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一、導(dǎo)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xí)25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你們知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幾歲的時候立下的誓言嗎?(12歲)12歲,小小的年紀(jì),周恩來為什么會立下這樣的誓言呢?(學(xué)生交流)如果用課本上的一個詞來說,因為他體會到了——中華不振。ò鍟褐腥A不振)
二、研讀“中華不振”
1、師:請你們再一次仔仔細(xì)細(xì)地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你能從哪些地方讀出“中華不振”的,用筆劃一劃,并寫下你的感受。
2、指名匯報“從哪些詞語和句子中看出中華不振?”。
⑴ 從伯父的話語中看出“中華不振”:
(出示:“沒事可不要到那個地方去玩啊!”……為什么?中華不振。。
① 指名讀句子。
② 從哪些詞語能看出中華不振?(抓住糟了、沒處說理。)
③ 假如我們中國人不小心得罪了外國人,有可能會被外國人怎么欺負(fù)?
④ 你覺得伯父此時此刻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擔(dān)心、無奈、憤怒、沉重)
⑤ 帶著這種體會我們再來讀。(分角色)
⑵ 從周恩來一連串問題中看出“中華不振”:
(出示:“租界地是什么樣的?為什么中國人不能去那兒,而外國人卻可以住那里?這不是中國的土地嗎?”)
① 指名朗讀。
② 你們了解“租界地”是什么樣的嗎?我們一起去租界地去看看。出示圖片介紹
③ 看到這些外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這樣子耀武揚(yáng)威,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④ 帶著你的感受我們來讀讀這幾句話!
⑶ 從洋人趾高氣揚(yáng)、得意揚(yáng)揚(yáng)的神情中,從燈紅酒綠、熱鬧非凡的租界里卻看不見一個中國老百姓的影子中看出“中華不振”:
(出示句子:一條條街道燈紅酒綠,熱鬧非凡,街道兩旁行走的大多是黃頭發(fā)、白皮膚、大鼻子的外國人和耀武揚(yáng)威的巡警。)
① 指名讀讀句子,從哪些詞能看出中華不振?這是誰的土地?中國人民當(dāng)時的生活怎么樣?(請看大屏幕。)
②出示中國人民和帝國主義生活地對比圖。
③看了這些圖片后,你有什么想說的?
④ 那我們再來朗讀一下這段話。
⑷ 從婦女的哭訴聲里看出“中華不振”:
出示句子:
“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么,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yáng)揚(yáng)地站在一旁!,在外國租界里,誰又敢怎么樣呢?只能勸勸那個不幸的婦女。”
① 他們急忙奔了過去,只見人群中有個衣衫襤褸的婦女正在哭訴著什么,一個大個子洋人則得意揚(yáng)揚(yáng)地站在一旁。
通過哭訴著、得意揚(yáng)揚(yáng)的對比描寫體會中華不振。體會得意洋洋。這位洋人在什么情況下得意洋洋?
句式練習(xí):這位軋死了中國人的洋人不但不( 。┓炊ā 。
洋人為什么敢得意洋洋?(中國當(dāng)時落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從當(dāng)時婦女的穿著“衣衫襤褸”體會中國當(dāng)時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難,體會中華不振。
周恩來看到后當(dāng)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朗讀體會。
板書:哭訴 得意洋洋
②一問才知道,這個婦女的親人被洋人的汽車軋死了,她原指望中國的巡警局能給他撐腰,懲處這個洋人。誰知中國巡警不但不懲處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訓(xùn)斥了一通。
通過“不但不…反而…”這組詞語體會中國巡警仗勢欺人、欺壓百姓,對中國人的生命漠不關(guān)心,感受中華不振。
你認(rèn)為巡警局本該怎樣做?你為什么會這么認(rèn)為?
換詞體會:“訓(xùn)斥”能改成“批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