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二:四則混合運算的簡便算法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1頁例4以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九的第5~10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用運算定律進行整、小數四則的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掌握括號的使用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將復習題制成卡片(每題一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下面各題怎樣運算更簡便?”
1.11.7-4.5-5.5 2.7.47+1.28-3.47
3.6×25×3.2 4.36×9+36×16
教師出示卡片,讓學生用簡便方法進行口算脫式計算,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每題可叫一至二人回答.
二、新課
1.教學例4.
“從上面的練習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做多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時,應用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比如,1.8×2.58+1.8×1.42.”
教師板書例4的算式.
“大家看一看這道算式有什么特點?用什么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指名學生說說自己觀察的結果和思考的方法.再讓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訂正時,先集體判斷兩位學生在黑板上的演算正確與否.再著重讓學生說一說第一步應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同時指出:“以后計算多步的四則混合運算式題時,有的步驟能簡便計算的,要盡量使用簡便算法.”
2.做第41頁“做一做”中的習題.
“這兩道題應該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指名兩個學生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教師注意巡視,若發現有學生使用簡便運算有困難,應及時給予啟發指導.
訂正時,先看在投影片上做的兩個學生計算得正確與否,再讓這兩個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的第5題.
這道題要求學生能用簡便算法的就用簡便算法.在學生做題之前,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注意,有些題并不是一開始就能看出可以用簡便算法,而要在計算的過程中,看有沒有出現能用簡便算法的,如果有,就要用簡便算法計算.
教師注意巡視,要重點察看中、差學生對簡便運算的掌握情況.
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有沒有簡便算法.比如第3小題,算完第一步后得到9.83×1.5+1.5×6.17,應用乘法交換律和分配律,把9.83和6.17相加得16,最后再和1.5相乘,得24.這樣計算既簡便,又不容易出錯,甚至口算就能算出得數.
2.做練習十的第6題.
做題之前,教師先提出要求:“比一比誰的運算順序掌握得好,誰的計算靈活簡便,結果又準確.做完題后就趕緊舉手.”然后讓全班學生同時開始計算,教師注意巡視.
有70%左右的學生完成后,可以讓同桌之間已做完的幫助還沒做完的.有90%左右的學生完成后,就可以進行集體訂正.可以讓做得慢的學生和做得快的學生分別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以利于大家通過對比學會使用簡便算法.
3.做練習十的第7題.
這三道文字題,目的在于訓練學生學會列綜合算式和使用括號.
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教師注意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為什么要這樣做?
4.做練習十的第8、10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進行集體訂正.
5.做練習十的第9題.
可以先分步計算,根據前兩步算出的得數再列出減法算式.
學生獨立做題時,教師注意巡視列式情況.集體訂正時,可以先詢問有沒有直接列綜合算式的,若有,可以指名回答為什么要這樣列式?你是怎樣想的?再請分步列式的同學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