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形的面積教材分析
2. 引導學生探究,滲透“轉化”思想。
“轉化”是數學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思想方法,本單元面積公式的推導都采用了轉化的方法。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要形式,教師加強指導和引導。通過操作,一方面啟發學生設法把所研究的圖形轉化為已經會計算面積的圖形,滲透“轉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后的圖形之間有什么聯系,從而找到面積的計算方法,切忌由教師直接演示講給學生。利用討論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學生把自己操作——轉化——推導的過程敘述出來,以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
3.注意培養學生用多種策略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面積計算公式和計算多邊形面積,可以有多種途徑和方法。教師注意不要把學生的思維限制在一種固定或簡單的途徑或方法上,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從不同的途徑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決問題。
4.本單元可以用9課時進行教學。
(三)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主題圖
(第79頁)
這是一幅街區圖,下部是學校的大門內外,中部是街道,上部是住宅區。由小精靈提出觀察的要求:“你發現了哪些圖形?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這樣把本單元教學與已有圖形的認識聯系起來,同時引入面積計算的教學。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去發現圖形,鞏固和加深了對已學過的圖形特征的認識,同時可以把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使學生體會到自己生活的空間就是一個圖形的世界。
教學中可以利用主題圖作為新舊知識過渡的橋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充分發表意見。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將主題圖做成多媒體課件。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第80~83頁)
1.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編排意圖
教材分三個步驟安排。
(1)引入。從主題圖中學校大門前的兩個花壇(一個長方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引入一個實際問題:兩個花壇哪一個大?也就是要計算它們的面積各有多大。長方形的面積學生已經會計算,從而提出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
(2)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面積。這是一種直觀的計量面積的方法,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時學生已經使用過,但是像平行四邊形這樣兩邊不成直角的圖形該如何數?對學生講是一個新問題。教材給出提示,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教材安排同時數一個長方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對它們的底(長)、高(寬)和面積進行比較,暗示這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系,為學生進一步探尋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做準備。
(3)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提出“不數方格能不能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用割補的方法把一個平行四邊形轉化為一個長方形,找出兩個圖形之間的聯系,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最后把面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
教學建議
(1)結合引入環節進行長方形面積計算和平行四邊形概念的復習。
(2)數方格和填表環節要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讓學生交流一下是怎樣數的和數的結果。有的學生可能用把斜邊上的不滿一格的兩個格拼成一個方格的方法,也應給以肯定。要組織學生對填表的結果進行討論,學生比較容易發現兩個圖形的底與長、高與寬和面積分別相等。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問:根據你的發現你能想到什么?培養學生聯想、猜測的能力,同時為下一步的探究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