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簡易方程——方程的意義 教案和反思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并弄清等式與方程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會判斷什么是方程,會解一步計算的方程,并會檢驗方程的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檢查、驗算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方程的意義,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兩個概念間的聯系及區別,并會應用。
教具準備:課件、白紙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游戲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來做個游戲吧!老師來說一個詞語,你們反這個詞語反一反說出來,好嗎?看誰反應快!
父母的愛——愛父母;動物的畫——畫動物;
節目的表演——表演節目;生命的感悟——感悟生命;朋友的理解——理解朋友;
朋友的善待——善待朋友;親人的召換——召換親人;兒女的擔憂——擔憂兒女
問題的答——答問題;方程的解——解方程;
引出課題:板書“方程的解解方程”
這節課我們來研究這里面的知識。
二、 講解概念“等式、方程”
1、找朋友:
師:剛才我們玩的這個游戲中,找到了好幾對文字上的朋友。
下面,請你來幫這些式子或數字找找朋友,你愿意嗎?
生:愿意。
①、出示課件:同桌之間說一說;指名回答,根據學生回答再次出示課件。
師:這幾對好朋友都有什么特點呢?
生:它們相等。(關鍵引出“相等”)
師:除了把它們用線連起來,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示它們之間是相等的呢?
生:列成一個式子。
學生口答列式,師邊板書:80-20=60
2+0.5=2.5
30÷15=2
30×2=60
師:像這樣用等號連接起來的,表示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我們把它們取名叫等式。
師:你能舉例說幾個等式嗎?
②、引出方程:
師:那剩下的幾個它們找不到朋友,心里不太高興,你能把它們也連連線寫成一個等式嗎?
生:能。
學生口答并板書,如:x+3=9
300-b=250
3a=18
師:我們又找到了3對朋友,它們也是等式。那這三個等式跟剛才的四個等式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嗎?
生:它們有未知數x、a、b。
師: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我們給它取名叫方程。
你能舉例說幾個方程嗎?
2、等式與方程的關系:
師:那等式和方程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你能用一種直觀形象的方法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你可以在紙上寫一寫、畫一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示,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指名回答。出示課件并板書。
師小結:方程屬于等式,里面含有未知數,是一種特殊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判斷練習:
師:我們有了方程和等式的知識,當遇到一個式子,要判斷它是不是方程時,應該怎么想?
生:先看它是不是等式,如果是等式,再看它有沒有未知數。如果它有未知數,就是方程;如果沒有未知數,就不是方程,而是一般的等式。
師小結:一必須是等式,二必須含有未知數。
師出示課件中的練習:下列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35-b=1284÷12=7
5x-32<749÷y=7
450x=90069+a
②、含有未知數的算式叫做方程。
③、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
④、35+x=76既是等式,也是方程。
⑤、30+20=10+40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⑥、y=0不是方程。
⑦、x=20是方程30+x=50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