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品讀語言文字,感受父愛子、子愛父的人間親情!
3、激發誦讀感悟之趣,初步懂得人生快樂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讓學生感受到父愛子、子愛父的人間親情!
教學難點: “ ‘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提及“愛”
1.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兩個人物是?
齊讀課題:高爾基 和 他的兒子 齊讀!
2.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爸爸和兒子之間的感情,你會用哪個字?
指名說。(板書:愛)
二、讀“栽花”,表達“愛”
爸爸愛兒子,那兒子愛不愛爸爸呢?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2、3自然段,你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兒子也深深的愛著自己的爸爸?討論:指名說:
1、出示:有一年,高爾基在意大利的一個小島上休養,他的妻子帶著兒子前來探望他。
你從哪個詞最能看出?(探望)為什么?(看望,多指遠道)(你找得很準確)高爾基患病在意大利修養,而他們的家在前蘇聯,相隔那么遙遠,還來探望他,可見父子情深。
2、 還從哪兒看出來?
出示: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還沒有镢頭那么高。來到爸爸身邊以后,他顧不上休息,一直在忙著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
自由讀讀這句話,從中你讀懂了什么?你覺得哪些詞語最能表達兒子對爸爸的愛?
a.“只有10歲”:年齡小,相機理解“镢頭”(指一種刨土的工具)“一直忙著”(從什么時候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整整一個假期,這樣長時間的勞動叫你做,你愿意嗎?但是高爾基的兒子還是:“一直忙著”,你感受到了什么?(時間長、不怕苦、不怕累,兒子對父親的愛)
(老師評價:多么難能可貴啊,一個只有十歲,還沒有镢頭高的孩子,竟是那么懂事。)
b“各種各樣”這個詞你讀懂了什么?為什么兒子要多種幾樣花,少種些不行嗎?
(老師評價: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爭艷春滿園。兒子為了給爸爸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減除爸爸病體的痛苦,消除他寫作之余的疲勞,他栽了一棵又一棵。同學們,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文字,去感受兒子對爸爸的那份深深的愛吧。)
練習讀,指名讀,齊讀!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在陽光下栽花的瘦弱身影,汗水從他的額頭輕輕的滑落;老師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那份濃濃的愛……)
3、(出示課件)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假期很快就要過去了,高爾基的兒子就要告別爸爸,跟媽媽回蘇聯去了。他望著滿院親手栽種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見……?
(你的想象真豐富;從你的想象中,我能感受到兒子對爸爸那份濃濃的愛)
三、品“賞花”,感受“愛”
1、過渡:點擊課件,多美的花兒呀!你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美麗的景色嗎?書上怎么描寫的?指名讀第4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