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 除法教案
2、能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計算中增強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及發散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速度的單位,會正確讀、寫,知道其含義;
2、理解速度和時間、路程的關系;
3、正確理解速度概念。
教學準備:提示卡、課件、尺子。座位安排:每3人同桌(分a、b、c三層同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兩輛汽車進行拉力賽的情境,學生猜哪輛車會取勝呢? 接著出示條件:我2時行駛了120千米,(貨車)
我3時行駛了210千米。 (客車)
到底哪輛車跑得快呢?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如何解答?
2、速度單位名稱的教學
【設計意圖:為學生發現速度單位和以前學過的路程單位、時間單位的不同埋下伏筆】
二、教學新知
1、速度概念的教學
課件出示3道題,讓學生口答各物體的速度。教師再引導學生歸納小結“速度”概念。
2、歸納計算速度的公式
由上題計算各物體速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速度=路程÷時間”這個關系式。
3、感受生活中的不同速度
學生感受日常生活中不同物體的速度,并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電閃雷鳴”這個生活自然現象。
【設計意圖:提高了課堂練習的密度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很樂于解決身邊的問題,并認識到數學來自生活,為生活服務,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加強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
4、歸納計算路程、時間的公式。
通過計算教科書第63頁“試一試”第1題,引導學生歸納“時間=路程÷速度、路程=時間×速度”兩個關系式。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觀察、發現規律,這一個環節也培養學生遷移類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嘗試應用,深化練習
1、做第63頁“試一試”第2題。(分層練習)
2、拓展練習:第64頁第2題(分層練習)
【設計意圖:練習進行分層,可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讓不同的學得到不同的收獲。】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課外作業:第63頁第3題。
教學反思
路程、時間與速度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樹立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方法:嘗試運用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了解了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誰來說說這三者之間存在什么樣的關系?
(讓學生理清三者關系,為下面的練習打基礎。)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培養學生策略意識。)
2、 完成“練一練”第二題。根據情境圖列式計算。
(讓學生通過觀察得出結果、發現規律,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3、完成“練一練”第三題。
根據第1個算式寫出第2、3個算式的得數,尋找其中的規律。
(讓學生自己編題,是對所學知識的再次鞏固和延伸,這會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4、完成“練一練”第四題。
列式計算后,與自己的同桌再出一組這樣的題并解答。
5、完成“練一練”第五題。
三、實踐應用
看線段圖解答,然后提問:15分、35分分別在什么位置。
(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體會路程、時間、速度三者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