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第1課時
第一課時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p12~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并能應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測量、填表、討論、分析、歸納等活動過程,體會“等積變形”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初步知道轉化的在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的運用。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教學難點: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用具:教學光盤、剪下教科書第127頁上的平行四邊形、表格、長方形框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1、說出學過的平面圖形: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圓等。2、在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的面積你會求?怎么求?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1)出示例1中的第1組圖下面的兩個圖形面積是否相等?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準備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分組活動后交流。對學生的交流作適當點評,使學生明白兩種不同的比價方法都是可以的:數方格比較大小或把左邊圖形轉化后與右邊圖形進行比較。2)出示例1中的第2組圖你還能用剛才的方法比較這兩個圖形的大小嗎?(學生交流,教師適當強調“轉化”的方法。)(3)揭示課題:把不熟悉的圖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并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是數學上一種很重要的方法——轉化。今天我們就運用這種方法來研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板書課題)
2、教學例2:
(1)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能想辦法把這個平行四邊形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嗎?
(2)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交流操作情況第一種: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②把這個三角形向右平移。③到斜邊重合。第二種:①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任意一條高將其剪為兩個梯形。②把左側的梯形向右平移。③道斜邊重合。
(4)課件進行演示并小結。沿著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高剪開,再通過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說說你們為什么要沿著高剪?學生討論并匯報想法,小結:沿著高剪,能使拼成的圖形出現直角,從而符合長方形的特征,能拼出長方形。
3、教學例3:
(1)提問:是不是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能轉化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它的面積大小會不會改變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2)學生操作:請大家拿出從教科書第127頁上剪好的任選一個平行四邊形,先把它轉化成長方形,再求出面積并填寫下表。
轉化成的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
長(cm)
寬(cm)
面積(cm)
底(cm)
高(cm)
面積(cm)
(3)小組討論:
①轉化后長方形的面積與原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
②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③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4)反饋、交流、抽象出面積公式根據學生總結,
形成下面的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 = 長 × 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