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5課時(精選6篇)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5課時 篇1
第一課時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p12~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測量、填表、討論、分析、歸納等活動過程,體會“等積變形”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初步知道轉化的在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的運用。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用具:教學光盤、剪下教科書第127頁上的平行四邊形、表格、長方形框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1、說出學過的平面圖形: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等。2、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的面積你會求?怎么求?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1)出示例1中的第1組圖下面的兩個圖形面積是否相等?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分組活動后交流。對學生的交流作適當點評,使學生明白兩種不同的比價方法都是可以的:數方格比較大小或把左邊圖形轉化后與右邊圖形進行比較。2)出示例1中的第2組圖你還能用剛才的方法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嗎?(學生交流,教師適當強調“轉化”的方法。)(3)揭示課題:把不熟悉的圖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并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數學上一種很重要的方法——轉化。今天我們就運用這種方法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2、教學例2:
(1)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能想辦法把這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嗎?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交流操作情況第一種: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②把這個三角形向右平移。③到斜邊重合。第二種: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將其剪為兩個梯形。②把左側的梯形向右平移。③道斜邊重合。
(4)課件進行演示并小結。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剪開,再通過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說說你們為什么要沿著高剪?學生討論并匯報想法,小結:沿著高剪,能使拼成的圖形出現直角,從而符合長方形的特征,能拼出長方形。
3、教學例3:
(1)提問:是不是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能轉化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它的面積大小會不會改變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2)學生操作:請大家拿出從教科書第127頁上剪好的任選一個平行四邊形,先把它轉化成長方形,再求出面積并填寫下表。
轉化成的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
長(cm)
寬(cm)
面積(cm)
底(cm)
高(cm)
面積(cm)
(3)小組討論:
①轉化后長方形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
②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③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4)反饋、交流、抽象出面積公式根據學生總結,
形成下面的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5)用字母表示面公式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和h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那么你那能用字母寫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嗎?學生回答,并板書:s = a h(板書)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試一試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條件?你能獨立計算嗎?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說說是怎樣列式解答的。
2、指導完成練一練:讓學生說說底和高分別是多少?計算時應用什么公式?
3、練習二第1題獨立完成練習。說說自己的方法。集體評講,說說怎樣畫,形狀不一樣,但面積一定相等?
4、練習二第2題指出每個平行四邊形對應的底和高,再各自測量計算。
5、練習二第5題拿出長方形框架。操作時,一個長方形不動,另一個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1)周長相等嗎?面積呢?為什么?(2)連續拉動長方形,面積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四、作業
練習二第3、第4題。
五、總結:(1分)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5課時 篇2
第二單元 多邊形面積計算 第5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1頁練習四的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梯形面積的 計算公式,熟練地計算不同梯形的 面積。
2、培養靈活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見。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梯形面積的概念,能較熟練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梯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它是怎么得來的?今天我們就利用梯形的面積公式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板書課題)
二、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四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提問: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為什么是梯形的面積乘以2?
2、完成練習四第2題。
圖形哪些兩個梯形的面積相等?為什么?
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說說怎樣找出面積相等的梯形。
教師小結:梯形的高相等,只要看它們的上下底的和是否相等就可以了。
3、完成練習四第3題。
完成第一小題。
同桌討論:第二小題時 怎樣的 梯形,它的 上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它的面積應該怎樣計算?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白:直角梯形中與上下底垂直的那條腰的長度就是梯形的高。
4、完成練習四第4題。
學生讀題,獨立完成。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5、完成練習四第5題。
學生讀題后,問:你發現了什么?(單位不統一)
怎樣解決呢?為什么要用梯形的面積乘以9而不是除以9呢?
6、完成練習四第6題。
提問:水渠和攔水壩的橫截面積分別是指圖中的哪個部分,分別是什么形狀,圖中標出的條件又有哪些?
學生獨立完成
三、課外延伸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5課時 篇3
第三課時 三角形面積計算練習課 教學內容:練習三第4 — 10題及思考題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2、使學生深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 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 合作意識和 探究意識。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教學用具:教學光盤、教學過程:一、基礎練習 口算第4題。先獨立完成在書本上再口答并簡單介紹自己的口算方法。二、鞏固、提高練習 1、練習三第5題 要求學生讀題,明確題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獨立找出面積是平行四邊形一半的三角形。并說說理由。小結:因為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一半,這道題目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與平行四邊形逐一比較,而用計算的方法就比較麻煩了。2、練習三第6題 指名讀題,明確題意。讓學生交流:三角形的面積與它的什么有關系?有什么關系?怎樣才能使三角形的面積是9平方厘米?學生在書上的方格紙中畫出三角形。教師巡視,注意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實物投影出示學生畫的三角形。并讓學生交流不同的畫法。3、練習三第7題 出示題目,指名讀題,明確題意。學生獨立答題,師巡視。集體訂正:要算這些三角形的面積,為什么要量出它們的底和高?4、練習三第8題 集體讀題,明確題意。學生同桌交流:要求這塊花圃一共可以產鮮花多少枝,必須先算什么?獨立答題。集體訂正。5、練習三第9題 指名讀題,明確題意。要求學生在量之前,先想一想準備怎樣量再開始動手。回答時,讓學生說說是怎樣量紅領巾的高的。6、練習三第10題 指名讀題,明確題意。想一想:怎樣想能很快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你是怎樣想的?7、思考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盡可能多的想出每一塊板的面積。要求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交流成果。回答時要求學生說明是怎樣算的。板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25×22÷2=275(平方米)275×50=1375(枝)答:這塊花圃一共可以產鮮花13750枝。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5課時 篇4
第四課時 梯形的面積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p19~20。梯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梯形的面積,并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理解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用具:教學光盤、備用的梯形、表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梯形
這是什么圖形?關于梯形你知道什么?
(復習梯形各部分的名稱以及基本特征。字母標出上底、下底、高。)
2、前面我們已經學會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方法,梯形的面積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梯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6:
(1)出示例6,明確要求。
拿出剪下的梯形,自己拼一拼,看能拼成幾個平行四邊形。
學生展示,提問:能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梯形有什么關系?(驗證)
(2)根據我們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能填寫出表格中相關數據嗎?(出示表格)
學生獨立填寫表格,展示學生填寫的表格。
展示時詳細分析第一個拼成的平行四邊形與梯形數據的由來。
平行四邊形的底是多少?怎么來的?(數)還有什么辦法呢?(計算:上底+下底)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都是這樣呢?看看其它兩個是不是這樣的。
平行四邊形的高和梯形的高是什么關系呢?(一樣)
它們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3)觀察表中的數據,小組討論:
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兩個梯形有什么關系?(補充出示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說明: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無論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還是一般的梯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拼成平行四邊形的底與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關系?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有什么關系?每個梯形的面積與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板書:平行四邊形 底 高
2倍 一半
梯形 上底 + 下底 高
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如何計算一個梯形的面積?
完成板書如下: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2倍 一半
梯形的面積 = (上底 + 下底)× 高 ÷ 2
(5)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積公式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積公式可以怎么寫呢?
學生回答并在書上完成。(板書:s = (a +b)h ÷ 2)
(6)小結:通過剛才的操作,我們是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梯形的2倍,每個梯形是它的一半。我們來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我們來完成練一練第2題。
獨立計算,集體講評。
三、鞏固練習 (10分)
1、完成試一試
你準備怎樣列式?獨立完成,并指名學生板書,集體核對。
(2)練一練第3題
簡單介紹橫截面的含義。“橫截面”是圖上哪個面的面積?
怎樣列式呢?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四、拓展練習
1、計算1+2+3+……+49+50的和。
提示:1+2+3+……+9+10的計算方法。
五、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梯形面積的計算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 底 × 高
2倍 一半
梯形的面積=(上底 + 下底)× 高 ÷ 2 s = (a +b)h ÷ 2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5課時 篇5
第二課時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p15~1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填表、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轉化方法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及空間觀念與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的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教學光盤、三角形6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滲透轉化
(3分)
我們已經學會了
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說說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你知道他們時怎樣得到面積計算公式的
下面我們就先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下面三個三角形的面積,請看例4。
二、深入探究,發現新知
1、教學例4
(1)
課件出示例4,默讀題目,弄清題意。
請同學們拿出練習紙仔細觀察,認真數一數,把每個三角形的面積填在上面。
用數方格的方法:分別得出 8 cm2 、 10 cm2 、 12 cm 。(課件出示)
(2)問:請仔細觀察說一說每個涂色的三角形它所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4×4=16 cm2 、4×5=20 cm2 8×3=24 cm2 。
(3)問:每個涂色的三角形面積與它所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有什么關系?
得出:每個涂色的三角形面積是它所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4)在每個平行四邊形中,兩個三角形有什么關系?(得出:完全一樣)
通過驗證得出:在每個平行四邊形中,兩個三角形是完全一樣,每個涂色的三角形面積是它所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剛才我們通過數方格和計算得到三角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同學們都知道用數方格的方法不容易數準確,又比較麻煩,如果要用計算的方法就方便多了,誰能夠猜一猜三角形面積是怎么樣計算呢?)
2、教學例5
(1)
課件出示例5,弄清題目要求。
(2)
問:這幾個三角形按角的特點分類,分別是什么三角形?(銳角三
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3)
小組活動:下面我們以2人為小組來活動。并且完成書上表格。
(4)操作后讓學生展示拼擺交流情況。
指名上臺(在實物投影上)拼擺,并說出表格內容。
(5)剛才我們通過拼擺得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下面請同學們結合表格和拼成的圖形,分小組討論下面三個問題,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6)討論后匯報。
①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兩個三角形有什么關系?
指出“兩個三角形,無論是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還是鈍角三角形,只要完全一樣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書:三角形、平行四邊形
②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得: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板書: 底 高
③
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呢?
得: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反之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的2倍。
④
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三角形的面積?
板書:底×高
底×高÷2 指出:為什么要除以2。
⑤
用字母表示公式 s =ah÷2
(7)小結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8)反饋猜一猜的情況。
(9)介紹小資料“你知道嗎?”內容。
課件播放將三角形轉化為長方形的動態演示。
3.反饋練習
(1)、p16練一練(先同座說,再口答)
①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已知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8平方分米,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評講時,強調為什么“×2”?指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一樣的三角形,如果已知一個三角形的面積就能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②右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圖色部分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評講時,強調為什么“÷2”?指出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如果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能求出一個三角形的面積。
③練習三1第1題口答。(相當于是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長方形面積的一半)。
(2)、p16試一試
①一塊三角形的交通標志牌,底是8分米,高大約是7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②練習三第3題先獨立完成,再評講。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三第2題計算下面三角形的面積。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三角形面積怎么樣計算?
五、思考題 一張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紙,斜邊的長是20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六、板書
三角形的面積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轉化
三角形面積 =
底 ×
高÷2
s = a h ÷2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5課時 篇6
第二單元 多邊形面積計算 第6課時
教學內容:第22、23頁及相應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能運用公式正確、熟練地計算它們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初步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滲透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事物間相互聯系互相轉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教學重點、難點:
能運用公式正確、熟練地計算它們的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光盤
教學過程:
一、畫一畫、算一算:(教師示范并規定長度,學生畫在作業本上)
1、畫長是3厘米、寬是2厘米的長方形。提醒:為了計算的方便,數據要簡單。圖上要標出具體的長度和直角標記。在圖下寫出字母公式并列式計算。
2、問:長方形可以轉變成正方形,什么時候它就成了正方形?畫正方形(邊長為2厘米),及公式、計算。
3、長方形還可以轉變成平行四邊形。畫底是3厘米,高是2厘米的平行四邊形。補充:該圖的左邊是一個直角三角形。一條直角邊2厘米,另有一條更短的直角邊,斜邊是三條邊中最長的一條邊。沿高剪下平移后得到一個長方形。比較長方形的長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高。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及計算。
4、指導畫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比較三角形的底、高與平行四邊形底、高的聯系,得出面積計算公式并計算。
5、指導畫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比較底、高之間的聯系,得出面積計算公式并計算。小結:觀察這5個圖形,你能根據它們的計算公式,分成兩類嗎?怎么分?為什么?強調: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都可以一步計算;而三角形、梯形都有“÷2”。
二、練習與應用:
1、下面4個圖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想的?
(1)看長方形,分別數出長和寬,并算出面積。
(2)比較平行四邊形,說出底和高。算出面積后,比較兩個面積有什么關系。說說如果不計算,你能知道它們面積之間的關系嗎?
(3)數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算出面積。與前面的圖形面積比一比,有什么關系?在平行四邊形中添一條線,觀察是否能分成兩個完全一樣的如圖3的三角形。感受“一半”。
(4)標出圖中的關鍵數據,并列式計算。與前面的圖形面積比一比,有怎樣的關系?把圖1添上一條線,分成完全相等的如圖四的圖形。感受“一半”。
2、第4題讀題后,要求學生用自己話來說說題目要我們做什么?
(明確要畫的三個圖形,不要漏畫)
分別說說在畫每一個圖形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指名說)
先數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5個3。
畫平行四邊形時想:底是5高是3或底是3高是5
畫三角形時想:底不變是3的話,高應該是原來的2倍即10,或底不變是5的話,高應該是原來的2倍即6。一句話:一個量不變,另一個量是原來的2倍。
畫梯形,最復雜:可以參照自己已畫好的平行四邊形,底不變,上底加下底的和應該是原來的2倍(舉例略)
學生分別畫,并在畫好的圖上標出關鍵數據。
3、第5題要求學生做在作業本上。
做完后簡單檢查(檢查哪幾題要“÷2”;單位名稱)
三、布置作業
學生獨立完成:第23頁第2、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