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綠化面積
教學內容:教材26—27頁內容。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學會用割補方式分割圖形,并能綜合利用學過的面積公式計算稍復雜圖形的面積。
2.溝通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題中體驗知識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學會用割補的方法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
課前導學:
1.26頁想想做做的這道題除了教材介紹的這兩種方法外,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嗎?怎么計算它們的面積?列式算一算,看看面積是否相等。
2.26頁下面兩幅圖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割補方法嗎?畫一畫,再算一算,看看誰的方法多。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回憶。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圖形的面積計算,說說下面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提前在黑板上畫出五種基本圖形,隨著學生說的寫出字母公式)
2.演習。完成作業紙第1題(給出數據,計算面積)
二、新知學習
1.引出。學校有這樣一塊綠地。(呈現26頁圖)這塊地不是我們熟悉的規則圖形,怎么算它的面積呢?昨天請大家預習的,先在小組里交流交流你的方法。
2.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有意識地收集各種不同的解法。
3.大組交流。先根據學生的發言割補圖形(可以先準備好圖形剪紙,貼出后用紅色筆在上面添輔助線),再請學生說說每個割補后的圖形怎么求?然后讓學生選擇沒有練習過的割補圖形計算面積。
4.比較思辨。這么多方法中,有沒有相同的地方?能不能把它們分分類?
(引出板書:分割法 添補法)
5.練習鞏固。昨天請大家試著算一算26頁下面兩幅圖的面積的,同樣地,同桌兩人先相互說一說,如果想到其他方法的,可以在自己本上畫一畫,做一做。
(交流時,呈現學生成果,并請學生給大家介紹自己的想法)
三、練習鞏固
1.星光小學要設計一個花壇,下面是幾位同學的設計,你能幫他們算出面積嗎?(單位:米)
點擊瀏覽下一頁點擊瀏覽下一頁點擊瀏覽下一頁
(先讓學生嘗試解題,再交流)
2.提高練習。
過渡:有些題目結定的條件并不多,因而在解題時需要對圖形進行一些變化處理。
(結合第1題滲透劉徵的“出入相補”法)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一些圖形的面積計算,象這種可以看作由一些圖形組合成的圖形數學上把它稱作“組合圖形”。回顧一下,這些題目我們是怎么計算的?
(根據學生回答形成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