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月》教學實錄及評析
《望 月》教學實錄及評析
執教、整理:金 鶴 評 析:萬小強
[教 學 實 錄]
(課前播放歌曲《但愿人長久》,上課初始優美的音樂仍縈繞著整個課堂)
師:月升月落,月圓月缺,月亮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凝望著皎潔的月亮,沐浴著柔和迷人的月色,有多少人為之陶醉,為之思緒萬千啊!本文作者同樣被月連深深地迷住了,寫下了這篇美文。(生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圍繞“望月”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生:文章圍繞“望月”首先寫了作者獨自在甲板上賞月,接著寫了作者和小外甥在月下吟詩誦月,最后寫了作者和小外甥談論月亮。(師相應板書:賞月 誦月 論月)
(評:音樂創境,情景導入,奠定情感優美基調,資源意識應用到位。同時緊扣“月”字,把握重點,提綱挈領。)
師:每個人眼中的月亮是不同的,那作者心目中的月亮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地聽老師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師范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師:誰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生1:我仿佛看到了皎潔的月光灑在江面上。
生2:我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在我們身上。
生3:我仿佛看到了星星點點的光斑在江面上跳躍。
師:大家說得很好,下面再輕聲讀讀這一段,畫出你認為最美的一句話,并讀好它。
(生邊讀邊劃,師巡視)
師:誰來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
(出示第二自然段)
生1:我喜歡的句子是“月光灑落在長江里,江面被照亮了 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
師: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生1:“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很美,讓我感覺月亮像個頑皮的孩子在江面上跳躍。
生(補充):讓我感覺月亮像個純潔可愛的小天使。
師:我們把這幾個最能體現月亮動態之美的詞語圈出來,你再把它讀一讀,相信會讀得更美。
(生1更有感情地讀)
生2:我喜歡“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 隱隱約約地伸展著,起伏著”。因為“隱隱約約”就是若有若無,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美。
生3:我喜歡“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著它的清輝。”因為“安詳”給人感覺月亮像一個人一樣。
師范讀:月亮出來了,安靜地吐灑著它的清輝。
(學生發現老師讀錯了)
師:那大家認為這里用“安詳地”好,還是“安靜地”好呢?
生3:我認為用“安詳地”好,“安詳”一般是寫人的,這里的月亮就像媽媽一樣,更讓人親近,顯得月光很柔和。
(師相應根據學生回答圈畫出重點詞語,并相機指導朗讀。)
……
師:此情此景,怎一個“美”字了得!美文要美讀,有沒有同學自己推薦自己讀讀這如詩般的美文?
(指名讀)
師:老師想請我們班美麗的女生來讀,一定能把美文讀得更美。
(配樂,女生動情朗讀。)
(評:問題具有開放性,感悟個性化。沒有串講,尊重學生的理解感悟,引導體驗,激活形象,生成畫面。以朗讀為旨歸,朗讀到位,有情有味。集中展示了學生日常的訓練,語言活潑靈動,積累深厚扎實。)
師:如果讓我們沐浴在這沉靜如水的月色之下,那感覺該是多么美好!難怪作者晚上不睡覺,到甲板上欣賞美麗的夜色。其實睡不著的不但有作者,還有小外甥,這都是月亮惹的禍。
師:誰愿意讀讀作者和小外甥月下對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