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三、萬花筒:
相關(guān)資料
1、古文欣賞
你讀過用文言文寫的"自相矛盾"、"濫竽充數(shù)"、"畫龍點睛"這三個成語的故事嗎?這里就有,對照著課文,看一看能不能讀懂?
自相矛盾
客有鬻矛與盾者,譽(yù)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他兩又譽(yù)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yīng)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
[注釋]
鬻(y):賣。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
盾:古代用來保護(hù)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
濫竽充數(shù)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注釋]
竽:一種樂器的名稱,很像現(xiàn)在的笙。
處士:沒有官職的普通知識分子。
廩(lǐn):糧食倉庫。
畫龍點睛
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荒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兩龍未點眼這見在。
[注釋]
武帝:梁武帝蕭衍(yǎn)
僧繇:即張僧繇,精肖像,善畫龍。
2、成語故事欣賞
讀了三則成語故事,是不是覺得成語故事特別有意思,肯定還想讀是吧。這里選了幾則,趕快讀一讀吧!
杯弓蛇影
晉朝淯(y)陽有個當(dāng)官的名叫樂廣,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個朋友常到他家來喝酒、聊天。可是有很長時間,不見那個朋友來家作客了。樂廣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登門后,只見朋友臥在病床上,樣子很憔悴,便關(guān)心地問道:"你怎么病得這樣啦?好些了么?"那朋友有氣無力地回答說:"前次去你家作客,剛端著酒杯喝酒時,見杯中有條蛇,心中十分厭惡。可是當(dāng)時有好幾個朋友在座,不便說出,也不好不喝,只得硬著頭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總覺得惡心,不知怎的就病倒了。"
樂廣覺得奇怪,想來想去,終于記起他家墻上掛有一張弓。他料想這位朋友所說的射一定是弓的影子倒映在酒杯中了。
看罷朋友,樂廣歸家。為了醫(yī)治朋友的病,又在原地置酒招待那位朋友。當(dāng)他把那位朋友請來時,樂廣便扶他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滿滿的一杯酒,恭敬地請客人喝。那朋友連連擺手說:"杯里有蛇,我不喝,我不喝!"這時樂廣哈哈大笑,指著墻上的弓說明原委,那朋友豁然明白,眉頭舒展,疾病頓時痊愈。
后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杯弓蛇影",用來比喻疑神疑鬼,神經(jīng)過敏,自相驚擾。
茅塞頓開
戰(zhàn)國時候,有個人名叫高子,開初他在孟子那里學(xué)習(xí),可是過了不久便半途而廢到別處學(xué)技藝去了。
孟子知道這事后,認(rèn)定高子是做事缺乏恒心,于是他就對高子說:"山間小路經(jīng)常有人走就成了大道;如果沒有人走,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意思是:你的心已被茅草塞住了)?quot;高子聽了有所領(lǐng)悟地說:"老師,今后我一定專心致志地學(xué)習(xí),決不三心二意的了。"孟子笑了一笑說:"那好吧,今后就看你的行動了。"
后來人們就用"茅塞子之心"比喻心竅不開。如果心竅突然開了,就叫"茅塞頓開",并用"茅塞頓開"形容一下子打開了思路,懂得了某種道理,有了某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