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牛津英語5B Module2 Unit 1 Animals I like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分析我校所使用的教材是上海版牛津教材,根據教材的螺旋上升式的特點,學生從一年級上學期開始就已經學習過動物這一話題,所以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講,這并不是一個新的話題。本節課是講述zoo-keeper一天中是怎樣照顧小動物的,而根據教材體系,時間的表達已經是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的內容,所以本節課的zoo-keeper,kilo, hay以及動詞feed的用法即為學習的重點內容,對于五年級的學生,這樣的知識含量是遠遠不夠的。基于此,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建構,把本節課定位為一節閱讀課。
二、教學對象分析
我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聽說讀寫基礎與英語閱讀能力,能夠用英語表達簡單的思想,他們憑借本身的語言優勢,積極的參與課堂的活動,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更重要的是,animals是學生們很感興趣地話題,他們喜歡到動物園看小動物,愿意和小動物交朋友。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我力圖從學生認知規律、心理特點與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
三、教學理念與特色
先進的教學理念是一節課的脊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本著“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理念,聽說讀寫多種技能相結合,循序漸進的增強學生的語言知識與語言技能。教師在話題的導入和詞匯的拓展上都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并結合新詞和功能句型,由源于生活的小故事入手,以情感為主線,自創篇章,進一步夯實基礎。課堂上,兼顧聽說讀寫,在打好“雙基”的同時,深挖學生的內心情感。讓學生體驗積極的情感態度,并結合多種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開拓學生思維,打造創新課堂。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設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 掌握單詞zoo-keeper, feed , kilo, hay的音、形、義及其用法;
2. 能夠讀懂、理解有關本話題篇章。
過程與方法目標:
1. 通過采用合作探究和啟發式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學習方法和策略。
2. 通過學習本課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及觀察、思維、記憶和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 動物和人類可以互助,要善待我們的動物朋友,與動物和諧相處。
2. 培養學生良好的與人合作的能力,以及主動思維、大膽創新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過程:
1.話題討論,導入新知
教師由學生熟悉的話題談起:“is there a zoo her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zoo?”向學生提問,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導入本節課的話題。
2.夯實基礎,適當拓展
由上面教師的問題,引出新授詞:zoo-keeper,在學生對此進行造句操練后,拓展相關詞匯:goal-keeper, shop-keeper, house- keeper等。
t: what does a zoo-keeper do in the zoo?
引出并講解單詞feed,根據復習單詞tree, bee, green的發音學習該詞,并用所給的句型造句。
i feed the _____ with _____.
t: how much meat do the tigers eat?
引出并講解單詞kilo=kilogram=kg
通過描述下列物品或人物的重量操練,使用句型these are …kilos of ….(注意引導學生用句子說話)
t: tigers eat meat. what do elephants eat? do you know?
通過復習say, lay, day, today的發音學習hay 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