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五上備課資料(之二)
黃淮海干旱區:黃河、淮河、海河流域降水較少,是我國最大的干旱區,干旱發生次數也居全國之首。
長江流域及華南干旱區:其中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安徽等省和福建、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地區干旱次數多,廣東東部沿海和福建南部沿海最多。
西南南部干旱區:該區降水較為豐富,大部分省區干旱次數較少。 據最新統計,我國有333座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03座城市嚴重缺水,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4000萬人用水困難。
第十九課 信用卡
信用卡的起源
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國。最早發行信用卡的機構并不是銀行,而是一些百貨商店、飲食業、娛樂業和汽油公司。美國的一些商店、飲食店為招徠顧客,推銷商品,擴大營業額,有選擇地在一定范圍內發給顧客一種類似金屬徽章的信用籌碼,后來演變成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為客戶購貨消費的憑證,開展了憑信用籌碼在本商號或公司或汽油站購貨的賒銷服務業務,顧客可以在這些發行籌碼的商店及其分號賒購商品,約期付款。這就是信用卡的雛形! f有一天,美國商人弗蘭克·麥克納馬拉在紐約一家飯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發現他的錢包忘記帶在身邊,因而深感難堪,不得不打電話叫妻子帶現金來飯店結賬。于是麥克納馬拉產生了創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春,麥克納馬拉與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資一萬美元在紐約創立了“大萊俱樂部”(diners club),即大萊信用卡公司的前身。大萊俱樂部為會員們提供一種能夠證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會員憑卡片可以記賬消費。這種無須銀行辦理的信用卡的性質仍屬于商業信用卡! 1952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富蘭克林國民銀行作為金融機構首先發行了銀行信用卡。1959年,美國的美州銀行在加利福尼亞州發行了美州銀行卡。此后,許多銀行加入了發卡銀行的行列。到了六十年代,銀行信用卡很快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并得到迅速發展,信用卡不僅在美國,而且在英國、日本、加拿大以及歐洲各國也盛行起來。從七十年代開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開始發行信用卡業務! ∑呤甏┢,當中國打開國門,大膽引進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同時,信用卡作為國際流行的信用支付工具也進入了中國,并得到較快的發展。1979年,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首先同香港東亞銀行簽訂協議,開始代理東美信用卡業務,信用卡從此進入了中國。不久,上海、南京、北京等地的中國銀行分行先后同香港東亞銀行、匯豐銀行、麥加利銀行以及美國運通公司等發卡機構簽訂了兌付信用卡協議書。 1985年3月,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第一張“中銀卡”(boc卡)問世,1986年6月,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發行了長城信用卡,經中國銀行總行命名后,長城信用卡作為中國銀行系統統一的信用卡名稱,在全國各地的中國銀行分支機構全面推廣。長城信用卡的誕生和發展,不僅填補了我國金融史冊上的一項空白,而且預示著我國傳統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支付方式,將發生重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