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解簡易方程(精選3篇)
數學教案-解簡易方程 篇1
五年級數學教案
解簡易方程(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9頁的例2、例3,完成第109頁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七的第1~4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理解和初步學會ax±b =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認識解方程的意義和特點。
教學重點:會ax±b =c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認識解方程的意義和特點。
教學難點 :看圖列方程,解答多步方程。
教具準備:電教平臺。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1、出示三個小動物,讓學生圍繞三個小動物提提出問題進行學習。
二、新課
1.教學例2。
出示小老鼠的問題:
出示例2。先讓學生自己讀題,理解題意。
教師:這道題的第一個要求是“看圖列方程”。我們來共同研究一下,怎樣根據圖意列出方程。我們學過方程的含義,誰能說說什么是方程呢?
學生: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教師:那么,要列方程就是要列出什么樣的式子呢?
學生: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師:觀察這副圖,從圖里看出每盒彩色筆有多少支?(x支。)3盒彩色筆有多少支?(3x支。)另外還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筆?(40支。)那么,怎樣把這副圖里的數量關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表示出來呢?
學生:3x+4 =40。
教師:很好!誰能再說說這個方程表示的數量關系?
學生:每盒彩色筆有x支,3盒彩色筆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教師:對!我們現在來討論一下如何解這個方程。如果方程是x+4 =40,可以怎么想?根據什么解?
學生:可以把原方程看作是“加數+加數 =和”的運算,因此,根據“加數 =和-另一個加數”來解。
這樣也可以根據“加數 =和-另一個加數”來解。得出3x =40-4,再得出3x =36。
教師在黑板上板書出解此方程的前兩步,下面的解法讓學生自己做在練習本上。做完以后,集體訂正。得出方程的解以后,要求學生在算草紙上進行檢驗。請一位學生口述檢驗過程,集體訂正。
教師小結例2的解法:解答例2,先要根據圖里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即列出含有未知數x的等式;然后解這個方程。解方程時,關鍵是要先把3x看作是一個數,根據“加數 =和-另一個加數”求出3x等于多少,再求x等于多少就得出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學例3。
小貓提出的問題:
教師出示:解方程18-2x =5。然后讓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解。做完以后,教師指名讓學生回答問題。
教師:這個方程你是怎么解的?先怎樣做,再怎樣做,根據是什么?(先把2x看作一個數,再根據“減數 =被減數-差”得出2x =18-5,2x =13,x =6.5。)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把解方程的過程出示。接著,教師出示例3:解方程6×3-2x =5。
教師:例3的方程與我們剛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學生:相同點是:等號右邊都是5,等號左邊都要減去2x;不同點是:18-2x =5的等號左邊只有一步運算,而6×3-2x =5的等號左邊有兩步運算。
教師:6×3-2x =5,等號左邊的兩步運算,第一步是算6×3,就等于18。這樣方程6×3-2x =5就變成了18-2x =5。所以,解方程6×3-2x =5,要按照運算順序,先算出6×3的值。那么,下一步該怎樣做呢?剛才我們已經做過,自己把方程6×3-2x =5解出來。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解例3,同時請一位同學在黑板上解題。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教師小結例3的解法:解答例3,要先按照四則運算的順序,把方程中包含的計算算出,再把2x看作一個數,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間的關系來求解。
3.課堂練習。
做教科書第109頁下面“做一做”中的題目。
先讓學生獨立做在課堂練習本上,教師行間巡視,檢查學生解方程的過程是否正確,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做完以后,指名讓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根據和過程。
三、鞏固練習(小兔子提出的問題)。
1.做練習二十七的第1題第一行的兩小題。
先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教師行間巡視,仍然要注意檢查學生解方程的過程、書寫格式及檢驗的過程是否正確,發現錯誤及時糾正。做完以后,每一題讓學生說一說解的過程和解題的根據。
2.做練習二十七的第2題。
教師用小黑板或投影片出示題目,讓兩位學生到黑板前來解題,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解題。做完以后,指名讓學生比較這兩個方程的異同點,解法的異同點。
3.做練習二十七的第4題。
讓一位學生讀題后,教師提問:這道題應該怎樣做?能不能先解方程,分別求出兩個方程的解,再判斷上面的五個數中哪兩個數是這兩個方程的解?(可以。)
讓學生獨立做在練習本上,做完以后,集體訂正。
四、小結。
出示課題:解簡易方程。
數學教案-解簡易方程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2.初步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方法并會檢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方程”的概念,并會應用.
一、復習準備
(一)口算下面各題.
30+( )=50 ( )×2=10
(二)列式.
1.一支鋼筆 元,2支鋼筆多少元?
2. 與4的和.
二、新授教學
(一)方程的意義
1.介紹天平
這是一架天平、可以用來稱物品的重量.當天平的指針指在標尺中間時,表示天平平衡,即天平兩端的重量相等.
2.引出方程
(1)出示圖片:天平1
教師提問:這個天平平衡嗎?說明了什么?誰會用等式表示?
(2)出示圖片:天平2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觀察,天平平衡說明了什么?怎樣用式子表示?
教師板書:20+?=100
教師說明:這個未知數“?”,如果用 來表示就可以寫成20+ =100.
(3)出示圖片:籃球
教師提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怎樣用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表示?
教師板書:
3.方程的意義.
教師提問:觀察上面三個等式回答問題.這三個等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相等的式子.
不同點:第一個等式不含有未知數,第二個和第三個等式含有未知數.
教師板書:象這種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教師強調:含有未知數、等式
4.思考:方程和等式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1)出示圖片:等式與方程
(2)小結: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二)教學例1
1.方程的解
教師提問:在 中, 等于多少時方程左邊和右邊相等?
在 中, 等于多少時方程的左邊和右邊相等?
教師說明: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如: 是方程 的解
是方程 的解
2.解方程
教師板書: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3.教學例1
例1.解方程 -8=16
(1)教師提問:解方程先寫什么?根據什么計算?
(2)教師板書:
解:根據被減數等于減數加差
(3)怎樣檢查解方程是否正確?
檢驗:把 代入原方程,
左邊 ,右邊
左邊=右邊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4.討論:“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區別?
三、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區別?
四、鞏固練習
(一)填空
1.含有未知數的( )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 )叫解方程.
4.下面的式了中是等式的有( );
是方程的有( ).
(二)判斷,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
1.等式都是方程.( )
2.方程都是等式.( )
3. 是方程 的解.( )
4. 也是方程.( )
(三)選擇正確答案填在括號內.
1. 的解是( )
① ②
2. 的解是( )
① ②
3. 這個式子是( )
①是方程 ②是等式 ③既是方程又是等式
4. 是方程( )的解
① ②
五、課后作業
(一)解下列方程.(第一行兩小題要寫出檢驗過程.)
(二)用方程表示下面的等量關系,并求出方程的解.
1. 加上35等于91.
2. 的3倍等于57.
3. 減3的差是6.
4.7.8除以 等于1.3.
六、板書設計
解簡易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
例1 解方程
解:根據被減數等于減數加差
檢驗:把 代入原方程,
左邊 ,
右邊 ,
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教案點評:
該教學設計既重視過程,又重視結論;既重視知識的教學,又重視能力的培養。教師采取邊講邊練、講練結合的形式,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
探究活動
不說也知道
活動目的
1.通過游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數學魔術.
數學魔術:學生任意想好一個數,然后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運算:把想好的數加上2,乘上3,減去6,再減去原來所想的數.把最后的結果告訴教師,教師可以馬上知道學生原來所想的數.
2.學生分小組探討其中的秘密.
魔術揭密:可以假設學生所想的數為 ,按照教師的要求就是加上2( +2),乘上3
(3 +6),減去6(3 ),再減去原來所想的數(2 ).也就是說最后的計算結果是原來所想數的2倍.
3.學生自己設計數學魔術.
4.分小組進行表演.
數學教案-解簡易方程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 這一類簡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計算這類方程的道理.
教學重點
掌握解 這一類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這一類方程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解下列方程
(二)乘法分配律的意義是什么?用字母怎樣表示?
二、教學新授
(一)教學例5
例5.一個工地用汽車運土,每輛車運 噸,一天上午運了4車,下午運了3車.這一天共運土多少噸?
1.讀題,理解題意.
2.出示圖片:示意圖
3.教師提問:通過觀察這幅圖,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師板書:
上午 下午 一天
4.教師說明:這個式子中含有兩個未知數 ,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解簡易方程.
板書課題:解簡易方程.
5.學生分組討論計算方法.
(1) 表示4個 , 表示3個 , 一共是(4+3)個 ,也就是 .
(2) 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把4和3相加,就是(4+3)個 , .
6.教師說明:兩種思考方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最后的結果都是正確的.
教師板書:
=(4+3) =
答:這一天共運土 噸.
7.思考:上午比下午多運的噸數是多少?怎樣列式?
教師提示:1個 ,可以寫成 .“1”可以省略不寫.
8.教師小結
一個式子中如果含有兩個 的加減法,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義,將 前面的因數相加或相減,再乘 ,計算出結果.
9.練習
(二)教學例6
例6.解方程
1.教師提問
(1)這個方程有什么特點?
(2)應該怎樣解答?
2.學生獨立解答.
教師板書:
解:
檢驗:把 代入原方程.
左邊=7×5+9×5=80,右邊=80,
左邊=右邊
所以 是原方的解.
3.練習
解方程 3.6 -0.9 =5.4(要寫出檢驗過程)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解這類方程時要注意什么?
四、鞏固練習
(一)填空.
1. 表示( )加( ),一共是( )個 ,得( ).
2. 表示( )減( ),是( )個 ,得( ).
3. ( ).
(二)直接寫得數.
(三)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1. ( )
2. ( )
3. ( )
(四)用線段把下面每個方程與它的解連起來.
+13=33 =0
3 - =80 =10
1.8 =54 =20
6.7 -60.3=6.7 =30
9 + =0 =40
五、布置作業
(一)解方程.(第一行兩小題要寫出檢驗過程)
六、板書設計
解簡易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