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精選4篇)
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 篇1
課題一: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一)(a)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6~98頁的內容,完成練習二十四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初步認識方程的意義,知道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區別以及解簡易方程的一般步驟.
教具準備
簡易天平、砝碼、標有“20”、“30”和“?”的方木塊,畫有教科書第12頁上圖的掛圖,小黑板或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新課
1.方程的意義.
(1)教學第1個例子.
教師將簡易天平、砝碼擺在講臺上,然后,提出問題指名讓學生回答.
教師:講臺上擺著的是什么儀器?(天平.)
它是用來做什么的?(用來稱物品的重量的.)
怎樣用它來稱物品的重量呢?(在天平的左面盤內放置所稱的物品,右面盤內放置砝碼.當天平的指針在標尺中間時,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兩端的重量相等.砝碼上所標的重量就是所稱物品的重量.)
教師一邊提問,一邊根據學生的回答演示如何用天平稱物品.(稱出的物品同教科書第11頁上圖.)
教師:那么,使天平平衡的條件是什么呢?(天平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等.)
教師:對!天平兩邊放上重量相等的物品時,天平就平衡,反過來說,天平保持著平衡,就說明天平兩邊所放的物品重量相等.那么,我們能不能用式子來表示出這種平衡的情況呢?試試看!
先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寫出算式:20+30=50
教師:20+30=50是一個什么式子?(等式.)對!這是一個等式.
(2)教學第2個例子.
教師改變天平上所放的物品和砝碼,使之同教科書第11頁下圖.
教師:現在天平也保持著平衡,這說明了什么?(說明天平左、右兩邊的重量相等.)那么,怎么用式子來表示這種平衡的情況呢?再試試看!
指名讓學生試著寫等式,如果學生寫出20+?=100,可以提示學生:“?”是不是要求的未知數?我們以前學習過,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未知數?
教師和學生共同把等式20+?=100改寫成20+x=100.
教師:20+x=100是一個什么式子?
學生:這也是一個等式.
教師:對!這也是一個等式.但是,這一個等式與20+30=50有什么不同?
學生:這是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師:左盤中的這個標有“?”的方木塊應該是多少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也就是這個等式中的x是多少才能使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呢?可以是一個隨便的重量嗎?
讓學生自由地說一說,教師總結.
教師:對!這里的x所表示的未知重量不是隨便確定的,它必須是使天平保持平衡的重量,也就是說未知數所代表的數值必須使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同學們觀察一下天平,想一想x應該代表什么數呢?
讓同桌的學生討論一下,然后指名說一說.啟發學生說出,因為左盤中未知的方木塊重80克才能使天平平衡,所以只有x等于80的時候,才能使等式中的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
教師在20+x=100的右邊板書:x=80
(3)教學第3個例子.
教師出示掛圖(教科書第12頁上圖.)
教師:我們再來看這個例子.大家先認真觀察,想一想,這幅圖的圖意是什么.同桌的兩個同學說一說.
指名讓學生說圖意.
學生:這幅圖告訴我們:這里的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是186元.
教師: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還可以怎樣表示?
學生: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還可以表示為3x元.
教師:誰能根據圖意寫出一個等式來?
學生:3x=186
教師:想一想,這個等式有什么特點?
學生:這也是一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師:當x等于多少時,這個等式中的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
學生:當x等于62時,這個等式中的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
教師在3x=186的右邊板書:x=62
教師:像這樣一些等式:20+x=100、3x=186、x-10=35、x÷12=5(教師板書出后兩個方程.)叫做方程.
接著,教師再板書幾個一般的等式,形成如下的板書:
方程 一般等式
20+x=100 20+80=100
3x=186 3×62=186
x-10=35 45-10=35
x÷12=5 60÷12=5
教師:同學們觀察一下上面的這些等式、方程是不是一種等式?(是等式.)
可是方程與一般的等式相同嗎?(不同.)你發現方程有什么特點了嗎?
學生:方程的等式里都含有未知數.
教師:對!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這樣的圖來表示.(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教科書第12頁下圖.)
教師:觀察這幅圖,你能說一說它的含義嗎?同桌的兩個同學討論一會兒,然后,說一說各自的意見.
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加以引導,使學生明確: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圍比方程的范圍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教師:我們有了方程和等式的知識,當遇到一個式子,要判斷它是不是方程時,應該怎樣想?
學生:可以先看它是不是等式,如果是等式,再看它有沒有未知數.如果它有未知數,就是方程;如果沒有未知數,就不是方程,而是一般的等式.
(4)課堂練習.
做教科書第12頁“做一做”的題目.
先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判斷是不是方程的理由.
2.解簡易方程.
(1)教學例1.
教師:我們把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例如:x=80是方程20+x=100的解,x=62是方程3x=186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想一想,“方程的解”和“解方程”這兩個概念之間有什么區別?
先讓學生試著自己說一說,然后教師加以總結.
教師:方程的解指的是一個數,它表示未知數等于多少時使方程中等號的左右兩邊相等.例如,當x=80時,20+x=100的等號左右兩邊相等.而解方程是指求出這個未知數的演算過程.我們以前做過一些求未知數x的題目,實際上就是解方程.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例1.
教師:我們來進一步學習解方程的方法.(教師一邊板書,一邊指出解方程的步驟及書寫格式.)首先,要寫“解”字;然后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及運算定律進行思考:x-8=16,就想:根據被減數等于減數加差,所以x=16+8,x=24.運算的“根據”可以不寫,每個等式占一行,各行的等號要對齊.求出了x的值后,還要進行檢驗,以判斷它是不是原方程的解.
接著,教師一邊板書,一邊指出檢驗的方法及書寫格式.
教師:以后解方程時,要求檢驗的,要寫出檢驗過程,沒有要求檢驗的,要進行口頭檢驗,要養成口頭檢驗的習慣.
(2)課堂練習.
做第13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第1題,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教師行間巡視,注意檢查學生寫的檢驗過程和格式是否符合規定,是否認真檢驗了,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教師行間巡視,注意檢查學生解方程的過程、書寫格式及檢驗的過程是否符合規定,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做完以后,每一題讓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根據.
二、鞏固練習
1.做練習二十四的第1題.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題目,指名讓學生說明每一題是不是等式、是不是方程,為什么是或為什么不是.
2.做練習二十四的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教師行間巡視,仍然要注意檢查學生解方程的過程、書寫格式及檢驗的過程是否符合規定,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做完以后,每一題讓學生說一說括號中的x的值哪一個是方程的解,為什么.
3.做練習二十四的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做完以后,每一題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列方程時是怎樣想的.
三、作業
練習二十四的第4、5題.
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 篇2
教學內容:(教材第105一107頁,練習二十六)。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等式及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以及等式與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依據、步驟和書寫格式,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
教 具:
教學天平、小黑板。
學 具:
自制的簡易天平、定量方塊。
教學步驟 :
一、復習
1.根據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的關系說出求下面各數的方法。
(1)一個加數=( )○( )
(2)被減數=( )○( )
(3)減數=( )○( )
(4)一個因數=( )○( )
(5)被除數=( )○( )
(6)除數=( )○( )
2.求未知數X(并說說求下面各題X的依據)。
(1)20十X=100 (2)3X=69
(3)17—X=0.6 (4)x÷5=1.5
二、新授
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
(1)出示天平,介紹使用方法(演示)后,設問:
在天平兩邊放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兩邊的物體同樣重時,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2)演示:在左邊放兩個重物各20克和30克,右邊砝碼也是50克,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平衡的。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板書:20十30=50
指出: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并板書)等式:表示等號兩邊兩個式子的相等關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
(3)教學例2(課本105頁)。
①教師繼續演示,調整,在左盤放一20克的重物和一個未知重量的方塊,右盤里放一個100克重的磚碼。(如教材105頁第二幅圖)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否平衡(指針正好指在刻度線中央,天平是平衡的),那么也就說明了這個天平左右兩邊的物體的重量相等。怎樣用等式表示出來呢?
板書:20+?=100
②等式“20+?=100”中的?是未知數,通常我們用“X”來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寫成 (板書)20十X=100
③比較:等式“20+X=100”與等式“20+30=50”有什么不同?(含有未知數)教師指出,“20+X=100”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④想一想:X等于多少,才能使等式“20+X=100”左右兩邊相等?(未知方塊重80克時才能使天平兩邊的重量相等,即X=30)
(4)教學例3(課本106頁)。
出示教材第106頁上面的例圖的放大圖,并根據圖意寫出等式。設問:
①圖中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是多少元?(3x)
②依圖示(看圖)表明3個籃球的總價(3x)是多少元?(234元)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怎樣的等式表示出來?
(板書)3X=234
③這個等式有什么特點?(含有未知數)當X等于多少時,這個等式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X=78)
(5)方程的意義:
綜合觀察以上三個等式,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區別:
20+30=50……一般的等式
20+X=2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3X=234 稱之為方程
(板書)像20+x=100 3X=234 X—10=35 X÷12=5等,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①根據方程的含義,方程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數,二者缺一不可。)
②方程與等式之間是什么關系?(是方程就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也就是說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
(6)練一練(指名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教材第106頁“做一做”。
2.學習“解簡易方程”。
(i)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設問:①看教材第107頁,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板書)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如:X=80是方程20+X=100的解;
X=78是方程3X=234的解。
(板書)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數的值等于多少時能使等式左右兩邊相等;而解方程是指求出這個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因此方程的解是解方程過程中的一部分。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2)教學例1:
解方程X一8=16
①教師指出:我們以前做過一些求未知數X的題目,實際上就是解方程,以前怎么解,現在仍然怎么解,只是在格式要求方面增加了新的內容。
②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推想過程:題中的未知數X相當于什么數?(被減數)怎么求被減數?(減數十差)
(板書)解方程X一8=16
解::根據被減數等于減數加差;
X=16十8(與原來學過的求X的思路相同)
X=24
檢驗:把X=24代人原方程
左邊=24一8=16,右邊=16
左邊=右邊
所以X=24是原方程的解。
總結有關的格式要求:
①做題時要先寫上“解”字。
②各行的等號要對齊,并且不能連等。
③方框里的運算根據可以不寫。
④驗算以“檢驗”的形式出示,有固定的格式。解方程時,除了要求寫檢驗以外,都要口算進行檢驗,防止走過場。
指導學生看教材第105一107頁。
三、鞏固
1.教材107頁“做一做”。
2,教材第108頁練習二十六第1、2題。
四、練習
教材第108頁,練習二十六第3~5題。
作業 輔導
1.判斷題。
(1)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叫方程。 ( )
(2)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叫方程。 ( )
(3)檢驗方程的解,應當把求得的解代人原方程。(
(4)36是方程X÷3=12的解。 ( )
2.把下面的各關系式寫完整。
(1)一個加數=( )○( )
(2)被減數=( )○( )
(3)減數=( )○( )
(4)一個因數=( )○( )
(5)除數=( )○( )
(6)被除數=( )○( )
3.解下列方程。(第一行兩小題要寫出檢驗過程)
10—X=0.42 4.5X=27 X十5.8=16.4
X÷28=76 2÷X=0.5 X—8.75=4.65
板書設計 :
解簡易方程
例1 解方程X-8=16
檢驗:
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 篇3
教學內容: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教材第105一107頁,練習二十六)。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等式及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以及等式與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依據、步驟和書寫格式,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
教 具:
教學天平、小黑板。
學 具:
自制的簡易天平、定量方塊。
教學步驟 :
一、復習
1.根據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的關系說出求下面各數的方法。
(1)一個加數=( )○( )
(2)被減數=( )○( )
(3)減數=( )○( )
(4)一個因數=( )○( )
(5)被除數=( )○( )
(6)除數=( )○( )
2.求未知數X(并說說求下面各題X的依據)。
(1)20十X=100 (2)3X=69
(3)17—X=0.6 (4)x÷5=1.5
二、新授
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
(1)出示天平,介紹使用方法(演示)后,設問:
在天平兩邊放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兩邊的物體同樣重時,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2)演示:在左邊放兩個重物各20克和30克,右邊砝碼也是50克,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平衡的。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板書:20十30=50
指出: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并板書)等式:表示等號兩邊兩個式子的相等關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
(3)教學例2(課本105頁)。
①教師繼續演示,調整,在左盤放一20克的重物和一個未知重量的方塊,右盤里放一個100克重的磚碼。(如教材105頁第二幅圖)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否平衡(指針正好指在刻度線中央,天平是平衡的),那么也就說明了這個天平左右兩邊的物體的重量相等。怎樣用等式表示出來呢?
板書:20+?=100
②等式“20+?=100”中的?是未知數,通常我們用“X”來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寫成 (板書)20十X=100
③比較:等式“20+X=100”與等式“20+30=50”有什么不同?(含有未知數)教師指出,“20+X=100”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④想一想:X等于多少,才能使等式“20+X=100”左右兩邊相等?(未知方塊重80克時才能使天平兩邊的重量相等,即X=30)
(4)教學例3(課本106頁)。
出示教材第106頁上面的例圖的放大圖,并根據圖意寫出等式。設問:
①圖中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是多少元?(3x)
②依圖示(看圖)表明3個籃球的總價(3x)是多少元?(234元)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怎樣的等式表示出來?
(板書)3X=234
③這個等式有什么特點?(含有未知數)當X等于多少時,這個等式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X=78)
(5)方程的意義:
綜合觀察以上三個等式,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區別:
20+30=50……一般的等式
20+X=2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3X=234 稱之為方程
(板書)像20+x=100 3X=234 X—10=35 X÷12=5等,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①根據方程的含義,方程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數,二者缺一不可。)
②方程與等式之間是什么關系?(是方程就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也就是說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
(6)練一練(指名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教材第106頁“做一做”。
2.學習“解簡易方程”。
(i)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設問:①看教材第107頁,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板書)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如:X=80是方程20+X=100的解;
X=78是方程3X=234的解。
(板書)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數的值等于多少時能使等式左右兩邊相等;而解方程是指求出這個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因此方程的解是解方程過程中的一部分。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2)教學例1:
解方程X一8=16
①教師指出:我們以前做過一些求未知數X的題目,實際上就是解方程,以前怎么解,現在仍然怎么解,只是在格式要求方面增加了新的內容。
②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推想過程:題中的未知數X相當于什么數?(被減數)怎么求被減數?(減數十差)
(板書)解方程X一8=16
解::根據被減數等于減數加差;
X=16十8(與原來學過的求X的思路相同)
X=24
檢驗:把X=24代人原方程
左邊=24一8=16,右邊=16
左邊=右邊
所以X=24是原方程的解。
總結有關的格式要求:
①做題時要先寫上“解”字。
②各行的等號要對齊,并且不能連等。
③方框里的運算根據可以不寫。
④驗算以“檢驗”的形式出示,有固定的格式。解方程時,除了要求寫檢驗以外,都要口算進行檢驗,防止走過場。
指導學生看教材第105一107頁。
三、鞏固
1.教材107頁“做一做”。
2,教材第108頁練習二十六第1、2題。
四、練習
教材第108頁,練習二十六第3~5題。
作業 輔導
1.判斷題。
(1)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叫方程。 ( )
(2)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叫方程。 ( )
(3)檢驗方程的解,應當把求得的解代人原方程。(
(4)36是方程X÷3=12的解。 ( )
2.把下面的各關系式寫完整。
(1)一個加數=( )○( )
(2)被減數=( )○( )
(3)減數=( )○( )
(4)一個因數=( )○( )
(5)除數=( )○( )
(6)被除數=( )○( )
3.解下列方程。(第一行兩小題要寫出檢驗過程)
10—X=0.42 4.5X=27 X十5.8=16.4
X÷28=76 2÷X=0.5 X—8.75=4.65
板書設計 :
解簡易方程
例1 解方程X-8=16
檢驗:
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 篇4
教學內容:方程的意義和解簡易方程(教材第105一107頁,練習二十六)。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等式及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義,以及等式與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依據、步驟和書寫格式,培養良好的解題習慣。
教 具:
教學天平、小黑板。
學 具:
自制的簡易天平、定量方塊。
教學步驟 :
一、復習
1.根據加法與減法,乘法與除法的關系說出求下面各數的方法。
(1)一個加數=( )○( )
(2)被減數=( )○( )
(3)減數=( )○( )
(4)一個因數=( )○( )
(5)被除數=( )○( )
(6)除數=( )○( )
2.求未知數X(并說說求下面各題X的依據)。
(1)20十X=100 (2)3X=69
(3)17—X=0.6 (4)x÷5=1.5
二、新授
1.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義”。
(1)出示天平,介紹使用方法(演示)后,設問:
在天平兩邊放物體,在什么情況下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兩邊的物體同樣重時,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2)演示:在左邊放兩個重物各20克和30克,右邊砝碼也是50克,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平衡的。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板書:20十30=50
指出: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叫等式。
(并板書)等式:表示等號兩邊兩個式子的相等關系,即等式是表示相等關系的式子。
(3)教學例2(課本105頁)。
①教師繼續演示,調整,在左盤放一20克的重物和一個未知重量的方塊,右盤里放一個100克重的磚碼。(如教材105頁第二幅圖)讓學生觀察天平是否平衡(指針正好指在刻度線中央,天平是平衡的),那么也就說明了這個天平左右兩邊的物體的重量相等。怎樣用等式表示出來呢?
板書:20+?=100
②等式“20+?=100”中的?是未知數,通常我們用“X”來表示,那么上面的等式可寫成 (板書)20十X=100
③比較:等式“20+X=100”與等式“20+30=50”有什么不同?(含有未知數)教師指出,“20+X=100”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④想一想:X等于多少,才能使等式“20+X=100”左右兩邊相等?(未知方塊重80克時才能使天平兩邊的重量相等,即X=30)
(4)教學例3(課本106頁)。
出示教材第106頁上面的例圖的放大圖,并根據圖意寫出等式。設問:
①圖中每個籃球的價錢是X元,3個籃球的總價是多少元?(3x)
②依圖示(看圖)表明3個籃球的總價(3x)是多少元?(234元)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怎樣的等式表示出來?
(板書)3X=234
③這個等式有什么特點?(含有未知數)當X等于多少時,這個等式等號左右兩邊正好相等?(X=78)
(5)方程的意義:
綜合觀察以上三個等式,想一想,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什么區別:
20+30=50……一般的等式
20+X=20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3X=234 稱之為方程
(板書)像20+x=100 3X=234 X—10=35 X÷12=5等,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①根據方程的含義,方程應該具備哪些條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數,二者缺一不可。)
②方程與等式之間是什么關系?(是方程就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也就是說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
(6)練一練(指名學生判斷,并說明理由)教材第106頁“做一做”。
2.學習“解簡易方程”。
(i)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設問:①看教材第107頁,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板書)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如:X=80是方程20+X=100的解;
X=78是方程3X=234的解。
(板書)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數的值等于多少時能使等式左右兩邊相等;而解方程是指求出這個未知數的值的過程。因此方程的解是解方程過程中的一部分。它們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2)教學例1:
解方程X一8=16
①教師指出:我們以前做過一些求未知數X的題目,實際上就是解方程,以前怎么解,現在仍然怎么解,只是在格式要求方面增加了新的內容。
②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推想過程:題中的未知數X相當于什么數?(被減數)怎么求被減數?(減數十差)
(板書)解方程X一8=16
解::根據被減數等于減數加差;
X=16十8(與原來學過的求X的思路相同)
X=24
檢驗:把X=24代人原方程
左邊=24一8=16,右邊=16
左邊=右邊
所以X=24是原方程的解。
總結有關的格式要求:
①做題時要先寫上“解”字。
②各行的等號要對齊,并且不能連等。
③方框里的運算根據可以不寫。
④驗算以“檢驗”的形式出示,有固定的格式。解方程時,除了要求寫檢驗以外,都要口算進行檢驗,防止走過場。
指導學生看教材第105一107頁。
三、鞏固
1.教材107頁“做一做”。
2,教材第108頁練習二十六第1、2題。
四、練習
教材第108頁,練習二十六第3~5題。
作業 輔導
1.判斷題。
(1)含有未知數的式子叫方程。 ( )
(2)方程是等式,所以等式也叫方程。 ( )
(3)檢驗方程的解,應當把求得的解代人原方程。(
(4)36是方程X÷3=12的解。 ( )
2.把下面的各關系式寫完整。
(1)一個加數=( )○( )
(2)被減數=( )○( )
(3)減數=( )○( )
(4)一個因數=( )○( )
(5)除數=( )○( )
(6)被除數=( )○( )
3.解下列方程。(第一行兩小題要寫出檢驗過程)
10—X=0.42 4.5X=27 X十5.8=16.4
X÷28=76 2÷X=0.5 X—8.75=4.65
板書設計 :
解簡易方程
例1 解方程X-8=16
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