生: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墒,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5、“大雨沒喘氣兒”是什么意思?
生:雨一直在下。
“咆哮”原指野獸的叫聲,在本文指什么?
生:指河流的波濤聲奔騰轟鳴。
生:形容水聲很大,波濤洶涌。
6、討論:文中幾次出現“鋒利的斧頭”?是“鋒利的斧頭”惹的禍嗎?
生: 文中出現三次。不是斧頭的錯,是人們用斧頭砍的樹。
師: “鋒利的斧頭”代表著人們對樹木森林的無情的、殘酷的破壞、短視的利用,甚至可以說是那些無知的人們的一種象征。
7、在“鋒利的斧頭”下,“什么都沒有了”,大家想象一下,都沒了什么?
生:房子、家具、工具。
生:家里的一切。
生:人也死了,什么都沒有了。
8、那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么嗎?
生:我想說:“你們當初不應該砍樹,要不砍樹,小村莊就不會被洪水卷走!
生:我想說:“你們不該只顧眼前的利益。”
9、是啊,誰破壞了大自然,就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那你想為環保做點什么嗎?
生:我想做一個宣傳牌,要人們保護樹木。
生:我想制一份手抄報,讓人們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生:我想每年的植樹節種一棵小樹。
三、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再體會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