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謎教案
4、學生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整體回顧
1、板書課題。
2、聽寫詞語。
上帝的怒火 謎團 大膽推測
不足為奇 混為一談 冷嘲熱諷
雷電交加 怒發沖冠 欣喜若狂
普撲通通 無稽之談 安然無恙
3、圍繞課文內容,試著用上面的詞語說一段話。
4、學生練說后師生交流,教師注意點撥、指導。
二、朗讀課文,感受“艱難”
1、瀏覽課文,想一想揭開雷暴秘密容易不容易?
2、默讀課文,劃出有關語句,寫出體會。
3.分組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三、再現場景,練習復述
1、同學們,下面讓我們一起跟著課文錄音再次回到課文所描寫的場景之中。
2、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凝神靜聽。
3、學生對照板書,練習復述。
4、指名學生復述課文。
四、示范引路,指導造句
1、這篇課文中有兩個詞語要求造句。(在板書中圈出“不足為奇”、“欣喜若狂”。)
2、這兩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嗎?
3、教師適時講解:
用“不足為奇”造句,所選的內容一定是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的確不感到奇怪的。比如:等上月球對人類來說已經不足為奇。
用“欣喜若狂”造句,所選的內容一定值得人高興得發狂。比如:聽到北京申奧成功的消息,全國人民欣喜若狂。
4、集體交流,教師注意點撥、指導。
板書設計:
19、天火之謎
上帝的怒火 謎團 大膽推測
不足為奇 混為一談 冷嘲熱諷
雷電交加 怒發沖冠 欣喜若狂
普撲通通 無稽之談 安然無恙
教材簡析:《天火之謎》是一篇科學故事,記敘了富蘭克林用風箏實驗揭開雷暴秘密的經過,贊揚了富蘭克林不怕危險、大膽探究的科研精神,告訴我們只有經過精確觀察、研究和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秘。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長期以來,雷暴是個謎;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寫富蘭克林解開雷暴之謎的經過;第三段(第六自然段):寫富蘭克林根據放電原理發明了避雷針,造福人類。其中,第二段是全文的重點。
教學理念:課文記敘了富蘭克林揭開雷暴秘密的經過,語句平實,沒有豪言壯語,也不見慷慨陳詞。教學時,應引領學生走進文本、深入文本,抓住重點詞句領悟富蘭克林取得成功的艱難,感受富蘭克林的偉大,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