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學實錄之二
在文本解讀中,金銘很是大膽地提出了對教材的獨特理解:“教材編者給這篇課文一個怎樣的任務呢?多個版本的教材均在四年級收錄了《永生的眼睛》這篇課文,這說明教材編者認為這篇課文很重要。確實,器官捐獻在發達國家已經成了社會生活中很自然、普通的事情。而在我國還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即使人們對于器官捐獻的認識已轉變,這篇文章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人性光輝方面的價值存在。那么編者究竟想通過這篇課文達到什么目的呢?我以為一是認識器官捐獻這種有意義的行為,感受琳達的驕傲。二是承擔作為課文的例子功能,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其中我以為一是最主要的任務。因為,要是單純借鑒表達方法,訓練語文能力的話,比這篇文章寫的好的多的是。也就是說,在本課中,人文性的東西應該更進一步得到張揚!
這樣的認識,顯然是難能可貴的。金銘不忌諱被人說成大唱“高調人文”,他以為,張揚捐獻角膜中蘊含著的生命意義,是這篇課文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因此,我們看到的整個教學過程,金銘時時處處都在為著這個目標而努力著。
從“天壤之別”的三個層次的理解,到課外資料的適度拓展,讓孩子們對于捐獻角膜這一賦予生命以全新意義的行為,有了由淺入深的理解。金銘的本意,并不是讓今天的孩子也加入捐獻角膜的行列,而是通過課文的學習,領悟關愛他人,尊重生命的人文情懷。在這一點行,本課教學無疑是成功的。
更為可貴的是,在張揚人文精神的同時,金銘始終不忘記這是在學“語文”!叭宋脑谡Z文中“,人文精神的傳遞,不是靠灌輸講解,而是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潤物無聲地進行的。我們來看以下幾個教學片段:
片段一:
生:摯愛! 煟阂黄鹱x。(學生扯著嗓子大聲齊讀)讀得輕柔一點——齊讀啊,不見得聲音那么高,整齊就可以了。來,預備讀。(學生讀得聲音低沉)唉,別那么低啊,自然的聲音最好聽了,來,讀。(這次學生讀得較好) 師:非常好。我想問一問,你摯愛的人都有誰? 生:我的媽媽、爸爸、奶奶、爺爺! 煟嚎磥韹寢尭阕钣H、最近,把她放在第一位了。是吧?你說(指向另一名學生)! ∩喊职帧寢尅⒛棠、爺爺、姥姥、姥爺、叔叔、阿姨! 煟喊,你還要往下說好多?磥矶际俏覀冏钣H、最近的人,是吧?請坐。那這個詞跟熱愛有什么區別?(學生思考)一般我們說熱愛,是熱愛什么? 生:熱愛學習! ∩簾釔圩鎳! ∩簾釔鄞笞匀! ∩簾釔蹌趧! 煟簾釔奂亦l。 生:熱愛家庭! 煟耗敲催@兩個詞有什么區別呢? 生:(思考后)熱愛是喜歡某個東西,可是摯愛總是和誰最親密! 煟何覀円黄鹱x一遍。(生齊讀)非常好,自然的聲音?聪旅孢@個詞。片段二:
生: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我看他很會學習,待會再來讀,有信心讀好嗎?(生點頭)太棒了,我們從剛才兩位好朋友的讀中你感到琳達是怎樣的態度呢? 生:非常的生氣。 師:如果我們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琳達的表現,可以選哪一個詞? 生:含著淚水。 師:這是她的理解,你呢? 生:哭喊。 師:哭喊,來你把這句話讀一讀! ∩鹤x:“你怎么能讓他們這樣對待媽媽?”我沖著爸爸哭喊,“媽媽完整地來到世上,也應該完整地離去。” 師:同學們,我沖著父親哭喊,為什么不是哭著說,不是哭叫,而是哭喊呢?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