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倍數的特征》評課
3月4日,聽了王老師的《2、5倍數的特征》這節課。本節課的教學老師對學生學習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教學效果了較好,在課后教研會反饋交流中,得到了數學組老師們的認可,并且各位老師針對這節課的教學設想提出的自己的想法。下面是我個人聽課后的一些感想:
1、《2、5倍數的特征》這節課教學時,我們可以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入手,找準教學的起點適時設置問題,調動學生的探究欲望,使明確學生探究的方向。
2、我認為,在本節課教學環節中,我們可以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我們可以應采取分組合作,讓經歷操作、觀察、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學習過程,先獨立操作,如在練習本上寫出5的倍數,或在百數表中圈出5的倍數,再在組內交流發現,提出合理猜想,并通過舉例驗證,在學習5的倍數的特征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自學2的倍數的特征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5的倍數的特征很明顯,容易發現,遵循學生思維,我認為可以改變教材的編排,先適當引導學生探究5的倍數的特征,并掌握學習方法,為后面學生自學2的倍數的特征作鋪墊)
3、在2的倍數的特征這一環節教學,王老師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仿照探究5的倍數的特征的方法,探究2的倍數的特征,并結合2的倍數特征講授偶數和奇數,加深數學體驗,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采用自主探究和有意義的講授相結合的教與學的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4、教師的練習要有針對性,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練習,鞏固所學知識,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檢測自己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如出判斷題,檢測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出一些四位數中留一個方框填數的題來鞏固2和5倍數的特征等等
5、要做好全課總結,注重知識的建構,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
一節課40分鐘,我們要達到有效教學,就必須在教學時,一定要抓住關鍵,找準學生知識起點,開門見山,直接入手,通過情景驅動,讓經歷操作、觀察、猜想、驗證得出結論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得到成功的學習體驗,并且教師在引導學生交流匯報時,要注意對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因為根據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特點,他們在回答問題是不可能一下子像課本中的概念、特征,完整、準確的表述出來,哪怕學生有一點點發現,都值得老師鼓勵表揚,所以老師要有意識地根據學生的回答,可以進行適當引導,在多位學生的匯報交流中概括出本節課的特征,有意識培養學生數學語言表述的準確性。如果我們關注到這些教學細節,相信這樣的課,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
愿中心小學數學組的隊員們,勤鉆研教材教法,在團隊的教研活動中相互學習交流,促進我們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