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四導”理念在《生活中的負數》再教學中的運用
生:想……(這一次是零星的、應付性的回答聲。)
教師播新聞,學生記錄數據,然后展示。(展示形式普通、學生興趣不高。)
改動后:
師:同學們,從小咱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今天誰愿意向大家說說你的夢想是什么?
生1:我的夢想是做一名科學家。
生2:我的夢想是做一名model、還有空姐……
生3:我的夢想是做總統!
師:同學們的夢想都很了不起,老師從小也有自己的夢想,想知道嗎?
生:想!(興奮地)
師:告訴大家一個秘密,老師從小除了想做一名出色的教師外,還想做一名播音員。(啊……!!!)教師故意賣關子:而且還是中央電視臺的播音員。
生:哇……!!??(興奮地、驚奇地、懷疑地……)
師:不相信?那要不要我現場播一段新聞給你們聽聽?
生:要……!!!(異常想要地)
師:想聽新聞,容易。不過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請你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將新聞中的數據記錄下來,看誰的記錄方式最特別、最有趣……
師學中央臺播音員播新聞,學生邊記錄,然后展示:
生1:我畫了一個球門,如果進球的話,就畫球飛進去了;做生意如果賺錢我就畫一個錢袋,錢飛進去就表示賺錢,如果虧本就畫錢長翅膀飛走了;參加會議的就畫人走進來,離開會議的就畫人走了。
生2:我畫了好球表示贏球,破球就表示輸球;笑臉表示賺錢很高興,哭臉表示虧本很慘;來參加會議就用“+”表示,走了就用“-”表示。
生3:我用三角形、圓形來表示……
改后效果:
1、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在興奮、驚奇、質疑、有趣等利學因素中積極地參與著教學,課堂活了。
2、彰顯了靈性、張揚了個性,學生智慧的火花四處飛揚,一張張鮮活的面孔,一個個讓你想也想不到“金點子”在課堂上涌現。
3、語言幽默、稚趣盎然,課堂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生機。
反思:
原設計形式陳舊,甚至可以說就是傳統的問答式教學的“偽包裝”,教師“導定向”的目的是將課堂設計為學生必須服從的過場而已,而學生的“自定向、自運作、自激勵、自評價”更是無從體現,課堂沉悶,毫無生氣。改動后,教師的導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我感受,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我運作中去鍛煉能力,在自我評價中去進行知識的篩選和對比,真正體現了《新課標》:“人人學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思想。
二、改評價
指導理念:
夸獎對于孩子,就像陽光對于小草一樣重要。但像別的事情一樣,夸獎也應該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方式進行才能有最佳的效果。給孩子一個意外的驚喜,這是使你的夸獎具有奇效的秘密。 ——《天才是這樣夸出來的》一書
原設計:
沒有專門的評價體系或方法,一般在學生回答后,老師請大家掌聲鼓勵。
師:´´´同學回答得怎樣?
生:好!(應付配合式地)
師:(還頗有激qing地)你真棒,表揚他!
生:稀稀拉拉的掌聲。
師:(聲嘶力竭地)掌聲能大點嗎?
生:全班在老師的指揮下整齊劃一地邊拍掌邊喊:“棒,棒,你真棒。”(受表揚的學生也在這“整齊”的隊伍中。)
改動后:
師:你的夢想太了不起了,來,咱們趕快和這位未來的總統先生握握手……你的記錄方式太特別、太有趣了,真讓老師大開眼界……你的想法和數學家的一模一樣……你是一名出色的演員,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非你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