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學生(北師大版教案兩篇+資料+圖片)
本文并不是說孔子已經有意識地建立起這么一個宏大的教學論體系。而是對孔子這些分散的教學思想作一個初淺的分析。筆者多年來從事教學實踐,學習借鑒孔子教育藝術,常感概其博大精深之奧妙,故撰此拙文,談一點體會。
注:
〔1〕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第33頁,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
〔2〕〔3〕〔4〕〔5〕〔6〕〔10〕〔18〕《論語·述而》,南懷瑾·《論語別裁》上冊第320、352、333、339、341、322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版
〔5〕〔16〕《論語·公冶長》
〔7〕《孟子·公孔丑上》
〔8〕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9〕《論語·憲問》
〔11〕〔12〕《論語·子路》
〔13〕朱熹《論語集注》《先進·從我于陳蔡青章》
〔14〕〔17〕《論語·先進》,南懷瑾·《論語別栽》下冊,第508、485頁,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版
〔15〕〔21〕《論語·雍也》
〔19〕〔23〕《論語·衛(wèi)靈公》
〔20〕〔24〕《論語·季氏》
〔22〕《論語·為政》
〔25〕《論語·陽貨》
〔26〕《論語·八佾》
〔27〕〔28〕《論語·子張》
孔子年譜
1歲: 公元前551年(魯襄公二十二年)
孔子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xiāng)(今山東曲阜城東南)。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關于孔子出生年月有兩種記載,相差一年,今從《史記·孔子世家》說。
3歲:公元前549年(魯襄公二十四年)
其父叔梁紇卒,葬于防山(今曲阜東25里處)。孔母顏征在攜子移居曲阜闕里,生活艱難。
5歲:公元前547年(魯襄公二十六年)
孔子弟子秦商生,商字不慈,魯國人。
6歲:公元前546年(魯襄公二十七年)
弟子曾點生,點字皙,曾參之父。
7歲:公元前545年(魯襄公二十八年)
弟子顏繇生,繇又名無繇,字季路,顏淵之父。
8歲:公元前544年(魯襄公二十九年)
弟子冉耕生,字伯牛,魯國人。
10歲:公元前542年(魯襄公三十一年〕
弟子仲由生,字子路,卞人。
是年魯襄公死,其子躌繼位,是為昭公。
12歲:公元前540年(魯昭公二年)
弟子漆雕開生,字子若,蔡人。
15歲:公元前537年(魯昭公五年〕
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論語·為政》)
16歲:公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
鄭鑄刑鼎。
弟子閩損生,字子騫,魯國人。
17歲:公元前535年(魯昭公六年〕
孔母顏征在卒。
是年。季氏宴請士一級貴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
19歲:公元前533年(魯昭公九年)
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為妻。
20歲:公元前532年(魯昭公十年)
亓官氏生子。據傳此時正好趕上魯昭公賜鯉魚于孔子,故給其子起名為鯉,字伯魚。
是年孔子開始為委吏,管理倉庫。
21歲:公元前531年(魯昭公十一年)
是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故多能鄙事。”
(《論語·子罕》) 此“鄙事”當包括“委吏”、”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