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 第6單元 確定位置(一)教學設計與評價
2、探究方法,認識數對:
在教學“數對”時, 教師改變了傳統的直授方式,而是由老師板書“數對(3,2)”,讓學生與“第3列,第2行”上下觀察對比,自己感受“數對”的具體含義。接著,說“數對”找同學,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等環節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數對”中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為了進一步探究“數對”中的規律,老師組織小組活動:讓學生先和同桌比比,再和前后同學比比。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同伴的交流共同發現“同列的數對中第一個數相同,同行的數對中第2個數相同”的規律。大家在濃濃的探究氛圍中愉快地深化了對“數對”的認識。
為了讓學生充分感知“數對”方法的優越性,新課引入階段我規定學生在1分半的時間內,用每人喜歡的方法把自己現在的位置寫一寫、畫一畫。在認識“數對”后,讓學生在10秒內用“數對”表示自己的位置。前后的對比,讓學生清楚地體會到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簡約性。
3、方格圖上確定位置
看方格圖上的點用“數對”的方法確定位置是此節課學習的難點之一。為了避免學生單一借助教室平面圖來理解“數對”,帶來認知上的局限性和學習上的疲勞感,我將書后練習題與“魅力九江”的宣傳影像有機的整合。通過播放影像片,讓學生找到熟悉的旅游景點。然后讓課件先出示景“點”,再出示橫豎“線”,最后形成了方格圖。從而讓學生走出教室,走入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去發現數對,運用數對解決生活問題。在教學中老師沒有包辦代替,而是讓學生先自己嘗試看方格圖寫數對,通過質疑“看方格圖寫數對你們能找到什么訣竅嗎?”,由學生總結得出:“從一點出發,先看豎線指著幾,就先寫幾;再看橫線指著幾就再寫幾”的方法,將“數對”的表示方法與今后的平面坐標圖緊密的結合起來。這樣的學習過程雖然需要學生“跳一跳摘果子”,但展示了知識形成、發展和認識的過程。
4、回歸生活,應用數對:
我將練習部分設計為3個層次:
①在趣中鞏固“數對”的認識。“趣”是小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師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金鑰匙”。因此,在鞏固練習中首先“用數對來評價”:我讓學生展開評價,不說出姓名,用數對表示出被評價學生的位置,這樣的學習活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確實較高。學生會仔細傾聽是否有人評價我,也想考察同伴是否能根據我說的數對找到評價的對象。這樣的鞏固學習的策略簡單又實用。接著,用“數對破密碼”:游戲“破譯密碼”練習力度大,練習面廣又有效的調動了課堂氣氛。“寫數對走象棋”:游戲“馬走日字”,為了爭做象棋小高手,學生個個都擠盡腦汁的想“馬的8種走法”,活潑的形式也體現了一題多練的高效性。
②“設計師”活動讓學生展示個性體驗成功。讓學生做設計師不僅僅是單純的數對知識的應用,在設計時還有許多社會因素、環境因素需要考慮,這樣結合生活實際應用數學,正是學有價值的數學理念的體現;由于學生思維迥異,帶來的設計結果也各不相同,在交流的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數學,還學會了生活。
③把數對的知識由教室拓展到課外。數對的的知識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但小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概率較少。所以我通過課件介紹經緯線,電影院的座位、賓館的房間編號、國際象棋的棋盤……拓展了數對的應用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