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的教學設計
2. 驗證猜想。
(1) 初步驗證。
這只是大家的猜想,接下去我們該怎么辦?
那我們可以怎樣去驗證?
我們就請同學來舉個例子,我們大家一起來算一算,看看小數點是怎樣移動 的。(一生舉例,其他學生用計算器計算,教師隨機板書)
組織學生結合上面的計算結果,具體說明猜想正確與否。
小結:經過實際計算,我們發現這一組題目符合我們的猜想。
(2) 舉例驗證。
提問:剛才我們計算的一組題目,符合同學們提出的猜想,是不是就可以認為這個 猜想一定是正確的?(引導學生想到所研究的例子還很少,要是任意舉出的例子都符合這一要求,我們才能確認猜想是對的)
要求:下面就請每個同學任意找一個小數,分別把它乘10、100、1000,看看小數點位置的變化情況與我們的猜想是否一樣。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開始舉例驗證。要注意 所舉的算式不要超過計算器的計數范圍。
學生自己找一些數,列出相應的算式,并用計算器計算驗證。
學生活動后,組織全班交流。
(3) 確認猜想。
談話: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將所舉的算式放到一起進行觀察,并互相說一說自己舉 例驗證的情況。
反饋:你們所舉的例子是不是都符合剛才的猜想?
確認:對于剛才的猜想,你有什么想法?(引導學生想到每個人任意舉出的例子都說明猜想是正確的,說明我們的猜想是成立的)
3. 小結:通過剛才的探索,你發現了一個怎樣的規律?能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說嗎?想一想,這條規律還可以怎么說?
追問:能說說你是怎樣發現這一規律的嗎?
三、 應用規律
我們通過用計算器反復驗證,得出了小數點向右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那么掌握了這個規律對我們有什么幫助呢?請看例3。
⑴出示例3中的表格,讓學生說說從表中能知道什么。
⑵“每千克黃豆中蛋白質的含量是多少克”這一問題,就是要我們把0.351千克改寫成以什么作單位的數?
板書:0.351千克=( )克
⑶你會把0.351千克改寫成以“克”作單位的數嗎?可以怎樣想?先獨立思考,完成后在小組里互相說說你的思考過程。
⑷組織交流,并明確:要把0.351千克改寫成以“克”作單位的數,可以用0.351乘 1000;計算0.351乘1000時,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
2、教學“試一試”、“練一練”。
⑴指導完成“試一試”。
指名讀題,明確解題要求。學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樣想的?把“0.03”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可它的小數部分只有兩位,你是怎么處理的?
小結:剛才我們將三個單位是千克的數量改寫成了用克作單位的數量,運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可以怎樣方便地進行這樣的改寫?
3. 拓展延伸。
談話:想一想,運用這個規律還可以使哪些計算簡便?(引導學生想到把高級單位 轉化成低級單位都可以運用這一規律使計算簡便)
練習:完成練習十二第5題。
小結:將低級單位轉化成高級單位,只需根據進率將小數點向左移動相應的位數。
四、 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