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認識更大的數
提問:通過這次分類,你能知道什么? 小結:我們按數位的多少進行分類后發現,數位少的這個數就小,數位多的這個數就大。 質疑: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達到了八位數,這怎么比出大小呢? 3、位數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 板書:13820000、10010000 提問:這兩個數都是八位數,位數相同的兩個數怎么樣比較大小呢?先比較哪位上的數? 提問:這兩個數左起第一位千萬位上都是1,怎么比? 學生探索:看左起第二位,第一個數左起第二位百萬位上的3比第二個數百萬位上的0大,所以13820000›10010000 4、分析 引導分析:上海的人口最密集,因為上海地方不但人口卻很多,重慶雖然人口多,但地方大,所以重慶人口沒有上海密集。 (三)課堂作業設計 1、教材第6頁第1題中的第(2)題 2、教材第7頁第3題 3、教材第7頁第4題 (四)課堂小結 啟發提問: (1)比較兩個數據的大小有幾種情況?位數不同的怎么比? (2)如果位數相同怎么辦?先要從哪一位比?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怎么比呢? 第五課時 國土面積(改寫) 教學目標 1、 通過教學活動,認識有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 2、 掌握數據改寫的方法。 3、 引導學生關注較大數據的實際意義。 教學重、難點 體會某些數據改寫單位的必要性,能用萬、億為單位表示大數。 教學準備 在報刊雜志等媒體中收集一組有關國土面積、西部情況、海洋資源的大數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體會數據改寫的必要性 教師出示從媒體收集來的一組數據改寫的實例。讓學生比較同樣的數據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示,讓學生體會到數據改寫的必要性。 二、探索改寫方法 1、出示中國地圖,了解一些省、市、自治區的土地面積。 讓學生讀出這些面積,問:如果要記錄方便,這些數據可以怎樣進行改寫? 2、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改寫的方法。 3、完成試一試第1、2題:進一步鞏固改寫的方法。 三、鞏固與應用 練一練第1題:先請學生說一說我國西部各省、市、自治區的情況以及它們的地理位置,然后出示各地區具體的土地面積,在學生讀一讀的基礎上再請學生改寫成以“萬”為單位的數。 練一練第2題:先讓學生了解一些海洋的知識,特別是我國海洋的區域情況等。接著出示有關的數據,讓學生讀一讀,然后討論這些數據如何進行改寫。 四、作業 收集有關森林面積方面的數據。 [板書設計] 大數的改寫 為了讀數、寫數方便,有時需要把整萬、整億數寫成以“萬”或“億”為單位的數。 9600000 = 960 萬 10000000000 = 100 億 教學反思: 這部分的知識雖是新知識,就知識本身而言,學生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教學中,我利用學生收集的資料,放手讓學生學習,通過觀察比較,在讀寫數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改寫大數的必要性。通過作業的反饋,學生知識掌握的標較好,怎樣讓學生體會到大數的改寫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是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滲透給學生的,怎樣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本案例中做的還不夠,需要大家進行一些有意義的嘗試。 第六課時 森林面積(求近似數) 教學目標 1、 經歷生活數據收集的過程,理解近似數表示的必要性。 2、 探索“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