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教學實踐與反思
一、教學設想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要求通過學習掌握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并且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根據估算這一教學內容的特殊性,我是這樣設計這節課的: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這堂課以三年級學生參加“春游”活動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貫穿整堂課的始終,通過解決“春游”中出現的一系列數學問題來完成教學,大膽對教材進行整改,既結合生活實際,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層層遞進,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整堂課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是基本題的教學,通過例題及嘗試練習的學習總結出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方法。然后教師通過一組對比練習,滲透了估算力求簡便的數學思想,估算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把被除數看成接近的整千數,還是整百數,要遵循計算簡便的原則。最后,設計了“租船”這個拓展練習,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加強對新舊知識的整合。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完整的學習了加、減、乘、除的估算,因此在課的最后設計了整合與提高的教學環節,力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將所學知識進行整理和升華。
二、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下個星期我們要去春游了,你們高興嗎?
生:高興。
師:出發前,我們先來解決一些春游中出現的數學問題。
出示:江橋中心校三年級學生去春游,每班去39人,7個班大約去多少人?
師:誰能很快計算出結果?
生:7個班大約去280人。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397≈280(人)
師:為什么可以這樣算?
生:因為題目問“7個班大約去多少人?”我們可以估算。
師過渡: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情況不需要精確計算,只要大概估計就可以。像這里,我們把39看成40,估算非常簡便。
(二)結合實際,學習新知。
師:接下去我們繼續解決春游中出現的數學問題。
1、出示:江橋中心校三年級學生去春游,3個班級購買飲料302瓶,平均每班大約購買飲料多少瓶?
師:自己輕聲讀題。
師:同桌兩人說說數量關系。
師:你會算嗎?(完成練習紙第1題)
生匯報:302除以3約等于100瓶。把302看作300,300除以3等于100,所以302除以3約等于100。
師板書: 302÷3≈100(瓶)
300÷3=100 答:略。
師:學剛才那位同學的樣子說一說。
2、出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
3、嘗試練習。
師:我們就用學會的方法繼續來研究。
出示:江橋中心校學生去春游,5個班級共交費9970元,平均每班大約交費多少元?
師:仔細審題后獨立完成。
生匯報:9970除以5約等于2000元。把9970看作10000,10000除以5等于2000,所以9970除以5約等于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