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里的五角星》說課稿
一.教材今天我所說的是蘇教版第八冊《蘋果里的五角星》,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鄰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兒園里學到的橫切蘋果的方法傳給我的事,告訴人們: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全文內容淺顯,敘述清楚,重在引人思考,給人啟迪,是適合學生朗讀的好教材。根據教材編寫的意圖和新課標的有關要求,結合四年級學生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我將制定以下一些目標。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注意“魅”字的讀音,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清晰”“魅力”造。情感目標:能從課文內容中得到啟示: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其中能從課文內容中得到啟示: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為了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重點和難點,上課前布置學生帶幾個蘋果到學校,在上課的時候讓他們親手操作一下,親自感受一下。把課文第5自然段的內容打印出來。
二.教學程序
本課篇幅不長我準備用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我采用以讀為主線,采用三個層面的朗讀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以自主形式正確朗讀有關詞語,并嘗試理解課文。通過初讀,再讀,感知讀等形式來理解課文。用韓國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買報的故事導入新課,然后提問:從這一故事中,你們發現到什么?對于學生的回答老師不做評價,然后讓學生初讀課文,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把句子讀通順。在初讀課文時指導學生讀準“魅”。再讀課文時要求學生感覺自己沒有閱讀障礙了,再試試提出一些問題。感知讀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切蘋果展開的,哪些段落是講切蘋果前的?哪些段落是講切蘋果時的?哪些段落是講切蘋果后的,指導學生給課文分段。在第一教時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精讀課文重點段落,采用同學間合作探究的方式領悟課文內容。
接下來,我將重點對一下第二課時做如下說明。我將采用復習導入,抓重點段動手操作,練說解讀,研究研究,布置作業4個環節來學習課文。
在復習導入時,我通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這一問題導入新課的學習。
在第二環節的教學中,第一段我抓住重點詞:兩個“新”字,展開教學。然后通過感情朗讀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然后直奔重點段——第二段來教學。我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蘋果,四人一組練習切。關照同學們不要一齊切,最好先切一個,觀察觀察再切第二個,再觀察再切第三個、第四個。然后請學生匯報剛才切蘋果的情況。估計到許多學生第一次切,是找不準腰的,所以我讓他們小組一個一個切,觀察后再切。我事先對此做過多次嘗試與測量,最好在蘋果的黃金分割點上才能切出好看的五角星。所以等他們匯報完后,我讓他們請同學們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切的蘋果,繪制一張圖譜,說明什么是攔腰切?怎樣才能切出五角星。而讓學生繪制圖譜也有利于學生從動手實踐的角度深刻理解這種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與一般的切法形成對比。通過這樣的動手操作,讓學生了解什么叫攔腰切。
接下來我就直奔第5自然段,在這一段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這一句話,我出示第5自然段的內容,并且這一句話用紅色顯示,引導學生多讀。因為魅力這個詞不好解釋,而本課學習,如果每個孩子不能真實的理解這個詞,孩子也很難理解什么是作者告訴學生們的創造力。所以在這點教學上,我不急于忙著讓孩子回答,而是要求他們反復讀課文,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當然也允許學生借助有關手段來理解這個詞。同時“魅力”這詞用紅色顯示。在學生交流的時候加以點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