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綠化面積”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數學第九冊實踐活動課:校園的綠化面積教學目標1、通過計算、測量、設計,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計算方法,掌握用割補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樹立與他人合作的意識。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學生感受數學的作用,進行愛我校園的思想教育。教學重點1、如何把組合圖形轉換成成學生熟悉的平面圖形。教學難點1、正確測量所需數據進行計算及實踐活動。教具學具1、課件。2、相關組合圖形的彩紙。教學步驟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子 目 標安排預習1、復習多邊形面積的計算相關內容。2、了解學校的綠化情況,注意學校草坪、綠地、花圃的形狀。3、思考計算這些綠地面積的方法,并且測量出必要的數據。4、上網查找有關校園綠化的信息。1、閱讀課本2、觀察校園3、實地測量4、小組計算實踐鋪墊氛圍創設1、出示“綠色學校”銅牌。2、學校美景圖片。討論:什么樣的學校是“綠色學校”?激發學習興趣 情境引入1、我們寶帶實驗小學,天虹雙語學校不僅是蘇州市綠色學校,而且還是江蘇省綠色學校!
2、明年我校還要申報國家級綠色學校,同學們愿意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嗎?討論提高參與熱情復習鋪墊1、讓我們首先來計算學校現有的綠化面積。2、這是學校的平面圖,在圖上有哪些你熟悉的平面圖形?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找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圖形,并能口答其面積計算方法。知識鋪墊想想算算(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方法)1、這樣的一塊綠地,和我們剛才見到的綠地有什么不同? 2、你能計算它的面積嗎?試試看,在自己的紙上進行計算。(黑板上貼上平面圖)3、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好辦法?在圖上表示出來。4、誰用一個字來概括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割”、“補”。5、練習:用割補法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1、說特點。2、算面積。3、講方法,并在圖上表示。4、歸納方法“割”、“補”。5、練習。學習用“割”“補”法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方法,并能進行初步的運用。量量算算(測量方法的指導)1、準確計算校園的綠化面積,還需要我們進行測量有關數據。班級中一些同學進行了測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2、在黑板上出示某小組測量的地塊平面圖,媒體展示同學們測量的場景。要計算這塊地的面積,需要測量幾個數據?根據老師提供的數據進行計算。 3、同學們還測量了下面一塊地的相關數據,觀察一下,你能根據這幾個數據計算出面積嗎?
5米12米
4、要計算這塊地的面積,還需要測量幾個數據?你打算怎樣測量?5、指導正確地測量“高”。 1、討論。2、交流。 3、計算。4、實踐。 學會根據圖形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測量計劃; 根據具體情況,正確測量及運用所測數據進行計算。 畫畫算算(設計花圃并計算面積)1、在同學們的合作下,我們初步計算出學校的綠化面積大約是15000平方米。對照國家級綠色學校的標準,還需要我們增加大約100平方米的面積。2、學校決定新建幾個花壇,你想來做一回設計師嗎?3、在方格紙上畫出你設計的花壇草圖。(每個方格邊長為1米) 4、哪些同學的設計有創意?來展示一下。5、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草圖,討論它們的面積各是多少平方米。并將其設計提交給學校在綠化時作參考。1、在方格紙上設計花壇草圖。要求既美觀,又能與周圍環境協調。2、思考自己設計的花壇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如何計算?3、欣賞同伴的作品并思考計算這些花壇的面積。4、交流,評講,計算。學習根據校園環境特點及實踐需要,應用所學習的平面圖形知識來進行簡單的設計,并能運用割補法進行面積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