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課文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通過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了解本課的故事內容。
2、情感目標: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到伽利略敢于向權威挑戰的精神,并培養學生這種敢于向權威挑戰的精神。
3、技能目標:
⑴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 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⑶ 培養學生讀寫結合能力,在網頁上發表自己觀點的能力。
⑷ 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索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所做的實驗,不僅在科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且,他那敢于向權威挑戰的精神,是人類前進的永恒動力。如何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堅持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精神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教學難點】
伽利略針對亞里士多德的話提出的疑問,學生不易理解,如何利用多媒體課件,使學生理解伽利略所提出的疑問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教學對象及其學習需要分析】
四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強,課文中伽利略針對亞里士多德的話提出的疑問,學生不易理解。如果能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伽利略所提出的疑問,學生一定非常感興趣,也更有助于學生感受到伽利略的聰明才智。所以,教案和課件主要是根據學生這種學習需要設計的。
【教學媒體的選擇和應用設計】
利用網絡教學,采用發布網站方式來實現。設計制作了網站《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并設計了以下幾個欄目:“走進課文”──讓學生閱讀全文后,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點擊名人”──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課文中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兩位名人的生平和成就;“提出疑問”──通過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本文的難點,即伽利略所提出的疑問;“練筆交流”──給學生設置一個情境,并根據情境進行練筆和交流;“談談感想”──學完課后后,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自己感想的平臺。
【教學過程】
一、進入網站,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
同學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要有敢于懷疑別人的勇氣,哪怕他是老師,是名人,是世界級的權威。
2、板書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3、正音,齊讀課題:
著:zháo
打開《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學習網站。
教學效果評價:
教師一上課后的談話,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向權威挑戰的勇氣,使學生早早地進入課文所需的學習狀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學生點擊“走進課文”,并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巡視指導。
點擊“走進課文”
教學效果評價:
學生所讀的課文不在課本上,而在學習網站上,學生很感興趣。而且課文是教師精心處理過的,當鼠標停留在某一個難理解的詞語上時,隨即會出現這個詞的注釋,提高了學生 的閱讀效率。如:學生的鼠標移到“比薩”時,就會出現“比薩”的注釋──“意大利的一個城市。”
三、師生交流,點擊名人
1、師:課文中講到了哪兩個偉大的人物?
板書:亞里士多德 伽利略
2、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呢?各用一句話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