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積的變化規律》說課稿人教版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積的變化規律,它選自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8頁。
一、說教材
積的變化規律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為學生今后學習小數乘法等知識鋪平了道路,在本節課中,學生要學習積的變化規律。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對于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四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經驗,能夠將新知識轉化為已有的知識,但是他們的抽象思維還很弱,在理解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過程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基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和對學情的分析,我將理解積的變化規律確定為本節課的重點,將理解其探究過程確定為本節課的難點。并且擬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1.能理解并掌握積的變化規律,能正確表述積的變化規律,并能正確運用。
2.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過程,學會觀察、猜想、驗證、概括的方法,感受變與不變的思想,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學生獻愛心的好品質。
二、說教學設想
為了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在實施教學時,我將努力做到以下兩個注重:
1.注重探究過程的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過程需要經歷從直觀到抽象,從朦朧到清晰的過程,這過程需要學生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概括等數學活動,從而理解積的變化規律,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2.注重變與不變思想的滲透:通過將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變化,來探索積的變化規律,發展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同學們,為了響應學校“節省零花錢,牽手好朋友”的號召,我們班與希望小學四(1)班開展“手拉手,獻愛心”活動,請你計算一下,一盒水彩筆6元,如果買2盒要花多少元?買20盒,買200盒呢?請同學們拿出草稿紙列式計算一下,學生會列出算式:6×2=12(元);6×20=120(元);6×200=1200(元)。(設計意圖:通過創設“買文具”的具體情境,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為探究積的變化規律提供素材,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索,理解規律
第一層次:感知規律。觀察這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先獨立思考一下,有了想法之后四人一小組相互討論,之后教師巡視,全班反饋。我會引導學生從上往下進行觀察,學生會發現從①式到②式,從②式到③式,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10,積也乘10;學生也會發現從①式到③式,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100,積也乘100。那如果從下往上觀察,你又發現了什么?學生會發現從式③到②式,從②式到①式,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10,積也除以10;學生也會發現從③式到①式,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100,積也除以100。那誰能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說一說你發現的規律,先獨立說一說,再同桌之間相互說,從而由學生說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
第二層次:提出猜想。同學們發現的規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我們需要再舉一些例子來驗證一下,看看會不會出現相同的情況,如果有一個例子出現不同的情況,我們就不能把發現當成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