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四導”理念在《生活中的負數》再教學中的運用
生:前所未有的成功體驗,愉悅的心情顯而易見。
改后效果:
1、“貼心”的評價極大地調動了孩子聆聽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空前熱鬧。
2、匯報稚趣精彩,極富童真,學生個性得到了張揚,創新的星火迅速燎原。
3、每個學生都很重視自己的被認可度,因此爭先恐后地上臺展示自己,這正是他們自主經歷學習過程體現。
反思:
“羅森塔爾效應”表明: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的預言,會決定另一個人的智慧成就,而自己信任和崇拜的人對自己的賞識更能夠給予自己無窮的力量。——《賞識你的學生》一書
由此可見,評價對于學生的發展,對于課堂的教學是一劑多么好的“催化良方”啊。課堂是師生雙向互動的結合體,它是一個教與學相長的內化合作過程,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這兩個元素缺一不可,改動后的新型評價方式為師生的雙向互動搭建了一個平臺,為師生的教與學,情與感牽設了一條紐帶,更為學生個性的張揚,自我學習能力的提高,創新思維的萌發提供了展示的舞臺,評價從“導激勵”轉向“自激勵”,而這種發自內心的主動性感受,對于學生糾正偏頗,展現亮點舉足輕重,且這種伴隨發現所獲得的成功、愉悅的體驗,又會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內在動機,探究的樂趣,成功的體驗,方法的領悟,能力的提高,個性的張揚,五者合一。這一切,都是評價所導向的激趣取得的教育效果。
三、實踐學習方式
指導理念:
世界上沒有才能的人是沒有的。問題在于教育者要去發現每一位學生的稟賦、興趣、愛好和特長,為他們的表現和發展提供充分的條件和正確引導。——蘇霍姆林斯基
原設計:
片段一:
由師扮演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播音員播報天氣,學生找出溫度中的負數。
點到名的同學半被動地順著老師思路說出其中負數,其余同學或聽同學回答,或七嘴八舌,或事不關己,想入非非。整個課堂游離于控制(匯報學生)與失控(其余學生)的無序混亂場面之間,教與學脫節,師與生隔離,由于只能少數人匯報,所以大多數同學無從參與,整個課堂形式單一,氣氛面“熱”實“冷”,效果甚微。
片段二:
師:請大家討論-15℃和-40℃這兩個溫度哪個更冷?
生: 學生毫無目的地“討論”一通,異口同聲回答:“-40℃”更冷。
片段三:
師直接出題:劉翔在第十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半決賽中,110米欄的成績是13.42秒,當時賽場風速為每秒-0.4米。
師:風速怎么會有負的呢?請小組討論后告訴我你的發現。
學生討論后匯報:
生1:風是和劉翔是對著跑的。
生2:他們的方向是相反的。
教學結束,沒有表演的再體驗過程。形式普通,氣氛沉悶。
改動后:
片段一:
師:聽說中央電視臺正在招聘“天氣預報”播音員,有興趣試試嗎?
指名一生上臺表演:各位觀眾,早上好!下面由我為大家播報今天的天氣,請看熒幕:北京,晴,-5~5℃……天氣預報播送完畢,謝謝收看!下面請看飄柔洗發廣告。(饒有趣味地、得意地、調皮地……)
片段二:
師:你能用你的表情和動作告訴我-15℃時是什么感覺嗎?
生:全班積極表演,有的直打哆嗦,有的打噴嚏,有的裹著衣服直發抖,有的凍的直叫“冷死啦,冷死啦!”……全體興致極高。
師:從大家的精彩表演,我已經感受到了-15℃看來還真是夠冷的,不過我國北方到冬天的時候,最低溫度可達-40℃,這時又是什么感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