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會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2、掌握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方法,會進行準確的估算;
3、培養學生良好的估算習慣和估算意識。。
教學重難點:
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方法。
教學資源:
投影、計算器、掛圖、小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生活中的事情很多時候都不需要精確計算,你們能舉出一些相關的例子嗎?(生答)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該用什么方法進行計算呢?(估算)
揭題: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板書)
二、自主探究
1、師:同學小芳遇到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仔細讀一讀(出示掛圖)。
2、提問:要求“這幢樓一年的保潔費用大約是多少元”,該怎樣列式?(列出算式:48×112=?)
3、獨立思考,估算出結果。
4、小組交流:你是怎樣估算的?結果是多少?
5、班內交流:怎樣估算?結果是多少?
方法一:48×100=4800,費用要比4800多一些;
方法二:50×110=5500,估計費用在5500元左右
┅┅
6、用計算器算一算,看看估算的是否接近這個結果。
7、比較:比較以上兩個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必須先求出乘數的近似數;
不同點:一個是先求出兩個乘數的近似數,另一個只需先求出一個乘數的近似數。
8、引導學生小結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方法。
三、鞏固反思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先獨立算一算,然后比一比這三組題目,說說:發現了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第一列)
(1)先讓學生獨立進行估算,再用豎式算一算;
(2)提問:你是怎樣進行估算的?估算結果和豎式計算結果接近嗎?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嗎?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先讓學生獨立進行估算,再用線連一連;
(2)集體核對。
四、應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指名板演,再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思考并計算,然后討論交流:你是怎樣想的?
3、組織學生小結估算的作用:估算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學習中的一些問題,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五、總結質疑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回憶一下: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方法是怎樣的?
六、布置課堂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第6題和第7題。
板書設計:
兩位數乘三位數的估算
每戶一年的保潔費用是48元,這幢樓有112戶,一年的保潔費用大約是多少元
48×112=?(元)
方法一:48×100=4800,比4800元多一些。
方法二:50×110=5500,是5500元左右。
┅
練習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幾百乘幾十、幾十幾乘幾百(不進位)、幾百幾十乘幾十(不進位)的口算方法,以及接近整百或整十數的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能正確地筆算、口算和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