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精選15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教學一開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郁郁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后的圖,一邊說: “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后這么美麗的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沖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欲望和濃厚的學習趣。
二、在閱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本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么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 ——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后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么,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干什么?”學生們說出了 “蓋新房”“做家具”“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說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么?學生都說體會到村里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說:“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說“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這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后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后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帶著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通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文的過程中,也借助了課件的手段,讓學生認識了“犁”,體會了“裸露”,更通過一段真實的影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通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了課文內容,并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后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通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系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后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后,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嘆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3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等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2、在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4、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學習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學習難點】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學習過程】
一、圖畫對比,激qing導入
1、今天老師要把同學們帶到一座小村莊里,它座落在悠遠的山谷中,那里真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美麗極了。
2、請看圖,這就是我向大家介紹的小村莊,看圖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快快說出來讓大家與你共同分享。
3、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座小村莊描繪一下嗎?可以不局限畫面,盡情展開你們的想像。
二、感情頌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把小村莊描繪得真美,下面我們看看書是如何描繪的呢?
誰能美美地讀給大家聽。
2、人們在這座美麗的小村莊里過著幸福恬靜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長,這座小村莊里發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同學們想知道嗎?
3、師:請看圖,誰又能說說看了這幅圖,你的心情如何?
4、師:此時此刻我和同學們的心情是一樣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無情的洪水淹沒了整個村莊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朗讀,邊讀邊想,那個美麗的小村莊被洪水淹沒的原因是什么呢?
指生讀。
師:現請小組合作討論,小村莊被洪水淹沒的原因。
5、指生說,隨機指導:
⑴ 鋒利的斧頭(你讀書讀得很認真)
⑵ 誰家
理解:誰、拎
師:這句話充分展示了小村莊的人們沒有任何約束的去亂砍亂伐的錯誤行為,那怎樣才能讀出小村莊里的人們當時那種隨隨便便的錯誤心里呢?
6、師:誰還能把你找到原因說給大家聽。
生:
師:你說的太好了,你能出來伐樹木會造成大量水土流失,看來課下你查閱了許多資料,村莊里的人們把這種亂砍亂伐的錯誤行為延續給了子子孫孫,長期下去小村莊的命運怎能不讓人憂慮呢?學了這句話,你有何感想?那么你能把這給憂慮讀出來嗎?
7、小村莊里的人們想做什么,可以說他們靠鋒利的斧頭得到的東西真是──誰能用書上的一個詞概括(應有盡有)
8、村莊里的人們靠鋒利的斧頭過著自認為幸福的生活可是危機就在眼前,一場大雨來臨了。
師:請同學們默讀第4自然段。并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生:“沒喘氣”是什么意思?
師:誰愿意當小老師替他回答?
生:“咆哮”是什么意思?
師:誰來幫他?
生:咆哮:形容水勢很猛。
9、師:天災人禍,使得一座美麗的小村莊發生巨大的變化,請同學們看課文最后的一句話,生齊讀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什么都沒有了你能用一詞來概括嗎?
生:一無所有
10、師: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是指什么?
生:
師:鋒利的斧頭,在文中三次出現,那么它又指什么呢?
三、小結
師:是呀,村莊里的人們靠著鋒利的斧頭得到了應有
盡有的東,西可是他們亂砍亂伐的錯誤行為最終導致他們一無所有,甚至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種結局是對他們錯誤行為的懲罰。
四、拓展延伸
我們身邊許多不良行為無時無刻地在危害著我們。學了本文,你想對小村莊里的人們說點什么?
指生討論。
師生評議。
五、高度概括、激qing呼吁
同學們就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做起,愛大自然吧,維護好生態平衡,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
【教學設想】
我講的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小村莊由于村里的人們亂砍亂伐,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嚴勵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個美麗而寧靜的小村莊從此消的無影無蹤,它告訴了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在本課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實踐與想象充分結合垢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趣
在這里,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由老師引出,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視覺思維,讓學生自由去描繪,不局限畫面去描述,充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而后畫面急劇變化,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美麗的村莊,讓學生們在幼小心靈里,感受到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的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使學生第一次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碰撞為他們理解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感情基礎。
二、品詞析句、感情朗讀、突破難點
在突破重點:小村莊變化的原因時,我采用了抓重點句子來分析理解,通過反復誦讀來深入體會,如“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一棵一棵砍下來” 這句中我抓住了“誰”,“拎”讓學生理解到村莊里的人,毫無任何約束,亂砍亂伐的錯誤行為,之后,再深入去讀,在讀中品味。
三、質凝問難
在教學中我采用了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質凝問難,讓學生當老師,這樣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四、拓展延伸
在教學重點句“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了一切都沒有了,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時由學生理解到是村莊里的人們亂砍亂伐的錯誤行為禍及了他們自己,也同時初衷禍及到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由此想到我們生存環境。課前我讓同學們關于森林砍伐與水土流失的相關材料,危及我們周邊的大自然環境受到了什么危害,并談談你的想法,同學們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真情呼吁,這一環節使學生對如何愛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有了更高的認識。
五、不足之處
新課程理念滲透得還不到位,有幾處評價語還是不到位今后我要多聽課,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得以提高。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4
10
三年級說課人 胡嶸蘋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5冊的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由于村里的人們不加節制地砍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個美麗而寧靜的小村莊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它告訴了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環境。 整組課文都是圍繞著“保護環境”為主題,通過質樸、深蘊的語言,優美真實的課件演示,將學生帶入了一個全新的視野窗口,從這個窗口里他們看到了歷史環境的巨大變遷,激發了他們內心強烈的的情感共鳴,深深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深化了主題。下面我把它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結合句子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發展目標:培養學生愛護家園、保護環境、為后人造福的憂患意識。 二、教學重點: 〈它采用了設置懸念的方式,引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因此我們認為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 三、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法和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們綜合了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隨機通達教學、自上而下教學設計及情境性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五、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實踐與想象充分結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設情境,激活情感 在這里,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在老師的故事中娓娓而來,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首先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后畫面急劇變化,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從聲音、畫面方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讓他們的思維處于一種張開的狀態,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感受到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的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第一次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碰撞為他們理解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模擬調查,滲透新知 在學生自由讀課文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并且采用新穎而獨特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在教學中,課件演示讓學生看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情感畫卷。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疑問,很多的想法,再運用模擬調查的方式,首先激起學生的興趣,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學生通過剛才的課件觀看,聽老師逐步深入的引導,拉近了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學生心里那么多的“問號”就會在他們自己的探索中一步一步的清晰、明顯。 (三)、自主釋疑,知識反饋。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課里,要引導學生根據單元訓練目標,讓學生提問,把學習的主動權放給學生,這樣做,為學生指明了方向,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我們以課堂為主陣地,始終將“分組討論、合作交流”作為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習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首先是討論前——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開展觀察思考,比如: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學生經過有目的地觀察和有意識地思想,有針對性去討論,對問題產生了獨特的想法,才能充分、深刻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弄明白“所有靠斧頭得到一切”不僅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頭得到的房子、家具還有靠斧頭得到的所有不錯的生活。討論中——學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見解,有的僅僅是幼稚的疑問。這些想法,都使學生有一種“一吐為快”的心理需求,此時,正是討論的最佳時機。討論時,引導學生有序地發言,特別注意讓只習慣于說的學生有“聽”的耐心,使羞于發言的學生有“講”的信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條理地將自己的意見充分表露,使課堂討論呈現一種“個性思想展現,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討論后,再引導學生進行整理,對于這些意見的“聯結點”,讓學生從中歸納出正是因為這些村民亂砍亂伐,造成了對周圍環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由此看出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然后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四)、發展思維、深化主題 孩子們對大自然總是有一種莫名的親近,而且還有著意想不到的創造潛能。學完全文后,采用記者采訪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古人說:“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教師始終通過充沛的情感,用生動語言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使自己和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非常簡單但又層層進入,從直觀上一目了然但又意義深遠,從而深化了整個主題。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5
教材簡說
本文正如它的題目,講述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山谷中有一座環境優美的小村莊,村莊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森林。人們靠著手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于過度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終于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這個故事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莊里的人們錯誤的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所引發的嚴重的后果--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本文呼吁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等詞語,摘抄含義深刻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
學習重點:這篇課文的學習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學習難點:學習難點是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課時安排:二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看圖,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有個想法,準備帶你們走出教室,去一個坐落在山谷中的小村莊看一看,請同學們大點聲告訴老師,你們高興嗎?(高興)好!老師現在就先讓你們對這個小村莊的遠古時代,進行一些了解,下面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個小村莊,看后,小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待會兒告訴老師。(出示課件)
2、讓學生充分講自己的感受,體會小村莊的環境之美。
過渡語:是啊!這個小村莊的環境確實很美!相信小朋友們都很喜歡這里,那這個小村莊過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還在嗎?那里的環境現在還跟原來一樣的美嗎?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這個小村莊的故事。(隨機板書課題: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時,把昨天你預習時勾畫出來的生字多讀幾遍。做到盡量把句子讀通順。邊讀邊思考:這個小村莊過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還在嗎?為什么會這樣?
2、再請同學們你把剛才讀會的生字、詞語讀給同桌聽一聽,如果還有讀不來的,問一問你的同桌。
小結過渡:剛才同學們讀得挺認真的,老師也想聽聽你們讀的情況怎么樣?
檢查自學情況:(出示課件)
1、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讓學生開火車讀。
2、把詞語中生字的拼音去掉,看看你還能不能讀準它。
3、現在咱們再來玩個搶讀生字的游戲。如果你能讀準所有生字的讀音,那你就是我們班最聰明的人!(教師指哪一個,你就讀哪一個。)
過渡談話:剛才同學們把生字的字音讀準了,接著請你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的時候,請按下面的自學提示進行:(出示課件),讓學生明白以下要求。
1、讀懂每一句話的意思。
2、畫一畫你不理解的句子或問題,待會兒,老師請同學幫你解決。
3、思考:這個小村莊過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還在嗎?為什么會這樣?
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過渡:咱們現在來交流一下:這個小村莊過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后,還在嗎?為什么會這樣?課文的哪個地方,告訴你的?
1、先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⒉再指名進行交流。
3、當學生說出小村莊被洪水沖走時,相機讓學生讀熟第四自然段,并理解“我知道大雨沒喘氣兒”的意思。
4、為什么會這樣?你能找到原因?
(隨機找到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落,采用各種方式把課文讀熟,當讀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時,出示斧頭,在立體掛圖上進行演示,幫助理解:山坡上出現了裸漏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上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漏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等一系列內容)
過渡:就這樣,由于村里的人們不停地砍樹,想砍就砍,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滲透情感,拓展思維。
是啊!這個小村莊的人們在享受了斧頭帶給他們的好處之后,最終是讓這些斧頭給毀掉了一切。讀了這個令人心痛的故事后,同學們有什么話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嗎?
讓學生充分地說。
朗讀全文,整體回顧。
最后,請同學們看著課文,認真地聽錄音朗讀,記下故事的內容,回家后,講給你周圍的人聽一聽,讓他們也學會保護自己美麗的家園。
個性作業,深化主題
設計保護環境的標示語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6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語言樸實,含義深刻。課文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訴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篇課文寓意深刻,讀后耐人尋味。
學生分析:學生已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已經認識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往往關心的是小村莊的人們是怎么逃生的,他們最后又到了哪里,偏離課文蘊含的道理。
設計理念:閱讀自悟、討論交流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艘即將遠航的船,那么教師就是把握航向的船長,而學生是實實在在的水手,他們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掌握本課的17個生字及帶有生字的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前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圖片,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鋒利的斧頭”在課文中多次出現,請找出這幾處來,出聲讀一讀。
(1)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
(2)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3)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2、“鋒利的斧頭”和這座小村莊的消亡有什么關系呢?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畫出村里的人家靠著鋒利的斧頭做了什么?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2、造成的結果呢?
(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畫出村里的人家靠著鋒利的斧頭做了什么?
(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2、出示句子:造成的結果呢?
(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聯系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村里的人家任意砍伐樹木,作為柴火。大量的樹木就是這樣消失的。)
3、造成的結果呢?
(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抓住“減少”、“擴大”兩個詞,請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體會。指導讀出語氣。
四、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五、六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2、“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聯系上下文說說意思。
(人類通過用鋒利的斧頭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所獲得的一切都將失去,甚至連人類自己也將滅亡。)
五、總結。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對任何自然資源的濫用,都是一種毀滅。人類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為理念,我們要保護綠色家園。)
2、交流查找的有關綠色家園的資料或圖片。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洪水卷走
鋒利的斧頭 不斷擴大
裸露的土地區性 出現
教學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頭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就是這把斧頭,砍掉了原本“美麗的小村莊”的一切。我從“鋒利的斧頭”入手,娓娓道來小村莊面貌改變的過程及小村莊最后的命運。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小村莊的人們肆意破壞環境的行為和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沖毀的慘狀,并通過讀把一些含義深刻的詞句表現出來,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7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疑問是創新思維的前奏。教學本課,我以學生的疑問入手。以斧頭為線索,展開了斧頭對小村莊做出了貢獻還是危害地討論。這種學習方式很特別,孩子們興趣很濃。討論的結果有兩種意見。然后安排孩子去文中找一找斧頭對小村莊的貢獻的句子和危害的句子。作為自己的理論依據,闡述自己的觀點。從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斧頭對小村莊的貢獻和危害。
1、學生匯報斧頭對小村莊的貢獻的句子: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2)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3)、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2、找一找斧頭對小村莊的危害的句子。
1)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
3)不知過了多少年……
4)什么都沒有了——)
全文以斧頭為線索,通過斧頭對小村莊的貢獻以及對小村莊的危害的對比,逐句交流,體會斧頭對小村莊的貢獻是表面上的,危害是毀滅性的。從而認識到斧頭只是工具,只是幫兇。真正的兇手是人,是人對大自然的破壞。
二、匯報交流、真情表達——我會說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于是我教給學生另一種獲得知識的方法——到課外去查找資料。“除了亂砍濫伐,你還見過哪些破壞環境的不文明行為或現象呢?你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嗎?”請男生組成藍天隊、女生組成綠水隊展開搜索競賽,也可以用筆寫寫心中的所思所想,寫下自己的氣憤、呼吁或建議等。
1、找一找我們身邊破壞環境的現象及其造成的后果。
2、寫一寫心中的所思所想。
學生搜集到的材料:我國的被調查者對國內目前的環境狀況的評價是15個國家中最差的,其中最為突出的環境問 題是飲用水源的污染以及大量農田被侵蝕。
北京距離沙漠只有70公里。
由于森林的減少,將有45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
本世紀以來,全世界酸雨污染范圍日益擴大,酸度也在不斷增加,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 國家,其中包括我國在內,酸雨都將日益嚴重。
世界森林面積急劇減少,近200年來地球上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毀壞,進入80年代,每年砍伐森林15萬平方千米,熱帶雨林每年消失11萬平方千米、土壤侵蝕嚴重、物種資源減少、水資源匱乏(世界上有80個國家,20億人口在缺水的邊緣)、礦產資源枯竭等等。
在這一環節中,學生不知不覺地經歷了從學到做、從讀到寫、從課本
到實踐的語文學習過程。
三、教學后的反思:
這節課是我比較滿意的一節課,教學時我以斧頭為線索。通過斧頭對小村莊的貢獻及危害的對比,使學生明白了亂砍濫伐的危害是重大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課上搜集的資料。如“北京距離沙漠只有70公里”。“由于森林的減少,將有45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對學生的觸及很大。課結束時,我總結:“小朋友們,地球家園萬物生,人類生存賴環境。自然生態有規律,開發利用要平衡。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綠色家園,共創美好未來。”沒想到,我這幾句簡單的話,引發了孩子的一個大舉動。下課以后,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伙,拿著撮子跑出了班級。當時我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當我再回到班級的時候,發現撮子里滿滿的,都是孩子從操場上撿來的垃圾。當時,我的眼淚就含在我的眼圈里,心里莫名的激動。我為有這樣一群孩子而感到驕傲。他們用他們的行動證明了:“保護環境絕對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8
師:真高興看到精神的你,想跟大家聊聊,你喜歡漂亮的衣裙嗎?
生;喜歡。
師:你喜歡美味的蛋糕嗎?
生:喜歡。
師:你喜歡我這個美麗的老師嗎?
生:喜歡。
師:你喜歡美麗的風景嗎?
生:喜歡。
師:哦,你喜歡甜美的聲音嗎?
生:喜歡。
師:是的,美好的事物總能引起我們對美的追求和無限遐想;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我們一起去看看。
(多媒體出示美麗的小村莊)
師:好,告訴我,你喜歡這個小村莊嗎?你說
生:喜歡。
師:為什么?
生:因為小村莊上有很多美麗的油菜花。
生:我喜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那個水很清。
生:我喜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因為這個小村莊的人都很幸福。
師:哦,你也來說一說。
生:我喜歡這個小村莊,因為這個小村莊的山上有郁郁蔥蔥的森林。
師:哦,郁郁蔥蔥的森林,你看得真仔細啊,是啊,我跟你們一樣也喜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但我更喜歡聽到你們響亮甜美的讀書聲。
(播放課件:配樂第一自然段)
師:好!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仿佛聞到了清新甜潤的空氣;誰給我們讀一讀?好你來——
(一生站起來讀這段話)
師:讀得不錯。
師:再請個同學,李汶澤
(生讀這段話。)
師:很好。聽到大家的朗讀老師也陶醉其中了。現在我請你再看這段話,你除了發現小村莊特別的美,你還有什么發現?
師:山谷中早先有個美麗的小村莊,你還有什么發現?除了小村莊特別美,你還有什么發現?
師:一個、兩個,黃書涵你來。
生:那里的空氣清新甜潤。
師:還有呢,黃歆雨。
生:天空湛藍深遠。
師:除了這個小村莊的美,還有哪些發現嗎?你看看,山谷中,早先有個美麗的小村莊。農潔妍。
生: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
師:還有嗎?農瀅橙。
生:村前河水清澈見底。
師:那還有呢,跟老師讀第一句話:“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生跟讀第一句話)
師:早先有過是什么意思?
生:早先有過,就是以前有過。
師:早先有過,現在這個小村莊還在不在?
生:不在。
師:那你想啊,這么美麗的小村莊現在不在了,你想看看現在的小村莊什么樣子嗎?
生:想。
(課件出示現在的小村莊圖片)
師:看看現在的小村莊,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知道的?黃柳非。
生:為什么以前美麗的小村莊現在怎么會變成這樣?
師:啊,對了,怎么變成這樣子啊,你有什么感受?
師:你覺得怎么樣,看這個圖片,黃崇琮。
生:變化太大了。
師:變化太大了,你的心情呢?
生:很傷心。
師:很傷心,還有呢?黃潔儀。
生:早先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現在出現很多裸露的土地。
師:哦,你覺得奇怪嗎?
生:奇怪。
師:你想知道為什么會這個樣子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請讀題目。
(生齊讀課題)
師:好,現在就請你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想,為什么美麗的小村莊變成了這個樣子,是誰造成的啊?
(生自由讀文,師提示學生要自由讀文)
師:哎,我們班的同學特團結,讀著讀著慢慢地就變成齊讀了。哎,不錯,那你想為什么小村莊變成這樣子?
師:好,覃欣慰。
生: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師:雨才停下來,結果怎么呀?小村莊,誰接著往下說?好,黃潔儀。
生:因為人們把山上的樹木都砍下來。
師:啊,才會怎么樣呀,是人們把樹林中的樹木一棵一棵地砍下來,才會造成今天的這樣子。你再來說一說。
生:因為人們把樹木砍下來,如果不砍的話樹木可以抵擋洪水,這個小村莊就不會變成今天這樣子。
師:啊,那也就是說是村民自己把自己的小村莊給毀了。是啊!
(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師:接下來,請你
“為什么說是小村莊的人們造成這場災難?為什么說是村民自己毀掉小村莊?請你分成四人小組,找出你們認為是村民自己毀掉自己村莊的理由的句子或詞語用橫線畫出來”
(生分組學習,師巡視、參與學生學習活動)
師:同學們,下面我們請一個小組的代表把他們交流的意見匯報匯報,把你們小組的理由給我們說一說,黃昱瑜。
生:我們小組畫的是:“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還有“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師:哦,那個小組畫得跟他們一樣的,請舉手(各組舉手示意認同該小組意見)
師:好!小組畫得跟他們一樣的請舉手,意見跟他們一樣的理由?啊,都一樣,還有嗎?除了這兩個地方,你還有什么理由?哪個組?黃書涵。
生:我們小組前兩句和黃昱瑜的小組畫得一樣,不過,第三句我們畫的是“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我們小組是這樣認為的:村民為了眼前不錯的生活,砍掉了樹木,所以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師:這也是理由之一,是么?啊,哪個小組跟他們意見一樣的舉手,這個理由啊,你認為黃書涵這個小組的理由充分不充分?
生:充分。
師:充分,那么這句要不要畫?
生:要畫。
師:請你補上(生補畫這句話),哦,還有小組要補充嗎?黃歆雨,請你——
生:前兩句跟黃昱瑜一樣,還有一句要補上的“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師:你為什么要畫這一句,你的理由是什么啊?
生:因為小村莊的人們一直在砍伐樹。
師:啊,一直在砍樹,你從哪一個詞知道的?
生:“不斷”。
師:啊,“不斷”,還有呢,針對時間是哪個詞?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師:“一年年,一代代”說明小村莊的人們一直在什么啊?
生:砍樹。
師:在這里我要表揚三(一)班的同學,你們真會學習,跟老師也跟同學想到一塊去了。好,我們再一起讀讀這句話。
(課件出示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師:眼睛看一看黑板,誰來讀這句話?黃崇琮。
(黃崇琮讀該句子)
師:周璇詢,你也來讀一讀
(周璇詢讀該句子)。
師:剛才各小組都畫了這句,請你告訴我你們的理由是什么,是村民自己毀掉自己的村莊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是從這句話看出來的呢?好,農夢婕。
生:“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師:那誰砍啊?
生:村民。
師:啊,去砍這個樹;這個“誰家”指的是誰啊?
生:村民。
師:誰去都可以,哪一家去都可以,有沒有誰制止他們啊?
生:沒有。
師:啊,沒有,就拎起斧頭,還有“拎”呢?隆屹。
生:說明他們根本不在乎這些樹木。
師:他們很高興根本不在乎,他們不會心疼,是嗎?黃書涵,你也來補充
生:他們拎起斧頭認真的很輕松地到山上去,不在乎以后的日子怎么樣。
師:啊,你做做“拎”是怎么樣子的(生在座位上模擬“拎”動作)。
師:啊,這說明他們根本不在乎——
生:以后的日子怎么樣的。
師:他們沒有想到,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的什么——
生:后果。
師:后果。好,李冠德,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后山坡上出現了什么?
生:裸露的土地。
師:“裸露”是什么意思?
生:樹木被砍斷了。
師:樹木被砍斷了,是嗎?啊,好,“裸露”呢也就是山坡上沒有了什么?
生:沒有了樹木。
師:沒有了樹木,好,黃柳非。
生:“裸露”的意思就是沒有東西遮蓋。
師:沒有什么的遮蓋?
生:沒有樹木的遮蓋。
師:好,沒有樹木的遮蓋,那你對村民的這種行為,你是怎么樣的感受?
師:剛才你告訴老師是傷心(板書;傷心),那么現在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你的心情是怎么樣子的?
師:好,你說
生:氣憤。
師:氣憤,還有呢,
生:憤怒。
師:憤怒,還有呢?盧瓊俏。
生:生氣。
師:生氣,好!那大家讀這一句話的時候帶著什么樣的心情來讀?
生:生氣。
師:誰來讀?黃柳非。
(生讀“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師:你覺得她讀得怎么樣?農潔儀
生:她讀得很流利,不過她沒有讀出生氣的樣子。
師:啊,生氣的樣子,如果把生氣的語氣讀出來就更好了,是嗎?但是你的心里面(怎么想),老師知道。誰再來?(一生舉手)
師:你能讀嗎?那你來試試讀好嗎?
生:好,齊讀!
師:好,預備起
(生齊讀這句話)
師:我可以從你們的朗讀中感受到大家非常的——
生:(異口同聲:氣憤!)
師:這句你應該怎么讀?農夢婕。
(課件出示另一句話:“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生:很傷心。
師:用傷心語氣,還可以用怎么樣的語氣來讀?黃番。
生:難過。
師:除了傷心、難過,還可以用怎么樣的語氣來讀?黃崇琮。
生:很惋惜。
師:很惋惜,那我們試著來讀好嗎?“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起。
(生齊讀)
師:后面這句話你為什么把聲音降下來呢,你覺得怎么樣,你說——
生:傷心。
師:傷心,所以你把語調怎樣啊,降下來了。
生:我傷心。
師:那請你看一下,這么美麗的小村莊,樹木被一棵一棵怎樣——
生:砍下來
師:砍下來,對了;那你想,你又應該怎么樣啊?
生:傷心。
師:非常非常傷心,那么除此之外,我們會覺得怎么樣啊?
生:氣憤!
師:那么,讀這句話時候也可以用氣憤的語氣來讀一讀;那么,在這些話里你還可以找出村民毀掉小村莊的理由在哪里?
生:樹木被一棵一棵砍下來地砍下來。
師: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地砍下來,就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你還有什么理由?黃榮洲。
生:“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通過這句我能感覺到他們不在乎以后會怎么樣。
師:他們根本不在乎以后會怎么樣,沒有想到砍樹的怎么樣?
生:后果。
師:對,他們就覺得有這些應有盡有的家具,他們生活過得怎么樣啊?
生:過得還都不錯。
師:過得還好,那么請問“一年年,一代代”是多長時間?文藝霖。
生:“一年年,一代代”的意思是過了很多年,很多代。
師:啊,過了很多代誰還在砍樹,他們一直都沒有想到這后果是嗎?那么請想象一下“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地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地擴大,造成了什么后果,空氣怎么樣啊?山前的小河怎么了?湛藍的天空布滿了什么?請你想象一下,黃昱瑜。
生:山上沒有郁郁蔥蔥的森林,村前的小河污染很大,天空布滿了烏云,空氣由清新變成了很臭。
師:啊,很臭,不再怎么樣啊?不再清新甜潤了,是啊,山上的樹木被一棵一棵地砍下來以后,那你想想小河不再清澈見底,空氣不再清新甜潤;那你想象一下,肥沃的土地,滿地的油菜花怎么樣啊?
生:再也沒有了!
師:再也沒有了,這樣的小村莊你覺得怎么樣啊?(擦“莊”字里的“土”字)
生:很不好。
師:很不好,可是這些村民還是沒有想到,好,請你再讀這句話,可以用傷心的,也可以用氣憤的,都可以。“一年年,一代代”預備齊——
(生齊讀“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師:讀得我的心都疼了。好,再看看這兩句
(課件出示“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不錯。”)
師:請哪位同學來讀這兩句,韋柳江
(生讀這兩句話)
師:好,還記得嗎?剛才黃書涵這個小組,把這個“還“字在這里說得非常準確,誰再來說一說,為什么用這個“還”字?黃柳非。
生:村民把樹木砍斷。
生:說明他們為了眼前的生活都一直在砍樹,不管砍樹的后果。
師:啊,不管砍樹的后果,那村民沒有想到這些后果,最終,災難終于怎么樣?
生:終于降臨了!
(課件出示句子:“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師:好,誰來讀?(生舉手)
師:請第四小組同學來讀一讀,舉手的同學特別多。
(第四小組學生齊讀這句話)
師:你來評一評他們小組讀得怎么樣?黃潔儀
生:他們讀得很流利,把氣憤的語氣讀出來。
師:好,你說,黃凱云,你覺得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他們讀得很流利,很有感情。
師:把怎么樣的感情讀出來了?
生:很生氣的感情。
師:那想請問,在這個句子里,什么是“大雨沒喘氣兒”?這一回我請沒有舉過手的同學,好嗎,我希望看到你的小手,覃醒禾,什么是“大雨沒喘氣兒”?
生:一連下了一連下了五天五夜。
師: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
生: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師:這樣的問題你也知道,為什么不舉手啊,其實老師知道你肯定知道。那誰再來?我希望你自信的小手,唐天祥,你來說好嗎?沒關系的我知道你懂
生:一連下了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師:沒關系的,我知道你懂,你讀對了。
師;好,我們再掌聲鼓勵他一下,好嗎?你知道了,能不能自信地讀一讀。
(生再讀“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這句話。)
師:好。比剛才有進步。黃思純,你也來讀一讀
(生讀: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師:好,那“咆哮”,昨天晚上老師讓你查字典了,請你告訴我“咆哮”是什么意思?黃榮洲。
生:氣勢如雷。
師:氣勢如雷。你說,昨晚你查了,是什么意思?“咆哮”——
生:江河奔騰或人暴怒叫喊。
師:這里的“咆哮”是誰?
生:洪水。
生:是誰在“咆哮”?
生:洪水。
師:來看一看
(多媒體課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師:這是什么樣的洪水?
生:“咆哮”。
師:為什么洪水這樣咆哮,這樣肆虐?為什么?黃柳非。
生:因為小村莊的人不愛護自然界的樹木,隨便地亂砍亂伐。
師:你說得好!你也來說一說為什么洪水這么肆虐?
生:那是因為那些人亂砍亂伐樹木不愛護樹木。
師:黃屹夫。
生:這是因為人們不愛護大自然,遭到了報應。
師:啊,遭到了報應,所以洪水怎么樣啊?
生:肆虐了。
師:好,你說——
生:因為村民亂砍樹,所以現在沒有樹木來抵擋洪水了
師:啊,沒有樹木來抵擋洪水,說得真好!
生:因為他們亂砍亂伐的時候,他們不在乎樹木。
師:現在老師告訴同學們的是,慶幸的是在這場咆哮的洪水的災難中,小村莊的人們活了下來,那你想對村民說些什么呢?黃昱瑜。
生:我想對他們說在裸露的土地上種上樹木。
師:真好,你也說一說。
生:把樹木種上以后就不要再亂砍亂伐了。
師:你說——
生:讓他們把裸露的土地都種上樹木,讓空氣不再被污染,讓空氣清新甜潤,讓天空湛藍深遠。
師:很好,你說。
生:我想對他們說不要再亂砍亂伐,要不然下次就不會這么幸運地活下來了。
師:韋柳江
生:讓他們不再砍樹。
師:啊,不再砍樹,那我們應該怎么樣啊?
生:(異口同聲地):種樹。
師:對了,應該種樹!同學們啊,不僅小村莊的人們意識到種樹的重要,我們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了,你們看一看:
(課件出示文字:你知道嗎,在市政府的關心下,我們百色今年的植樹造林落到了實處。從從前的植樹造“零”到現今的“掛牌樹”。由從前提出的“一個人種十棵樹”到“十個人種好一棵樹”的可喜變化。)
師:在西北,在沙漠化的西北,人們已停止使用地下水,他們計劃在2010年來到的時候,所有的農村都停止使用地下水;到2020年,所有西北部沙漠的農村,都會飲用純凈的水;那你說說,我們有沒有信心讓美麗的小村莊回來啊,有沒有?
生:有!
師:對,很有信心讓美麗的小村莊再回來!
師:有信心還不行,還要有行動,得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
師:好,現在請看這個字(師范寫“蔥“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師:你有什么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生:只有大家用心去種樹,才會變得蔥蔥郁郁。
師:只有大家用心去種樹,樹木才會變得蔥蔥郁郁;是啊,我相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會怎么樣啊?
生:重新回來。
(師重寫“村莊”這兩個字)
師:那作為同學,我們以我們獨特的方式來表達植樹造林的心愿。好大家讀一讀:
(課件顯示、生齊讀:“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師:請你說一句話,向社會上的叔叔阿姨發出我們的呼吁。黃潔儀
生:讓我們植樹造林吧!
師:讓我們植樹造林吧!你的呢,黃柳非。
生:造林就是造福我們每個人。
師:造林就是造福我們每個人,說得真好。李冠德。
生:植樹造林,功在當代。給我們的家園更好的未來。
師:很好,讓我們全班一起把這篇課文再讀一讀,我們相信這個小村莊能回來!
準備,《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預備齊——
(生齊讀全文)
師:這節課就學到這,下課!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9
教學要求: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2,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懂得要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3,齊讀課題.
(一)學習第一段.
課件出示早先小村莊的圖片:看到畫面,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將學生反饋的有助于下文教學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自由地將這篇文章讀一讀,找出文中描寫這場面的語句.
3,請多生匯報.
4,顯示語句:"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的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
5,齊讀.
6,你感覺到:這是一個_______________的小村莊.
7,左,右,齊分別讀這一段.
8,老師當記者,生演居民,進行采訪:在這樣美麗的小村莊里住著,你感覺如何
9,交流.
(二)學習最后兩段.
1,一年年,一代代,日子就這么如行云流水般消逝了,現在讓我們再跟著作者一起,將鏡頭切入到幾十年后的這個小村莊,(出示畫面)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課文中也用了幾個這樣的句子來寫這幾個場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出示課文最后兩段中的句子.a,(男生,女生分開來)"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b,(齊)"什么都沒有了."
4,多美的小村莊啊,就這樣被喘氣的大雨,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看到這番場面,孩子們,你們的心情如何
5,多生體會讀.(邊讀邊指點讀)
6,帶上你們的心理感受,一起來讀.
(三)學習課文三四自然段.
1,此時此刻,老師的心情和你們一樣沉重.為什么這樣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會什么都沒有了呢 我們到哪里找原因
2,(課文中)是的,到課文中去找尋我們的答案,這也是一種閱讀方法.現在請同學自由地,放聲地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你認為哪句最能說明問題,請用"——"劃記起來,反復地讀一讀,待會我們一起再來交流.
2,交流.
3,出示句子.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a,請三個同學,分別把句子中的"誰"換成 "我",讀:
"我家想蓋房,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我家想造犁,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我家想____,我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一棵砍下來."
b,聽出了什么
c,是啊,正是這樣,任何人都可以拎起斧頭去砍一棵棵的樹,所以山坡上出現了——(生接)裸露的土地.這一次就讓我們用我們的朗讀來代替大家的心情吧.
d,齊讀.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a,找到了這個句子的同學一起來讀.
b,請自由地將這個句子讀一讀,同桌間討論討論,來完成屏幕上的這個句子.(出示)
"因為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還因為_________________,所以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最后整個村子也消失在洪水之中了."
(3)分組朗讀這句話.
(出示課文最后一段及相關圖片)是啊,由于人們不加節制地濫砍濫伐,才導致小村莊什么都沒有了,房子沒有了-——(學生說)(課件出示最后一句話"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學生心情沉重地讀.
三,拓展延伸.
此時此刻,看到被洪水沖走的這一切,你又想對人們說些什么呢
運用"我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句式訓練.
板書設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美麗 洪水卷走了
隨意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郁、澈”等9個宇,學會“林、郁”等13個字。正確讀寫“山谷、森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亂砍伐樹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教學難點是聯系生適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1、小黑板(字詞)。
2、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與森林的破壞情況、植物與水土流失、植物與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
【教學準備】
第一課時
一、投影插圖,導入
1、師:山谷中,有這樣一個小村莊,請同學們看一看,它給你留下怎樣丁怎岸的印象?
2、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體會小村莊的環境之美。
3、今天,我們讀讀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出示課題)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到許多年前開始。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郁郁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咆哮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
3、邊讀邊思考:小村莊結果怎么樣了?
三、匯報交流思考的問題
小結: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最后在一場大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真令人痛心,這到底是誰造成的呢?我們下節課探究這個問題。
四、熟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1、自己練習講述。
2、指名講述。評價讀音的準確,故事的完整。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已練習讀。
2、小組內讀,評議后再練習。
3、指名讀,師生評議:
⑴ 第1段要讀出小村莊環境之美:
這樣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后來在一場大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呀!是誰毀了的呢?
⑵ 深入學習2、3段:
① 理解第二段第三句話:具體給這十幾戶人家取一些名字并描述他們的行為。
② 把“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應有盡有的家具、工具”說一說。
③ 說說對“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這句話的理解。
④ 朗讀指導:讀出小村莊人們的行動以及村莊變化的過程。
⑶ 學習最后兩段:
① 去掉“還”字跟原句比較,找出問題的實質。
② 聯系上下文理解“大雨沒喘氣”和“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體會悲慘的無法挽回的結局。
③ 過渡:事實正像我們所預料的那樣,這個小村莊的人們在享受了斧頭帶給他們的好處之后,最終還是讓這些斧頭給毀了一切。
④ “什么都沒有了”指的是什么沒有了,你能具體說說嗎?
⑤ 議議如何讀好這兩段,再試試。
二、總結全文
1、有感請地朗朗全文。
2、你想對小村莊的人說什么?
三、練習
1、抄寫自己認為意思深刻的句子。
2、記下一則廣告,想想根據本課內容,你會寫一句什么?寫下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11
課題名稱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科 目 語文 年 級 三年級 教學時間 一課時(40分鐘) 學習者分析 本班學生人數較少,但學生較靈活,思維較快,適合小組討論。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習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通過小組討論的學習活動,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三、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15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涵著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 2.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資源 老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教學過程描述 教學活動1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師:同學們,在一個幽靜的山谷中,有這樣一個小村莊,誰來說說你看到的景色?有段優美的文字描寫了這個小村莊的景色,讀一讀。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 2、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美麗的小村莊,許多年以后卻被一場洪水沖得無影無蹤。讓我們走進今天的故事,去探尋其中的原因吧。 教學活動2 二、初讀課文: 1、讀準生字的讀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把課文讀準確,讀流利。 3、思考:那個美麗的小村莊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學活動3 三、匯報交流: 1、認讀詞語: (出示生字卡片 齊讀) 2、指名回答剛才的兩個問題。(說出大意即可) 教學活動4 四、深入文本,探究原因 1、好,就讓我們細細讀課文,找找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村莊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到造成小村莊變化原因的句子,用橫線劃下來。 2、學生交流:(課件出示) a、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1)、請同學們自由讀句子,你讀了后有什么想法? (2)、補充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 ),誰家想( )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引導學生從“誰家、誰家”感受人們砍樹非常隨意。 (3)、引導學生抓住“拎”這個詞與“拿、帶”作比較,思考作者這樣用詞的目的:突出人們沒把砍樹當成一回事情,非常隨心所欲。 (4)、引導學生從“一棵一棵”體會肆意的砍伐,給森林造成的破壞。 (5)、指導朗讀。 b、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1)、你能說說讀了這句話以后的感受嗎? (2)、你能把省略號省略的文字說出來嗎? (3)、指導朗讀:是啊,人們只知道向森林貪婪地索取,對森林的破壞在無止境地繼續,你覺得用怎樣的語氣朗讀這句話比較恰當? c、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了。 (1)、“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不直接寫“還有大量的樹木被人們當成柴火燒掉了”?引導學生感受這是多么大的浪費,這是多么低效的利用,這是多么令人痛惜的愚蠢舉動啊! (2)、這句話該怎么讀?讓學生通過思考體會到,雖然樹木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同時對森林造成的破壞和存在的隱患是令人擔憂的。 d、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1)、這句話中“大雨沒喘氣兒”你能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理解嗎? (2)、學到這兒,你能告訴我小村子最終消失的原因了嗎? 是呀,正如文章結尾所說的那樣——(出示句子)在這場災難過后,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引——一棟棟的房子、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家具等等都沒有了,包括那些曾經給人們帶來好處可最終害了人們自己的鋒利的斧頭。 教學活動5 五、總結全文。 1、學完課文,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什么? 2、師:同學們,就是這把鋒利的斧頭使這美麗的小村莊消失了,這斧頭不僅僅是斧頭,它代表了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為。希望同學們牢牢記住這樣一句話,人類不給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會給人類留后路。同在藍天下,我們應該共享大自然,保護大自然,讓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師板書:愛護樹木、保護環境、關愛地球)
教學反思: 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山谷中那環境優美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人們靠著手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終于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能對孩子說些什么呢?“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盡管樹木利用低效,但“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我們無法批判小村莊居民對樹木森林的無情的,殘酷的破壞,短視的利用,甚至可以說是無知。我想,即使小村莊的居民能自覺愛護環境,保護樹木,今天這個小村莊也將不復存在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離開了山,離開了水,人將怎么生存呢?有誰來過問呢?草原上的牧民只能放牧,不能強求他們去認識幾代以后草原沙漠化的危害;平原的農民只能種田,不能強求他們去過問幾代后土壤的肥力不足。所以,不必說小村莊的居民短視,不必說小村莊居民的可憐,因為今天還有很多的人,不僅讀了小村莊的故事,還學會了和小村莊居民一樣“不錯的生活”。還有多少視聽麻木,情感淡漠,缺乏生態倫理的現代人卻無動于衷,因為我們根本不解大自然的語言,不懂動物與植物相依為命的關系,只見樹木的價值,不顧樹的生存權利和作用,表現為急功近利,巧取豪奪,自以為是。大自然給我們的報復,只是暫時還未來到罷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1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疲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教學實錄一:
師:(有感情地朗讀)“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聽完老師的朗讀,請大家想象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美麗的村莊?
(學生興趣高,紛紛舉手發言。)
生1:小村莊里綠樹成蔭,樹木成林。
生2:山坡上,牛羊在綠茵茵的草坪上吃草。
生3:村子中央有一所學校,五星紅旗在半空中高高飄揚,從校園里傳出孩子們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
生4:家家都住著新房,生活得很好。
生5:大人們在田里、山上干活,有說有笑的。
生6:老人們在樹蔭下乘涼,拉扯著家常。
生7:村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彎彎曲曲地流向遠方。
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很好,在大家的描繪下,小村莊實在是太美了。有誰能更好的完整的說說小村莊的美嗎?
(準備片刻,學生發言。選錄一例如下)
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那里綠樹成蔭,樹木成林。山坡上,牛羊在綠茵茵的草坪上吃草。不遠處有所學校,從校園里傳出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大人們都在田里、山上愉快地勞作著,到處都可以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
反思: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教學中,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在這一片段的教學中,教師創造出性地挖掘出教材的創新點,填補了教材的空白。緊緊抓住“美麗”二字,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說出自己心中小村莊美麗的樣子。“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各抒己見,個性在想象中得到了展示,思維能力、概括能力、表達能力在學習中得到了充分訓練。教師在一前一后的引導中,引發學生分散思維,引導學生概括歸納,真正成了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與教師簡單地引導學生學習課本相比,這一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加深了學生對小村莊美麗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能力,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為下面內容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教學實錄二:
師: 我們的家鄉山清水秀,氣候宜人,生態資源十分豐富,被譽為“中國最美的農村”也有人說是“最后的香格里拉”。我們都應為自己是婺源人而驕傲。學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你想說些什么呢?你又想做些什么呢?
(教師情境創設到位,學生入情入境。)
生1:我要告訴家里人,我們不能亂砍樹木,要愛護樹木。
生2:我想告訴全校的同學們,我們要保護好家鄉的生態環境,不隨地扔果皮紙屑。
生3:我們學校不應該把垃圾往河里倒,這樣會污染水資源的。
生4:我們應該行動起來,為明天的家鄉更美麗而努力學習,長大后更好地建設家鄉。
生5:我們應該經常去打掃老街。為搞好老街的衛生,我們還要去做些宣傳活動,讓每個人都來管衛生,要讓每個人都認識到“清華是我家,衛生靠大家。”
生6:我要把這個故事講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聽,告訴他們要保護好家鄉的美麗景色。
師:我真高興,聽了大家熱情洋溢的發言。我相信:有你們的努力,有大家的決心,家鄉的明天一定會更美!我們決不會做小村莊中的人們!
反思: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課程標準同時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具有很強的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是一篇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熱愛我們綠色家園的力作。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已經認識到了亂砍濫伐的危害,增強了學生環境保護的自覺意識。教師恰當時候地把他們學到的知識及想法很好地遷移到家鄉,遷移到身邊的人和事上,引起了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增強了保護家鄉生態環境的意識。學生們學得輕松,且有所獲。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們不僅做了學習的主人,也進入了做家鄉小主人的情境。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13
溫馨寄語:當你的心靈美了,大自然才會賦予我們美麗的景色。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 “森、郁、蔥、湛、蓋、犁、砍、裸、擴、棟、柴、喘、黎”13個生字。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讀、賽讀,在讀中品詞析句,學習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3、通過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主要內容,明白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學習含義深刻的句子。
4、通過合作交流、拓展延伸養成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學習指導:按閱讀提示,自讀課文,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方法學習生字詞,根據導學案設計的問題展開學習,在學習中要多讀課文,讀出自己的理解,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體會。
知識鏈接:《母親河,我要用真心保護你》
母親河,我要用真心留住你。
對不起,過去是我不懂珍惜,
才讓你傷心,不再清澈見底。
不要哭泣,多少人依然愛著你,
這片土地因為你變得如此神奇。
如果你失去往日容顏,
就像夜晚不再出現月亮與星星,
每個人每顆心都將會痛惜。
母親河,我真的不能沒有你,
我要用真心保護你,
讓你在這片土地上奔騰不息,
每滴水支持著生命的跳動,
每條河支撐著生命的延續,
不息的流淌滋潤著大地的生機。
母親河,我要用真心留住你,
永遠永遠保護你!
【自主學習】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
2、再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并標出小節。
3、帶問題讀課文,思考:“小村莊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在文中畫出來,讀一讀。
(2)字詞
1、自主識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可運用增加或減少偏旁的方法識記,如:“ 包+口=咆、牛+利=犁、木+東=棟”等,也可用象形字加以識記,如:裸和棵、森和林、砍和次等方法識記。)
2、我會看拼音些詞語(把難記的字、易錯的字圈出來)
zhàn lán luǒ lòu lí míng fêng lì jiā jù
( ) ( ) ( ) ( ) ( )
yù yù cōng cōng yīng yǒu jìn yǒu
( ) ( )
書寫時應注意的字是 ,讀音應注意的字是 。
【合作探究】
1、品讀句子: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1)把這句話大聲讀一遍,邊聽邊思考,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什么都沒有了”指的是哪些東西沒有了?靠斧頭得到了什么?)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課文,愛讀書的孩子,細心的孩子,邊讀邊把你找的答案用筆圈起來)
2、自由研讀,理解詞句。
(1)你從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中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根據學生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加以引導)
(2)指導朗讀
自己試著讀,怎么讀才能讀出人們砍樹的隨意性呢?(指名讀,評議,體會重音)
3、句子訓練
發揮你的想象力:補充下面的句子,想好后,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出示練習題)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 ),誰家想( )......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這里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呢?(這些樹木的用途實在是太多了!)
4、小組討論交流:“小村莊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5、學生交流自己課下收集的環保資料或者把自己觀察到的、發現的講給大家聽。
【拓展延伸】
1、留心觀察。創建后我們滎陽都有什么變化。說說你最喜歡的一處景物。
2、以“如何讓山更青,花更紅,水更綠,天更藍”為話題展開討論,我們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提示:小組討論交流)
課堂小結
同學們,地球媽媽只有一個,它被破壞了,我們人類將別無去處。因此,全世界都在行動,讓我們也行動起來吧!讓我們高聲對世界說:讓天空更蔚藍,讓河水更清澈,讓草木更茂盛,讓動物更自由自在的生活......讓我們牢記這個小村莊給我們的慘痛教訓,一起攜手共同保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綠色的家園!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
當堂檢測
一、比一比,組詞。
犁( )棟( ) 砍( ) 喘( ) 蓋( ) 郁( )
黎( )凍( ) 次( ) 端( ) 盤( ) 部( )
二、把下面的字換偏旁組新字,再組詞
裸 ( ) 犁 ( ) 咆 ( ) 砍 ( )
三、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 )的森林 ( )的河水 ( )的天空 ( )的土地 ( )的工具 ( )的家具 ( )的斧頭 ( )的洪水 四、發揮想象,補充句子。
1、人們砍下的樹木變成了( ),變成了( ),變成了( )。
2、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 ),誰家想( )......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砍樹。
課后練習:(任選一項)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辦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
2、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周圍環境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寫出簡單的匯報材料,與同學交流。
3、留心觀察,發現身邊一些保護環境的人和事,記錄下來,并說一說。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14
一
1、自讀:
⑴ 字音讀準、字音讀通順。
⑵ 學生思考,小村莊發生了什么變化?
2、學生匯報小村莊發生的變化:原來……后來……
二
1、小村莊原來美嗎?課文哪一段寫了小村莊的環境之美?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
2、⑴ 你能完成填空練習嗎?(母語訓練)
山上的森林( ),村前河水( ),天空( ),空氣( )。
⑵ 你能說說所填詞的意思嗎?
⑶ 這么美的環境誰都喜歡,你能帶著感情讀一讀嗎?
3、這樣的小村莊后來在一場大雨中消失了,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呀!是誰毀壞了它呢?老師請你做個小偵探,查出兇手好嗎?
三
請你自己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畫出你認為意思深刻的句子。并讀一讀體會一下:
生1匯報:“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句話說明村里的人沒有例外,他們去山上砍樹都非常隨便,沒把砍樹當成一回事。
師:聽老師讀一讀這句話好嗎?誰能象老師這樣把自己的感情讀出來。
生2匯報:“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我知道這句話是說人們用樹木蓋房子、做工具、做家具、當柴火燒,我想這是多么可惜呀!
師:是呀,樹木越來越少了,用樹木燒火這是一種多輕易的破壞方式呀,你能帶著自己的感情讀一讀二、三自然段嗎?
四
1、這樣的亂砍濫伐一定會造成嚴重后果的,小村莊現在怎樣了呢?請你讀一讀?
2、你認為哪句話應該重點理解?
3、生1匯報:我知道“大雨沒喘氣兒”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是說大雨下個不停。
生2匯報:“可是,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我知道“咆哮”的意思是河水的波濤聲,這句話是說洪水把小村莊沖走了。
師:洪水肆虐,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是人們的亂砍濫伐造成的。
師:多么凄慘的時刻呀,能讀一讀嗎?(男女生讀)
五、小村莊現在什么都沒了,一無所有,請大家看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投影出示)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師:“一切”指的是什么?
生1:所有靠斧頭得到的東西,房子、工具、家具、柴火。
生2:還有那些砍樹的斧頭。
生3:我想還要包括那些小村莊的人們。
師:這說明亂砍造成的嚴重后果,如果人類不愛惜大自然,大自然就會──
生:懲罰我們。
六
師:斧頭創造一切,也毀了一切,但是這是斧頭造成的嗎?
生:不是,這是我們人類自己造成的,這是人們不懂得愛惜大自然,是我們自己破壞了自己的家園。
師:你們說的真好,就讓我們根據自己的體會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讀寫練習題 篇15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夠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課的重點.
2.培養學小愛護環境的意識是難點
教具: 一次性筷子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拿出一次性筷子)
師:這是什么? (點突出“一次性”,用過了就扔掉)這些一次性筷子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樹木)有誰知道一棵樹長到成材需要多少年?(介紹樹木成材的時間,十年。)
過度:是啊,俗話說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告訴我們樹木要的成材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樹木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齊讀課題)
二、學習新課
1.課件出示美麗的小村莊的圖片,師口頭敘述。
在很久很久以前,行…個美麗的小村莊,那里綠樹成蔭,樹木成林,村莊前有條小河,小河的水唱著歌向遠方流去,不遠處有所小學校,從校園里傳出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村里的人們都在用自勤勞的雙手建造著自己的家園。整個小村莊充滿了祥和的氣氛和勃勃的生機。
過度:你們喜歡這樣的小村莊嗎?為什么?那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現在的小村莊是怎樣的嗎?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不懂的或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上做上記號。(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剛才看到同學們讀書讀得很投入,說明這篇課文深深地打動了你,那老師要檢查一下,看誰的字音讀的最準。(課件出示字詞)
師:同學們,你們不但讀書很認真,字音也讀得準。那剛才讀書的時候(沒說)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學生質疑:小村莊為什么會被洪水沖走了呢?)同學們對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沖走,是什么原因造的都非常關心。請同學們分小組共同學習,找出原因來。
(學生分小組討論)
從學生的自由回答中引出斧頭 。板書:畫一把大斧頭。
師:看,就是這把鋒利的斧頭,曾經是小村莊家家戶戶都有的勞動工具,砍倒了一棵棵樹木,(畫樹)讓小村莊的人們失去了家園。課文有哪些句子與斧頭有關,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看誰找得又快又準。
2.找句子,自由匯報。
找一找與斧頭有關的句子
(1)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
(2)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3)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產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的還都不錯。
(4)什么都沒有了一一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選擇你們自己感興趣的句子來研讀,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的你的學習伙伴或者同桌討論,待會匯報你們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由討論思考)
師:同學們討論的多投入啊,現在來說一說,你們感興趣的是哪一句,讀懂了什么?
(1)家家都一兩把鋒利的斧頭。(家家都有,說明斧頭在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
(2)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上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人們想蓋房和造犁都砍樹,一點都不考慮后果。人們用樹木蓋房子,造犁)板書:房子,犁。
師畫樹樁,邊畫邊敘述:人們用鋒利的斧頭將一棵棵的樹木砍下來蓋房和造犁,山坡上剩下一個一個的樹樁。樹木減少了,大地荒涼了,鳥兒也不唱歌了,小動物們的家園也越來越小,出現了什么樣的土地?師板:土地,生板:裸露。
(3)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產戶都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的還都不錯。(怎樣的不錯是日子呢?漂亮的房子,各種各樣的家具,工具。)
(4)什么都投有了一一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同學們不僅句子找得準,而且體會得非常深刻,但是還有一個句子,沒有直接寫斧頭,但與斧頭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家再仔細地讀課文,看誰能找出這個句子來。(學生找句子)
(出示句子:樹木變成了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空中。師:對,這是你的發現,了不起的發現。老師想問問你(你是怎知知道這句話和斧頭有關系的?誰還想讀這句話,找了個學生)那你能告訴我讀這句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可惜)(惋惜)。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板書:家具,工具,燒柴
小村莊的人們不僅用這些樹木使自己過上了好日子,更為可恨的是他們還將大量的樹木當柴燒了,出示課件。大家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再看看這紅紅的火苗和滾滾的濃煙,你此時的心情怎樣? (心疼)誰能試著讀出這種感情來。(學生讀句子)陳惠敏讀得很好,老師高評價。
師:鋒利的斧頭砍下了一棵棵的樹,做成了這些(指板書),剩下一個一個的樹樁,就這樣——
課件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學生讀句子,師一邊在黑板上添畫樹樁)你從這句話中感情到了什么? (重點讀句子,抓住五年年,說明什么? (時間長)那你讀給老師聽聽,讀出時間長來。一代代,說明什么? (砍樹的人多)指名再讀,再談感受,全班齊讀。)
師:是啊,小村莊的人們就這樣一年年,一代代的砍樹,以為這樣不錯的生活會永遠的延續下去,他們還在繼續對大自然貪婪的掠奪和侵占,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他們絕對沒有想到一場滅頂之災即將來臨。大家請看,師傳述: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可是那個小材莊,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課件出示句子:什么都沒有了了一一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音樂)
師:什么都沒有了!邊說邊貼曾經靠這把斧頭得到的一切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都沒有了。此時此刻,我的心難以平靜,好像也被咆哮的洪水沖擊著,就像洪水中飄搖的小村莊。你們的心情怎樣? (悲傷)那么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 (談談自己觀看錄像后的感受,抓住學生情緒,讀課文)。
小結:同學們,小村莊的人們就是用這把斧頭,將一棵棵的樹砍下來,做成了這些,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這樣無節制的砍伐,終究逃不過大自然的懲罰。如果我們也像小村莊里的人們一樣不愛護環境,那么我們也將什么都沒有。板書:感嘆號!
三、聯系實際拓展課文內容。
師: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完了,我們的心情是那么的學生。讓我們再讀讀課文(老師讀第一自然段,三個學生分讀后三個一自然段,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老師聽出了你們對小村莊的惋惜,聽出了你們學生的心情。你們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什么呢? (必須愛護樹木,不亂砍伐樹木,保護環境。)親愛的同學們,你們說得多好啊,如果你們自己說的能夠做到就更好了。
四、重建美好家園。
是啊,小村莊的人們,他們受到了這樣的教訓后,也痛定思痛,決心重建自己美好的家園。讓我們來看看現在的小村莊是什么樣的吧!(課件出示美麗的圖片)
我們大家都來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看,大自然回報我們多么美麗的景色啊!
五、作業
1.收集有關環保的資料,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文字。
2.根據你周圍的環境,寫一份環保小建議。(以上兩題任選一題)
兩個作業,你們任選 自己感興趣的一個完成,下節課我們再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