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 積的變化規律(精選12篇)

積的變化規律

發布時間:2023-07-18

積的變化規律(精選12篇)

積的變化規律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能將這一規律恰當地運用于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初步了解變化規律(兩個因數都變)。

  2、過程與方法:初步獲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

  3、情感與態度:通過學習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發現并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情境)水果超市里的楊梅進行活動大促銷,促銷價是每千克6元,爸爸買了2千克楊梅,需付多少錢?(指名口頭列式計算)媽媽也買了20千克楊梅做楊梅酒,需付多少錢?(指名口頭列式計算)后來活動結束了,回到了原價:每千克12元,小張的單位搞活動,買了20千克楊梅,需付多少錢?(指名口頭列式計算)

  二、師生探究,發現規律

  1、下面我們觀察這三道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觀察得出:①從上往下看,第一道與第二道之間是第一個因數6不變,另一個因數乘10,積也乘10。②從上往下看,第二道與第三道之間是第二個因數20不變,另一個因數乘2,積也乘2。

 。ń處煾鶕䦟W生的回答,標出相應的符號。)

  2、小結得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

  3、我們研究數學問題一般不匆忙下結論,要多舉例子,看看是否能得出相同的結論。那么這里是否每個算式都有這樣的規律呢?每個同學都自己寫一組乘法算式,將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看看積是怎樣變化的。

 、賹W生動手寫。

 、谕队胺答,兩生介紹,重點引導計算的結果是多少,乘一個數后的積是多少,是否相等?

  ③小結:研究了那么多的算式,我們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根據回答板書: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 幾,積也乘 幾。

  4、師:因數可以乘一個數,還可以怎樣變?(除以一個數)除以一個數有什么規律呢:

  引導學生猜測,得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

  師:這個結論對不對,我們一起用驗算第一個結論的方法也寫一組乘法算式,將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看看積是怎樣變化的。

 、賹W生動手寫。

 、谝簧鍟胶诎迳希⒔榻B自己是如何驗證的。

 、坌〗Y:通過驗證,我們剛才猜的結論是正確的。誰能把結論再說一說。

  5、誰能把剛才得出的兩條結論連起來說。(根據回答板書: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除以)幾,積也乘(除以)幾。

  6、讓學生觀察例題中的第一道與第三道之間的關系。

  引導得出第一道與第三道之間是第一個因數乘2,第二個因數乘10,積乘20。再觀察自己舉出的例子里也是否存在兩個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

  三、鞏固練習

  運用我們剛才得出的規律來解決下面的一些問題。

  1、課件出示:我會填

  15×12=180 15×48=

  15×24= 15×60=

  15×24= 15×60=

  先在作業紙上獨立完成第一列,核對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再完成其他題。引導學生用積的變化規律完成。

  560平方米

  8米

  2、課件出示:這塊長方形綠地的寬要增加到 24米 ,長不變。擴大后的綠地面積是多少?

  先解釋圖意,再讓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

  3、小游戲。

  師:很多同學都下過圍棋,自己走一下,對方走一下。我們也來學這種形式,我說一半,你說一半。

 、俪鍪荆篴×b=20,(a○ )×=

  師生互說在同桌互說。

 、冢╝○ )×(8○ )=

  師生互說在同桌互說。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我們在學習因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是怎樣算的?如12×30,為什么在計算12×3=36后可以在末尾再添一個0。(引導學生用今天的知識講就是因數3乘10,那么積36也乘10得360。我們早就在運用這個規律了。)

  《積的變化規律》反思

  茅珠丹

  由于這次的教研主題是要體現“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所以不管在目標或例題的處理上都溶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做了一些新的嘗試。下面談談幾點主要的感想:

  1、教材的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并掌握一個因數不變的規律就可以了,但我在這堂課中特地滲透了“兩個因數都變”的思想。是基于以下思考的。這堂課中的配套練習中第5題提供了“兩個因數都變化時的一種情況,即:一個因數乘幾,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不變。讓學生相對完整地研究因數與積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夠更多地體會到事物間的密切相關,受到辨證思想的啟蒙教育,另一個也是為了應試教育。

  2、創設情境,探究新知。我創設了買楊梅的情境,目的是讓學生在感情趣的氛圍中來感受新知識。這也符合我們縣市提倡的要算用結合。

  3、新知的探究素材我進行了處理,將書本中的都是 “第二個因數不變,第一個因數變化”改為再一組算式里既有第一個因數不變也有第二個因數不變,這樣便于學生直接得出結論,還能觀察到兩個因數都變的規律。

  4、有關積的變化規律,也就是根據幾道相關的算式讓學生說說你有什么發現,教材里,作業中都已經有鋪墊,學生并不陌生。于是我將:“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的規律探究過程改為猜想→驗證→歸納→應用。

  5、在練習中,將教材中的根據16×17,思考16×34、16×51等題做了改動,主要是考慮到學生還沒有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還不能馬上就看出17與34、51等數之間的倍數關系,不少人會選擇筆算。改為如下一組題:15×12=180 15×48=

  15×24= 15×60=

  15×24= 15×60=

  這樣12與24、36等數之間的倍數關系更加明顯,學生就會感受到學了這堂課后能使某些計算簡便。

  6、在小結的時候溝通聯系,加深理解簡便算法的算理。使學生明白應用積的變化規律,可以使因 數末尾有0的筆算乘法計算簡便。

積的變化規律 篇2

  教學內容

  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58頁例4,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3.初步獲得探索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教程

  一、喚起學生得探求新知的欲望

  1.口算。

  6×2= 80×4=

  6×20= 40×4=

  6×200= 20×4=

  2.請仔細觀察上面每組算式,你能根據每組算式的特點接著再往下寫2個算式嗎?試一試。學生獨立寫出。

  二、自主學習,探索新知

  1.現在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自己寫得算式,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誰來介紹這組算式你接下去怎樣寫的?學生說出自己寫的第一組算式,你們也是這么寫的嗎?你們寫得這么正確,你一定發現了這組算式的規律,誰再來說一說我們發現的這組算式的特點?

  如果讓你接著再往下寫,你還能再寫出來嗎?

  3.猜一猜,如果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5倍,積會有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寫出一組這樣的算式驗證一下。學生寫出后匯報。如果擴大30倍呢?如果擴大100倍呢?你能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嗎?讓我們一起把剛才的發現記錄下來: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要乘幾。

  4.同學們都這么愛動腦思考,你一定也發現了第二組算式的特點?誰來說一說?

  根據我們發現的規律,同學們來查一查你寫的算式,對嗎?

  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這組算式,我們已經發現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2倍,積也縮小相同的倍數。你能不能大膽的猜想,猜想一下這里會得出一個什么樣的規律?

  板書: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要除以幾。

  誰來出一組算式,驗證一下我們的猜想!

  5.同學們,你能把我們發現的規律用一句話來概括嗎?

  板書: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要乘(或除以)幾。

  6.板書課題:積的變化規律

  7.小結:我們是怎樣探索發現積的變化規律的?研究問題,歸納規律,驗證規律。

  三、鞏固拓展,運用新知

  第59頁3、1、2、4、

  四、送一首小詩

  同學們,你們用自己的智慧發現了數學上的規律,真了不起。只要大家肯動腦筋,數學中還有許多規律等待我們去發現。大家有信心嗎?送大家一首小詩。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缺少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生活中并不缺少數學,

  缺少的是發現數學的眼睛。

  讓我們用數學的眼光來發現生活中的美,

  更要學會用數學的方法來創造生活中的美。

  教后反思

  《辭!穼ⅰ耙幝伞苯忉尀椋菏挛镏g的內在的必然聯系和趨勢。至于“探索”,則是當代學習理論所倡導的,強調獨立思考和發現。因此,探索規律是一個發現關系、發展思維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夯實基礎,鼓勵創新,更能夠體現數學思考,凸顯過程與方法,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思考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與態度。

  1.探索規律,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

  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是當前課程改革的一個主要目標,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多種學習方式并存,我們應該處理好接受性學習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之間的關系,絕不是簡單劃一或者替代。因為“學什么與怎樣學是分不開的”,離開了學習內容,學習方式本身也無本身的優劣。而作為探索規律的教學,應該依托內容來驅動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合作學習,主動探究。

  探索規律的內容更需要自主思考。在出示兩給算式之后,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自己寫得算式,并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寫算式的理由,也就是解釋自己發現的規律。

  從元認知的發展來說,學生要思考的不僅是結果是什么?而且還要思考過程是怎樣的—“我們是怎樣發現這個規律的”。學生反思探索規律的過程,陳述有觀察,有猜想,有驗證。探索規律過程中蘊藏著更多的問題,就更需學生自主思考。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總結了探索規律的一般過程,并讓大家應用這一過程發現“ 兩個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當然這一環節的教學展示得不夠充分,沒有很好地體現出課標精神。

  探索規律中有一部分內容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教學,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有的合作是來自老師的指令,而并非是學生自覺性的合作,理想的合作,應該是在學生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因學習需要而自主尋求合作。學生自主驗證規律,如果只出示一個或兩個算式驗證,這一驗證過程是不規范的。雖然驗證規律這一環節從組織形式分析,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小組合作。我們可以想見,與學生獨立學習相比,小組之間的合作探究從知識形成的角度來說:這樣的規律是更具數學的普遍性,因為例證不是來自于一個個體,而是一個群體。

  探索規律本身就是一種探究活動。探究性學習不僅天然地成為其普遍的學習方式,反過來,探索規律這一內容也能很好地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與一般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過程相比,探索規律的教學具有更大的思維強度,具有更大的挑戰性和思維的驅動性。

  2.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數學學習體驗

  教育俗語“跳一跳,摘果子”,是寓意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才會樂于參與,才會產生學習的成功感。從教育學“成就動機理論”也同樣可以發現:當問題的成功可能性p=50%時,學生的學習動機強度最大,最愿意參與學習。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發現“隨隨便便的成功,學生很難有深刻的體驗”。由此,與一般的教學內容相比,探索規律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就具有吸引學生參與學習、參與挑戰的一種潛質,探索規律的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能讓學生在學習的活動中,經歷一個探究的過程,體驗到學習成功的不易,真切地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積的變化規律 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8—59頁內容! 

  教材分析:積的變化規律是學生計算思維能力的一次飛躍,它是學生的思維由單一、松散向靈活、多樣化轉變的一個突破口。它是在學生熟練掌握兩位數乘法口算、筆算基礎上進行的,同時又是學生對以前所學乘法計算的一個規律性的總結,它引導學生學會從一般現象中尋找規律,為學生今后學習相關內容提供必要的思維模式。  

  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已具有初步的分析和探索能力,本節課在教學安排上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去探究新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

  過程與方法:1、初步獲得探究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情感與態度:在經歷探究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教學重點:發現并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遷移舊知,巧導入。 

  同學們,剛才我們相互了解了,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你們的計算能力強不強?真的很強嗎?我可找到對手了。  

  2、543+380=( )  

  1、543+382=( )  

  3、546+382=( )  

  師:出示1題,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有困難的同學可筆算! 

  師:大家算的真的挺快啊,這是個小小的熱身,比賽開始。 

  出示2題,這么快啊,快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預設:  

  生:我發現543是一樣的,382變成380少了2。所以我想,和也少2,就是923。師板書學生的發現! 

  師:好眼力,通過你的細心觀察,發現了規律,還能利用規律,形成了計算的技巧。敢不敢再來一道!

  出示3題。學生用剛才發現的規律很快的說出了結果,有困難的學生也會了方法。  

  師:說說你為什么算的快?  

  預設:我發現,382沒變,546比543多3,所以,和也多3,就是928! 

  師:你能不能把你的發現,用自己的話說說呢?  

  預設:如果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加幾,和就加幾,要是另一個加數減幾,和就減幾。  

  師:(小結)我們發現,在加法中,和的變化與加數有關系。在乘法中,積發生變化,猜猜會和誰有關系呢,有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積的變化規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小小的巧算環節,兼顧著不同學生的需求,會使學生的特殊需要得到滿足。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來了,由不會巧算到算得很快。同時為探究積的變化規律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學生很自然的利用知識的遷移,去探究新知。也暗示了先觀察,再發現規律,并運用規律,這一探究的方法。)  

  二、引導觀察,巧探究。  

  積的變化規律也需要在算式中發現! 

  6×2= 5×4=  

  6×20= 10×4=  

  6×200= 20×4=  

  師:先自己算算,再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在小組中交流你的發現,準備匯報。 

  匯報:先說結果,哪小組愿意上來邊指邊說你們的發現?  

  預設:1、在第一組中,6是一樣的,第二個因數變了,積也不一樣。  

  2:我發現6都是一樣的,第二個因數一個比一個后面多一個0。積也多一個0。  

  3:我發現6不變,第二個因數2乘10得20,積也乘了10。第二個因數乘100,積也乘100.(組內可補充)  

  師:在第二組中有沒有這樣的規律呢?哪組愿意說?  

  預設:我發現4不變,5乘2的10,積由20乘2得40。5乘4得20,積也乘4得80。  

  師:能不能把你們的發現用一句話概括呢?  

  預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  

  師: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4,積會怎樣?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4,積乘5,行嗎?為什么?  

 。ㄕf明這兩個“幾”是一樣的數。)  

 。ㄔO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經歷了學習的過程,學會了研究問題的一般方法:研究具體問題---歸納發現的規律---解釋說明規律。使學生嘗到了探究新知的甜頭,感受到探究的快樂。)  

  師:你們真的太厲害了,其實啊,在這算式中還有規律呢?剛才我們是怎么觀察的?(從上往下),如果我們倒著看,你又能發現什么呢?先想想,在于小組同學交流! 

  請2-3個組匯報。(邊指邊說) 

  預設:1、一個因數不變都是6,另一個因數除以10,積也除以10 ! 

  2、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4,積也除以4.  

  ……  

  你能不能也用一句話概括一下你的發現呢。  

  預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 

  有沒有想說的?  

  (設計意圖:既然是猜想,給了學生更加廣闊的思維和想象的空間。前面已經探究出一個規律,這里教師就放手了,讓學生用剛才掌握的研究過程實現方法的遷移運用。最后疑問的提出,是想看看學生能不能想到0除外的問題。)  

  師:孩子們我們數學追求的是準確,簡練。你能不能把這兩句話合并為一句呢?先獨立想,在匯報! 

  總結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  

  這條規律是不是真的試用呢,你能用這個規律寫一組算式嗎?  

  要求:同桌合作,左邊的同學寫一個算式,右邊的同學運用規律寫一個算式。比一比誰做的快! 

  匯報,這幾組同學說的都是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的算式。還可以寫怎樣的呢?(除以幾的)再寫一組,同桌交換! 

  誰 和 老師合作,你說一個算式,我來寫第二個,好嗎?  

  預設:當學生說算式 7 × 9 = 63 我來寫了,我想讓7不變……  

  7 × = 可以嗎?  

  預設:不可以,因為0不能做除數,學生會發現,在這條規律中應加上(0除外)  

 。ㄔO計意圖: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相互交流,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這個設計表面看是對新知的鞏固,其實,暗含著對0除外的問題解決。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對待數學要有嚴謹的態度。)  

  三、鞏固拓展,巧運用! 

  1、師:我們找到了規律,有什么用啊?我們來做組練習吧。(課件出示)  

  24 ×4=96 18×30= 8× 125= 8 ×50=  

  24 ×40= 18×15= 24× 125= 32 ×50=  

  24 ×400= 18×3= 72× 125= 8 ×25=  

  2、想想?是誰!

  4×50=200  

  (4 ×2) × 50=200 × ?  

  4×(50 × 3)=200 × ?  

 。4 ×2) × (50 × 3)=200× ?  

 。ㄔO計意圖:練習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層次性、靈活性、啟發性、挑戰性。通過學生進行不同類型的練習,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是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課堂小結:孩子們,短暫的40分鐘過得很愉快,你們開心嗎?這節課你都記住了什么

  板書設計:  

  6×2= 5×4=  

  6×20= 10×4=  

  6×200= 20×4=  

  規律 : ------------------  

  課后反思: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讓過程和方法進課堂”的新理念。  

  1.精心選題,巧引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的伊始,利用學生的好勝心里,引導觀察,激發學生的欲望,扣住學生的心弦,有利于架起已知與未知的橋梁,發現一些新的結論! 

  2.合作探究,體快樂。  

  本節課我引領學生經歷科學發現的完整過程,注重學生對比較,猜測,驗證,思辨等數學方法的習得,同時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積累探究經驗,從而為學生探究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讓學生學得開心,真正體驗到學習得快樂! 

  3.學練結合,顯梯度! 

  本節課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亦學亦練,注重了知識的生成與鞏固,學練相得彰顯,最后練習的設計既注重了基礎知識鞏固,又注重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  

  整節課的設計,把自主、合作、探究落到了實處。

積的變化規律 篇4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目標:●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駠L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癯醪将@得探索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教學用具:投影儀、計算器、寫有試題的作業紙教學過程:一、研究“兩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變化,它們的積如何變化的規律”1、兩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時,積怎么變化。完成下列兩組計算,想一想發現了什么?6×2=(  )              8×125=(  )6×20=(  )             24×125=(  )6×200=(  )            72×125=(  )(1)組織小組交流,讓每一個學生先把在上面算式中獨立發現的規律說給同伴聽。學生也許是就題說題,如,左邊一組算式,發現的規律是:20是2的10倍,120也是12的10倍;右邊一組算式,發現的規律是:24是8的3倍,3000也是1000的3倍。(2)組織全班交流。在小組交流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上面算式中積隨因數變化的情況,將發現的上述規律用一句話概括出來:“兩數相乘,當其中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時,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2、兩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縮小若干倍時,積又怎么變化。(1)請學生完成下列兩組計算,想一想發現了什么。80×4=(  )             25×160=(  )40×4=(  )             25×40=(  )20×4=(  )             25×10=(  )(2)引導學生討論上面算式中積隨因數變化的情況,與第(1)組算式的討論過程相同,最后引導學生概括:“兩數相乘,當其中一個因數縮小若干倍時,積也縮小相同的倍數。”3、整體概括規律問:“誰能用一句話將發現的兩條規律概括為一條?”引導學生將發現的兩條規律概括為一條,并用簡潔的話語表示出來: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4、驗證規律(1)先用積的變化規律填空,再用筆算或計算器驗算。p59、3(2)舉例說明積變化規律。各寫兩組算式,一組3個,展現積分別隨一個因數擴大、縮小的變化情況。5、應用規律。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練習九第1、2、4題二、研究“兩數相乘,兩個因數都發生變化,它們的積變化的規律!保1)獨立思考,發現規律:①請學生完成下列計算,并在組內述說自己發現的規律18×24=                   105×45=(18÷2)×(24×2)=      (105×3)×(45÷3)=(18×2)×(24÷2)=      (105÷5)×(45×5)=②組織全班交流,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發現的規律,然后指導學生用數學語言進行概括。(2)應用規律解決問題:①在○中填上運算符號,在□中填上數24×75=1800                 36×104=3744(24○6)×(75×6)=1800     (36×4)×(104○4)=3744(24○3)×(75○□)=1800     (36○□)×(104○□)=3744②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長縮小4倍,寬擴大4倍,這個長方形就變成了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它的邊長是多少?

積的變化規律 篇5

  課題: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內容:探索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情況。(課文第58頁的例4,“做一做”及相應的練習)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發現并總結積的變化規律。

  2、 使學生經歷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 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4、 初步獲得探索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5、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積的變化規律。

  教具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研究“兩數相乘,其中一個因數變化,它們的積如何變化餓規律。

  1、研究問題,概括規律。

 。1)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時,積怎么變化。

  學生完成下列兩組計算,想一想發現了什么?你能根據每組算式的特點接下去再寫兩道算式嗎?試試看

  6×2= 8×125=

  6×20= 24×125=

  6×200= 72×125=

  組織小組交流。

  歸納規律:兩數相乘,當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時,積也要乘幾。

  (2)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時,積有怎么變化?學生完成下列兩組計算,想一想有發現了什么?

  8×4= 25×160=

  40×4= 25×40=

  20×4= 25×10=

  引導學生概括:兩數相乘,當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時,積也要除以幾。

 。3)整體概括規律

  問:誰能用一句話將發現的兩條規律概括為一條?

  引導學生總結規律。

  2、驗證規律

  1)先用積的變化規律填空,再用筆算或計算器驗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自己舉例說明積的變化規律

  3、應用規律

  完成例4下面的做一做和練習9的1-——4題。

  二、研究“兩數相乘,兩個因數都發生變化,積變化的規律“。

  1、獨立思考,發現規律

  完成下列計算,說規律。

  18×24= (18÷2)×(24×2)= (18×2)×(24÷2)=

  105×45= (105÷5)×(45×5)= (105×3)×(45÷3)=

  2、組織全班交流,概括規律: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另一個因數除以(或乘)幾,它們的乘積不變。

  三、鞏固新知

  1、書上練習九的1、2、3。

  2、一個長方形的面積是256平方厘米,如果長縮小到原來的 ,寬擴大到原來的4倍,這個長方形就變成了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它的邊長是多少?

  五、總結: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第59頁4、5。

積的變化規律 篇6

  教學內容:積的變化規律(人教課標版《數學》四年級 上冊第58頁例四,59頁練習九)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探索并掌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的變化規律;能將這規律恰當地運用于實際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初步獲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

  3、通過學習活動的參與,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4、培養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觀察事物的辨證思想。

  教學重點:發現并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屏幕顯示:為響應"中央關心西藏,全國支持西藏"號召,武漢市長征小學與西藏希望小學開展"手拉手,獻愛心"活動,全校學生們捐出自己的零花錢,為西藏小朋友購買一些圖書和學習用品。請你們幫忙算一算,一盒美術顏料6元,買2盒花多少錢?40盒呢?200盒呢?

  師:誰來幫忙解答第一個問題?

  生:6╳2= 12(元)

  師:你能說說在這道乘法算式中,6和2是什么?12又是什么?

  生:6和2是乘法中的兩個因數,12是積。

  師:說得好!第二個問題呢?

  生:6╳40=240(元)

  師:接著說第三個問題?

  生:6╳200=1200(元)

  師:和他們想法一樣的請舉舉手。(同學們紛紛舉起手來)

  師:仔細觀察、比較這組算式,你能發現什么?

  6╳2= 12(元)

  6╳40=240(元)

  6╳200=1200(元)

  生1:有一個因數都是6。

  生2:對,一個因數相同,另一個因數不同,積也不同。

  師 :觀察得真仔細! 一個因數相同可以說一個因數不變,那另一個因數呢?

  生3:另一個因數變了,積也變了。

  生4:我看到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越變越大,積也越變越大。

  師 :你是從上往下觀察的,還可以怎樣看?

  生5:倒過來,從下往上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越變越大,積也越變越大。

  師 :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和積是怎樣變化的?積的變化有沒有規律呢?是什么規律呢?這節課我們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師:為方便研究,可以稱這三個算式分別為(1)式,(2)式和(3)式。如果把(1)式作標準,(2)式和(3)式分別與(1)比,因數和積各是怎樣變化的?

  生:(2)式與(1)比,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2括大20倍是40,積12擴大20倍是240。

  師:2括大20倍是40,也就是另一個因數乘2,積呢?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2,積也乘2。

  師:說得很清楚。再把(3)式和(1)式比看?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100,積也乘100。

  師:大家比的結果和他一樣嗎?

  生(全體):是

  師:誰來說說通過剛才的兩次比較,你們又發現了什么?

  生: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變化,積也變化。

  師:怎樣變化的?能說得具體些嗎?

  生1: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一個數 ,積也乘相同的數。

  生2: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 ,積也乘幾。

  師:你們真能干!剛才,我們從上往下觀察,發現了這樣的積的變化特點,那從下往上觀察,用剛才比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具體應該怎么比呢?

  生1:以(3)式為標準,拿(2)式和(1)分別與(3)式比,看因數和積怎樣變的?

  生2:(2)式與(3)比,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5 ,積也除以5。

  生3:(1)式與(3)比,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100 ,積也除以100。

  生4:老師,我發現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 ,積也除以幾

  師:你們真會發現。我們通過從上往下和從下往上兩方面的觀察找到了這組算式積的變化特點,那是不是其它的乘法算式也有相同的積的變化特點呢?下面,我們應該怎樣研究?

  生:我們可以自己找一些乘法算式的例子用剛才的比較方法研究,看看積的變化是不是具有相同的特點。(其他同學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師:這可是一個金點子,咱們說做就做。李老師自薦,先出一道乘法算式,60╳8=480,下面就看你們的了?

  生1:把60乘9等于540,另一個因數8不變。

  師 :你猜猜看,積會怎樣?

  生1:積也會乘9,等于4320

  師:那你們橫著算,540乘8是等于4320嗎?

  生2:也是4320。

  師 :祝賀你們猜對了。再來試一次。

  生3:我把60不變,另一個因數乘30,猜積也乘30。

  師 :你們橫著算一算。

  生4:對,也是14400。

  生5:你們都舉的是乘幾的變化,我來出個別的,60除以12等于5,8不變,積也除以12,是40,橫著算,5乘8的確等于40。

  師 :你的研究意識真強。除次以外,還可以有多少種變化.。

  生 :無數種。

  師:下面,你們同座位之間也這樣相互出一道乘法算式作標準,自己將其中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變化觀察積的變化情況。,好嗎?計算比較大的數時,可以用計算器幫忙,開始!

  匯報情況略

  師 :既然許許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這樣的積的變化特點,它就是今天我們探究的積的變化規律。誰來把這個規律再說一說。

  生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 ,積也乘幾;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 ,積也除以幾。

  師 :數學講究簡潔美,能把它說得再簡單點嗎?

  生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 ,積也乘(或除以)幾。

  師 :說得太棒了!

  小精靈:同學們,祝賀你們發現了積的變化規律,愿意用它解決實際問題嗎?那就跟我走吧!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1、根據850=400,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650= 3250= 825=

  ……

  師 :3250的積是多少?

  生1:等于1600。

  師 :怎樣算的?

  生2:以850=400為標準,把3250與它作比較,一個因數50不變,另一個因數乘4,積也乘4等于1600。

  生3:還能以1650=800為標準,把3250與它作比較,一個因數50不變,另一個因數乘2,積也乘2等于1600。

  師 :很有數學頭腦,運用規律算得可真快。

  ……

  2、全社會各界朋友發起了向西藏教育捐贈和教師自愿者等活動,他們考慮著何種運輸方式進

  入西藏。咱們也幫忙分析一下,一輛汽車在青藏公路上以60千米/時的速度行使,4小時可以

  行( )千米。一列火車在青藏鐵路上行駛的速度是汽車的2倍,這列火車用同樣的

  時間可行( )千米。

  生 :一輛汽車4小時可以行駛240千米,用60乘4等于240千米。

  師 :根據什么數量關系來列式計算?

  生 :速度乘時間等于路程。

  師 :第二個問題呢?

  生 :6024=480千米,先算出火車速度,乘時間4小時等于路程。

  師 :還有其它解法嗎?

  生:2402=480(千米),因為速度乘2就是一個因數乘2,時間不變就是一個因數不變,那么積也就是路程也要乘2等于480千米。

  師 :能運用積的變化規律解決問題,你的數學意識很強。同學們喜歡那種方法?

  生 :喜歡第2種,只需一步計算。

  師 :多關注已有信息,靈活運用規律能使解題思路更開闊。

  ……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師 :非常感謝你們為西藏捐助活動作出的努力。在這節數學課上,你們還有什么收獲嗎?

  生1:我們找到了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 ,積也乘(或除以)幾。

  生2:我會用積的變化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很方便。

  生3;我還學會了研究規律的方法。

  ……

  師:大家用自己智慧的雙眼,聰明的大腦發現并運用了乘法規律,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學以致用,其樂無窮。先選擇下面計算題中的一道算出積,然后直接寫出其他各題的積。

  1830= 1815=

  185= 545=

  ……

積的變化規律 篇7

  簡要提示:

  本課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十單元“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第83~84頁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會熟練使用計算器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本課教學,讓學生借助計算器的計算,探索當一個因數不變,積隨另一個因數變化的規律,初步了解積的變化這一規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同時,讓學生在利用計算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經歷觀察、比較、歸納和概括以及猜想、驗證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體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進一步獲得探索數學規律的經驗,發展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過程中,體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價值,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與人合作的習慣和意識;同時使學生在發現規律的過程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與創造性,感受數學結論的嚴謹性與確定性,獲得成功的樂趣,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流程:

  流程1:基本練習    

  流程2:反饋過渡            第一段:基本練習

  流程3:猜想

  流程4:初步驗證

  流程5:反饋交流                 第二段:探索規律

  流程6:深入驗證

  流程7:得出結論   

  流程8:想想做做1   

  流程9:交流想想做做1 

  流程10:想想做做2              第三段:應用規律

  流程11:交流想想做做2

  流程12:想想做做3        

  流程13:交流想想做做3

  流程14:全課小結

  流程15:布置作業            第四段:小結、作業

  第一段:基本練習

  流程1:基本練習

  師: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已經認識了計算器,并且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了,現在,請大家用計算器來算一算。課件出示基本練習題:36 × 30 =(暫停)

  流程2:反饋過渡

  師:用計算器計算,很快可以得出:課件出示上題答案:36 × 30 = 1080,計算器可以幫助我們快捷、準確地進行計算。大家是不是都很喜歡用計算器計算呀?今天我們就繼續借助計算器來學習(部分揭示板書課題:用計算器)。

  第二段:探索規律

  流程3:猜想

  課件出示例題表格:

  一個因數

  另一個因數

  積

  積的變化

  36

  30

  1080

  ——

  36

  30 × 2

  1080 ×     

  36

  30 × 10

  36 × 8

  30

  36 × 100

  30

  師:來看這張表,剛才我們已經用計算器算出36×30=1080,請大家上下縱向觀察表格上面三行:如果一個因數36不變,另一個因數30乘2、乘10、或是乘其它的數,想一想,積會有什么變化呢?再觀察表格的第一行與下面兩行,因數30不變,把另一個因數36乘8、乘100、或是乘其它的數,積又會有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先想一想,再大膽猜猜看。(課件上的數據根據教師敘述逐一閃爍)(暫停)

  流程4:初步驗證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觀察和自己的思考進行了大膽的猜想,那大家猜得對不對呢?可以用算一算、比一比的方法來驗證。請大家用計算器來算一算,再把得到的積與1080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和大家猜的一致。(暫停)

  流程5:反饋交流

  課件出示完整表格:

  一個因數

  另一個因數

  積

  積的變化

  36

  30

  1080

  ——

  36

  30 × 2

  2160

  1080 ×  2 

  36

  30 × 10

  10800

  1080 × 10 

  36 × 8

  30

  8640

  1080 ×  8 

  36 × 100

  30

  108000

  1080 × 100

  師:來看計算結果,果然與我們的猜想一樣。借助36×30=1080這道算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因數36不變,另一個因數30乘2,得到的積2160就是原來的積1080乘2;如果30乘10,得到的積就是1080乘10。同樣,如果30這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36乘8,得到的積就是1080乘8;如果36乘100,得到的積就是1080乘100。(暫停)

  流程6:深入驗證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觀察、大膽猜想: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得到的積就等于原來的積乘幾。并通過一組題的計算和比較驗證了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但僅僅通過少量的一組題就得出一條數學規律還不夠嚴密,大家還能再找一些這樣的例子,用計算器計算,進一步進行驗證嗎?請同學們試試看,先舉例驗證,再在小組里交流。(暫停)

  流程7:得出結論

  師:同學們舉了很多例子來對我們的猜想進行驗證,驗證的結果是不是都符合剛才的猜想呢?確實沒錯,通過觀察、大膽猜想、嚴密驗證,同學們又探索出了乘法運算的一條重要規律,積的變化規律。請看:(課件出示完整課題:用計算器探索積的變化規律)

  課件出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得到的積就等于原來的積乘幾。

  師:這就是積的變化規律,它的發現對我們的數學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我們齊讀一遍。

  第三段:應用規律

  流程8:想想做做1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1.填表。

  一個因數

  5

  5

  5

  5 × 5

  5 × 20

  另一個因數

  4

  4 × 3

  4 × 10

  4

  4

  積

  20

  師:現在我們不用計算器計算,大家會直接應用剛才發現的規律,計算完成這張表格嗎?請同學們想一想,在書上填一填,跟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暫停)

  流程9:交流想想做做1

  課件出示上題答案:

  一個因數

  5

  5

  5

  5 × 5

  5 × 20

  另一個因數

  4

  4 × 3

  4 × 10

  4

  4

  積

  20

  60

  200

  100

  400

  師:我們一起看,是這樣填的嗎?對,應用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5不變,另一個因數4乘3,積就等于原來的積20乘3,得60,同理,我們很快就能得出其他幾題的積分別為200、100、400,同學們是不是這樣想的呢?

  流程10:想想做做2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2:根據每組第一題的算式,直接寫出下面兩題的得數:

  24 × 3 =  72         7 × 15 =  105        16 × 5 = 80

  24 × 30 =            7 × 150 =            16 × 20 =

  24 × 300 =           7 × 1500 =           16 × 35 =

  師:有了規律,我們還要做到靈活應用,我們來看這一組題,請同學們根據每組第一題的算式,直接寫出下面兩題的得數,在書上填一填,然后選擇其中的一組跟同桌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暫停)

  流程11:交流想想做做2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2答案:

  24 × 3 = 72          7 × 15 = 105           16 × 5 =  80

  24 × 30 = 720        7 × 150 = 1050         16 × 20 = 320

  24 × 300 = 7200      7 × 1500 = 10500       16 × 35 = 560

  師:來看計算結果,第一組題,已知24 × 3 = 72,依據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24不變,另一個因數3乘10,積就等于原來的積72乘10,得720,第三題24乘300,可以根據第一題來思考,也可以根據第二題來思考,都能得到積是7200,第二組、第三組題也可以依據積的變化規律很快得出結果,大家都填對了嗎?

  流程12:想想做做3

  師:其實,應用這個規律,不僅可以快速計算,還能幫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

  課件出示:3.一種計算器的單價是38元,買4個這樣的計算器要多少元?買20個、40個、400個或800個呢?

  單價(元)

  38

  38

  38

  38

  38

  數量(個)

  4

  20

  40

  400

  800

  總價(元)

  師:看這一題,請同學們自己獨立想一想,在書上填一填,然后仔細觀察、比較每次購買的數量發生了什么變化?每次的總價呢?并在小組里說一說。(暫停)

  流程13:交流想想做做3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結果:

  單價(元)

  38

  38

  38

  38

  38

  數量(個)

  4

  20

  40

  400

  800

  總價(元)

  152

  760

  1520

  15200

  30400

  師:我們看計算結果,根據總價等于單價乘數量,我們可以口算出38乘4得152,依據積的變化規律,計算器單價不變,數量在原來的基礎上乘幾,得到的總價也就在原來的基礎上乘幾,所以我們很快可以計算出總價分別是152、760、1520、15200、30400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就應該這樣,根據實際的需要,靈活應用規律,這樣才算真正做到了靈活地學習、應用數學知識。(暫停)

  第四段:小結、作業

  流程14:全課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借助計算器,通過觀察、猜想、再逐步驗證的方法探索出了乘法運算中積的變化規律,應用這一規律,不僅可以提高計算速度,還能解決許多實際問題。其實,積的變化規律在實際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如我們去商場購物、去農貿市場買菜等,營業員就常常應用這一規律很快算出購買者所需的價錢。其實,神秘的數學王國里還藏著許多規律,希望同學們都能像今天這樣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借助現代的有用工具去主動探索和發現。

  流程15: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想想做做4、練習七第1題(1)

  師:請同學們獨立在作業本上完成。

積的變化規律 篇8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42、43頁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3、初步獲得探索規律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4、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初步培養學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自已發現規律、概括規律,進而運用規律。 教學難點:運用積的變化規律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統計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信息窗4情境圖 清理海水浴場】

  青島是座美麗的城市,在炎炎夏日,青島的海水浴場每天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為了讓游客在清潔舒適的沙灘上游玩,篩沙車每天都在忙碌著。

  “ 篩沙車每分鐘清潔沙灘80平方米”根據圖上的這個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5分鐘、10分鐘、15分鐘、30分鐘、60分鐘·······篩

  沙車能清潔多少平方米沙灘?

  你們提的問題都非常好!這么多的問題我可以用一個關系式解決,你知道運用哪一個關系式嗎?(學生回答)

  對,就是“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每分鐘清潔沙灘的面積×篩沙車的工作時間=篩沙車的工作總量”現在我提一個問題“篩沙車的工作總量是怎樣變化的呢?”你們能幫我解決嗎?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1、填表格(學生每人一張)

  學生獨立完成表格

  2、小組活動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發現。

  小組活動時,教師巡視、指導。

  如果遇到小組觀察統計表有困難時,教師引導學生寫出計算的算式再觀察發現。

  80×5=400

  80×10=800

  80×30=2400

  80×60=4800

  三、匯報交流、評價質疑

  1、全班交流----積隨因數擴大而擴大的規律

  說一說篩沙車工作總量隨著時間的變化是怎樣變化的?

  學生通過填寫的表格從左往右觀察或列出的算式從上到下觀察

  每分鐘清潔沙灘的面積不變,工作時間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清潔沙灘的總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

  那如果用因數、因數、積分別表示這三種量,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你們發現的規律嗎?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積隨因數擴大而擴大的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積就擴大到原來的幾倍。

  2、學生探究----積隨一個因數縮小而縮小的規律

  ①剛才,我們從左往右觀察,發現了積隨因數擴大而擴大的規律的那從右往左觀察表格,用剛才比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還是乘幾嗎?積和因數是怎么變化的?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郯鄡冉涣鳎

 、芨爬òl現的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到原來的幾倍,積也縮小到原來的幾倍。)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剛才大家發現的規律是不是有普遍性呢?研究數學問題一般不能輕易下結論,要多舉出一些例子,看看會不會出現相同的情況。如果有一個反例子出現,就不能把這種發現當作規律,這就是研究數學問題應該有的嚴謹態度。下面我們一起來驗證規律。

 。1) 用積的變化規律填空(課件出示)

  2×18=36 20×4=80

  4×18=( ) 10×4=( )

  8×18=( ) 5×4=( )

 。2)學生自己舉例說明積的變化規律。

  提示:每位同學各寫兩組算式,一組3個算式,其中一組展現積隨一個因數擴大而擴大的變化情況,另一組則展現積隨一個因數縮小而縮小的變化情況。

 。3)同桌互相檢查所舉的例子和交流因數和積的變化是否與我們發現的規律相符。

 。4)整體概括規律。

  既然許許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這樣的積的變化特點,通過驗證,發現我們的猜想是正確的。它就是今天我們探究的積的變化規律。(教師板書課題)誰能把這個規律說一說。

  小組交流“積的變化規律”

  數學講究語言簡潔嚴謹,誰能用一句話將上面發現的兩條規律概括為一條呢?(學生交流)

  【課件出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皆瓉淼亩嗌俦斗e就擴大(或縮。┑皆瓉淼亩嗌俦!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探究發現了“積的變化規律”,現在讓我們運用規律做幾道題好嗎?

  1、基本練習

  課本43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交流一下是怎樣算的?

  2、提高練習

  課本43頁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反饋,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你能根據這組算式的特點接下去再寫兩道算式嗎?

  3、開放練習

  課本43頁第3題

  運用“積的變化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積的變化規律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積的變化規律。

  2.能運用積的變化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1.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初步獲得探究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

  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初步滲透歸納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探究、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2.培養探索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獲得成功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積的變化規律。

  難點:能靈活地運用積的變化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練習本

  教學過程

  板塊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情境引入。

  課件出示:

  學校組織同學們為希望小學的小朋友捐款,四(1)班同學紛紛捐出自己的零用錢,為希望小學的小朋友購買一些學習用品。請你幫忙算一算,一盒水彩筆6元,買2盒需要多少錢?買20盒、200盒呢?

  生: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提問:觀察、比較這三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特點?

  預設

  生1:其中一個因數相同,都是6。

  生2:另一個因數分別是2、20、200,2擴大到原來的10倍變成20;2擴大到原來的100倍變成200。

  生3:積也擴大了。

  2.揭示課題。

  師:三個算式之間的變化有一定的規律,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究積的變化規律。(板書課題)

  操作指導

  出示例題時,不要以純算式的方式呈現,而要結合身邊的生活情境給算式賦予一定的生活意義,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板塊二合作交流,探究規律

  活動1探究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不斷變大,積的變化規律

  1.課件出示第一組算式:

  6×2=12

  6×20=120

  6×200=1200

  2.學生獨立觀察并思考:你發現了什么?

  3.組內交流所觀察到的變化。

  4.集體匯報:

  預設

  生1:第1小題和第2小題相比較,因數6不變,2×10=20,12×10=120,第二個因數乘10,積也乘10。

  生2:第2小題和第3小題相比較,因數6不變,20×10=200,120×10=1200,第二個因數乘10,積也乘10。

  生3:第1小題和第3小題相比較,因數6不變,2×100=200,12×100=1200,第二個因數乘100,積也乘100。

  5.師生共同總結規律。

  小結:兩個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

  活動2探究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不斷變小,積的變化規律

  1.完成“課堂活動卡”。(見本書160頁)

  2.總結規律:通過計算、觀察、比較,發現這組算式都是一個因數不變,積隨著另一個因數的變化而變化,即兩個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0除外),積也除以幾。

  活動3舉例驗證,理解規律

  1.剛剛我們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規律,這個規律適用于所有的`乘法嗎?以17×12=204為例,保持因數17不變,把因數12分別乘10、乘100,看積是不是也乘10、乘100;以26×48=1248為例,保持因數26不變,把因數48連續除以2,看一看積是否也連續除以2。

  2.學生通過計算驗證。

  3.學生自由舉例驗證。

  4.小結:當我們從一些實例中初步發現一個規律時,一定要舉例驗證,當這個規律在各種情況下都成立時,我們所發現的規律就是具有普遍性的數學規律,我們就能應用這樣的規律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操作指導

  在探究過程中要讓學生經歷觀察算式、發現規律、驗證規律的過程,使學生在探索中獲得科學的探究方法,培養探究能力。

  板塊三應用規律,及時鞏固

  1.鞏固基礎。

  根據8×50=400,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6×50=24×50=32×50=64×50=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說說積的變化過程)

  2.練習提升。

  下面這塊長方形綠地的寬要增加到24米,長不變,擴大后的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讀題理解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板塊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總結收獲。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談談自己的收獲,教師針對重點予以強調)

  2.布置作業。

  完成教材51頁“做一做”1、2題。

  板書設計

  積的變化規律

  例3 (1)6×2=12

  6×20=120

  6×200=1200

  (2)20×4=80

  10×4=40

  5×4=20

  兩個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

積的變化規律 篇10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5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

  2.初步獲得探究規律的一般方法和經驗,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

  【教學重點】

  發現并運用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

  積的變化規律的探究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巧導新課。

  1.口答題:

 。1)一個因數是6,另一個因數是5,積是

 。2)把7擴大9倍是

 。3)把56縮小8倍是

  2.找規律寫一寫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2345679×36=444444444

  ——————————————

  ——————————————

  為什么這樣寫呢?(第一個因數不變,第2個因數是9的幾倍積就是111111111的幾倍?)從這個題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乘法算式里積的變化是和誰有關系?(因數)那么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現在就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積的變化規律)(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1.探究規律

  (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組題,算一算,再觀察這組題里面的三個算式里面的因數和積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1)出示題目

  6×2=

  6×20=

  6×200=

 。2)先自己算算,再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在小組中交流你的發現,準備匯報。

  (3)匯報:先說結果,哪小組愿意上來邊指邊說你們的發現?(不同的學生匯報)

  師:能不能把你們的發現用一句話概括呢?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積也乘幾。

  師: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4,積會怎樣?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4,積乘5,行嗎?為什么?

 。ㄕf明這兩個“幾”是一樣的數。)

  (4)出示題目

  20×4=

  10×4=

  5×4=

  算一算,比一比,這組題目又是怎么變化的?

 。5)小組內交流,匯報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也除以幾。

  有沒有想說的?除以0可以不?(板: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0除外),積就除以幾)

 。ê⒆觽兾覀償祵W追求的是準確,簡練。你能不能把這兩句話合并為一句呢?)先獨立想,再匯報。

  2.總結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以)幾,積也乘(或除以)幾。

 。4)這條規律是不是真的適用呢,你能用這個規律寫一組算式嗎?

  要求:同桌合作,左邊的同學寫一個算式,右邊的同學運用規律寫一個算式。比一比誰做的快。

  (5)匯報

  三、鞏固拓展,巧用規律。

  1.根據8×50=400填空

  16×50=8×25=

  ×50=12004×=200

  2.判斷

  (1)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5,積應該乘4。

 。2)兩個數相乘,一個因數擴大8倍,另一個因數縮小1倍。積擴大8倍。

 。3)一個因數擴大4倍,積一定擴大4倍。

  (4)兩數相乘的積是20,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也擴大a倍,積就是20×a。

  3.填空

  (1)一個長方形的寬不變,長擴大到原來的5倍,面積擴大到原來的倍。

  (2)兩個因數的積是100,把其中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3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是

  (3)一個因數不變,把其中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3倍,積是90,原來兩個因數的積是

  4.51頁2題

  算一算,想一想。你能發現了什么?

  4×6=245×10=50

  (4÷2)×(6×2)=24(5÷5)×(10×5)=50

  (4×2)×(6÷2)=24(5×5)×(10÷5)=50

  四、課堂小結

  孩子們,短暫的40分鐘過得很愉快,你們開心嗎?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五、課后練習,拓展延伸

  在乘法算式里,如果兩個因數同時擴大2倍,積會。如果一個因數擴大4倍,另一個因數縮小2倍,積會

  板書設計

  積的變化規律

  積______________因數

  在乘法算式里,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數.

積的變化規律 篇11

  一、教材分析

  規律《積的變化規律》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教材安排了積的變化規律的例題學習,掌握這些規律,為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乘法運算的理解,以及理解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做準備。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和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這節課中,我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計算,去比較,再通過我的適時引導,讓孩子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積的變化規律。

  三、教學目標

  根據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計算、觀察、比較,發現積隨因數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并在此基礎上放手探討積的變化規律。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數學語言表達數學結論的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與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積隨因數的變化規律。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規律、驗證規律、應用規律。

  五、教法

  我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通過觀察、猜想、驗證來自主探索概括出積的變化規律。

  六、學法

  學生經歷觀察思考、提出猜想、驗證猜想、表述規律、應用規律的自主探索過程,獲得探索教學規律的一般經驗。

  七、教學具及相關資料

  小黑板

  八、教學流程

  談話導入——猜想規律——驗證規律——表述規律,小結探索方法——應用規律——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九、教學設計過程

  1談話導入

  課的開始我與孩子進行談話“學校為了獎勵參加大掃除的學生,每人發一本筆記本,每本筆記本6元,買2本需要多少元錢?買20本,200本呢?孩子你們算算!

  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板書三個算式及其結果:

  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設計理念:我創造性地利用教材,將純粹的算式賦予一定的生活意義,讓孩子感受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從而更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猜想規律

  (1)我提出問題:觀察這三個算式,你會發現什么規律呢?

  我引導孩子從上向下觀察:因數到因數,積到積有什么規律。

 。2)小組交流,集體匯報。讓孩子把自己發現的規律講給同伴聽,經過小組內交流,孩子不難提出猜想: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以幾,積就乘以幾。

 。3)我引導孩子再次從下向上觀察,這次孩子很快提出新的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幾,積就除以幾。

  設計理念:孩子通過獨立觀察,小組交流,使學生真正體驗自主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同時,我活用教材,用一組算式揭示兩條規律,先后有序,主次分明。

  3驗證規律

  孩子都看出規律來了,那么這些規律是不是適合所有的算式呢?下面請孩子自己來驗證一下。

  我出示小黑板,男生女生分為兩組,一組應用規律直接寫出結果,另一組用筆算或計算器驗證。兩組交換角色再次驗證。

  設計理念:通過學生分組協作,體驗驗證數學規律的過程。

  4表述規律,小結探索方法。

  我首先讓學生說規律,趁勢解釋說明“乘以幾=擴大幾倍,除以幾=縮小幾倍”,學生在以往的基礎之上,很容易接受這點。然后引導學生如何把兩條規律歸納成一條,得出積的變化規律:兩個因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妆,積就擴大(或縮。⿴妆。我板書規律,揭示本課主題。最后我讓孩子們說說這規律是如何得來的?

  設計理念:孩子通過對探索過程的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維策略。

  5應用規律

  孩子自己完成教材1-4題。指明孩子自己說說如何得出結果的。個別孩子可能會提出:我用筆算也挺簡單的,那我今天學的有什么用呢。好問題出來了,進入下一環節。

  6拓展延伸。

  (1)一個數乘以18積是270,如果這個數乘以54,積是。

  (2)36×10=360

 。36÷2)×(36×2)=

 。36×3)×(36÷3)=

  設計理念:通過層次分明,形式多樣的練習,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7課堂總結,內化規律。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學的高興嗎?

  設計理念:培養學生自我總結、自我反思的學習能力。

  十、教學效果分析

  本節課我創造性地活用教材,營造了寬松、自主的學習氛圍,孩子們通過看、想、說、做等數學活動,去經歷主動觀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提出猜想——驗證規律——運用規律的過程,豐富了學生學習的體驗,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積的變化規律 篇12

  課題:

  教學目標

  1.知道“擴大”、“縮小”的含義.

  2.理解乘法里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嗤稊档囊幝.

  3.能運用積的變化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舾杀叮e也擴大(或縮。┫嗤谋稊怠边@一數學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并運用規律計算.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420×2 9×40 23×30 0×700

  600×3 80×90 35×20 800×10

  200×30 70×60 1×190 18×40

  2.下面兩題,用豎式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28×40 2800×30

  二、探究新知.

  1.教“擴大”或“縮小”幾倍的含義.

 。1)講授把一個數“擴大”幾倍就是把這個數乘幾.如5擴大3倍就是5×3=15,板書: ,把一個數縮小幾倍就是把這個數除以幾.如15縮小3倍就是15÷3=5,板書

  (2)練習:

 、 6擴大4倍是多少? ② 3擴大10倍是多少?

  ③ 200縮小20倍是多少? ④ 8縮小8倍是多少?

  2.教例6.

  (1)出示表格:

  因數

  16

  16

  16

  16

  16

  因數

  2

  4

  10

  20

  100

  積

  32

 。2)學生口算填表:

 。3)想:發現了什么?分組討論.

 、 第2、3、4、5組的第二個因數同第一組比較,分別擴大2倍、5倍、10倍、50倍,積也隨著擴大2倍、5倍、10倍、50倍.

 、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4)練習:

  12×3= 48×5=24×5=

  120×3= 48×50= 24×25=

  1200×3= 48×500=24×75=

  小結:啟發學生把發現的規律進行概括: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舾杀,積也擴大(或縮。┫嗤谋稊.

  (5)填空練習:

  ① 在4×5=20中,如果4不變,5擴大2倍,那么積也( )倍.

  ② 在6×8=48中,如果8不變,6縮小3倍,那么積也( )倍.

  三、課堂總結.

  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

  四、隨堂練習.

  1.填表:觀察每次計算同前一次比較,因數有什么變化?積有什么變化?

  因數

  20

  40

  40

  200

  200

  因數

  50

  50

  100

  100

  200

  積

  2.填空:

 。1)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 ),積也( ).

 。2)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5倍,積( );一個因數縮小7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 );一個因數不變,要想使積擴大24倍,另一個因數( ).

  五、布置作業 .

  (207+99)×32 130×(560-490) 400×(225÷9) (798+486)÷6

  板書設計

  因數

  16

  16

  16

  16

  16

  因數

  2

  4

  10

  20

  100

  積

  32

  64

  160

  320

  1600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舾杀,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積的變化規律(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58頁例4,積的變化規律。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 積的變化規律

    課題: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內容:探索當一個因數不變時,另一個因數與積的變化規律情況。(課文第58頁的例4,“做一做”及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1、 學生通過觀察,能夠發現并總結積的變化規律。...

  • 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能將這一規律恰當地運用于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初步了解變化規律(兩個因數都變)。2、過程與方法:初步獲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基本方法和經驗。...

  • 《積的變化規律》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

    一、說教材積的變化規律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為學生今后學習小數乘法等知識鋪平了道路,在本節課中,學生要學習積的變化規律。...

  •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教案(精選2篇)

    設計說明: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在前面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過程中要先看...

  • 積的變化規律說課稿范文(精選2篇)

    一、說教材1.教學內容:這節課內容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例題、想想、做做第1—4題。2.教材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三位數乘兩位數和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計算器探索積的一些變化規律,掌握這些規律,...

  •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下冊)P83例題,P83-84“想想做做”。教學目標:1、使學生借助計算器的計算,探索并掌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得到的積等于原來的積乘幾”的變化規律。...

  • 《積的變化規律》的優秀說課稿(精選4篇)

    教學目標:1、探索積的變化規律,嘗試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并進行簡單運用。2、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表達和應用的過程,初步獲得探索規律的方法和經驗,發展概括、推理能力。3、感受探索、運用規律的樂趣。...

  • 積的變化規律教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教學設計:一、出示嘗試題,喚起學生得探求新知的欲望。...

  •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預設(精選17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58頁例4。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精選4篇)

    《積的變化規律》是在學生掌握一定的乘除法計算方法和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本課用計算器來探索一些積的變化規律。本課的教學思路:用口算導入,其中口算中安排了一些因數變化的對比題,如:254和258等。...

  • 《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設計(精選4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58頁例4“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 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精選6篇)

    課題:教學目標1.知道“擴大”、“縮小”的含義.2.理解乘法里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舾杀斗e也擴大(或縮。┫嗤稊档囊幝.3.能運用積的變化規律進行簡便計算.教學重點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

  •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預設(精選4篇)

    教學內容:教材第58頁例4。教學目標:1、使學生經歷積的變化規律的發現過程,感受發現數學中的規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2、嘗試用簡潔的語言表達積的變化規律,培養初步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 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

    教學是需要通過不斷地反思來提高的!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積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一《積的變化規律》是義務教育課程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第三單元的內容。...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 | 啊别插了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 青青久久久久 | 国内外一级毛片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美女高潮无遮挡免费视频 | 欧美亚洲国产日本 | 伊人黄色片一 | 黄色一级片在线看 |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 中文字幕久久爽aⅴ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欧美日韩在线观看 | av在线中文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午夜激情三级 |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 欧美一二三 | 在线观看国产h小视频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污污的网站视频 | 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 | 亚洲女人一级片 | 日本国产精品无码字幕在线观看 | 中国熟妇人妻videos | 日韩成人av片 | 二区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久少妇 |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久久华人 | 色七七影院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 av永久免费大全网站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 日韩第一视频 | 色多多性虎精品无码av |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 播放毛片 | 91在线不卡 | 精品伊人久久97 | 日韩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