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統計(二)教學設計
二、 新課 》 》 》
(一) 認識圖片上的植物
1、 認識科學書圖片上的植物。
2、 補充一些其他的植物圖片資料。
(二) 觀察盆栽植物
每四個人為一小組,發放一盆植物,每個學生發一張活動記錄卡,講要求。
1、 大家一起來研究你面前的這株植物,仔細觀察它的各個部分是怎樣的,它們最主要 的特點是什么?
2、 把你所觀察到的植物的各個部分簡單的畫在活動記錄卡上,并用簡短的語言描述一下。
3、 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三) 陳述研究結果
1、 指名或由學生推選代表說,將盆栽植物捧上講臺,邊說邊講解示范。
2、 將自己畫的植物圖形和植物對照一下,讓大家檢驗你畫的圖是否準確。
3、 比較哪一個小組的研究工作做的最好最仔細,予以表揚或獎勵。
(四) 比較盆栽植物
1、 剛才每一個同學都仔仔細細的觀察了這些植物,大家發現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說明它們有不同的地方,那么這些植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2、 選擇我們教室里你最想比較的兩種植物,仔細的去觀察它們的異同。
3、 把觀察的結果寫在活動記錄卡上,四人小組進行交流。
4、 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的觀察比較結果。
三、 總結 》 》 》
1、 新授內容總結,指出學生在實驗操作上的優缺點。
2、 從實際出發進行愛護花草,保護環境的教育。
四、 作業 》 》 》
1、 將自己畫的簡圖帶回家給父母看,看看他們能否分辨你畫的是哪一種植物。
2、 每人回家養一盆花草,并照顧它生長。
【教后記】
這一課是小學科學第二單元《我眼中的生命世界》的內容。新課程標準強調要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去進行科學課的學習。本節課教師嘗試以學生的自我觀察為主,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我想這種教學方式就是學習科學課的要旨所在吧!當然在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下,要達到上述的目的,還是存在一些“所謂的不適應”,教師很難處理開放式的教學所帶來的課堂反應和教學效果之間的關系。這堂課的教學是在新課標理念指導下的一種嘗試,應該說是有一些效果的,學生的興趣很濃,最后很多學生都有了自己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