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統計與可能性教案
三、練習 1、練習二十三第一題 獨立完成,集評。 2、練習二十三第二題 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羅列驗證的方法。 3、練習二十三第三題 制定游戲規則,小組內合作完成!四、課內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輕松練習》p57-58教學反思:學生能設計一些較簡單的游戲的規則。第 四 課 時教學內容:p.105--106.例4、例5及練習二十三。教學目標:1、了解中位數學習的必要性。2、知道中位數的含義,特別是其統計意義。3、區分中位數與平均數各自的特點和適用范圍。4、通過對中位數的學習,體會中為數在統計學上的作用。教學重、難點:理解中位數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學會求中位數的方法。教學準備:投影儀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姓名李明陳東劉云馬剛王明張炎趙麗成績/米36.834.725.824.724.624.123.2 這是一組同學在體育課上擲沙包的成績統計表,你從這個表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交流。二、新課學習新課標第一網 1、提問:你可以用一個數來表示這一組的同學擲沙包的水平嗎?生1:大概在23—25米之間。生2:可以用他們的平均數來表示。計算平均數得27.7,發現和平均數相差太遠。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觀察發現,有兩個同學的成績太高,而大多數同學的成績都低于平均值,說明用平均數來表示這一組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適。那用什么樣的數合適呢?2、認識中位數 中位數:把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后,最中間的數據就是中位數,它不受偏大偏小數據的影響。 把擲沙包的成績數據進行大小排列,找出最中間的數來表示這組同學擲沙包的一般水平。 辨析:中位數是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后,最中間的數。 3、小結 平均數、中位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量,但當一組數據中某些數據嚴重偏大或偏小時,最好選用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4、教學例5 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出示數據 ,問:用什么數來表示這一組的一般水平? (1)求平均數 (2)按大小排列(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求中位數。 (3)矛盾:一共有偶數個數 最中間的數找不到?討論……………..結論:一組數據中有偶數個數的時候,中位數是最中間的兩個數的和除以2。 計算出中位數來。 (4)比較用平均數還是中位數合適。 小結: 區分平均數、中位數的適用范圍。 5、在上面的數據中如果增加楊東的成績2.94米,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多少? 排列大小,找出中位數。 6、課內小結 什么叫中位數?和平均數的區別。三、練習 練習二十三 1、第1--2題 2、第3題 課后作業 第4題四、課內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輕松練習》p59-60教學反思:學生對中位數的理解還不夠,大部分學生能掌握計算中位數的方法。
第七單元 數學廣角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p111~p113以及相應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