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5單元教案
2)引讀第7自然段。
3)你能想象天鵝們在“歡呼”些什么嗎?(我們勝利了;感謝老天鵝……)
4)小結:其實課文“天鵝的故事”講了兩層含義:一只老天鵝像一塊石頭似的重重地撞擊冰面,體現了它勇敢、奉獻的精神;在它的感召下,一群天鵝砸破冰面,找到了食物,他們又是那樣團結拼搏。
4.我們讀了這篇課文,被它們的這些精神所感動了,我想,親眼目睹這一切的斯杰潘老人,他的觸動一定更大,找出來讀讀。
“多么可愛的鳥兒啊!我當時離它們才三四十米,雙手端著上了子彈的獵槍,可是,我卻把槍掛到肩頭,悄悄地離開了湖岸。從此以后,這支獵槍就一直掛在墻上,再也沒有動過。”
1)個別讀。
2)看著這一群可敬的天鵝,聽著這一聲聲勝利的呼喚,斯杰潘,你會想些什么?
(多么可愛的鳥兒,我們不應該傷害它們,還是走吧;怎么可以剝奪它們好不容易爭取來的生存機會呢?這些鳥兒多么像人哪!……)
3)所以他——(引讀)要悄悄地離開,而且把獵槍一直掛在墻上,再也沒有碰過。
4)當說到這些話時,老人是怎么說的?(深情)什么情?(油然而升的愛、敬佩……)
三、作業:練筆。
板書: 16、 天鵝的故事
奮不顧身 團結拼搏
語文視野:見教參。
17.生命壯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一則自己自己喜歡的故事背下來。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語意思。
3.讀懂兩則小故事,感受螞蟻和羚羊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兩個難句的含義,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領悟課文所贊頌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兩個難句的含義,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受螞蟻和羚羊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1、 教學準備:課件
2、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授課日期:4月28日,累計課時:6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兩則故事,能說出故事的主要內容。
2.能通順流利的朗讀課文。
3.會寫本課生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們的周圍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在許多人的眼中他們是弱者。可是它們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卻演繹了一個個震人心魄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
2.齊讀課題 (生命的壯歌)
3.“壯”字是什么意思?不會的舉幾個詞說說看。相信學完了課文,你對“壯”字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二、初讀指導
1.課文給我們講述了兩個故事。播放動畫。
2.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親自去讀讀這兩個故事。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劃出不理解的句子,圈出難解詞語。
按上述要求自讀課文。同桌互相檢查自讀情況,并指出讀的不夠通順的地方。把讀不好的句子反復讀讀,
3.讀句子并說出不理解的詞 。
肝膽俱裂 束手待斃 火舌舐動 火神肆虐 惋惜 焚燒放棄 灼焦 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