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教學設計與評析
……
師:你覺得他的說法對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生1:有三條邊的圖形叫做三角形說法不對,圖二、圖三都有三條邊,但它們都不是三角形。
生2:由三條邊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也不對,圖3就是由三條線段組成的,它不是三角形。
生3:我認為應該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教師板書)
師:你是怎么理解圍成的?
生:端點相連,圍在一起。
師:圖3算是圍成嗎?
生:不是,上面的兩個端點也要連在一起。
師:大家同意嗎?(同意)
大家的意思是說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都要相連?(是)
課件演示:端點相連的過程。
師:現在是三角形嗎?(是)
我們看: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連在一起,就像三條線段手拉手——(圍在一起)
的確,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現在請同學們根據三角形的意義解釋一下為什么剛才沒選的圖形不是三角形。
學生用定義解釋
小結:看來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三角形,既要看它是不是由三條線段組成的,還要看這三條線段是不是圍在一起,也就是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是不是都相連。
【評析:讓學生挑戰畫三角形、判斷三角形使學生感覺到自己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經過獨立思考、逐步探索和相互交流后,可以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學生概括出自己對三角形的初步感知和認識,為總結抽象出三角形的意義做好鋪墊。在匯報過程中讓學生不同的說法互相碰撞,互相糾正,教師適時用反例糾正錯誤的說法。在碰撞的過程中逐步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真正實現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3、用字母表示三角形
師:為了表達方便,我們可以用大寫字母分別表示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比如我用a、b、c表示這個三角形的三個頂點,這個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時板書三角形abc。)
現在請同學們完成第二部分的第一個問題。
學生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
【評析:師生共同經歷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過程,為學生提供了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二、認識三角形的高
1、情境引入
師:為了今天的研究,老師特意準備了兩幅動物別墅的圖片。你能區分出哪幅是長頸鹿的?哪幅是山羊的嗎?并說明理由。
課件出生圖片
生:高的房子是長頸鹿的,因為長頸鹿長的高。
師:你說的房子的高是指哪部分?(學生指)
老師這里有三幅圖,你覺得哪幅圖把房子的高表示出來了?
生:第一幅。
師:從圖上來看,房子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評析:從生活情境入手,把三角形的高自然的融入生活之中。讓學生對三角形的高形成初步的感知。】
2、自學定義
那什么叫做三角形的高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81頁,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
學生自學三角形的高。
師:你覺得在這句話中哪些詞比較重要?
生:垂線,頂點,垂足,對邊……
師:同學們請看第二幅,它為什么不是三角形的高呢?
生:斜了,高應該是垂直線段。
師:第三幅也是垂直線段呀,它怎么也不行呢?
生:沒經過頂點!
【評析:出示三幅圖,先讓學生直觀感受三角形的高,然后自學,使學生對三角形的高有初步的理解。通過對后兩幅圖的解釋,讓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實現對教學難點的突破。】
3、學習畫高。
師:現在同學們已經認識了三角形的高,你會畫三角形的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