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 除法教案
(1)猴王是運用什么知識來教育這個自作聰明的小猴皮皮的呢?同學們想知道嗎?學了今天這節課的知識,你們就知道了。
(2)如果以第一個算式為標準,下面三個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數和商什么變了,什么不變?被除數和除數是怎么變化,而商不變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商不變的規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揭示規律
1、填寫表格
被除數 24 48 120 240 480
除數 4 8 20 40 80
商
2、觀察比較
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比較,出示思考題:
(1)從左往右看,第2、3、4、5組同第1組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各有什么變化?商有什么變化?
(2)從右往左看,第4、3、2、1組同第5組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各有什么變化?商有什么變化?
3、討論交流
從上面的例子你發現什么規律?
小組間互相討論交流,歸納出兩種變化規律。
4、概括規律
(1)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兩種變化規律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引導學生把這兩種變化規律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3)閱讀課本,加深理解,強調關鍵詞語:“同時”、“相同的倍數”。
5、質疑、釋疑
如果被除數和除數不是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或者擴大(或縮小)的倍數不相同,那么這個規律還存在嗎?
6、小結、評價
三、應用規律,深化理解
做整十、整百數的除法口算,有時可以應用這個規律。
課件出示:
8000÷400=20 9500÷500=19
800÷40= 950÷50=
80÷4= 95÷5=
從上到下,根據第1題的商寫出下面兩題的商。
1、在書上一組一組地完成。
2、提問:從上往下觀察比較,商為什么相同?從下往上觀察比較,商為什么相同?
3、感悟方法: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只要同時劃掉被除數和除數末尾同樣個數的0。運用商不變的規律,使整十、整百數的除法口算變得十分簡便。
四、多層練習,發展思維
1、計算下面各題的商:
30÷15= 300÷150= 60÷30=
(30×4)÷(15×4)= (30÷3)÷(15÷3)=
算完后,讓學生說說商為什么都是2?
2、根據“200÷50=4”分別在○里填上運算符號,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1)(200÷5)÷(50○□)=4 (2)(200○□)÷(50×2)=4
填寫后,指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這2題的題意。
3、編題游戲:你能編出幾道算式,使被除數和除數變化了,而商不變嗎?
(1)學生編題
(2)匯報交流
五、回顧全課,歸納總結
1、我們一起回憶一下課前看的《猴王分桃》的動畫片,想想猴王是運用什么規律來教育幫助小猴皮皮的?
2、說說學了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教學反思
中括號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實際的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引入中括號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