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數學第七冊《乘法》單元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對于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的內容,教材中僅安排一些可以直接簡便運算的題目,目的是淡化不必要的技巧訓練。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不需要加深相關的內容,避免給學生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衛星運行時間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估計兩、三位數乘法的積的范圍。
2.探索兩、三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能利用乘法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從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是本教材編寫的重要思路,在引出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算式前,教師可以安排一些有關人造衛星的故事,從中引出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1圈的時間。接著,可以提出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圈、5圈……21圈的時間計算問題。在類比推理中,讓學生理解求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21圈的時間就是114×21。在列出算式后,可以組織學生估一估這個算式的得數。學生可以把114看作100來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來估算……估算時可以讓學生說說估算的方法,并組織全班進行交流。在具體計算時,可以讓學生先嘗試,后討論,對學生使用的多種不同的算法,只要他們講得出理由,都應加以肯定。當然,不要求每個學生都掌握幾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最后,重點討論豎式計算,并讓學生說一說每一步的算理。在鼓勵算法多樣的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會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乘法。需要說明的是,教材呈現了用表格口算114×21的方法,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的意識,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位值制的思想。教師要啟發學生理解表格中每個數之間的關系。這種方法不要求所有學生掌握。
體育場教學目標
1.能對生活中具體事物的數量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估計。
2.能與同學交流自己估計的方法。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在前幾冊的教材中,已多次滲透了估計的思想,本活動是在學習兩、三位數的乘法后,利用生活中的數據來體會較大數的實際意義。目的是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對估計方法進行歸納。在估計體育場一個看臺的座位數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估一估這個體育場有多少個看臺,并說出估計的依據。接著,討論如何估計一個看臺的座位。在討論時,提倡學生用多種策略去估計,如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或每排取一個整數值等。最后,出示一個看臺的具體數據,讓學生對體育場共有多少個座位進行估計。有關“估計”的教學,有時很難有一個“確定”的答案或“清晰”的策略。教學中教師要嘗試“延遲判斷”,給學生多留一點“時空”,引導學生說出 “更有說服力”的理由或做“更清楚”的表達或舉出“更好理解”的例子。
神奇的計算工具教學目標
1.認識并會使用計算器。
2.會利用計算器探索一些數學規律。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隨著計算器的普及,一些學生在教師講解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前,已經會操作計算器。所以,本活動可以讓一部分學生做小老師,來介紹計算器各功能鍵的作用,根據學生的介紹,教師再作適當的補充。在學生了解了計算器的各功能鍵后,(如“m+”,存儲;“mr”,提。┙處熆梢园才乓恍┧膭t運算的題目,供學生練習。當然,提供的內容最好選擇一些有趣的,如:1 + 2 + 3 + … + 98 + 99 + 100;999 × 9,9999 × 9,99999 × 9等,這些題目既可以使學生鞏固計算器的應用,又能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教師也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計算器的使用進行介紹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